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哲学视域下企业化危为机的出路
2010-08-15沈艳华
沈艳华,白 波
(1.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2.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试论老子哲学视域下企业化危为机的出路
沈艳华1,白 波2
(1.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2.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在当今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企业要想化危为机,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思路决定出路”,老子以其“道”论哲学为基础,从自然之道推及社会之道,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可以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思路,从而为企业发展找到出路。
老子哲学;企业管理;价值
《老子》一书的管理价值早已被各国企业家所重视。在日本,企业界用《老子》思想进行管理很普遍,他们认为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主张正符合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一种弹性软化的管理办法予以周旋的需要;在美国,许多著名的管理学家都非常欣赏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和清静无为的主张,并将其运用于自己所从事的管理事业,他们认为,管理者的历史就是试图实践“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这一基本观念的历史。[1](P112)这些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老子深刻的管理思想对促进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一、道法自然企业文化的灵魂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从本体论方面讲,“道”是人的感官所不能确切把握的但又确实可信的极精微的物质性存在,而这种极精微的物质存在,也就是宇宙万物统一的基础;其二,“道”是宇宙的总规律。作为本体的“道”,它惟恍惟忽,空虚无物,渊深莫测,但却是真实可信的实有,它单纯自然,性情寂静,无知无欲,但却是至高无上的永恒存在。作为总规律的“道”,它从不发号施令,大显声威,而是谦下隐退自己,默默无声,不为人所知,但其作用却是伟大的、不可违背的。这便是老子所说的 “道法自然”。老子的“道”论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的思维方式。
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为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创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经营作风等等的总和。它是企业的“粘合剂”,企业运转的 “润滑油”,企业生存的 “磁场”,企业发展的 “方向盘”。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起着中枢的作用,它既能约束企业及其职工的行为,也能凝聚企业及其职工的思想,融合企业及其职工的观念。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就像老子所说的 “道”一样,虽然抽象得虚无飘渺,惚恍寂寥,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任何企业都有一定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 “企业文化”,不管人们认识与否,它都存在着。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也像老子所说的“道”的作用一样,是潜移默化的,有如细雨润物无声无臭。因此,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说,企业文化就是“非常道”之 “道”,它属于软管理范畴,制约、支配并引导着企业中诸如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等硬管理。柔能克刚,其力无穷;虚作用于实,无坚不摧。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就应注意培养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使企业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无为而治企业管理的原则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P62)他认为 “道”的内在精神是自然无为,即循自然之道做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老子这里,自然无为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它既反对“不为”,也反对 “妄为”,它只是以 “无为”的形式、手段去实现“有为”的目的,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可见,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并不是坐而待治、无所事事的懒汉式的管理方式,而是顺其自然、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佳效果的积极进取的管理方法。
无为而治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的。它一方面是说,要使企业管理“功成事遂”,必须道法自然,不干有悖于人之本性的事、有悖于管理规律的事。另一方面是说,在处理上下级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时,要持“无为”的态度,做到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最好的领导者是要做到你在领导,而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P10)(刍狗,即用草编扎的用来祭祀的狗,刍狗的编扎与抛弃完全取决于祭祀的需要,而不是人的好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是不偏爱的,任万物自然生长;圣人也是不偏爱的,任百姓自然发展。这句话启示我们,企业领导者要有一种无为精神,对下属该放手时且放手,这样做,既能使下属更好地顺应下面的实际办事,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能使领导摆脱一般事务,更轻松、更自然地谋虑企业的发展大计。
对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做到“无为而治”并非易事,换句话说,“无为而治”作为企业的管理原则,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它要求企业管理者“能知常道”,即懂得企业运动的经济规律;“能见小”,即洞察隐微超越的事体,能见微知著;“能自知”,即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现状、发展前景了如指掌。从道德上讲,它要求企业领导者俭朴、诚信、谦下。生活俭仆,没有私欲,则不贪;为人诚信,不欺暗室,则不教人作伪;自视卑微,举止谦下,则可招致员工的向心力。以上“三能三德”乃是企业管理者实行无为而治的前提条件、立业之本。因此,要实现“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境界,管理者自身必须首先循理而行,循道而行,道法自然。
在运用老子的“无为”思想进行管理时,还需要正确理解老子的“不争”思想。在老子那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不争”是不为极端目标而争,不为个人利益而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1](P14)第二,不争是手段,是为了实现“争”的一种策略,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1](P119)老子对不争的理解,对企业管理是有借鉴价值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经济运行的法则。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争”,但 “争”也要讲点辨证法,该争的争,不该争的不争;争要争得光明,争要争得有节;要争在企业发展上,不要争在个人利益上;要以全胜的思想参与市场竞争,以少的投入获取大的回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P40)这里“莫能与之争”不是轻易取得的,它是以“不争”为形式,实质却是在扎扎实实的“争”的基础上取得的。就企业管理而言,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产品质量,扎扎实实地降低成本,扎扎实实地促进销售,扎扎实实地搞好优质服务,不图外表,不图形式,不图眼前利益,不计一事之功,高瞻远瞩,苦练内功,以如此的“不争”去实现“善胜”的效果。
三、有生于无企业创新的基础
从本体论上讲,老子的 “有”与 “无”,都是 “道”的表现。在他这里,“无”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无具体形象之物、精微之物;“有”则是指具体的万事万物的总称。他认为,作为所有具体形象之物的万“有”是由无具体形象但又真实可信的精微之物即 “无”产生的。有无异名而道通为一。他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P68)“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1](P4)
从辩证法上讲,老子的“有”“无”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有”给人以便利,“无”却为“有”提供作用。他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P19)的确,如果没有 “无” (这里指空间),“有” (这里指车、皿、室)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有时甚至关键的作用。
深入研究老子的“有无”观,可以为企业创新开拓思路、提供借鉴。所谓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这本身就需要从旧“有”中发现 “无”,否则,眼睛只盯着 “有”,脱不开旧“有”的困扰,那永远也创造不出新事物来。企业创新也是一样,不管是管理观念的创新,还是管理实务的创新,也不管是产品的创新,还是服务的创新,都逃脱不了“有生于无”的规律。这里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某鞋厂派两名推销员同去一个偏远的小岛去推销鞋子,他们到达该岛以后发现,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子。面对这一局面,两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一个只执著于眼前的“有”,认为既然岛上的人不穿鞋,那么对于鞋这个商品来说,就没有市场;而另一个则从“有”中看到了“无”,认为正是由于岛上之人不穿鞋,那么,一旦让他们认识到穿鞋的好处,就能开拓出一个广阔的市场来,这就叫创造市场。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只有善于从“有”中发现 “无”,再从 “无”中创出 “有”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生于无”还可以作为一种精神信念,促进企业创新。假如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困难境地或处于起步阶段,就可以用“有生于无”的信念来激励自己,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化困难为动力,推动“无”的裂变,促使“有”的产生。假如一个企业正处于 “日照中天”的阶段,那么,就可以用 “有无相生”的思想告诫自己:企业就像斜坡上的球体,不进则退,如果不努力创新,“有”是可以蜕化为“无”的。为此,就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挖掘 “无”,再从 “无”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有”,这样生生不息,不断开创新的天地。
四、反者道之动企业经营的艺术
反者道之动,是作为“道”的总规律提出来的,老子认为,“道”不仅是混沌纯朴的原始物质,而且是一个反复变动的过程,而这种变动又有其常规,这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即从原始物质性 “道”发展为万事万物,又从万事万物复归于原始物质性 “道”,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正是在这一反复变动的过程中,老子阐发了他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对立的事物既互相依存、互为基础、互相倚伏、互为前提,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而这些思想对企业经营来说同样适用。分析起来,《老子》五千言中对企业经营有直接的借鉴作用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对立的一方以另一方为基础。如“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1](P67)意思是说要做成难、大之事,必须从易、细入手,合抱之木、九层之台、百仞之高都是从毫末、累土、足下发展起来的,高、贵以下、贱为基础。这一思想应用到企业管理上,就是凡事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鹜远,结果欲速则不达。比如要强化科学管理,优化企业素质,都要从搞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开始,只有把诸如质检工作、信息工作、定额工作等既细微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才能使企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第二,对立面之间相互倚伏。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的祸福彼此都是相互倚伏,不可分离的。它告诫人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当企业处于逆境时,员工由于有一种危机感而更加兢兢业业,上下一心,心血加汗水会浇灌出一个新的春天,此正所谓 “祸兮福之所倚”。相反,当企业正处于佳境时,优越感也可能导致员工工作懈怠,效率低下,最终使企业效益滑坡,陷入困境,这岂不是“福兮祸之所伏”吗?祸福相因,企业的经营者考虑问题时必须冷静全面,要善于从表面现象中发现其中所伏、所倚的东西,并积极采取措施使事情向有利方向发展。并且,用这样的思维观察市场,考虑问题,就能使自己永远处于清醒状态,冷静观变化,慎重做决策,既能在某产品走俏时不盲目凑热闹,又能在某市场无人涉足时独具慧眼,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第三,对立双方互为存在前提。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1](P6)这就是说天下之物无不处于对峙中,有矛盾,才有前进,只有深刻地体会到万物相反相成之理,才能做到消息盈虚,与时俱进。比如,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很不错了,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还有比其更好的产品在,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必须精益求精。再如,盈利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并不是说钱赚得越多就越好,从长远利益考虑,学会让利也是必要的。“分利则兴,并利则亡”这也是人们在经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成败是相对的,好坏是相倾的,因此,在成功时,不必得意忘形,失败了也不必灰心丧气,让我们以老子的话作为本篇的结尾,以供在商海中搏击沉浮的经营者共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1](P40)
[1]老 聃,庄 周 .老子·庄子 [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葛荣晋 .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贺荣一 .老子之朴治主义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4]马仲良,赵 弘.现代企业观念创新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5]朱谦之 .老子校释 [M].北京:中华书局,1984.
B223.1
A
1008-6471(2010)01-0086-02
2009-11-20
沈艳华 (1969—),女,河北易县人,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