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齿状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2010-08-20吴志刚陈红英黄作林方林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齿状横轴状位

吴志刚 陈红英 黄作林 方林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 四川仁寿 620500)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外伤病人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车祸伤成为外伤的主要因素,枢椎齿状突骨折从过去少见变得越来越常见。传统颈椎X摄片和单层及双层螺旋CT扫描能够诊断大部分齿状突骨折,但对部分齿状突骨折如少许撕脱性骨折、线性骨折等隐匿性骨折却显得无能为力。本文搜集12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资料,进一步认识MSCT的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重建(3D)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齿状突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间1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的CT资料:男11例,女1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54岁。车祸伤9例,摔伤3例。临床表现主要有颈痛,颈部不适感,手脚麻木等。

1.2 影像学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4层螺旋CT机。扫描方法:所有患者均平扫,患者取仰卧位,自颅底扫描至胸1椎体止。扫描参数:120KV,220MA,层厚3.75mm,螺距0.75mm,重建层厚2.5mm,层间隔1.0mm,矩阵512×512,重建方式:标准软组织方法重建。工作站后处理图像:(1)多平面重组(MPR),重点为环枢椎为中心的冠状位、矢状位MPR重组;(2)三维重建,主要采用容积重建(VR),必要时结合表面遮盖(SSD)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

2 结果

12 例枢椎齿状突骨折,按Andern和D'Alonzo分Ⅲ型[1],Ⅰ型:齿状突尖端骨折1例。Ⅱ型:齿状突与枢椎体连接处的骨折8例。Ⅲ型:枢椎体部骨折3例。其中首次检查即明确诊断10例,占83%,均常规做环枢椎为中心的冠、矢状位MPR重组及VR重建。漏诊2例,占17%,Ⅰ型及Ⅱ型各1例。其中1例为Ⅱ型横形骨折,值班医生仅做了下颈部的MPR,漏做环枢椎为中心的冠、矢状位MPR及VR而漏诊,3周后复查后发现,从工作站调出首诊原始数据补做上颈部MPR及VR,清晰显示出骨折(图1A~C)。另1例为Ⅰ型齿状突尖部少许撕脱性骨折,住院医师未常规做MPR及VR重建而漏诊,本科主治医师签发报告时加做MPR及VR及时发现修正(图2A,B)。

图1A~CA。CT横轴位图像显示齿状突未见明显骨折线。B.同一病例冠状位MPR图像清晰显示齿状突基底部横形骨折。C.同一病例矢状位MPR图像清晰显示齿状突基底部横形骨折。图2A,BA.冠状位MPR图像清晰显示另一例齿状突尖部少许撕脱性骨折。B.同一病例VR重建旋转到斜后方,切割掉部分遮挡的枕骨,清晰显示出齿状突尖部小的撕脱骨片,且与周围的空间关系清晰明了。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外伤病人的增多,颈椎骨折由过去的少见变得越来越常见,枢椎齿状突骨折在颈椎骨折中占10%~20%[2],由于齿状突在解剖形态及结构上的特殊性,损伤后不仅可导致环枢椎不稳形成高位颈脊髓的急性或慢性的压迫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而且其不愈合率发生也较高[3],尤其是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Ⅱ型骨折,不愈合率高达41.7%~72%[4]。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愈后有重要意义。传统颈椎X片,由于重叠因素,某些细微骨折、小的撕脱骨折等隐匿性骨折常不能显示。单层螺旋CT或双层螺旋CT主要为横轴位图像,对齿状突横形骨折,因骨折线与CT横断面平行,常不能显示,尤其对Ⅱ型无移位的横形骨折,漏诊率非常高,不时有文献报道。而MSCT是由探测器的宽度及组合决定层厚,具有更好的Z轴分辨率,层厚在1.0mm以下可以实现各向同性成像,这是单层螺旋CT或双层螺旋CT无法比拟的。过去认为横轴位图像是CT影像诊断的“金标准”,而MSCT的MPR重组可以获得组织器官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横轴面、斜面二维图像,在保证图像质量(薄层采集数据)的前提下,可任意方向重组图像观察,均可作为CT图像诊断的“金标准”[5]。本组12例齿状突骨折的冠、矢状位MPR图像,均清晰显示骨折的位置、走向,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其中2例隐匿性骨折因未做环枢椎为中心的冠、矢状位MPR而漏诊,经补做后均清晰显示出骨折。三维重建中容积重建(VR)的特点是分辨率高,三维空间解剖关系清晰,可任意旋转角度,结合剪辑、切割等工具,可最大限度地显示病变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较SSD及MIP重建更有优势,本组主要采用此重建方式。本组齿状突骨折有移位的病例,VR均获满意显示,而且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但对无移位的骨折,部分显示欠佳,因此VR可作为MPR的有益补充。两者结合,可较全面地了解骨折的位置、形态、走向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尤其对齿状突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对颈椎外伤的病人行MSCT扫描,应转变旧观点,充分发挥MSCT各向同性的优势,把横轴位图像、MPR图像、VR等图像结合起来,才能减少漏误诊,及时、准确地得出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1]Anderson LD,D'Alonzo RT.Fractures of the odontoid process of the axis[J].J Bone Joint Surg(Am),1974,56:1663~1674.

[2]Gerestenkon C,Cacciola R,Thomusch O,et al.Delayed diagnosis of odontoid fracture after whiplash trauma of the cervical spine[J].Unfallchirurg, 2000,103:895~897.

[3]于四堂,吴广良.CT多层面重建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8):766~767.

[4]燕树义,李书忠.齿状突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机制及临床意义[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1:00J.

[5]李松柏,徐克.多层螺旋CT临床诊断实践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49.

猜你喜欢

齿状横轴状位
请您诊断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薄层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MRI研究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解剖影响因素的研究
请您诊断 病例126
请您诊断
齿状突游离小骨法医学鉴定1例
颈椎矢状位形态与颈椎退变性疾病关系
请您诊断病例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