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
2010-08-15康雷鸣张文慧
康雷鸣,张文慧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合肥 230009)
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
康雷鸣,张文慧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合肥 230009)
司显柱教授是国内第一个系统地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著书出版的学者。他以功能语言学和语篇类型学理论为指导,建构出了基于语篇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他的研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把该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其研究中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对这一模式进行辩证分析,对于进一步提高翻译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辩证分析
翻译批评研究对于翻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莱斯和豪斯 (Reiss,K.&House,J.)的研究成果极具价值和影响力。国内翻译质量评估研究领域,司显柱教授独树一帜,他第一个系统地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并将成果著书出版。司显柱模式是基于汉英语料的,对于国内学者的研究更有启发意义。其模式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不揣浅陋,对于司显柱模式进行述评。
一、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介绍
在对已有翻译批评和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现状的成就与不足(重点是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司教授以功能语言学和语篇类型学理论为指导,建构出了一种基于语篇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1.功能语言学视野的译文质量评估标准
要对译文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评估者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正如豪斯所言:翻译质量评估首要的关键问题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1]243。在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时,司教授首先重点对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观和翻译质量观进行了讨论。他推崇胡壮麟对于翻译本质的定义,即:“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在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的概念意义对等的同时,还必须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表达讲话者的态度、动机、判断、角色等人际意义,以及在表达媒介、渠道、修辞方式等语篇意义的对等。在一般情况下,好的译文需在这三种意义上都与原文对等。”[2]365-366。
基于以上定义,司教授指出译文质量评估标准“就是要看译文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在上述意义/功能维度上与原文对等”[3]120。
虽然韩礼德将语言的功能归纳为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并且他本人坚持这三个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之分[2]11-12。但是司教授认为,“在考察与描写译文是否与原文功能对等或偏离时只需设定概念与人际功能两个参数”[3]135。他秉承了豪斯的观点,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文本重置原语文本”[1]247。在豪斯看来,语篇意义是“一种基于语言内部的、系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组织意义,作用是辅助于前两种意义的实现”[3]35,因此译文质量就取决于译文是否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上与原文功能对等[1]247。
2.语言的元功能及其相应的词汇—语法系统
司显柱和豪斯都认为译文质量取决于译文语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是否和原文对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掘译文和原文语篇的上述两种意义,从而对于译文是否与原文的意义/功能对等作出描写和判断?司显柱认为:“为了从语篇里识别和挖掘这两种意义,我们自然需要一些参数或某种分析工具。”[3]44豪斯模式的缺陷之一就在于没有提供这样一个工具,豪斯分别从语言应用者和语言应用的角度设立了八个情景参数,用于分析文本意义/功能。这些参数并无助于语篇的意义和功能的识别,因为其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判断语篇是否充分、适切传达了交际者所要表达的意义”[3]43-44。
明确提出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体现语言元功能的词汇—语法系统作为工具来对原文和译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这是司显柱研究中的一个创新点。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豪斯模式在参数和环节设计上的不足,是对豪斯模式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将该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司显柱认为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是对原文和译文的功能/意义进行发掘的很好的工具[3]44。其模式中首要也是最重要步骤就是依据词汇—语法系统对原文和译文里的小句进行及物性、语气、情态、评价和主位分析,以揭示和描写它们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并据此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判断译文对原文是否或哪里发生了偏离。
3.司显柱教授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作为一个基本的步骤,语篇分析在翻译中是必不可少的。”[4]司教授认为在建构评估模式时,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应该进行详尽的语篇分析,达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对于原文和译文的语篇分析既应该在微观层面进行,也要从宏观视角上考察。既然语篇的整体意义/功能系于构成语篇的各个小句意义/功能的有机组合,司教授的模式中第一步就是从形式、功能、情景三者互动的角度,依据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元功能及其体现的词汇—语法系统对原文和译文语篇里的小句进行“自下而上”的包括及物性、语气、情态、评价和主位分析。以揭示和描写它们的概念与人际意义,并据此判断译文对原文是否或哪里发生了“偏离”。第二步,在宏观层面,站在整个语篇的高度,同样从形式、功能、情景三者互动的角度,从反映翻译情景的目的语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对前述微观层面所发现和描写的各种“偏离”个案予以分类梳理和价值判断,排除从宏观角度看对译文质量未造成伤害的“偏离”个案。然后,依据以上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再对于第一步的统计数量进行修正,调整后的“偏离”个案才是判定译文多大程度上与原文“对等”的依据。最后为了在整体上对译文质量作出较为全面、客观和合理的评价,司教授引入语篇类型概念以确定不同类型的意义/功能偏离 (概念、人际)对译文质量影响的相应权重。司教授充分吸收了莱斯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莱斯特别强调文本类型在翻译和翻译批评中的重要性,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文的质量评估,“要对译文质量作出客观评价,必须考虑各个文本类型的特点”[5]。
可以看出,司教授在研究中采取了“定性与定量互用,描写与解释并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3]9。
二、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国内具有开创性,具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虽然基于豪斯修正模式(revised model),却是一种继承和发扬。司教授借鉴了豪斯研究中的有益成果,如语域分析等,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豪斯模式在参数和环节设计上的不足。明确提出应充分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体现语言元功能的词汇—语法系统作为工具来对原文和译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弥补了豪斯修正模式中所缺乏的用于对文本意义/功能进行分析和发掘的参数。虽然其研究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
1.司教授明确提出存在一个可适用于各类文本翻译质量评估的共同标准,即“包括语言功能和语篇功能在内的‘功能对等’”[3]139。司教授的提法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批评。朱志瑜提出了异议,指出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实施不同的策略和标准,认为“功能对等”过于抽象,对于具体的翻译评估不具有可操作性[6]。温秀颖认为翻译实践丰富多彩,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为所有的翻译批评找一个统一的“批评模式”[7]。
2.司教授的模式对于诸如操作手册、产品说明书之类的信息型文本的质量评估略显烦琐。诚如司教授所言:“一般只要在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展开就可以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3]179即模式中的其他参数和步骤不需要被考虑,在此类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中就显得多余。
3.司教授混淆了文本类型和体裁两个概念。“在对译文质量作出整体评价时,还必须考虑所译语篇的类型,即体裁……”[3]137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中,文本类型和体裁被看做相同的概念。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理论视角下的不同的概念,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语篇分类方式。据莱斯,文本类型是根据语言的主要交际功能(主要是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划分的;语篇体裁是按照语言特征或惯例常规分类(如工具书、讲演稿或广告等)[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下,体裁是“属于同一文化背景里的人进行的一项有阶段、有目标方向、有目的的社会活动”[9]。语篇体裁通过纲要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和体现样式 (realizational pat2 terns)这两种方式来体现。在莱斯看来,每种文本类型都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但一种体裁不一定只涉及一种文本类型,因此也不限于一种交际功能[10]。
4.司教授的最大贡献是提出用体现语言元功能的词汇—语法系统作为工具对文本意义/功能进行分析和发掘。在涉及广告译文质量评估的实证研究中,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却并未被用来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语域分析。他只是在考虑文化语境 (即语篇体裁)和其他诸如意识形态之类的文化因素对于译文语言编码的影响下,讨论了汉英广告翻译应该采取的合适的翻译策略,司教授模式对广告翻译的适用性并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验证。
三、结束语
以上所述种种不足并不能丝毫削弱司显柱模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国内翻译批评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有影响力的翻译批评标准就是严复“信达雅”三原则。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国内的研究还很有限,司教授是第一个进行系统研究并卓有成就的学者。司教授的模式与豪斯模式一衣带水,颇具渊源,是一种继承和发扬。司显柱教授充分吸收了豪斯模式中的精华,将其运用到英汉语料的研究中来,并且拓宽了该模式的应用领域,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论证其模式对于所有文本的适用性。正如黄国文教授所言:司显柱“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问题,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所带来的启示是很多人原先预想不到的”[3]序。
[1]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Linguistic Description versus Social Evaluation[J].Meta,XLV I,2,2001:243-257.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2 cation Press,2001:69.
[5]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Trans. Erroll F. Rhod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6.
[6]朱志瑜.翻译标准:复司显柱教授 [J].中国翻译,2005,(5):74-75.
[7]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 [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87.
[8]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2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7.
[9]Martin,J.R.Language,Register and Genre[C]∥In F.Christie. (ed.) Children W riting: Reader. Geelong: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4:25.
[10]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0.
Abstract:Professor Si Xianzhu is the first scholar in China who makes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 ment and has his findingspublished.He constructs amodel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 ment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 typology.His research,with complete theory and sound case study,is a pioneer work in China and pushes relevant studies a step forward 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apparent defects.Dialectic analysis of thismodel is of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Key words:Si Xianzhu;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 ment;model;dialectic analysis
(责任编辑:刘东旭)
The Elucida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 odel by Si Xianzhu
KANGLei2ming,ZHANGWen2hu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fe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H059
A
1001-7836(2010)12-0148-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58
2010-08-15
安徽省教育厅 2009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09sk010);合肥工业大学 2009年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2009HGXJ0004)
康雷鸣 (1980-),男,湖北襄樊人,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