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课教学中职业理想教育的渗透

2010-08-15张以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德育课职业生涯职业道德

张以清

(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28)

德育课教学中职业理想教育的渗透

张以清

(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28)

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职业及职业理想的认识还不够正确与深入,因此通过德育课教学来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顺利就业、创业的需要。

德育课;职业理想教育;渗透

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当他们进入学校后,既要学习文化基础课程,还要进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更要参加不同专业的实训。可以说在他们填写专业志愿时,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已进行了选择。那么,他们对所学专业以及即将从事的职业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笔者对刚入学的新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部分数据如下:

1.你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是怎样的?14%的学生是热爱所学专业的,7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是一般,12%的学生是不喜欢所学专业,还有3%的学生选择的是无所谓。

2.你将来是否打算从事现在所学专业?34%的学生愿意从事所学专业,2%的学生不愿意,38%的学生要到毕业时看情况,26%的学生选择不一定从事所学专业。

3.来到职业学校,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学生有43%,认为“将来有一个工作就行”的学生占31%,有16%的学生没有认真考虑过,过一天是一天,还有10%的学生由家长安排,听家长的。

4.进入高职后,你为自己树立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22%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71%的学生希望能找到理想工作,2%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想过,还有5%的学生无所谓。

5.想在毕业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得取得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会增加学习负担,你愿意多取证书吗?90%的学生选择的是愿意,还有7%的学生没想好,仅有3%的学生选择不愿意。

上述数据中的前三组,说明新生中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不高,对将来缺乏长远的打算。但是后两组数据反映出同学们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个理想的工作,并且有为了实现追求而学习的愿望。这项调查,说明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内心深处对升学、就业前途的向往。如何结合专业学习,把学生潜在的内驱力激发出来,最终使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德育课教师所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学科渗透。因为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德育学科在学生职业理想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学校的职业理想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创业或升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纪律法制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可见职业理想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德育课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必须把职业理想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

二、德育课中如何渗透职业理想教育

(一)更新自身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相当多的职业学校的职业理想教育的领导工作是分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的。就教学上来说,一些担当上课重任的德育课教师在这方面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又缺乏对学生职业指导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授课时就显得比较空洞,缺乏实践意义,学生对此也不感兴趣。但学生在就业时却又碰到大量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生的需要与德育课教师的教学之间形成了脱节。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尤其如此。德育课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理想和能力,学生才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才会去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才会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教师如果碌碌无为,得过且过,学生怎么会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呢?

对于广大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来说,过去是“等饭碗”,现在是“找饭碗”,明天要去“造饭碗”。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什么要自己“造饭碗”、如何“造饭碗”?如果德育课教师自己都对这个问题不知所言,怎么教得出“造饭碗”的创业者呢?

作为一名合格的德育课教师,除了本身的职业理想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外,还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由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职业教育,渴望有一支职业意识强、观念新、信息广、方法活的德育课教师队伍。

(二)结合课堂教学,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课堂是德育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理想意识的主战场。在德育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总的目标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同时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根据德育课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内容,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在不同年级确立职业理想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高一级学校,一些人对职业学校的前途信心不足,对将来的打算不明确,同时面临适应新环境、结识新同学的问题。一方面,中考竞争已结束,学习上有松懈的念头,另一方面,新的竞争又开始了,而且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激烈,重新分化。因此,一年级主要对同学们进行职业意识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德育课应结合经济政治教育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职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素质意识,加强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耐挫意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年级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时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明显发展,但又是最容易迷茫和松懈的。他们离毕业还远,刚进入学校的新鲜感已过,对老师、同学也已熟悉,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往往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偏激,学习毅力不够,具有封闭性。因此,德育课教学应该结合哲学常识的教学,帮助同学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在专业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爱岗敬业、诚信守信、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及质量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年级要进行就业、择业能力培养及自主创业的教育。这时的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对未来的生活既有美好的遐想,也会有理想与现实剧烈冲突的痛苦。他们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分析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但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对自己所要从事职业的能力要求了解还不够。因此,德育课教学应结合职业道德的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责任感的教育,提高理性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己的性格、择业能力等,进行择业时的心理的调适,创业素质的培养等。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总之,不同年级的德育课教学在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时应各有侧重,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加强实践环节,储备职业理想能力

在职业理想教育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只有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德育课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社会调查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立足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德育课的实践活动拓展了职业理想教育的培育途径,这比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理论教学效果要高出几倍。

我校曾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所有德育课教师都参与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在进行设计之前,先由德育学科组组织给全校学生开了一个关于《我的未来不是梦——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讲座,通过讲座同学们明白了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人实际,制订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而设计过程分4步:分析自身条件、确定职业目标、规划发展阶段、制定实现措施。

分析自身条件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过程;确定职业目标、规划发展阶段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去考虑未来的过程;制定实现措施的过程就是自我约束和自觉性形成的过程。这4步环环相扣的推进,使职业生涯设计的全过程,成为职业理想确立的过程,并落实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机制的形成上。在随后的自我设计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性很高,制作了一份份内容充实,步骤详细,规划完备的计划书。活动过后,我们德育学科组进行了总结。

职业生涯设计把个人对职业前途的追求,与小康社会建设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有用,使职业理想教育有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不但明确要求:“职业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强调了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而且提出:“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便于把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中加深体会,是德育课教师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可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载体。

而且职业生涯设计不仅有利于职业理想教育,对职业道德等其它方面的教育,同样能发挥载体作用。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一职业目标有追求,他必然会主动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包括职业道德要求在内的素质要求,必然在为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制定措施的同时,制定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措施,并自觉地落实这些措施。因为他很现实地懂得,干一行就得按这行的规矩办,否则就不可能在这行中立足,更难以在这行中晋升,难以达到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可以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由学校“要他养成”,变为学生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自己要养成”。在市场就业体制中,一个人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必然会通过进一步了解市场就业机制,深刻体会求职能力对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性。就德育课职业指导的内容中,要帮助学生“掌握求职面试技巧和进行必要的求职礼仪训练”等要求看,毕业前夕的课堂强化训练虽然需要,但如果不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相应礼仪行为习惯,效果必然不尽如人意。由学生内驱力发挥作用自觉养成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礼仪习惯,无疑有利于“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一精神的落实。

综上所述,在德育课中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实践证明也是颇有实效的。职业理想教育的渗透丰富了德育课的方法和手段,也更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 姜安心.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

[2] 叶健.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08).

[3] 李锐.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对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点滴思考[J].班主任,2008(11).

责任编辑:之 者

G41

A

1671-8275(2010)04-0113-2.5

2010-04-12

张以清(1973-),女,江苏无锡人,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课职业生涯职业道德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家庭教养方式对西部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