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林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前景探索

2010-08-15李先萍

山西林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杨树

李先萍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 山西 大同 037006)

1 工程区基本情况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以下简称杨树林区)“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梁家油坊林场(右玉县境内),工程建设重点选择在缓坡丘陵、平川沙荒、长城沿线等地,在地域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右玉县是山西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恶劣,过去有“不毛之地”之称。1949年前,右玉县森林覆盖率仅为0.5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人民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虽然生态环境有所改观,但自然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干旱、风沙、水土流失、霜冻等灾害继续肆虐,荒漠化依然存在。

2 “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的成就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作为杨树林区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之一,1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造林成活(保存)率明显提高;工程区生态状况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变;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加;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投资明显增加。

2.1 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2.1.1 森林面积有了显著增长

杨树林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实施以来,造林质量逐步提高,森林面积不断增大,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改善,收入增加。10多年来,林区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5 880 hm2,其中人工造林 5 747 hm2、封山育林134 hm2。据统计,“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76%。防护林建设大大增加了本区森林面积和蓄积,也为本区木材生产从山区向平原转移创造了条件,大大缓解了由于山区天然林全面禁伐造成的木材供需矛盾。

2.1.2 防风固沙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杨树林区把沙地治理工作放到了首位,到目前沙区有林34 393.70 hm2。同时,实行了多种方式的造林,建设了不同形式的防风固沙林,营造了大面积的樟子松防风固沙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并坚持造林、种草多管齐下,带、网、片、点有机结合,既为“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提供了样板,又为其他林业重点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示范、推广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2.1.3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本地区由于营造了大面积水土保持林,减轻了半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危害。目前,本区有水土保持林5734 hm2,控制水土流失1.15万hm2。通过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使地表径流冲刷力减轻,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土能力。

2.2 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经过“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本地区农田已基本实现了林网化,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稳产高产。据统计,“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区农田防护林总面积已达6.31万hm2,有57 434 hm2的农田得到了防护林的保护。

究其原因,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碳气体挥发的快,麻醉减弱,容易苏醒,最终保活时间减短,Peters等[17]人发现鲶鱼在随着温度的升高,无水保活时间越短,所以当温度大于8 ℃时,保活时间变短。当温度降低时,由于鮰鱼耐低温性较差,低温会对鱼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1]。因此,选择最佳的保活温度对鱼的保活运输十分有意义,能延长鱼的保活时间。

2.3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在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杨树林区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大力吸收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 “三北”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前期建设中的突出症结,对后续工程建设造成了一定障碍。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制约杨树林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的主要因素,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政策、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经费不足、工程建设计划和管理滞后等。

3.1 生态环境局部地区仍呈恶化趋势

工程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仍呈现上升趋势。有些地方虽然树多了,但河水干了,生物多样性少了,沙化和水土流失更严重了,生态环境建设虽然从量上是正增长,但从质上却是负增长。

3.2 林业经营粗放,质量、效益低下

工程区林业经营相对粗放,重数量、轻质量和重造林、轻管护等老问题仍然严重。林区林分质量低,品种单一,林种结构不合理,病虫害严重,造林成活率不高,低产林、小老树占的比例大。从纵向看,林业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横向看,林业产值并未提高,甚至还有所减少。

3.3 农、林、牧矛盾突出

工程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农业人口比重大,一些农民在生存压力的驱动下,毁林开荒、无序开采、过渡放牧,造成林地草场被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使本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3.4 苗木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工程建设中苗木质量不高,名、优、特、新品种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区造林的需求。抗旱、抗寒、耐瘠薄、耐盐碱、耐风沙等抗性生态树种的短缺,使得工程建设区造林树种单一,成为工程建设的制约因素。

4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发展前景

4.1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目前大力发展林业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从中央到地方对林业生态建设十分重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农民群众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把防护林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生态工程,作为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实行部门分工负责,搞好工程措施的综合治理,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4.2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工程区林业基础差,资源少,严重制约着林业生产的发展。要真正落实“谁栽植、谁受益”的政策,要尽快建立和规范林权流转机制。要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要加快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建立以招(投)标为主要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

4.3 注重科技,典型示范

杨树林区防护林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有依靠科技的强力介入和支撑才是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的根本出路。要加快良种改进和推广力度,努力提高良种使用比率,要将那些既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又有较好的防护性能的品种作为引进和发展的重点。要抓好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工作,力争使每个务林者都能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三要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创造一批精品工程,树立样板工程,带动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四要加强林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推广保水抗旱造林新技术,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五要搞好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林网、片网相结合,飞、封、造一起上,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

4.4 增加投入,理顺渠道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而且回收的时间长,工程区多为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因此,必须广筹资金,加大投入,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应本着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同时,坚持省、市、县配套制度,将工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计划重点给予扶持。要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确保工程任务与资金投入挂钩。

5 “三北”防护林建设发展对策

工程区以温带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适宜生长的高大乔木树种有限,造林难度相当大。但工程区内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灌木树种资源却极其丰富,因此,工程建设应从本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出发,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分期规划,无论从建设思路还是从技术路线上,都要坚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立地类型区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始终把适地适树、乔灌草相结合、突出灌木的主体地位作为工程建设重要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在此,对工程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全面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2)分类指导,科学实施,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成效;

3)始终把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幼林管护力度,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

4)继续加大和提升造林力度;

5)坚持地方重点治理与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

6)加快合格苗木标准化建设;

7)做好工程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订与培训工作;

8)大力推广应用林业适用技术。

猜你喜欢

三北防护林杨树
我的三北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跟踪导练(五)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