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行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

2010-08-15

山西建筑 2010年14期
关键词: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成本

赵 怡

在人类社会文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仍然是不可再生资源,因而节约能源问题应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的问题。近几年,许多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也很严重,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发出在各行各业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为了贯彻国家的节能措施,实现节能目标,建筑物必须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建筑工程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极大,也说明我国建筑节能推广的空间极大。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成熟做法,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建筑节能提供新的思路,还可为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促使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尽快探索出一条由政府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发展道路。

针对我国现有大部分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耗能效率低的状况,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除了要在建筑物的体型、采暖通风、墙体的隔热等方面进行限制,来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还要在采暖、通风、空调等方面,更好地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去代替一部分燃料能源,使高效能的建筑日益成为时局,共同营造中国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

我们来想象一下未来的节能建筑,该建筑的屋面、墙面、地面均采用新型节能材料,这些材料无污染,导热系数小,绝热性好,广泛采用工业废料。目前市场上的新型节能材料有自控光热层面板、岩棉外保温墙、轻钢复合网状混凝土保温墙板、高掺量粉煤灰墙材等。窗户采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双玻或三节能窗,能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散失。节能建筑的楼顶装了太阳能吸热板、雨水收集装置和冷热空气交换器。太阳能装置为楼里的住户提供免费热水,同时部分解决取暖问题;由于雨水回收容量很大,雨水收集装置可为大楼的消防喷淋设施与花草浇灌储水;楼顶的冷热空气交换装置则可充分利用屋内的废弃热能加热进来的新鲜空气,为屋内不断补充温度适宜的新风。所以节能型建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新契机,是引领中国住宅建设新方向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建筑节能经历20多年的发展,走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较为完善的道路,形成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我国的建筑节能已经覆盖到所有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覆盖到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检测评价、使用维护和运行管理。近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应用,从原来的传统能源的节约,发展到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这些节能举措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更为全面的覆盖。

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我们应时刻保持节能意识,坚守住每一个环节的节能工作。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节能工作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新的节能有5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建设部已经批准发布,于1996年7月1日起实施。另外我国还相继出台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政策和法规。全国各省、市根据自己情况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标准与规程以及节能政策、法规。为配合国家节能标准的实施,部分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也开始了通用图的编制工作。2)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也基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3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法规旨在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以该法规为主体的法规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效执行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3)我国的节能技术日趋成熟。在推行建筑节能政策的同时,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日趋成熟。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用于墙体、屋面和地面的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门窗密闭保温隔热技术等新的节能技术,除此之外,我国还在研究高效节能玻璃、太阳能利用技术等。4)节能建筑对成本的影响。我们在推行节能建筑的过程中,需要计算一下成本对节能的影响。在计算成本时,我们应计算建筑的“全寿命成本”(包括初期一次性建造成本和消费期的消耗、维护运行成本),而不仅仅是建造成本。因为对一个建筑的“全寿命成本”来说,建造成本只占生命周期成本的5%~10%,而运营和维护成本占到60%~80%。

做好建筑的整体节能,建造成本可能会增加,一般增加5%~10%。只要采取经济实用、切合实际的节能措施,新建居住建筑的节能投资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本一般为 80元/m2~120元/m2,公共建筑由于能源消耗要高很多,单位建筑面积节能投资成本可能要稍高一些,但增加的成本不会大于10%。

再来计算一下,节能建筑的运营费用可以节约多少。一般来讲,节能型建筑的运营费用只相当于普通建筑的70%,由于建筑物的成本增加,住宅可以通过产生的节能效益在5年左右得到回收,公共建筑的节能效益会更为显著,这样的建筑是越住越省钱。

如果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算账,投入的成本和效益相比,显然是经济合理的。然而,在推行节能建筑的过程中,建造商和消费者都要计算一下,节能建筑要增加多少建造成本。不可否认的是,从短期来看,对消费者来说,会造成购房时总价上涨;对开发商而言,节能带来成本的增加,会导致开发商利润的降低。这样就造成了现在的状况,国家批准颁布的节能设计标准形同虚设,当地管理部门编制地方的建筑节能实施细则积极性不高,也没有通过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等对当地建筑节能标准实施行政强制。

如今,建筑节能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也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

节能建筑越来越多,节能建筑究竟可以节能多少,消费者到底受益多少,这种消费的不透明,使节能住宅产品和市场消费之间始终有一道隔膜,从而导致节能建筑犹如琵琶半遮面,始终不肯掀起它的盖头来。在节能建筑的推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节能建筑的体制是否健全,我国的节能建筑环节是否存在漏洞,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才能使节能建筑离我们越来越近。

1)尽快建立起建筑能效评估体系。尽快建立建筑能效评估体系,应当包括提供新建筑最低能效要求、细化标识等级、编制评价指标、编制性能测试方法等作为建筑能效认证的测评标准。国家还应尽快参照国外成熟的建筑能效评估软件,这对于推动、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体系具有极大的意义。

2)政府在政策上应加以引导。我国目前在推广节能过程中,普遍存在节能意识淡漠,因此政府应宣传节能建筑优越性,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采用市场机制激励等办法,激活建筑节能市场。

3)强调政府的监督功能。政府应设立建筑节能质量监督部门,建立健全我国节能建筑的层层审核、审批制度,对节能建筑的实施加以监督,通过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后评估等环节实施行政强制,从根本上保证节能建筑的实施,强制性地推动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

猜你喜欢

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成本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公告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节能量估算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城市公交专用道设计标准探讨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