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处理的方法与结果分析
2010-08-18高锐华杨大富
高锐华 杨大富
(四川省宜宾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宜宾 644600)
在医院产科,医护人员每日都要面临着许多新生生命的诞生,如何处理新生儿的脐带,这对助产医生和护士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寻找一种最佳方法,值得大家去探索。现将本人在20年的产科工作中探索到的处理新生儿脐带的较好方法,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人将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选出240例抽样条件:(1)母亲无疾病,年龄在20~35岁;(2)出生时羊水清亮无污染;(3)胎儿无宫内窘迫,出生时Apgar评分在8分以上。随机分成2组即甲组和乙组。甲组120例,其中男孩62例,女孩58例,体重在2.5~3.5kg之间。乙组120例,其中男孩65例,女孩55例,体重在2.75~4.0kg之间。用2种不同方法结扎脐带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脐部护理。观察脐带脱落时间、脐部痊愈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甲组120例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脐带处理的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用套好气门芯胶圈的止血钳夹在离脐带根部5cm处,用无菌剪刀剪掉止血钳远端的多余脐带,随后左手扶住止血钳,右手拉住气门芯胶圈往下套,套在脐带与皮肤的交界处,再用无菌剪刀在离气门芯胶圈0.5cm处将多余脐带剪掉,之后用15%的高锰酸钾溶液烧灼脐带短端30~50s,自然干燥不做任何包扎[1],送回母婴同室观察护理。每日分别在早、中、晚,用0.5%碘伏(无碘过敏者)消毒脐根部各1次[2],每次一般用2根碘伏棉签即可。
1.2.2 乙组120例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脐带处理的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先用止血钳在离脐根部约0.5cm处轻轻夹一个齿印,再将套好气门芯胶圈的止血钳夹在离脐带根部的5cm,用无菌剪刀剪掉止血钳远端的多余脐带,随后左手扶住止血钳,右手拉住气门芯往下套,套在事先钳夹的齿印处,再将离气门芯3cm以外的多余脐带剪掉,用无菌纱布包住气门芯外的脐带,从近向远用力挤压,挤掉残留在脐带内的血液、粘液,然后用15%的高锰酸钾溶液烧灼脐带短端30~50s,再用1张无菌小纱布包扎好,送到母婴同室观察护理。4h后将纱布去掉,暴露脐部使其自然干燥,每日分别在早、中、晚用0.5%碘伏(无碘过敏者)消毒脐根部各1次,每次一般用2根碘伏棉签即可。48h后见脐带干燥回缩且有部分脱落现象时,可用无菌剪刀剪掉还未脱落的部分脐带(征得新生儿监护人同意)[3],残端用0.5%碘伏消毒。
1.3 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百分比等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1)2组脐带脱落时间的比较(表1)。(2)2组脐带脱落时间的百分率比较(表2)。(3)2组发生脐部出血、脐炎、败血症等情况的例数比较(表3)。(4)2组发生脐部出血、脐炎、败血症等情况的百分率比较(表4)。
3 讨论
(1)产科是高风险的临床科室。有统计资料表明,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率在临床科室中排第一位,不仅我们国家如此,在国外情况也非常类似[4]。新生儿脐带结扎与护理的效果如何,是产科护理质量的体现[5]。采取乙组方法(结扎点在离脐根部0.3~0.5cm处,残段留取3cm)进行脐带结扎与护理,可以使绝大多数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脐带脱落、痊愈,减少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家长无需担忧新生儿脐带护理问题,从而减轻家长的压力。结扎点离脐根部0.3~0.5cm处,残段留取3cm进行结扎和护理,是目前较好的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
(2)产科助产的医生和护士要探索和总结新生儿脐带结扎与护理的最佳方法,才能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让产妇和家属更加满意、让社会更加和谐。
表1 甲乙2组脐带脱落时间例数比较(例)
表2 甲乙2组脐带脱落时间百分率比较
表3 甲乙2组发生脐部出血、脐炎、败血症等情况的例数比较(例)
表4 甲乙2组发生脐部出血、脐炎、败血症等情况的百分率比较
[1]曹泽毅.翁梨驹.郎景和,等.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01.
[2]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24.
[3]曾乐容,新生儿脐带处理2种方法的对比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3:6.
[4]刘鑫,张宝珠.护理执业风险防范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
[5]李桂云,刘书青.新生儿脐带处理的改进[J].河北医药,20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