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中香68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姚庭永吴银华

食药用菌 2010年1期
关键词:庆元县菌棒培养料

姚庭永 吴银华

(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浙江省食用菌开发中试基地,庆元 323800)

中香68是从福建引进的新菌株,浙江省庆元县于2003年起开始栽培,出菇模式以花菇管理为主。其子实体单生,菇形大而圆整,顶圆略呈弧形,菌盖表面棕褐色,出菇温度6~30℃,最适温度12~23℃,属于广温型早熟菌株,菌龄70~90天。中香68栽培范围主要在闽西、闽北部分地区,近年云南昆明、普洱、曲靖等地栽培量在200万段左右。

1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该菌株栽培习性缺乏了解 农户把中香68误作为长菌龄品种,接种时间安排在3~5月份,菌丝培养天数在150天以上,致使营养消耗过多,菌丝生命力下降,造成菌棒松软,对环境适应能力减弱。

1.2 培养料配方欠合理 减少麦麸使用量及降低培养料含水量,造成头潮菇偏多,水分供应不足,菌丝活力下降,菌棒松软,产量低;有的农户为提高头潮菇产量,生产菌棒时特意增加菌棒含水量,使菌棒内空隙减少,氧气供给不足,造成菌丝活力弱,高温季节烧菌情况严重。

1.3 栽培环境卫生差,病虫防治措施不合理 农户使用自有场地进行长年栽培生产,杂菌和害虫基数逐年增大,栽培环境质量变劣,竞争性杂菌、菇类害虫入侵,形成虫菌交叉感染,菌棒损失严重。

1.4 发菌管理不当 中香68分解培养料能力强、分解速度快,同时产生大量废气,而农户进行刺孔通气的次数及数量均较少,造成大量废气滞留在菌段内,使其分解能力下降,菌丝活力变弱,菌棒松软。

1.5 菌棒转色不理想 菌棒的转色程度及菌皮的厚度直接影响出菇。菌棒转色过深及菌皮过厚会造成菇形大、出菇量少;菌棒转色过浅及菌皮太薄又会造成菇形小、出菇量过多,菇品质变差。

1.6 季节性烧菌 庆元县10~11月份天气以晴天为主,温差大,菌丝体受刺激,菌棒局部易形成高温,当外部温度偏高及通风不畅时,内部热量无法散发,导致菌棒季节性烧菌。

1.7 其他 由于温差刺激及其他原因,致使大量出菇,造成菌丝体呼吸量加大,菌棒内水分大量散失,菌丝活力下降,影响后期出菇管理。

2 应对措施

2.1 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以庆元县为例,接种时间安排在4~9月,最适为5~7月,高海拔地区接种时间可适当提前。

2.2 合理配比培养料 采用常规配方,含水量控制在58%左右 (17厘米×55厘米筒袋每袋重量为1.75千克左右)。

2.3 搞好环境卫生 对场地进行清理,喷洒杀虫剂;刺孔前后喷洒杀虫剂,防止害虫从通气孔进入菌棒。一旦菌丝体受伤,菌棒内形成局部高温造成菌丝活力下降,易感染杂菌,引起菌棒松软腐烂。发现腐烂菌棒要及时捡出,避免菌棒间交互感染。

2.4 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根据菌棒发菌情况应及时多次进行刺孔通气,重视通风降温,以满足其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促进菌丝对基质的分解、吸收,积聚营养,加快菌棒转色及菌皮形成,促进生理成熟。

2.5 加强出菇管理 高温季节,应及早做好菌棒散堆、排场。香菇菌丝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气温高于35℃时可能会引起菌丝死亡。菌棒应在高温天气来临前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散热的场所完成散堆、移堆工作,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菌棒呈 “△”或 “#”形堆放,堆高3~5层,堆间留有通风道。高温期间严禁翻动菌棒和刺孔,防止菌棒受振动;在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致使温度上升时,要及时做好通风降温工作。

通过掀、盖棚顶部及四周遮阳物调节散射光强度和温度,并加强通风,促进菌棒转色及菌皮形成。

当菌棒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若受到惊蕈刺激,就会诱发子实体大量发生。应在出菇期来临前20天完成排场,避免在低温或高温天气排场。

中香68子实体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应合理疏菇,通风换气,调节空气湿度,促进子实体正常生长。每潮菇结束后养菌5~10天,根据菌棒和天气情况及时适量补充水分。补水量应根据菌棒实际情况而定,补水过量会造成菌棒内水分滞留,形成包浆,致使菌棒霉烂。生产全过程需补水4~5次,补水量应逐次减少。

猜你喜欢

庆元县菌棒培养料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庆元县举行《灵韵菇乡》一书首发仪式
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草菇出菇为何怪
庆元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香菇菌棒开放接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