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检测血清ALP,GGT和AFP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2010-08-24唐菁娟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肝胆原发性阳性率

唐菁娟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及亚非地区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2004年中国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约为21.59/10万[1]。现在大都认为肝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但肝癌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肝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AFP已被认为是肝恶性肿瘤的特异标志物,但由于近年来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仍有30~40%的肝癌患者血清AFP浓度低或呈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现对AFP、ALP、GGT进行联合检测,有望进一步提高AFP对肝癌的阳性检出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阳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曾住院肝癌患者的电子档案,随机抽取其中40例。

1.2 方法

1.2.1 收集方法:从阳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电子档案调出肝癌患者的ID号,然后在检验科电子档案调出ALP、GGT和AFP数值。

1.2.2 医院的试验方法 (1)AKP和GGT采用日本静冈生产的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2)AFP采用江苏省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YM—BIO仪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参考值:GGT<50U/L、ALP<130IU/L、AFP<20U/L。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肝癌患者中,血清GGT仅有5例正常,阳性占87.5%,血清ALP有33例阳性,占82.5%,血清AFP有28例阳性,占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癌患者血清中ALP、GGT和AFP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见表1)。

表1 肝癌患者血清中ALP、GGT和AFP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肿瘤标记物(Tumor-ma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存在于组织或细胞内,也可释放至血液中,由于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检肿瘤标记物越来越多[2]。这些肿瘤标记物反映肿瘤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胞表型及基因型的内在特性,并与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发展有密切关系[3]。因此通过联合检测ALP、GGT和AFP以提高对肝癌的诊断率。1956年Bergstralad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首次发现AFP(甲胎蛋白),它是人体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1种特殊蛋白,出生后迅速降低接近消失,是目前公认的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4]。但还是有些肝癌患者血清AFP呈低值甚至为阴性,阴性率甚至可达30%以上[5]。本文中肝癌中AFP阳性率为70%,故仅检测AFP易造成漏诊或误诊。ALP是一种磷酸单酯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血清ALP大部分源于肝脏及骨骼,肝胆系统在癌肿等因素刺激下使肝性ALP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增加,进而合成ALP增加,故肝内肿瘤阻塞胆道时血清ALP可有明显升高,但磷酸酶升高时要排除其他病变[6]。我国江苏南通医院曾报道,肝型ALP特异性最高为96.7%;部分血清AFP阴性的肝癌患者血清可呈阳性表现。该指标可作为诊断肝癌的辅助手段。GGT(γ-谷氨酰基转肽酶)血清GGT是一种细胞分泌型糖蛋白酶。多数肝癌患者血清GGT呈阳性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当有肝胆肿瘤时,压迫胆管、肝汁排出受阻,肝细胞内GGT容量增多,癌细胞逆分化作用使GGT含量增多,癌细胞解体释放GGT,而使血清GGT活性显著增高,现已成为肝功能检测的常规项目,GGT作为诊断肝胆疾病的敏感性指标早已被公认[7]。肝癌中AFP阴性12例中,GGT的阳性率为75.0%,说明GGT对AFP阴性的肝癌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40例肝癌患者中GGT的阳性率达到87.5%,由此提示,应对GGT持续升高的亚临床患者需高度警惕,并进行相关检查,强调GGT对肝癌诊断重要性同时也要综合分析其升高的原因,对判断为饮酒、脂肪肝等引起的GGT升高,应注意动态B超、CT等观察分析。本文中肝癌患者血清中GGT、ALP和AFP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了97.5%,比单独检测阳性率提高不少,也说明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具有实质上的意义。

[1]周 虹,金文平,等.GGT及AFP对原发性肝癌的ROC评价[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5):304-305.

[3]王 波,姚伟明.联合检测GGT、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评价[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20(5):389-390.

[4]王怡明.GGT、AFU和AFP联检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21-1022.

[5]刘玉红,张鹏等.肝癌患者检测AFP、CEA、CA19-9和GGT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7,22(4):407-408.

[6]赵 威,岳树强,等.血清AFP,GGT-II及sICAM-1联合检测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价值[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5):465-467.

[7]段文都,刘鸿章,等.血清AFP、AKP及γ-GT联合检测对肝癌介入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普通外科,2007,16(8):821-822.

[9]周艾青,周赛军,等.浅析GGT、AFU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5):443-444.

猜你喜欢

肝胆原发性阳性率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