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太尼、异丙酚伍用麻黄碱在门诊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10-08-18宋正亮王璇陈源源

中外医疗 2010年28期
关键词:麻黄碱异丙酚苏醒

宋正亮 王璇 陈源源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江苏盐城 224002)

门诊宫腔镜手术,采用静脉麻醉,要求患者术毕迅速苏醒、快速恢复。近年来广泛采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两者之间的药动力学模式互为补充(镇静、镇痛),起效快、镇痛强,苏醒快,是最有优势的组合。但它具有一过性呼吸循环抑制,为此,我们采取芬太尼、异丙酚伍用麻黄碱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或Ⅱ级,22~44岁,体重48~67kg,拟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治疗术患者80例,其中输卵管堵塞56例,宫腔息肉6例,宫腔粘连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4例,节育环嵌顿3例,纵隔子宫4例。排除重要脏器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及禁忌证,要求在无痛状态下实施宫腔镜手术。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禁食禁饮6h,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吸氧4L/min。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M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M组采取芬太尼1ug/kg+异丙酚2mg/kg+麻黄碱0.08mg/kg缓慢推注,待睫毛反射和指令反射消失后开始行宫腔镜手术;D组采取芬太尼1ug/kg+异丙酚2mg/kg缓慢推注;各组根据患者体征追加异丙酚20~30mg每次。

1.3 监测

患者入室后取截石位,开放静脉通路,用Philips多参数监护仪Mp20型监测MAP、HR、SPO2、RR作为基础值。整个手术过程中监测并记录患者的MAP、HR、SPO2、RR,观察病人的神志状况,注药后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自行起坐行走时间,待病人清醒后询问其感觉及记忆情况和不良反应。手术后10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判断镇痛情况,0分为疼痛难忍,10分为完全无痛。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处理计算资料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组间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术中均无疼痛感觉,术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手术后10minVAS评分无明显差异。

2组麻醉期间HR无明显变化。由于异丙酚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抑制作用,待睫毛反射和指令反射消失后,2组术中MAP较术前均有下降。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呼吸幅度减小,频率减慢等呼吸抑制现象(指SPO2下降<93%),但M组不明显(表1)。

表1 2组SpO2、MAP、HR、RR的变化±s)

表1 2组SpO2、MAP、HR、RR的变化±s)

注:与D组比较*P<0.05,**P<0.05

?

表2 麻醉恢复时间(x-±s)

由于麻黄碱的联合作用,麻醉苏醒时间M组较D组短,说明联合应用麻黄碱,可使苏醒时间缩短(表2)。2组患者均在术后2h自行行走出院。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在门诊无痛系列检查治疗术中应用镇静催眠药已逐渐广泛,但在宫腔镜检查治疗术中采用镇静镇痛的方法目前研究较少。

宫腔镜下宫腔镜检查治疗术手术时间不定,多数病人在扩宫口、输卵管通液、清宫、宫电切等操作时对病人的刺激较大,部分患者可因疼痛刺激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亢进,出现类似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反应。

良好的麻醉可以消除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诱导快、代谢完全、苏醒快、可及时出院。芬太尼、异丙酚均有一定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两药合用后较为明显,与文献报道一致,其程度与剂量有关。减慢注药速度可于一定程度上减轻呼吸循环抑制,但麻醉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缓慢注射时异丙酚其血浆白蛋白给合浓度增加,其游离部分的峰浓度下降[1]。异丙酚抑制心血管的机理是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扩张作用,致血压下降[2],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阻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文献报道异丙酚应用时可出现一过性血压或SPO2下降,经快速输液或面罩加压给氧均很快好转[3]。

麻黄碱作为一种肾上腺能受体激动药,既能促进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又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使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实验组由于麻黄碱使循环亢进,血流加快,提高芬太尼、异丙酚的清除率,加速其代谢;还因为麻黄碱特有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兴奋作用[4],从而使实验组在清醒时间和质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表明,芬太尼、异丙酚伍用麻黄碱用于门诊宫腔镜手术麻醉是一种安全和成熟的临床麻醉技术,可以减轻镇静深度和伤害反应,减少异丙酚的副作用,使苏醒更加迅速,患者满意度高。

[1]李玉兰.异丙酚伍用少量麻黄碱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6:101~102.

[2]魏明杰,李智,王俊科,等.异丙酚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17:676~679.

[3]Wehrmann T,Kokabpick S,Lembcke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eous propofol sedation during routine ERCP:aprospective,controlledstudy[J].GastrointestEndosc,1999,49:677~683

[4]段世明,郑斯聚.麻醉药理学[M].第4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45~147.

猜你喜欢

麻黄碱异丙酚苏醒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氯麻黄碱的检验研究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
非法提炼麻黄碱行为的刑法规制
麻黄碱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危重患者镇静的可行性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异丙酚救治重症哮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