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价值
2010-08-21沈芳李爽
沈 芳 李 爽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于1983年由Marshall等成功分离。我国HP感染率很高,上海平均感染率为60%[1]。许多研究证实,HP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胃癌等的发生有关。目前所采用的三联或四联抗HP治疗因存在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使根除效果并不理想[2]。本文对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联合三联疗法抗HP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判。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经病理组织切片及14C-呼气试验均证实HP感染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存在下列情况者除外:质子泵抑制剂、青霉素及克林霉素其中任一药物过敏或有使用禁忌如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妊娠等;近1个月内应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或抗生素。
1.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1.3 用药方案及疗程
治疗组:雷贝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给药,培菲康420mg tid po。
对照组:雷贝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 每日2次给药。
两组疗程都是1周。
1.4 观察指标
一般情况:包括用药过程中与药物应用相关的胃纳差、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等。实验室检查:包括停药至少4周复查14C-呼气试验,治疗前后复查肝肾功能、大便常规。以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新出现或加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乏力等症状及肝肾功能异常作为不良反应。
1.5 统计分析及处理
两组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及副反应发生率见表1、2。
从本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组的HP根除率以及副反应的发生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表1 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目前公认的根除HP一线治疗方案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或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加两种抗生素[3]。二线治疗方案是PPI、四环素、甲硝唑、铋剂的“四联”方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问题影响根除效果,且抗生素的应用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甚至伪膜性肠炎。PPI的应用也会使胃酸度下降,导致小肠致病菌过度繁殖,甚至有研究表明PPI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有关[4]。
培菲康是口服长型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Collado等[5]报道双岐杆菌能分泌热稳定活性蛋白,对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敏感和不敏感的HP均有抑制作用。Michetti等[6]报道,嗜酸乳杆菌Lal上清液能体外拮抗HP的生长,抑制其尿素酶活性及对胃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肠球菌普遍应用于胃肠道感染和急性肠炎的防治,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菌不仅产生乳酸,抑制尿素酶活性,还能分泌出一种热稳定、抗蛋白酶酶解的抗菌物质。故总结培菲康作为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益生菌,理论上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达到抗HP的效果:①益生菌通过产生有机酸来抑制HP的尿素酶活性,影响HP定植场所周围“氨云”的形成,使HP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使其无法在胃内生存;②通过分泌蛋白混合物,阻断病原菌与胃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③竞争性定植于胃上皮细胞而抑制HP活性。同时抗HP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腹泻等与PPI及抗生素应用造成的胃肠道菌群紊乱、有害菌繁殖有关,益生菌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和发育,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发生。
本研究中,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HP根除率达到89%,而对照组为70%,HP根除率显著提高,证实了益生菌培菲康可以提高经典的三联抗HP的疗效。同时在抗HP过程中,治疗组腹泻、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28%,可见联合益生菌培菲康抗HP治疗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因此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培菲康作为益生菌,在抗HP治疗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防治中的作用、能否改善胃粘膜炎症及预防HP感染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1]陈世耀,刘天舒,樊晓明等.上海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2):802-806.
[2]Cianci R,Montalto M,PandolfiF,et al.Third-line rescu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15):2313-2319.
[3]Malfertheiner P,Megranud F,O'Morain C,et al.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2-2000 Consensus Report[J].Aliment Pharmcol Ther,2002,16(2):167-180.
[4]Dial S,Delaney JA,Barkun AN,et al.Use of gastric acid-suppressive agents and the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J].JAMA,2005,294(23):2989-2995.
[5]Collado MC,Gonz'alez A,Gonz’alez R,et al.Antimicrobial peptides are among the antagonistic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Bifidobacterium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J].Int J Antimicr Agents,2005,25(5):385-391.
[6]Michetti P,Dorta G,Wiesel PH,et al.Effect of Whey-based culture supernatant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johnsonii) Lal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humans[J].Digestion,1999,60(3):20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