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居住区景园设计中的要素

2010-08-15王金萍何永波

山西建筑 2010年18期
关键词:活动区设施环境

李 江 王金萍 何永波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又忙碌,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消除压力,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身心健康得以保证。居住环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的客观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大家的生活和心理[1]。从满足住户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出发,努力营造一个舒心的居住环境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居住区景园是住宅区中最大的开放性空间,它由大片的公共绿地、景观景点以及室外游戏、体育活动设施组成,是住户交流、娱乐、休息的场所。它调节着人们的心理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倡导着一种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城市景观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在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生活品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设计内容中应着重引入以下几个要素。

1 自然的环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这一幅唯美的山水画卷对现代的都市人来说是一种美好憧憬,但人们追求自然之美的愿望却始终未曾改变过,以至越来越多的人想从喧嚣的都市化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利用休息时间寄情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植被的减少,加快了城市热效应的步伐。因此,居住区景园就像城市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了能营造出这样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在我们的居住区景园中一定要有引入自然要素的意识[2]。其主要组成部分应有以下要素。

1.1 植物的要素

住宅区景园中的植物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大自然中除了天的蓝色外,绿色就是我们视觉上感触最多的颜色。绿地及植被的设计应该体现出与自然的和谐,结构形式应多种多样、合理搭配、空间变化丰富。在植被配置上应形成草地、树荫、花藤、灌木等各个不同植物属性上的互为搭配、巧妙点缀、相互结合的梯次空间格局。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发挥出植被的生态效应。在草木的种植方式上应因地制宜,不同的树种和功能空间,应以不同的树型和组合方式加以区别种植[3]。树种的选用应以当地常用树木花草为宜。住宅景园的绿化不是单纯的移花接木,应做到春花、夏爽、秋实、冬青,从而提高人们对新兴田园生活的情趣。

1.2 水的要素

水是人们生命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在居住区景园中的水体设计中,其尺度与形态关系上应与住宅区整体关系相协调融洽,池、泉、瀑布、叠水各要素应与建筑、景观之间达到衬托主体的效果。人与水的尺度关系,表现在喷泉形式、堤岸高度、池水的深度等方面。在水体的形态上也有动静之别。流动的水能给人以动的兴奋、活的美感;平静的水则使人感到安逸放松、平和宁静,使思绪沉浸于“上善若水”的意境之中。

2 人际交流环境

1)道路。利用道路来引导人们经过潜在的交往区,而不会强迫的留下来,人们都有选择与他人交往的自由。因此,道路应允许人们贴近交往区,而不是直通或止于交往区。2)座位。设计座位时应根据满足人们所希望的社交方式来布置,是选择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促进交流;还是独自思考,都是人们不同的选择方式。3)空间的边界。绿地的边界不宜过度封闭,应适当的开放。虽然位于公共活动区的许多活动是事先约定好的,但公共活动应该让路人和附近的人察觉并可以使他们自己决定是否愿意参与活动。

3 配置环境

3.1 儿童游戏设施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需要我们去呵护与关爱。我们在照顾他们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为他们创造优美的休息游戏园地。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来设置游戏区,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游戏场地。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消除影响游乐设施的障碍物等等因素。游戏区周边的道路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婴儿车和轮椅的进入;儿童骑自行车和滑板需求;场地的颜色宜选用明亮愉悦颜色。

3.2 青少年活动区

运动场是青少年活动频繁的场所,居住区景园应设置相应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足球场。这些场地的设计除了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尽可能的考虑把比赛场地设在公园边缘,以避免对居住静区的噪声干扰。场地周边避免栽种落叶、落果、扬花等树木,以减少对运动场地的不利影响及场地清扫工作。

3.3 老人活动区

居住区中的老人活动区的使用率应该是最高的。城市中的老人们也大多有着早上晨练、白天活动、晚上散步、谈心和娱乐的生活习惯。因此,居住区景园的老年人活动区设置是一个应该重视的环节,并保证其夏季有足够的荫凉,冬季有充分的阳光。设计中应考虑采用动静分区的原则。动区主要以健身活动为主,设置简单的体育活动设施。同时,在活动区的外围应有林荫及休息设施,便于老人活动后休息。静区以供老人们晒太阳、下棋、打牌、聊天等。场地布置应有树荫、廊、花架、座椅等。

3.4 无障碍设施

居住区公共环境的无障碍设施是必需的。无障碍设计旨在于运用现代科技为残障人士、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同常人平等参与的环境。因为作为身体障碍者更需要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与舒适。居住区景园中应有防滑设计,照明设计,无障碍公厕,电话亭等。为了显示道路的高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路面材料,对高差和路线转折变化加以提示。坡道两侧的扶手,应设计为高矮结合。

3.5 休息及服务设施

居住区景园的设计应为居民提供相关的休息场地和服务设施。如座椅、廊、亭等休息场地以及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垃圾箱等利用率比较高的服务设施。

4 人文环境

居住区的人文环境是居住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和追求的一种体现,代表着一个居住区的特色和文化精神。因此,设计者应充分突出居住区的人文信息内涵。在景园中应尽量设置一些富有科技信息的艺术观赏区。雕塑、壁画、艺术墙等都可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5 公众的参与设计

了解公众的生活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让居民成为居住区景园的真正主人。居住区景园作为居民的主要生活环境场所和精神寄托场所,公众参与设计对景园的环境品质提高和设计者的创作水准影响是重大的。同时,人们对于自己参与设计的景园环境比较容易产生认同感,并且更愿意使用它和爱护它。必须在了解居民最希望需要什么的情况下,做好的设计方案才能称之为完美的方案[4]。从这个角度上讲,设计者应当与居住区居民有一个良好的沟通。

6 结语

居住区景园是人们交流和生活的景观空间和场地,它的存在不单是观看与展示,还应是让人们可以融入其中的一块天地,是一个供人们分享快乐和有使用价值的空间,公共空间景观及设施的意义就在于此。它应是人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居住区景园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

[1]李显太.浅谈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几个问题[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1):45-46.

[2]韩秀琦,杨 军.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2001(7):52-55.

[3]高海鹏,高 博,高 伟.城市绿地规划设计[J].内蒙古林业,2007(6):32-33.

[4]黄晓琳.试论城市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12):53-54.

猜你喜欢

活动区设施环境
民生设施非“摆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环境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