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总目次
2010-08-27
● 教学研究
两圆无交点,圆系为何意——记一次对虚圆系的探究过程…………………… 刘 薇,陆丽滨(1·1)
简议新课程中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 刘芳丽(1·2)
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张世林,廖庆伟(9·1)
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绘制过程教学新解……………………………… 张东仓(9·2)
探究高考试题 重视引申教学……………………………… 高德龙(9·4)
学生学习过程中习题课的教学探讨…………………………… 郑关忠(11·1)
让课本习题成为数学探究的鲜活资源…………………………… 钮兆岭(11·4)
● 课改视角
初中数学“换位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程燕青,何豪明(4·1)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郑松茹(4·4)
正四棱台体积公式的再探索和教学尝试……………………………… 江一峰(4·7)
由书本阅读材料和课后习题引起的思考……………………………… 徐泽绕(4·9)
化归的途径和教学设计 … ……… 黄根联(4·11)
中学数学要加强“形同质异”的辨析教学……………………………… 肖志军(5·1)
初中数学“后三分之一”学生有效转化的思考与实践 … ……………… 洪 卫(5·6)
稳中求新 促进评价——浙江省2010年高中数学会考简析…………… 张金良,梅红卫,沈虎跃(6·1)
刍议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潘燕云(6·5)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问题串设计赏析……………………………… 封幸力(6·8)
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孟方明(6·9)
合理构造函数 化解教学疑难…………………………… 刘官茂(10·1)
简述勾股定理逆定理的3次教学…………………… 林金瑛,朱 哲(10·3)
慎对课堂的意外 拾拣智慧的珠玑——记一道课本例题的意外收获…………………………… 计振明(12·1)
函数章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赵敏红(12·4)
● 解题技法
线性规划在求解不等式范围问题中的应用……………………………… 王雷义(1·6)
集合论观点下的一类恒成立问题的辨析…………………… 祝敏芝,洪秀满(1·8)
几何概型不“孤单” … ………… 钱 辉(1·10)
排列组合解题策略的再探究 … … 言利水(1·12)
一道课本例题在解题中的应用……………………………… 彭世金(4·14)
归本溯源——难题解答的捷径…………………… 陈恩祥,孙海琴(4·16)
突破点差法解双曲线中点弦问题的难点……………………………… 王胜林(5·9)
发挥向量的工具功能 优化解题观念……………………………… 周德法(5·10)
极端位置成为解决几何问题的“突破口”……………………………… 张 翔(5·12)
与圆锥曲线切线有关的几个定值问题……………………………… 崔宝法(5·13)
二次函数的另类最值求法及其引申……………………………… 沈志明(5·15)
一个经典作图题派生的最值问题……………………………… 李玉荣(5·16)
用圆的几何性质解题 … ………… 林明成(5·19)
题不在多 有悟则灵——谈一道高考题的探究…………………… 傅阿勇,虞金龙(6·13)
数学解题中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吴文尧(6·16)
用分离参数法求取值范围 … …… 杨胜洲(9·7)
运用图解法解一类平面向量问题…………………… 吴淑芬,林慧敏(9·9)
“动态”立体几何题解法剖析 … 郭建华(9·11)
构造多种模型证明Shapiro不等式……………………………… 王炳炳(9·14)
应用题的类型和求解策略 … …… 王元真(9·16)
简述非线性递归数列化归的常用策略……………………………… 沈宝伟(9·22)
避免和优化分类讨论的几种技巧…………………………… 华腾飞(10·6)
巧用圆的性质解题 … … 黄俊峰,袁方程(10·10)
会选择恰当方法是一题多解反思后的更高境界——一道高考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比较 …………… 李春雷(10·12)
聚焦空间坐标系的合理建立 … 孙春生(11·9)
构造一次函数解证不等式问题…………………………… 华腾飞(11·11)
探析几何内涵 优化解题方案…………………………… 刘建中(11·14)
简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几种求解策略…………………………… 曹江谊(11·16)
论二次分式函数的值域…………………… 龚 雷,陈 伟(11·19)
点击概率问题求解时的常见错误…………………………… 张禹水(12·6)
一道错解题的3种正解 ……… 黄兆麟(12·9)
线性条件下的非线性最值问题研究…………………………… 张士琴(12·10)
例谈不等式研究中的“不妨假定”…………………………… 卫福山(12·12)
简述三角函数题的7种解法 … 邵贤虎(12·15)
● 案例点评
“平均变化率”优质课竞赛中几个精彩片断的摘录与点评 … ……………… 王克亮(1·16)
相机捕捉生成 激活课堂思维——一堂预设之外的数学课……………………………… 谢益飞(4·18)
“平均变化率”教学设计 ……… 方家鸿(5·22)
精心预设诚可贵 有效生成更精彩……………………………… 林 婷(5·25)
二项式定理教学设计与点评…………………… 冯 斌,倪 蕾(5·27)
数学问题变式教学的案例探索…………………………… 虞金龙(11·21)
● 研究心得
圆锥曲线的又一个统一定值性质……………………………… 彭世金(1·19)
圆锥曲线中三直线斜率成等差数列的3个命题…………………… 张乃贵,邢友宝(1·20)
例谈变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徐利国,许伟龙(1·22)
关于等周长方体的几个问题…………………… 耿立顺,耿立合(1·25)
调和点列的妙用 ……… 郭 锐,赵临龙(1·26)
关注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张宇红(4·21)
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探究蚂蚁在一些几何体上吃糖的最短路径 … ………………… 张亚芳(4·23)
在解题中尝试评价初探 … ……… 黄茜君(5·30)
活用导数意义求极限 巧破分离参数之难关……………………………… 曹 军(5·32)
一道期末试题背后的思考 … …… 何向阳(5·35)
旋转——转出解题新天地 … …… 吴祖凯(5·38)
动点问题教学之我见 … ………… 施锦华(6·18)
从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看数学课堂中有效学习的策略 … ………… 张小群(6·21)
一个图形的演变与推广 … ……… 吴锋刃(6·23)
简议中学教育类数学期刊的定位与创新愿景……………………………… 张 萍(6·26)
新课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题型设计……………………………… 何文明(6·28)
抽象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刍议……………………………… 王国云(6·31)
论边长确定的四边形面积最大值定理……………………………… 王兵权(9·25)
三角函数题“正确解法”后的反思……………………………… 武瑞雪(9·26)
构造辅助数列解决一些有关自然数的问题…………………………… 赵 玮(10·15)
平面上的两点与二次函数图像之间有意义的探究…………………………… 凌云志(10·19)
一道应用题的变式教学及反思…………………………… 张 建(10·21)
从著名的外森比克不等式引发的思考…………………………… 安振平(10·23)
圆锥曲线一个有趣的统一性质…………………………… 彭世金(10·26)
从空间和两异面直线成等角的直线条数谈起…………………………… 周 斌(10·27)
让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零距离…………………………… 张 俊(11·23)
例说数学课堂的类比创新教学…………………… 王鹏锋,汤香花(11·26)
从困惑到解惑 得益于科研先行…………………………… 黎伟初(11·28)
简析函数对称性和周期性的关系…………………………… 周少锋(11·31)
一道常见题引出一个有用的结论…………………………… 袁守义(12·17)
初中数学的实验教学研究 …… 王慧清(12·18)
圆锥曲线与准线顶点有关的一个统一性质…………………………… 彭世金(12·21)
简述高中生对排列组合的理解…………………… 邵梅生,杨光伟(12·22)
● 初数新探
对三元均值不等式加强的一串演变……………………………… 安振平(1·28)
巧证经典均值定理及其多重隔离……………………………… 黄兆麟(4·25)
牛顿定理的证明、应用及其他 … 沈文选(4·26)
对一道数学问题解法的商榷 … … 张神驹(4·30)
例说利用等号成立的条件证明不等式……………………………… 郑观宝(4·31)
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究 … ……… 林新建(5·40)
由定比分点的定义引发的探究…………………… 黄汉桥,蔡 青(5·42)
《数学通报》1786号问题的简证……………………………… 陈昆明(5·44)
四面体中的Cordon不等式 …… 张 宁(6·33)
一个重要不等式的简证与求商法的应用……………………………… 东洪平(6·36)
用代换法求无理函数的值域 … … 周华生(6·38)
抛物线双切三角形的性质初探……………………………… 李耀文(9·30)
沟通2种“和” 由它来搭桥 … 黄元华(9·33)
一道不等式题引发的思考 … …… 张 俊(9·35)
平行四边形中一个面积比的性质及其空间拓广…………………………… 王伯龙(10·29)
调和点列对称性的妙用 ……… 赵临龙(10·30)
一个不等式的推广和完善 …… 张 玮(10·33)
论调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兼谈全国高中数学联赛2道加试题的解法 …………………… 沈文选(10·35)
一个不等式猜想引出的问题 … 舒金根(11·34)
对一道数学自主招生题的探究…………………………… 金 山(11·36)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轮换不等式…………………………… 周 江(11·38)
一个不等式问题的简证及其思考…………………………… 安振平(12·26)
和图形变换有关的探究题 …… 劳海峰(12·28)
再谈调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 沈文选(12·31)
● 高考中考
以选修系列3为背景的数学高考试题赏析……………………………… 赵思林(1·32)
一道中考题的追溯、提炼及其应用……………………………… 韩 敬(1·36)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 周德生(2·1)
概率与统计题型及高考走势 … … 蒋际明(2·5)
函数“四性问题”备考与探究 … 楼肇庆(2·9)
圆锥曲线题中的范围与定值…………………… 何建东,王小红(2·13)
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度量计算……………………………… 蒋海瓯(2·18)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新论 … … 徐 骋(2·24)
谈高考数学试题对运算能力的考查…………………… 朱永健,张振继(2·26)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展开与动点问题……………………………… 虞金龙(2·29)
重要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 ……… 周顺钿(2·32)
2010年数学高考模拟卷(一) … 钟董甫(2·37)
2010年数学高考模拟卷(二) … 蒋海瓯(2·42)
2010年数学高考模拟卷(三)…………………… 翁利帅,张雪芳(2·47)
导数应用的题型与高考走势 … … 毛伟民(3·1)
高考中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与走势……………………………… 曹贤鸣(3·4)
数列中的递推方法 … …………… 贝跃敏(3·9)
解三角形与三角恒等变换 … …… 来国平(3·13)
平面向量题型和高考走势…………………… 朱 豪,王红权(3·17)
圆锥曲线切线方程的探索 … …… 李惟峰(3·21)
“3个二次”的命题趋势、题型与策略……………………………… 郑日锋(3·25)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分析与展望…………………… 尹 锐,冯定应(3·28)
含参题型与高考走势 … 杨亢尔,沈作翔(3·31)
解答题巧妙解法 … ……………… 谢建伟(3·34)
2010年数学高考模拟卷(四) … 郑迪华(3·38)
2010年数学高考模拟卷(五) … 王希年(3·42)
2010年数学高考模拟卷(六) … 虞金龙(3·47)
解析几何中轨迹方程的探求…………………… 胡水林,黄桂凤(4·33)
探索开放性问题题型与高考走势……………………………… 俞小平(4·38)
算法初步与框图的题型及高考走势…………………… 王红权,沈 浩(4·43)
简析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动态几何问题……………………………… 赵春雷(5·44)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注意事项 … ………………… 许钦彪(5·48)
聚焦高等数学知识背景 审视高考数学创新题型……………………………… 史利明(6·40)
中考试题中的动态型问题解析……………………………… 满银天(6·44)
稳定中凸显变化 变化中追求创新——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评价与复习方法刍议 … 马茂年,施建昌(8·1)
2010年数学高考中有关函数与导数的试题赏析…………………… 唐文波,王红权(8·6)
2010年数学高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试题评析…………………… 傅玉兰,施建昌(8·8)
2010年数学高考算法与概率试题评析……………………………… 王苏文(8·11)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8题解读……………………………… 蔡 明(8·12)
起点低 入口宽 方法多 能力强——2010年数学高考中有关数列的试题评析 … ………………… 苗孟义(8·14)
试题新颖开放 蕴含数学思想——2010年数学高考中有关三角函数试题的评析 … ……………… 沈顺良(8·16)
强调感性 结合理性 背景新颖——2010年数学高考有关合情推理与数系扩充的试题评析 … …… 徐青慧(8·19)
理解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方法 运用解题策略——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8题解读 ……………… 杨建三(8·20)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20题透析……………………………… 金雅芳(8·22)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2010年数学高考不等式试题评析……………………………… 李连方(8·23)
2010年数学高考应用题评析 … 王元真(8·26)
通俗易懂 注重通法 优美结论——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体验 ………… 凌 红(8·28)
2010年数学高考立体几何试题评析……………………………… 骆永明(8·29)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评析……………………………… 卢 明(8·32)
2010年数学高考算法与程序框图试题评析…………………… 徐 剑,步一隽(8·34)
2010年数学高考中有关计数原理试题的评价…………………… 徐国君,李惟峰(8·36)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0题之思考……………………………… 郑明杰(8·38)
2010年数学高考中有关平面向量的试题评析……………………………… 张传鹏(8·40)
2010年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试题评析…………… 沈新权,计振明,郑俊炜(8·43)
题小意深 图穷意显——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向量试题赏析及历史回顾 … ………… 黄 超(8·46)
创新体现 创新架构 创新渗透——2010年数学高考“创新三步曲”赏析…………………………… 俞 昕(8·封三)
一个几何概率试题的题源探究……………………………… 杨苍洲(9·37)
浅谈函数思想在数学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田华钦(9·39)
几何最值问题新考 … …………… 李玉荣(9·42)
数学高考中归纳与类比思想方法扫描…………………………… 丁国先(10·40)
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立体几何大题综述…………………… 徐存旭,朱成万(10·44)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解题赏析——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自选模块解题体验 ………………… 孙海琴(11·40)
新课程高考创新题型剖析 …… 黄根联(12·35)
返璞归真 回归本源——从一道高考试题谈起…………………………… 郑飞龙(12·39)
一道中考题的解答小议 ……… 骆来根(12·41)
● 竞赛之窗
应用直线参数方程解比例竞赛题……………………………… 于志洪(1·40)
赏析一道联赛试题 … …………… 余红丹(1·43)
构造向量证明竞赛中的分式不等式……………………………… 章礼抗(1·44)
对一道多根式赛题的探究 … …… 龚新平(1·48)
对一道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再加强及猜想………………… 张弓长,蒲荣飞(1·封三)
巧用均值不等式简解一道数学奥林匹克训练题……………………………… 王远征(4·47)
一道“希望杯”试题的命题背景和推广…………………… 朱雪华,周云霞(6·47)
从一道联赛题谈导数零点的3类特殊求解策略…………………………… 张春明(6·封三)
简述几何不等式、几何最值与几何变换的问题……………………………… 毛幼娥(7·1)
简论与圆有关的竞赛题…………………… 章国水,王一杰(7·4)
抽屉原理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胡新颖(7·7)
含高斯符号问题的解法探究 … … 易永彪(7·9)
议高中数学竞赛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张佩丽(7·11)
简述三角变换与构造法在三角问题中的应用……………………………… 胡惠根(7·13)
数学竞赛解题中的局部调整策略……………………………… 吴国建(7·15)
例谈不等式问题中的代换方法……………………………… 陈培东(7·19)
数学归纳法在竞赛解题中的应用……………………………… 吕峰波(7·21)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 蒋瑞龙(25)
简述与年份2010有关的竞赛题……………………………… 虞金龙(7·27)
高中数学联赛中的向量赛题解读……………………………… 王卫华(7·29)
从价值取向看高校自主招生数学笔试试题……………………………… 谢建伟(7·31)
重温经典 回味无穷 … 竺孟辉,应立君(7·35)
例谈算两次思想在组合学中的应用…………………… 许康华,何文明(7·37)
简议分类讨论方法的应用 … …… 金定森(7·40)
简议整数问题中的常用方法 … … 张秋君(7·42)
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模拟卷………………………… 浙江奥数网(7·44)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模拟卷………………………… 浙江奥数网(7·46)
2道竞赛题的背景探讨 … ……… 郝志刚(9·45)
一道IMO试题的证明与推广…………………………… 王业和(10·46)
一道有序集组计数赛题的求解与变式…………………………… 龚新平(10·48)
简述极小值点与三角形内心相关的点函数…………………… 黎海燕,吴 康(11·42)
利用固定变量法解一类竞赛试题…………………………… 郑观宝(11·44)
例谈求解不等式中的放缩技巧…………………………… 江厚利(11·48)
一道竞赛题的多角度思考 …… 周志国(12·42)
● 数学文化
关注数学文化 创设教学情境……………………………… 叶事一(4·47)
数学教学中应传何道 … ……… 张佳佳(5·封三)
基于HPM的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刘 超(9·47)
数学教育的“育人”方法初探…………………………… 朱恩九(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