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0-08-15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农学应用型改革

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宁海龙,李文霞,唐鑫华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此总结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建立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对改革的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即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应现代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我国农业的发展任务就是要在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1]。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决于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要着眼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2],即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按照社会需求和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3]。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 1948年,是国家特色专业和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以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两个学科以及农业部寒地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和大豆生物学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校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在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或者在各级人民政府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和技术推广为主,但 2000年后我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发生了转变,目前主要是在各类农业企业从事技术推广、农产品经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我校根据社会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后,在农学本科专业进行改革试点,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较高的水平,毕业生适应新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为保证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在广泛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并对改革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

在对黑龙江省内有关厅局、农垦系统、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和省内外多家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各种专门人才需要开展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种子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研究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转变“知识本位”的传统观念、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强化能力训练”的理念来选择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创新机会、更好的创新实践条件以及更大的锻炼实践能力的空间。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按照“一个面向、四个突出”的原则构建本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面向:面向区域经济需求,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四个突出:突出以培养具有良好农学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基本培养目标;突出培养规格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突出“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养”的教改方针;突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来设计本科教育。以“加强基础,注重应用,提升能力”为目标推进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四)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等理念,推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和兴趣的不同试行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实行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成立大学生创新团队及开放式管理,实现了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一)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基本理论与农业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注重讲授基本理论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带动学生自觉培养应用意识。注重专业基础课在后续课程学习与设计中的应用性,把握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相关知识应用方面的讲解与训练。教学过程强调应用性,理论教学和工程技术训练的侧重点突出“学以致用”。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开发能力。

(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与创新性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所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我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足,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4]。2006年以来,实验区将全方位强化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工作重点提出,从实验室和实验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建设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起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循序渐进的能激发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教学内容应现代化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专业基础课要让学生掌握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如“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课程中,在要学生掌握统计原理涉及到的公式的基础上,更要学生具备应用计算机分析农业数据的能力。专业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农业生产现状,但不能要求每门课程的每个部分都现代化,如数学和化学基础课应在内容上、观点上为后续课的现代化做好准备,着力打好基础。应深刻把握不同学科方向的内在联系,真正将各门课程的思想互相渗透,把握知识的形成规律且遵循教育学的基本法则。

(四)加强学生个性的发展

通过设计“课后思考题”、组织“课外学习小组”、支持大学生科研创新研究项目,开设学术科研讲座、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等方式,在教学中发现对农作物育种、栽培和耕作等某一方面具有浓厚兴趣、理论实基础扎实或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特别指导,发挥这些学生的优势,促使他们迅速成才。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自 2001年以来,农学专业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1] 4号、教高[2007]1号和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十大工程项目”,涉及学科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等十个方面。通过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为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培养模式的转换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培养的途径,推动了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1]王波,刘正,张子学,等.农学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2): 55-57.

[2]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 [J].中国高等教育,2009,(8):24-26.

[3]许礼生,汪付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9,(4):118-120.

[4]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EB/OL].http://www. moe.edu.cn/.

(责任编辑:侯秀梅)

G642.0

A

1001-7836(2010)09-0085-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34

2010-06-26

宁海龙(197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从事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猜你喜欢

农学应用型改革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农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