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思考
2010-08-15□文/王倩
□文/王 倩
从2000年5月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达成互助性质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倡议》(CMI),到 2009年5月,10+3财长确定建立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基金,东亚国家的区域性货币金融合作愈加密切和频繁。至此,产生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清迈倡议》在逐步完善充实中已然成为东亚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的象征。目前,东亚外汇储备基金还在筹备中,它相当于中国所提出的“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前期阶段。完善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实质上能将各国间现存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网络进行统合,从区域协议网转为以区域为整体的单一协议。而目前的东亚外汇储备基金还处于双边货币互换阶段,并没有把东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如果东亚外汇储备库最终能够建立起来,将使得东亚金融合作进程完成对《清迈倡议》的超越。
一、职能展望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概念及思想均由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异军突起,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在被抑制之后随世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释放,形成金融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格局,最终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同时,通过不断加深的贸易投资往来,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一旦发生危机,传染性极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十分有限,在货币危机发生后无法提供及时和充足的国际流动性支持。
因此,关于东亚外汇储备库未来的职能,首当其冲的是它应该充当东亚地区的危机“缓冲器”及最后贷款人角色,这也是东亚国家实行金融合作,形成《清迈倡议》的初衷。当金融危机危及一国币值稳定时,一个区域性的货币组织往往比全球性的金融货币机构反应更快速、更有力。建立金融安全的预警和危机应急机制,一旦某个国家发生短期外汇资金短缺,就可以给予应急帮助,防止由一国的暂时资金短缺影响其他国家的金融安全甚至扩大为区域性金融危机。
在充足的资金储备基础上,东亚国家还应当考虑设立一个独立于各国的常规性管理机构对储备进行合理管理,这是一个完善的区域储备库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要件。管理机构还要针对各国国情制定具体指标,或者量化为指数来判断各国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一旦指标超出正常范围,管理机构即予以警示,必要时可以给出调整的措施建议。这样,本地区自主监管,自主调控,就避免了对国际组织的过分依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其次,尽管一直以来东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都是危机促成的,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基本职能也是防范危机,但地区性金融合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利益关系,它更重要的职能是要成为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外汇储备与汇率密切相关。在多边货币互换基础上形成的东亚外汇储备库,会有助于本地区各国的汇率稳定,使得各国在地区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促进相互间的贸易往来,这样就在之前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为东亚自由贸易区。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的国内需求大幅度降低,对各国形成巨大的产出过剩压力,如何合理配置这一部分过剩产出已经成为各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快东亚国家间的贸易联系,不仅有助于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国,深入发掘新的需求潜力,加深和原有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联系,长远来看,也是整个东亚地区长久发展的有力驱动器。
再者,对于亚洲地区国家来说,亚洲金融危机部分程度上也缘起于东亚地区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导致对银行体系过分依赖,从而风险集中到银行体系。一个运行良好的储备库还应当促进地区国家间在金融方面更密切的交往合作。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则无疑会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纠正过分依赖银行体系的不合理格局。我国在参与东亚地区长期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也做了很大的努力,2005年我国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开发机构在我国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体现了我国参与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决心。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持本地区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仍然是亚洲共同体关心的话题,这也使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发展有了较为现实的基础。
二、目前东亚外汇基金存在的问题
当然,美好的前景是建立在储备库良好的职能发挥前提之上的,就目前形成的东亚外汇储备基金现况来看,有几个问题不能忽视,也是一个完备的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道路上不可逾越也必须正视的障碍。
第一,目前外汇储备基金数额还很有限。一直以来,东亚各国都积聚了高额的外汇储备。截止到2009年10月,韩国有外汇储备2,641.9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已升至10,567.7亿美元,中国已超过21,000亿美元。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流入东亚地区的国际游资大约是5,600亿美元,到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底,流出该地区的资金约为8,000亿美元。世界银行向该地区的贷款额为1,190亿美元。目前,据专家计算,2008年仅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就已达到了6,500亿美元之多。中国还是资本项目管制的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是资本自由出入地区,热钱的流入比率更高。相对于这些巨额的外汇储备,1,200亿美元的储备基金可谓是杯水车薪。
第二,和IMF的关系问题是每个区域性货币组织都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目前在货币互换协议安排中,可直接提取的金额只占协议额的10%,其余90%要与IMF的条件相联系,这就限制了运用这种安排的及时性和可信性。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本地区自有基金做主导地位,但是在外汇储备库建立的初级阶段,资金尚不充足,现有外汇储备基金不能满足充分援助的情况下,要协调好和IMF的关系,明确资金的发放条件。
三、对人民币崛起的现实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连续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国,并为推动此次东亚储备基金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也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如果东亚外汇储备库能够成功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经济金融合作,扩大国家间贸易发展,逐步稳定地区的汇率浮动,使得各国在金融上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基本可以形成亚洲货币区的雏形。而这些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绝佳的人民币国际化的亚洲路径。人民币完全可以凭借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声誉和地位,在储备库的建设中占据主动权,同时还可以将人民币的边境结算贸易深入到东亚国家内部,提高东亚人民对人民币的信心以及人民币在亚洲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逐渐初步实现在亚洲国家流通,赢得亚洲人民的认可。尤其随着中国金融深化及进一步对外开放,不久的未来,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实现基本可兑换,至少在东亚国家地区实现可兑换,可以说是人民币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奠定了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东亚储备库的建立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针强心剂,使得蒙代尔所言的世界三大货币区的雏形初现,将极大地提高亚洲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美元的依赖,使得东亚地区逐步在金融上强硬起来。
完善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有关“东亚货币区”甚至“亚元”的呼声也从未间断。在目前东亚地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截然不同的大背景下,直接展望“亚元”的实施未免有些操之过急,我们应更多考虑的是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具体建立细节,今后的职能发挥以及人民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问题。
[1]周宇.东亚金融合作的历程与最新动向分析[J].当代世界,2009.6.
[2]李冀峰.共同外汇储备基金能否成为东亚金融安全“稳压器”[J].产权导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