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研究综述
2010-08-15陈若松
黄 巧, 陈若松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研究综述
黄 巧, 陈若松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8)
自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缘由、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研究综述
Abstract:Sinc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adhering to people-oriented and establish 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 concept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economic,social and human development”,people-oriented became a hot topic in academia.at present,the research on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mainly involved its reason,scientific content,implementation path and significance Etc.
Key words: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 research summary
自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来,“以人为本”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国内学者已有大量著述,而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总体而言,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学术论文占绝大多数,相关的专著较少,而且学者们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比较集中,主要涉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缘由、科学内涵、实现路径、意义等几个方面。
一、关于“以人为本”的缘由
“以人为本”的缘由问题是研究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关于这一类研究,主要有两种视角。一种是从纯理论角度来追溯“以人为本”的渊源;另一种则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阐述“以人为本”的缘由。在第一类研究上,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仍存在很大分歧。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一方面或多种理论综合角度来考察“以人为本”的缘由。
关成华、秦继茂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认为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1-2]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他们主要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来考察“以人为本”的缘由。李慎明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3]张剑平认为以人为本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4];而程伟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人的异化劳动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以及人类解放的思想来考察“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5];张奎良认为以人为本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平等理念和公仆思想[6];赵小芒指出以人为本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异化劳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理论[7](P64-75)。这一类研究,都只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或者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来研究“以人为本”的缘由,具有单一性,不够全面、深入、系统。从理论渊源方面研究“以人为本”的缘由,应从多方面理论因素出发,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辛世俊就认为“以人为本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历史的对接”[8]。这种观点和主张,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第二类研究则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以人为本的缘由。刘军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为民思想的逻辑延伸、对中华民族民本思想传统的批判与继承、弘扬与发展和我们党在广泛借鉴当代国外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9]。刘景林认为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在科学发展观上的体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经验的科学总结,吸收了国际上发展观念演变的成果,借鉴了发展的经验教训[10]。卓瑛、赖建敏指出以人为本是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相结合的结果[11]。这些研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较全面地挖掘了“以人为本”的缘由,观点也比较一致,都认为以人为本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以及批判地吸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结果。但在考察理论来源方面还不够深入、全面。
二、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一)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界定
在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界定问题上,出现了许多观点和主张。陈先达、刘巩等人都认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12-13]。而张奎良指出“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生而平等的作为类的独立的人[14]。陈志尚则从学术层面角度认为“人”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和人民[15]。这一类研究,从一定程度上科学地界定了以人为本中“人”的内涵,但是单纯从政治角度来界定,仍缺乏全面性。
有些学者则从政治和哲学双重的角度来研究以人为本的“人”,李慎明指出人是不同于纯粹自然界且不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类”存在物;是由全部社会成员组成的集合体中的“每一个”个人;人主要是指“现在式”现在的人,但也兼指“过去式”和“未来式”存在的人;在阶级社会或有阶级的社会中,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3]韩庆祥也认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一切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主要是最广大人民群众[16]”这种观点涵盖的人外延更广泛、更全面,为我们正确认识“人”提供了指导意义。
(二)对以人为本中“本”的界定
在对以人为本中“本”的界定上,高放把以人为本的“本”理解为“根本”。[17]韩庆祥则指出以人为本中的“本”需要放在各种关系中来理解,其主要含义是:(1)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它把人当做主体。(2)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它把人看做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和尺度。(3)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它把人作为目的。[16]戈士国认为在“以人为本”的命题中,“本”的范畴体现了以人为根基为归宿的真理态度、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18]张奎良认为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人是价值论意义上之本,人是终极追求意义上之本。[19]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的“本”,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无疑地揭示了人是主体、人是目的和人是动力的深层意义。
(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学术界主要从哲学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很多学者主张从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角度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李德顺、刘菊认为“以人为本”是一个纯粹的价值观命题。[20-21]高放认为“以人为本”既是价值观命题也是世界观命题[22]。陈志尚则“主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15]这一类研究在以人为本内涵的界定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有待进一步的努力。韩庆祥则认为“以人为本”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2)就当前中国来讲,它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与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3)它是一种思维方式。[16]这种观点与以上提及从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角度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大致一致,只是它更趋于形象化、具体化。
另一类研究则从不同的层面来界定以人为本的内涵。李士坤认为可以从生活、工作、政治、人权和哲学五个层面解读以人为本。[23]朱明贤指把以人为本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政治理念、发展理念和文化理念。在四者的关系上,哲学理念是基础,政治理念是核心,发展理念和文化理念则从根本上规划了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途径。[24]这一类研究,以人为本的内涵涵盖面更广泛、更具体、更全面,有助于人们多层面、宽角度、全方位地解读以人为本。
三、关于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
在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上,赵敏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更加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25]刘娟秀提出实现“以人为本”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从关心和关注民生问题来体现以人为本、要想办法提高农民和农民工的生活质量。[26]这些研究,观点比较一致,都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入手以寻求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这无疑一定程度上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导向和行动指南,这些实现途径方案的实施也能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必需的硬件条件,但他们考察的方法过于抽象、笼统,未对践行以人为本的具体层面、具体手段、具体措施等方面作为关注的着重点,这势必有碍于以人为本切实、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四、关于“以人为本”的意义
在“以人为本”的意义问题上,曾天雄、何少华认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27]韩庆祥指出以人为本的深层意义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上;体现在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和行政方式的转变上;体现在对当代我国文化启蒙和我国文化建设的走向及其实质的深入认识上;体现在整合各种合理要求、凝聚各种积极力量上;以人为本是引领各项工作的实践理念:由人本理念缺位到人本实践。[28]常守柱指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创新了现代发展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29]贺善侃认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在于实现了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化;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从“以财富为本”向“以权益为本”的转化。[30]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实践“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从而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然而,它们更多的是集中于对“以人为本”现实意义的研究,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关注不够,这势必会影响“以人为本”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因此,对于“以人为本”意义的研究,我们应挖掘其深层的理论价值,以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体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纵观近年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资料重复交叉现象严重,观点大多雷同,结构也相似;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大多是解释性和总结性的,缺乏对某一方面的深入分析。这些都是今后进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研究必须注意的。
[1]关成华.“以人为本”三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J].2004, 13(4).
[2]秦继茂,李崇智.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J].理论月刊,2005,(1).
[3]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J].中国社会科学, 2007,(6).
[4]张进平,张剑锋.略论“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外延 [J].理论导刊,2005,12.
[5]程伟.“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J].求索,2007, (4).
[6]张奎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归程 [J].湖南社会科学,2004,(3).
[7]赵小芒.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成果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辛世俊.把握“以人为本”需要解决的五个问题 [J].社会主义研究,2008,(2):178.
[9]刘军.科学发展观语境中人本思想的来源与创新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
[10]刘景林.关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
[11]卓瑛,赖建敏.中国当代“以人为本”思想解读 [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12]陈先达.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13]刘巩,王建武,高建生.科学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及要求 [J].求是,2004,(22).
[14]张奎良.辨析以人为本的人 [J].学术交流,2006,(1):142.
[15]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J].理论参考,2006, (2).
[16]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 [J].河北学刊,2004,24(3).
[17]高放.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0).
[18]戈士国. “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与当代价值 [J].探索, 2005,(2).
[19]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J].哲学研究,2004,(5).
[20]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J].哲学研究,2004,(7).
[21]刘 菊,王静波.从价值观视角解读以人为本 [J].求实, 2005,(2).
[22]高放.关于“以人为本”一些疑问的辨析 [J].党政干部学刊,2006,(4).
[23]李士坤.对“以人为本”的解读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3):289.
[24]朱明贤.以人为本的四个理念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2).
[25]赵敏.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J].兰州学刊,2008,(6): 177.
[26]刘娟秀.浅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J].法制与社会 (上),2009,(6).
[27]曾天雄,何少华.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1).
[28]韩庆祥.论以人为本的深层意蕴 [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10(1).
[29]常守柱.以人为本的现实依据及其意义 [J].理论界,2005, (3).
[30]贺善侃.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 [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9(2).
The Summary in People-Oriented Think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ent
HUANGQiao, CHEN Ruo-so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
C912
A
1671-9743(2010)08-0007-03
2010-07-27
黄 巧 (1985-),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大学思政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08级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方面的研究。
陈若松 (1966-),男,湖南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湖南工业大学思政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