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2010-08-15汪玉
汪 玉
(淮安市凌桥乡初级中学,江苏淮安 223306)
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汪 玉
(淮安市凌桥乡初级中学,江苏淮安 223306)
学困生转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形成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有密切的关系。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干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误区、个人因素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对学困生成因进行分析,将有利于在此基础上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干预策略,从而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更为科学和有效。
学困生;成因;转化;科学对策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感官正常,但学科学习效果低下,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做出违反课堂纪律的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后不做作业,乱交朋友,甚至以交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为荣。少数学生学校和家长管不了,违纪违规是家常便饭。极个别学生甚至偷抢勒索同学的财物,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一、探究学困生成因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今天的教育者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即如何帮助转化学困生,而相对忽略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难免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在教育行为、教育策略选择之前,应当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充分的考察,然后对症下药,则会收效良好。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环境的干扰。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有的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有钱能使鬼推磨,大学毕业又如何”;一部分学生想学习但目的不明确,最终认为读书好坏无所谓,长大可以挣钱就行;还有的学生经不起网吧的诱惑,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一蹶不振,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积极性。社会上一些不良信息也影响了学生,使他们在人生的追求、对事物的判断,对是非的辨别等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了错位。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精彩的“花花世界”无疑成了对他们的一大诱惑与刺激。
其次,家庭环境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因此,农村中小学也就成了学困生的重灾区,这些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或者较差,且其父母多出外打工,或忙于田间,家庭教育滞后。部分家长溺爱子女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习惯用怒斥和棍棒解决问题;还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子女的物欲,用物质和金钱刺激子女,却极少关心子女的思想行为;发现子女出现问题,把责任推卸给学校,从此对子女产生失望的情绪,进而影响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学困生的行列。
再次,学校教育的误区。在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今天,而学校还在实行应试教育的做法。社会及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重分数,对学困生缺乏引导;学校生活枯燥,加之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究犯错原因,只是一味责罚,公开揭短,漠视学生的自尊,结果学生厌恶学校,抵触老师,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形成学困生。
最后,个人因素的左右。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再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1],这样的学生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学科缺乏自信心。
二、科学的对策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首先,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法纪教育,进行前途理想教育,让他们能识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另外,要加强对商业、文化、娱乐等部门的管理,坚决取缔黑网吧、黑游戏厅等,坚决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强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社会效益。
其次,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作为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构建德育网络,定期召开家长会,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中心,转变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罚,充分看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真正走进学困生的心里,确实扭转学困生的逆反心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再次,注重情感交流,保护他们的自尊,真正走进学困生心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学生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疏导的方法去教育学困生,真正走进学困生心里。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 (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2]。
班里有个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他几次谈话中了解到,他认为自己特别笨,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他的情况,我对他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堂上对他投送鼓励的目光,让他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使他感受到“老师在关心我”,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人也变得开朗起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最后,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他们成绩。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树立学好的“心理优势”。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心理优势也就得到了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常用的辅导方法包括目的辅导、学法辅导、书面辅导等。同时,及时的跟踪检查是很必要的。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3]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总之,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with learning diffeculties is an importantpart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its form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society,family,school and individuals.The reasonsmainly lie in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family environment,inappropriate school education,the role of personal factors four aspects.The analysis of these reasons will help to find out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thismaking the work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Key words:students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causes;conversion;scientific strategy
(责任编辑:侯秀梅)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 ing D ifficultie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ANG Yu
(Huaian Lingqiao Junior High School,Huaian 223306,China)
G631
A
1001-7836(2010)09-0039-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16
2010-05-04
汪玉 (1974-),女,江苏淮安人,教师,从事化学及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