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温干预对新生儿腹部手术围术期患儿体温的影响

2010-08-18李文

中外医疗 2010年28期
关键词:麻醉学围术体温

李文

(山东省滕州市工人医院CT室 山东滕州 277500)

体温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人体体温的稳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手术患者围术期保持适当体温对患者术后康复有很大影响。有文献报道,50%~70%患者术中会发生低体温[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新生儿腹部手术在相同环境下更易发生体温改变。为了避免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减少并发症,本研究对30例新生儿腹部手术患儿进行术中保温干预,有效预防了围术期低体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新生儿腹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术前体温均正常,手术时间≥1h,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其中男37例,女23例,出生24h以内9例,2~7d37例,8~28d14例;1275~4120g,其中早产儿15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1例,腹壁裂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5例,先天性巨结肠15例,先天性隔疝3例,肠闭锁9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输入液体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入手术室时体温和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患儿体温变化比较(x-±s,℃)

1.2 方法

保温组患儿采用保温干预,患儿入手术室前调好室温24~26℃,冲洗液、输注液体和血液加热至37℃并使用充气式变温毯,将温度调节至36~40℃,直到手术结束。测温部位为深部鼻腔,测量并记录患儿的入室体温、麻醉后体温、手术开始时体温、手术中体温、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对照组患儿设定室温22~24℃,术野以外身体覆盖双层大单,术中输液、输血和冲洗液使用常温,不实行保温干预。对2组患儿体温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儿体温变化比较见表1。保温组患儿术中保温保持较恒定,各时点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儿体温随手术时间的延长,体温进行性下降,各时点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温组患儿低体温与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影响新生儿术中低体温的因素

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人体温度调节系统通常保持机体核心温度37℃,在围术期,当中心体温低于36℃时即称低体温或低温症[2]。全麻时机体的产热过程及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均受到抑制,温度调节能力随之减弱,这是导致患者体温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加之手术间温度低、体腔暴露、消毒、失血、腹腔冲洗和输注常温液体及库存血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儿体温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手术开始30min体温下降到36℃(低温症)。此后体温维持在较低水平(35.0~36.0℃间),与入手术室时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重要因素,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头的表面积在总体表面积中占很大比例,其头部热量的散失多于成人,在相同环境下易发生体温改变,因此,新生儿手术麻醉期间体温监测受到重视。

3.2 术中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围术期轻度低体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高。国外一项对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研究[4]发现,低温可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2)降低机体代谢率,延缓多种药物代谢时间。因此体温降低时,所有麻醉药和多种肌肉松驰剂的代谢和排泄均延长,并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病人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5]。(3)降低凝血机制。围术期低温可影响正常凝血功能,使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数量减少,功能减弱,降低凝血物质的活性,从而抑制凝血功能,出血时间延长。因此,低体温可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渗血量及腹腔引流量[4,6,7]。(4)降低机体免疫力。围术期低体温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术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影响患者愈后,延长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5]。

3.3 保温措施

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很多,单纯的保温措施亦不能完全阻止体温的下降,因此,围术期必须采用多种保温干预,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在手术过程中,首先要保持室温24~26℃,术野以外身体部分覆盖双层大单并且应用充气升温毯将温度调节至36~40℃,皮肤消毒剂、腹腔冲洗液、输注液体、库存血应放在恒温箱内加温,加强患者的体温护理,减少术中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总之,新生儿腹部手术体温监测和保温措施至关重要,围术期监测体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预防低温症的发生,采取积极的保温措施,对于维持术中体温恒定,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秀平,任杰平.手术中期病人低体温原因分析与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6):1833~1835.

[2]胡祖荣,曹铭辉,曹培如.64例新生儿剖腹手术的麻醉处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6):342.

[3]赵俊.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62~1067.

[4]刘小颖,吴新民.围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9):712~714.

[5]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73~674.

[6]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43~349.

[7]张淑月,朱君宇,彭延增,等.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6~178.

猜你喜欢

麻醉学围术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