重组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对比分析
2010-08-28南明哲田峰
南明哲 窦 悦 田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静脉溶栓可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梗死心肌。选择我院2005年以来104例STEAMI患者,分别应用r-SK、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符合STEAMI溶栓标准的104例住院患者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36~75岁。随机分为r-SK组(50例),UK组(54例),均为持续性胸痛>30 min,心电图肢体导联至少2个、胸前导联至少3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2 mm,发病12 h以内,无溶栓禁忌证。梗死部位:前壁43例、前间壁10例、下壁36例、下壁+右室10例、下壁+正后壁5例。
1.2 治疗方法 国产重组链激酶:剂量为150万u加入0.9% 生理盐水100 ml,于1 h内静脉滴注,配合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尿激酶:剂量为15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于30 min内静脉滴注,配合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溶栓开始前即刻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以后 300 mg/d,3 d 后改为 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溶栓后常规应用他汀类药物,根据病情选择应用硝酸酯类、ACEI类、β受体阻滞剂、同时监测凝血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胸痛减轻的程度和时间;②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并记录心电图;③溶栓开始后3 h内每30 min记录1次心电图;④ 发病6 h起每2 h复查全套心肌酶谱共l0次;⑤溶栓前及溶栓后2 h各测凝血4项1次.以后隔日测ACT 1次;⑥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出血、尿血及颅内出血等;⑥记录并发症及转归。
1.4 冠状动脉再通标准 ①开始溶栓后2 h内胸痛基本缓解和消失;②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在输注溶栓剂开始后2 h内迅速回降≥50%;③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CK-MB峰值提前,在发病14 h内出现。凡具备上述四项中两项以上者判定再通;单独具备1、3两项不能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r-SK组和UK组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溶栓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血管再通率比较(例,%)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STEANMI的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冠状动脉再通,心肌获得再灌注,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使左室功能得以改善且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溶栓治疗越早,再通率越高,预后越好。不论采用哪一种药物溶栓治疗,均应联合用抗凝和抗血小板疗法,才能确保溶栓的疗效,防止冠状动脉再阻塞。本试验结果,r-SK组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84.0%,UK组为57.4%,两组比较r-SK组在STEANMI的静脉溶栓中再通率高。在不良反应及出血等并发症方面,r-SK组与UK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得出结论r-SK在STEAMI静脉溶栓治疗中,为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比UK更值得在STEAMI溶栓治疗中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