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观察

2010-08-24刘晓辉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窦性心阵发性缬沙坦

徐 慧,刘晓辉

(大连友谊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大连116001)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人群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约为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高的趋势,至80岁以上患病率达7.5%[1]。心房颤动发生后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倍,脑卒中增加5倍,特别是发展成持续性心房颤动后危害更大[1]。心房颤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且其高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显著增加了患者致残、致死率。目前心房颤动的理想治疗效果为保持窦性心律、减少栓塞事件及消除或减轻心房重构。胺碘酮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Ⅰ-Ⅳ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是转复心房颤动成功后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CTAF研究对心房颤动转律后患者随访12个月发现,胺碘酮的心房颤动复发率高达35%[2]。因而如何更好的改善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是目前临床正在探索的问题。为此,笔者对13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条件

①心房颤动发作频繁≥5次·年-1;②心功能(NYHA)≤Ⅲ级;③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大连友谊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134例,均符合以上入选条件。其中男71例,女63例;年龄63~75岁,平均(67.2±6.4)岁;体质量 44~80 kg,平均(60.5±4.2)kg;病程 1~6年,平均(2.6±1.5)年。将13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胺碘酮联合缬沙坦组(治疗1组)34例、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组)32例和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组)34例。4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及随访

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3)200 mg口服,1次·d-1。治疗1组患者采用胺碘酮200 mg口服,1次·d-1;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x0856)80 mg口服,1次·d-1。治疗2组患者采用采用胺碘酮200 mg口服,1次·d-1;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1810k)20 mg口服,1次·d-1。治疗3组患者采用采用胺碘酮200 mg口服,1次·d-1;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1;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1。4组患者均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4组患者均随访2年。

1.4 观察指标

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18、24个月后左心房内径(L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治疗6、12、18、2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治疗1、2、3组患者治疗 12、18、24个月后LA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2、3组患者治疗12、18、24个月后 L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3组患者治疗 6个月后L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组治疗6个月后CRP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 2、3 组患者治疗 6、12、18、24 个月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不同治疗时间LA及CRP水平的比较 ±s

表1 各组不同治疗时间LA及CRP水平的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n 治疗前LA/mm CRP/(mg·L-1)治疗6个月后LA/mm CRP/(mg·L-1)治疗12个月后LA/mm CRP/(mg·L-1)对照组 34 38.97±1.77 2.97±0.15 39.39±1.41 2.38±0.11 39.64±1.53 2.02±0.13治疗1组 34 39.21±1.56 2.91±0.28 38.95±1.33△ 2.31±0.25**△ 37.69±1.69*# 1.98±0.17治疗2组 32 39.45±1.26 2.87±0.29 38.91±1.15△ 1.81±0.19* 37.45±1.50*# 1.52±0.14*治疗3组 34 39.11±1.19 2.99±0.13 38.87±1.62△ 1.77±0.12* 37.30±1.92*# 1.58±0.15*组别 n 治疗18个月后LA/mm CRP/(mg·L-1)治疗24个月后LA/mm CRP/(mg·L-1)对照组 34 40.11±1.87 1.98±0.12 40.75±1.58 1.74±0.15治疗1组 34 36.95±1.49*# 1.91±0.27 36.15±1.73*# 1.69±0.18治疗2组 32 36.42±1.63*# 1.33±0.11* 35.97±1.38*# 1.15±0.17*治疗3组 34 36.13±1.44*# 1.31±0.13* 35.48±1.65*# 1.13±0.19*

2) 治疗 1、2、3组患者治疗 12、18、2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各组不同治疗时间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得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心房颤动时存在心房离子通道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表达明显增高,依赖ACE增加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级联反应,引起心房间质纤维化,导致心房结构重构,从而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3]。另外,AngⅡ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而后者正是导致心房颤动对心房肌电重构的重要机制[4]。现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以逆转导致心房颤动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改变,从而使心房颤动发生率减少[5-6]。

CRP是目前公认的炎症标志物。Aviles R.J.等[7]研究发现,CRP的升高可以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因素。Kumagai K.等[8]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RP水平,缩短心房颤动维持时间。还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与CRP降低之间没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CRP降低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幅度之间也无相关性,提示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效应并不完全依赖于其调脂作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复发可能与其降低心房颤动时心房压、减少缺血事件再发、使心肌细胞复极均一、调节CRP和炎症因子、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藕联、改变细胞膜及跨膜离子通道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9]。

本研究表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应用缬沙坦与胺碘酮或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后可明显减低LA,减少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有效维持窦性心律,与单用胺碘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6个月后时LA和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明显差异,主要与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有关,表明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对心房肌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在治疗12个月后才表现出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研究还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CRP水平,与单用胺碘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此作用从治疗起6个月时即可显现。总之,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减轻心肌重构,减少炎症反应。

[1]周子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的现状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2]Roy D,T alajic M,Dorian P,et al.Amiodarone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Canadian 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J].N Eng l J Med,2000,342(13):913-920.

[3]Goette A,Staack T,Roä ckan C,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extracellular sig nal-regulated kinase and 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in human atria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0,35(6):1669-1677.

[4]戚文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心房颤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1):1042-1043.

[5]Maggioni A P,Latini R,Carson P E,et al.Valsartan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results from the valsartan heart filure trail(Val-HeFT)[J].Am Hrart J,2005,149(3):548-557.

[6]Lindhlm L H,Ibsen H,Dahlö lf B,et al.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bypertension study(LIFE):a randomised trial against atenolol[J].Lancet,2002,359(9311):1004-1010.

[7]Aviles R J,M artin D O,Apperson Hansen C,et al.Inflamm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3,108(24):3006-3010.

[8]Kumagai K,Nakashima H,Saku K.T he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atorvastatin prevents atrial fibrillation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in a canine sterile pericarditis model[J].Cardiovasc Res,2004,62(1):105-111.

[9]Nissen S E,Tuzcu E M,Schoenhagen P,et al.Statin therapy,LDLcholesterol,C-reactive protein,and co 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J Mde,2005,352(1):29-38.

猜你喜欢

窦性心阵发性缬沙坦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