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成人教育发展述评

2010-08-15曹荣军李建伟虞晓东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德国发展教育

曹荣军,李建伟,虞晓东

(1.湖州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科,浙江 湖州 313000;2.浙江工商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德国成人教育发展述评

曹荣军1,李建伟2,虞晓东2

(1.湖州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科,浙江 湖州 313000;2.浙江工商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德国成人教育在其特殊的人文地理背景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了制度规范、体制新颖、教学目标多元、专业设置层次科学、办学特色鲜明的成人教育模式,并以终身教育为理念指导,激发成人教育的活力,保持长效发展。本文对德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有所借鉴。

德国;成人教育;回顾;展望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成人教育历史悠久,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当前发展态势也相当不错,已经成为世界上成人教育极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的成人教育是如何发展的,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在梳理德国成人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现状,探析问题,并尝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德国成人教育发展历程

(一)德国成人教育的兴起阶段

德国成人教育史最早可追溯到对普鲁士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时代,夸美纽斯的一个重要主张是:老年人也要接受教育。19世纪前半叶,德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受到启蒙主义、个人主义和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同时 19世纪 30年代、40年代手工艺者和工人的教育需求则直接推动了成人教育在德国的正式兴起。1844年,丹麦教育家费来创办了第一所业余大学 (民众高等学校或国民大学),从此以后,这种教育形式在欧洲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向注重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德国更是受益匪浅。

(二)德国成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随着成人教育的逐步发展,一向以严谨、规范著称的德国人认识到,有必要对“成人教育”施以规范。特别是在“一战”以后,面对零散、混乱的教育,1919年的《魏玛宪法》第 148条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民众教育制度以业余大学为主,由共和国、州和社区共同来承办。”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业余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自此,业余大学在德国迅速发展,十几年时间就发展到 200多所;此时的德国成人教育处于“繁荣的春天”。但自 1933年开始,由于德国处在纳粹政府的统治之下,成人教育机构要么被关闭,要么被改装为纳粹的训练机构。德国成人教育事业受到重创,处于急剧萎缩甚至是停滞的状态。

(三)德国成人教育的体系化全面发展阶段

“二战”结束以后,德国成人教育重新迎来了 “春天”。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来支持和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目的在于帮助德国尽快实现民主教育,同时为成人提供全方位的科学知识训练,重振德国经济。1949年国家基本法中的相关条款更是体现了政府对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与成人教育相关的政策先后出台。联邦德国成立后,成人教育事业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下得以稳步发展,政府放宽了各州关于成人教育的立法权。1953年的德国业余大学联合会就是在 1952年出台的《地区文化工作的指导条例》支持、保护下成立的。196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的《德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成人教育的经费问题,规定了成人教育的经费由各州提供;大力投资教育,降低进入成人教育机构学习的费用,并提出了成人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以为民众学习提供所有便捷条件。1969年德国又相继出台了《继续教育法》、《工作促进法》等成人教育的法律和与此相关的法令,真正地刺激了德国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人教育得到政府和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充分的认识和肯定,也进一步确立了成人教育在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 20世纪 60年代,关于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如何配给成人教育的经费、成人教育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在大学的教育学中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1970年,汉诺威大学设立了全德第一个专门的成人教育学讲座。1996年,德国出台并实施了《晋升进修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激励在职人员的终身学习动机。现在德国每年约有 80余万人获得经济资助,大大调动了公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000年,联邦议会发布《全民终身学习:扩展与强化继续教育》,提出了推动终身学习与拓展继续教育的策略;2005年德国又颁布并实施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成为德国应对新世纪挑战、进一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纲领。[1]目前,德国已建立了制度规范,兼具多元性和辅助性的成人教育体系,解决了成人教育的经费问题,并且有相关的法律做保障,同时,教育模式先进,教学方式也非常自主和灵活。

二、德国成人教育发展特点

纵观德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德国成人教育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教育制度规范化

整个德国成人教育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规范化上。从《魏玛宪法》到联邦基本法,再到专门针对成人教育的部门法和政策法令等,都将成人教育从规范化的角度予以保护和推广,同时,规定了政府部门的职责,联邦和各州都有法律支持成人教育,使得政府成为成人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有力支持者。

因联邦体制之故,前联邦德国的教育制度与结构较为复杂,各州不尽相同,一般将其教育制度概括为四部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后来,联邦政府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体制总体规划》,其中把成人教育综合地解释为继续教育,并把继续教育明确列为与教育制度中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平行的一大教育体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德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而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各州具有极大的教育自主性。因此,不难看出,德国成人教育立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功能:确认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认公民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保证成人教育的财政拨款,规定政府对成人教育应承担的义务、职责等。[2]

(二)教育体制 “双轨制”

“双轨制”是一套企业与成人教学机构密切配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成人教育体制,使教育真正做到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与实际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结合,尤其注重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以学员的能力发展为目标。[3]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不需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最直接地满足了产业部门的需要。[4]同时,“双轨制”不但满足了产业部门的需求,还解决了一部分人因无技能而找不到工作的困难,疏通了国家就业渠道。

正是在“国家辅助、多元化办学”原则的指导之下,联邦和各州才能做到灵活结合,彼此协作,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了以州为主,各州、社会团体、私人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多元办学格局。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有效资源,有力推动成人教育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联邦政府可以集中力量确定成人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提供有关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从而保障成人教育发展的质量以及防止教育弱势群体的出现,促进教育公平、民主。[5]

在教学时间上,作为德国成人教育主要机构的业余大学大致有三种:一年 (从秋季初到夏季末),半年 (从秋季至春季),学期 (9月 -12月,1月 -3月,4月 -6月),而传统的成人教育则利用晚间和周末时间进行,因为此时段的成人才有时间参加学习。为进一步增加和保障成人的学习时间,许多州推出了法定带薪休假、规定的每年学习时间,使得成人教育工作不再局限在晚间和周末时间进行。[6]

(三)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化

德国成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多种渠道:一是在所有经费来源中占比重最多的是私人企业出资;二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三是举办单位筹资;四是参加学习者交纳的学费。公立学校的经费则由联邦、州、乡镇三级政府共同承担,而私立学校的经费大部分由私人负责,政府则辅助性地承担一少部分。多渠道化的经费来源确保了成人教育经费的充足和正常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会因为聘用不起教师或购买不了教学用具,而致使教学过程中断或终止。此外,大多数得到了公共认可与资助的成人教育机构则对某些弱势群体,如大学生、失业者,采取费用减免的政策。

(四)教育目标多元化

德国成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学历或资格证书,而是将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技能和综合文化素质,以及满足没有时间、精力接受正规大学教育的人获取求学的机会上面,但相对来说,更加注重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质。

以德国公职人员为例,通过钻研获取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是德国公职人员谋取职衔晋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法律也赋予德国公职人员以这样的权利:无论什么级别的公职人员在法律规定的年限内都有晋升的机会,但是,能否晋升成功,则取决于公职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培训进修情况。公职人员要想如期晋升,就必须努力工作,同时还要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因此,德国公职人员职衔的晋升和工资的提升同公职人员的职业进修和业务培训密切挂钩,对于德国公职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7]

(五)专业设置多层次化

从德国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看,既有符合社会实用技术层次的,也有符合高雅层次的社会科学范畴。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基本囊括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科学技术层次的,也有日常生活、家政服务层次的。同时,教学形式多样性和教学时间的灵活性相结合,既有专门的课程教学,也有各种学习讨论小组,学员在一起共同分析事物,发表见解,批判一些现象,最终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有建设性、创新性的观点。而在德国成人教育中流行的“对话圈”则与学习小组相似,类似于我国部分大学为学生组织、开设的“外语角”。自愿组成的各种工作小组,则促进了不同模式下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系列讲座和特别会议的经常性举办,也为参与人提供了日后可资利用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德国成人教育尽最大力量满足社会各层次人才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并使成人自控型学习成为可能。自控型学习一方面包含了大力发展社会所期望的学员的自学能力这一目的,同时又符合传统教育理论中成年学生自觉的理想;它继承和体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学员若以自控方式积极获取知识,则学习过程更为持久、学习效果更加明显;而学员若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认为这对其个人具有重要意义时则更是如此。

(六)教育原则终身化

德国成人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重视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使成人在不受压力下接受教育,不主张文凭教育。其法律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对于终身教育的推动负有重要责任,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宏观调控的重要角色,即为终身教育提供广泛的、有弹性的方针,促使各参与终身教育的机构组织能迅速交换、满足受教育者的各种需要,并且将一切措施限定在法律范围之内,保证提供经费给办理终身教育的机构;而地方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则是配合国家教育机构,保证终身教育的顺利开展,但是,各地方州仍享有相当的自主权。[8]

成人教育面向未来的趋向日益明显。德国政府早就认识到一次性的教育已无法让国民惠及终身,因此,规定成人教育应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并加以制度化,制定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高瞻远瞩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提高国民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只视之为医治急性失业症的灵药,或只被理解为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的技能提升;而在特定时期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特定情况,实行政策性倾斜则是必要的。德国政府认识到,成人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而是针对在职者和失业者的教育。在职人员因家庭、职业、社会活动、精力、健康、经济负担等原因无法像中小学生一样专心致志,更需要政府、雇主、家庭成员和全社会的支持。同时,在职人员都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或已掌握了某种技能,成人教育模式更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德国的专业进修半数以上在企业内部或工作岗位上进行,不必专人专时专地,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德国成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德国成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不公平性几乎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德国成人教育同样也避免不了这种不公平性。德国成人教育的不公平性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阶层的人受教育的不公平性,职业地位越低的人参加成人教育的反而越少。因此,有舆论对此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国家对社会较低阶层者接受成人教育采取的措施和力度还很不够,成为加深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受教育水平差距的重要根源。二是城乡受教育的不公平性,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地区成人教育的内容广泛多样,质量也较高。相反,广大农村则比较差。近年来,德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督促各州切实解决,目前“各州已通过立法和推进各种合作,以缩小成人教育的城乡差距”。[9]因此,紧抓信息化的脉搏,实现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在小城市和边远农村地带建立远程教育站,以网络、广播、电视等形式共享教育资源,逐渐消除教育的不公平性。

师资队伍不稳定成为影响、制约德国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隐形杀手”。由于德国成人教育机构多为志愿者和兼职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会影响其成人教育的质量。[10]因此,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成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有效开展成人教育,提高成人教育专业化水平,保障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此,德国政府和各州适应形势,规定“普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欲从事成人教育工作,要接受一年的与成人教育有关的专业训练,方能获得成人教育职业资格。对于成人教育兼职教师的聘请,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了解企业实际的高等学校的教师、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造诣的企业家、有教学经验又对企业有研究的自由职业者等往往是成人教育机构所青睐的对象”。[11]

(二)德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德国成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很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跨学科整合导向”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大量吸收和借鉴了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比较学、历史学、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等;尤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八九十年代的系统理论,以及当前的建构主义理论等均对德国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与影响。时至今日,“德国成人教育理论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体系,成人教育学科从 ‘原始’走向‘成熟’”。[2]而成人教育实施多元参与的成人教育办学主体,已成为一种 “社会风尚”和 “公共意识”。在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下所形成的“双轨制”办学模式和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再加上发达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德国成人教育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教学范围,不断优化受众,受到了广大学员的欢迎。

在“教育国际化”趋向日益明晰的今天,如何立足本国教育实际,继续丰富成人教育内涵,进一步挖掘成人教育的鲜明特色,真正把握 “跨学科整合导向”,德国政府和各州尚需要在制度规范、教学目标、体制创新、专业设置层次等诸多方面进行应时性的改革、完善;尤其要对成人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凸显的教育不公平性、师资质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高度重视,广泛调研,进行全局性、长期性的整改和创新,更好地激发成人教育的活力,保持其长效生发力和发展力。这无论是对于德国成人教育的继续快速发展,还是对世界各国成人教育的借鉴和启示都有重要的意义。

[1]乐传永.德国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色及启示 [J].当代教师教育,2008(1):88-93.

[2]刘奉越,闫树涛.德国成人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历史的轨迹 [J].职教论坛,2009(5):57-60.

[3]刘 畅,黄 梅.论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成人教育,2008(5):91-92.

[4]梁兴福.德国成人教育研究 [J].贵州教育,2003(9):30-31.

[5]陈福祥.德国成人教育发展概况及其特征解析 [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47.

[6]孙 琦.德国成人教育:VHS办学特色 [J].比较教育研究,1994(4):31-33.

[7]黄日强.德国成人教育初探 [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20-22.

[8]任 春.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德国成人教育 [J].德国研究,2007(1):61-64.

[9]石人炳.德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J].外国教育研究,2003(10):53-57.

[10]赵大星.德国成人教育的多元化机制 [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42.

[11]刘奉越.专业化视角下的德国成人教育特征 [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18-119.

G720

A

1008-6471(2010)01-0064-03

2009-09-1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成人大学生全员社会实践工作对策研究”(编号:09JDSZ2013)的部分研究成果。

曹荣军 (1980—),男,山东沂水人,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德国发展教育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德国弃煤的烦恼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