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与儒道文化

2010-08-15汪永华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儒道道家陶渊明

汪永华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陶渊明与儒道文化

汪永华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政治大动荡,带来魏晋时期思想的大解放。陶渊明既出生名门,又恰逢魏晋时代,儒家所标榜的“不朽”,是陶渊明一生的追求。而东晋是一个苦闷的时代,渊明的儒家理想注定不能实现,渊明为了找到生命的出口,于是道家文化就构建了渊明笔下田园风光的恬淡。本文结合渊明的身世、时代和其诗文,多个角度分析了陶渊明与儒道文化的内在互动关系。

陶渊明;魏晋;儒家文化;道家文化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1]关于陶渊明的文化气质,是该研究领域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自宋以来,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多数人把渊明归于儒家。如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说:“李白、杜甫、陶渊明,皆有志于吾道。”[2]真德秀说:“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3]沈德潜说:“而陶公专用《论语》。汉人以下,宋儒以前,可推圣门弟子者,渊明也。”[4]另一种意见则以为陶渊明以道家为主。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5]陈寅恪说:“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6]朱自清也说:“所以陶诗主要思想实在还是道家。”“陶诗里实在看不出佛教的影响。”[7]此外还有人称陶渊明有佛教思想。如宋葛立方据陶集中《自祭文》、《挽歌诗》、《饮酒》、《形影神》诸作,称渊明为“第一达摹”。近人朱光潜据陶诗中的“冥报”、“空无”,以为“他的诗充满禅机”,又说“渊明对于自然的默契,以及他的言语举止,处处都流露着禅机。”[8]再有论者以为陶渊明兼容儒道佛三家,不分主次。如刘大杰说,在陶渊明的思想里,有儒道佛三家的精华而去其落后的部分。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时时发现各家思想的精义,而不为某家所独占。

一、儒家文化与陶渊明的矛盾人生

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与痛苦的一生,他的思想始终处于斗争的激流之中。陶渊明的痛苦主要来自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儒家文化规范下的价值追求与黑暗现实对理想的埋没,是陶渊明一生都没能摆脱的矛盾。我们将从儒文化与陶渊明之仕途,来分析儒文化与陶渊明之关系。

陶渊明具有显赫身世,曾祖陶侃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媵妾数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晋书·陶侃传》)外祖父孟嘉,也是当时武昌太守桓温的座上客。但随着世事变迁,到陶渊明时家境已是大大衰落,虽然如此,潜在的家庭背景对他还是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陶渊明是以自己的家族史为骄傲的,他在《命子》篇中写到:“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为虞宾,历世重光……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9]诗中,陶渊明历数先祖,追述祖上的光辉业绩,诚然,渊明先祖谱就的是一段耀眼的发迹史,这样显赫的家世既是他所自豪的,家族的儒家文化传统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的人生追求。

陶渊明自幼立志比肩先祖,而书香门第的传统使得他从小就饱读诗书。据朱光潜先生考证,陶渊明最经常读的是《诗经》、《楚辞》、《庄子》、《列子》、《史记》、《汉书》六部,颜延之在陶渊明诸文中提到他“心好异书”,是指《淮南子》一类。渊明读的书,有儒道的经典传书,也间杂有经典史书,其间,儒家传统文化的宣传占有主要的地位,这样的读书经历使得陶渊明的骨子里必然更多的具备儒家文化因子,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时刻形响着他,甚至终其一生。

我们看到,家族荣光与六经义理,对陶渊明一生的追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再加之他的故乡——柴桑具有深远的儒学传统,这些都决定了陶渊明一生必然以儒家的伦理来规范自己,学而优则仕,一生想要入仕,最终成为儒家的君子。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都在儒学。”[10]

陶渊明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充分显示他想要在政治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又在《感世不遇赋》中写到:“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这明确说明了,他立志要做一个对亲孝,对君忠的廉洁官吏,用以实现其济世的“猛志”,这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追求。

众所周知,东晋王朝等级制度极其森严,“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宋书·恩幸传论》),像陶渊明这样沦为庶族的人,要想跻身庙堂,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确是“求之靡途”。渊明二十九岁出仕,始做州祭酒的小官,却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渊明济世的愿望决定他不可能长期在乡村呆下去,于是在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他又去桓玄那里做事。但刚到任没多久,他就感到了厌倦与苦闷。他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中写到:“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桓玄的种种丑行,行役的重重劳苦,更添陶渊明缕缕愁思,而桓玄乃一介军阀,他眼看自己的济世理想逐渐滑向落空,他开始犹豫了,矛盾的火焰重新燃起。此时,渊明之母离世,于是在公元401年冬天,他再次辞官回到故乡。

即使第二次在官场碰壁,渊明济世之心仍是有增无减。他在《荣木》一诗中说道:“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渊明感受到了时间无情的流逝,年已近四十,而济世之志仍无从实现。于是,渊明想要驱车策马再去施展抱负,渊明又一次入仕,做了刘裕部下的参军。然而,当渊明看到刘裕与桓玄乃一丘之貉时,渊明知道自己济世的理想又将落空,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挣扎后,渊明离刘裕而去。

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大约是在公元405年秋天,在官仅八十余日,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断然与官场最后诀别。整个晋代就是一个朝廷暗弱、混乱无比的朝代,到东晋,统治阶级更是偏安江左,终日沉迷声色犬马,不思进取,而逆臣贼子却时时有虎狼之心,社会一片混乱,毫无纲纪礼法可言,面对如此黑暗之现实,人的理想注定终会成为泡沫,人的努力终会付诸东流,人们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和思想抑郁苦闷之中。

陶渊明的仕途是短暂的,也是不成功的,反复的入仕与归隐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结果,但他每一次入仕都是始终怀着一颗热切的济世之心,而当他无法实现其济世大志的时候,便无奈选择归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见,陶渊明的反复进退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规范。

二、道教文化与渊明的和谐田园

朱自清先生曾统计渊明诗的用事,在《陶诗的深度》一文中,他根据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对于陶诗出处“切合的各条”进行统计,“陶诗用事,《庄子》最多,共四十九次,《论语》第二,共三十七次,《列子》第三,共二十一次”。[11]朱自清先生并以此为依据,论证陶渊明思想以老庄为主。对于渊明的文化气质,笔者虽然持“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观点,但是笔者也能清醒的看到道家文化与渊明的密切关系。

魏晋时期,儒学逐渐衰落,正如刘大杰在《魏晋思想论》里所说的那样:“魏武的贵刑名,魏文的慕通达,曹子建的尚玄虚,对于当代士风的影响以及给予儒学的打击,自然是很重的。不过儒学本身的堕落及其经学的支离破碎,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儒学到了汉末,因其堕落腐化,产生了大大的动摇,再也不能得到头脑清醒的青年们的信仰了。”[12]而随着王弼、向秀、郭象对《老》、《庄》重新著述的兴起,道家文化成为魏晋时期较为盛行的文化潮流,当儒学的“大传统”逐渐支离破碎成无数个“小传统”的时候,道家就成为笼罩魏晋的大传统了。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互融合补充,使得兼容博宗、追求自有成为东晋之新风尚,陶渊明在构建儒家价值体系的同时,自然深受道家文化的熏陶。他自幼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对道家文化的接受是自内而外的,道家哲学对他的创作与人生矛盾的解决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一)道家文化与诗风之冲淡平和。在文学史上,成就陶渊明的是其田园组诗,诗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这样论述:“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13]的确,细读渊明的田园组诗,平淡醇美之风恰如涓涓细流,令人享受,令人寻味。平淡醇美之风从何而来?文学史这样分析:“这一风格的形成,既源于诗人的秉性贵真,出语自然,又源于诗人的心地纯静,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更源于渊明诗中,蕴含有深邃质朴的哲理。”[14]“心地纯静”、“物我合一”、“出语自然”都是道家文化规定的内涵。陶渊明拥有一颗善于悟道的慧心,并可以保持道家所追求的澄明心境来观察宇宙人生。于是,陶渊明拥道家之心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从小处可见出哲理,平静中能见出激情,正如英国劳伦斯·比尼恩在《亚洲艺术中的人的精神》所论述的那样:“因道家精神鼓舞而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明显地具有一种激情,它把人类灵魂提高到这样一个境界,在这里,尘世的思虑与其说是被抛弃,还不如说是得到升华。”[15]

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身居人世,并无俗事烦扰,所以如此,在于渊明心境远迈,脱出凡俗。这样的心境,可谓“大隐”。庄子认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道不能相通。陶渊明采菊时的悠然,即是南山的悠然;鸟的倦而飞还,也是他的倦而知还。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即是王国维所云的“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16]道家善于从一草一木来追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澄明情怀,以物观物,最终在静默中达到与“道”的合而为一。陶渊明正是以一颗道家慧心,感受到南山的悠然,觉察到万物的“真意”。表现于诗风,则有一种醇美之感。

又如《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的醇美,表现于陶渊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他径直说出田宅树木,毫无矫揉之感,细细体味,种种事物,无不透露出诗人的深深依恋。我们似乎看到,作者正掰着手指,将家珍一一道来,“地几亩,房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锁屑详数,语俗而意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陶渊明自幼接受道家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儒家价值诉求而外,他所好亦有乡居的纯静,心灵晶莹剔透,纯静如止水,如明镜,物与意神游,呈现一片道家的平和冲淡之美。

(二)道家文化与生命之出口。追求儒家的“不朽”,覆盖陶渊明一生的足迹,从少壮时的“猛志逸四海”,到离世时的“猛志故常在”,他大济苍生的“猛志”不曾变更,其愿望反而随着生命的流逝而越来越强烈。而陶渊明却生活在一个没有生气、没有理想的社会,这就注定了他的大济苍生之志终会落空,最终成其一生的遗憾。仕途不顺,渊明归隐,尽管儒家也有归隐文化,但他的济世之志常会扰乱平静的田园生活,使自己的心在矛盾的纠缠下隐隐生痛。

陶渊明的生活需要继续,心需要平静,田园需要欣赏,而当儒家文化内涵并不能安抚自己骚动之心的时候,就很自然的在道家文化那里寻找了生命的出口。有了这个出口,陶渊明的心能够自由的在徜徉于儒道之间,就能够在仕途不顺、济世大志无以实现时,依然有一份恬淡的美。对于陶渊明来说,道家文化提供的出口是生命得以继续的关键。

《桃花源记》作为传世名篇,寄托着陶渊明的理想,细细品来,他所构建的桃源世界更多体现了道家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清静无为、怡然自得,这俨然是老庄所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这也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采菊东篱、悠然南山”,所表现出来的是陶渊明的恬淡,而他的“自适”源于其精神的自由。儒家文化没能给陶渊明提供通向自由的路径,他心境的自由来自道家文化的影响。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吐纳养气,遨游于天地之间,超脱于万物之上,这是道家所向往的境界,而这个境界的实现需要以澄明为前提,陶渊明“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他达到了澄明的心境,物我合一,超然无界,故陶渊明能够忘掉世俗、清心寡欲。

与儒家不一样,道家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认为人生而自由,生命的真谛在于悟道,最终达到自由。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就是自由,达到这个境界,就能遨游于宇宙。陶渊明直承庄子,在《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中,首句便是“虚舟纵逸掉,回复遂无穷。发岁始仰府,星纪奄将中”。直接引用《庄子·列御寇》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揭示了宇宙的本来面目:时光不停,逝者如斯;四季循环,生生不息。与庄子不同的是,渊明没有庄子式的癫狂之举,尽管生命无情流逝,陶渊明始终安贫乐道。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陶渊明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自由既超越万物,又归于万物,自然就是“道”,就是他的归宿。于是我们看到,陶渊明是那么的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在陶渊明的观照下,自然万物都富有情感,富有哲理。陶渊明比传统道家更亲近自然,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超越自然,这也可谓是陶渊明对道家文化的发展。

陶渊明对道家文化的接受是自内而外的,也是自觉的。所以在他归隐之后,安心田园,怡然自得,能够保持生命的任真。这是道家提供给陶渊明生命的出口,也是因为道家文化的影响,我们能从陶渊明诗文中发现那份冲淡之美,能够发见自然韵味。

三、结语

陶渊明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又逢魏晋政治昏乱、思想解放之世,他自幼接受儒道文化的熏陶,终其渊明一生,都在着力追求儒家所标榜的“不朽”,几次出仕都心怀大济苍生之志,甚至直到陶渊明离世,其“猛志”仍在,他不是平静的辞世。陶渊明矛盾的一生根源于儒家的治世理想,而他生命出口的打开,却是源于道家的生命哲学。儒道文化都对陶渊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陶渊明的进与隐,到陶渊明的创作,我们到处可以看见儒道文化因子的存在。为了深入分析,我们就从分别从儒、道两大方面分析渊明与儒道文化的关系,其实在陶渊明身上,儒道文化是融为一体的,正是《中庸》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风范、玄学的委任运化、庄子的自山遨游,在陶渊明精神世界中融合汇通于无形之中,使他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畅游在广阔的天地之中。”

注释:

[1]萧统.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传[C].中华书局,1962.

[2]陆九渊.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语录一则[C].中华书局,1962.

[3]真德秀.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跋黄瀛甫擬陶诗[C].中华书局,1962.

[4]沈德潜.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古诗源八则[C].中华书局,1962.

[5]朱熹.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朱子语类五则[C].中华书局,1962.

[6]陈寅恪.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C].中华书局,1962.

[7]朱自清.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诗的深度[C].中华书局,1962.

[8]朱光潜.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诗论·陶渊明[C].中华书局,1962.

[9]陶渊明.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中华书局,1979.注:文中所引渊明诗篇均来自此版本.

[10]梁启超.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之文艺及其性格[C].中华书局,1962.

[11]朱自清.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诗的深度[C].中华书局,1962.

[12]刘大杰.魏晋思想论·林东海导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3]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14]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5](英)劳伦斯·比尼恩.亚洲艺术中的人的精神[M].辽宁出版社,1988.

[16]王国维.人间词话·黄霖等导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杨伯峻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1980.

[2]庄子著,陈鼓应译注.庄子[M].中华书局,1988.

[3]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范晓利.儒道并行而不相悖——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汪永华(1980-),男,湖北利川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2010-05-24

猜你喜欢

儒道道家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漫画道家思想
《陶渊明 饮酒》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老孔同源”与儒道互通——宋翔凤解《老子》思想的文化审视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