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研究综述

2010-08-15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城市化市民研究

邱 平

(江西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研究综述

邱 平

(江西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

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无不经历过相似的 “新市民”教育过程。可以说,城市化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新市民”教育功不可没。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新市民”教育仍处于初始起步阶段。归纳总结“新市民”教育的已有研究,深化对 “新市民”教育实践操作和理论探索的认识,无疑有助于推动“新市民”教育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为我国城市化服务。

城市化;新市民教育;研究综述

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无不经历过相似的“新市民”教育过程。可以说,城市化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新市民”教育功不可没。我国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到 2003年城市化率达 40.5%后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猛增的“新市民”正逐渐影响着城市化深层次的推进和广领域的扩展,全面提升“新市民”整体素质成为了社会、政府和广大“新市民”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社会学视野下,“新市民”教育不仅是提高“新市民”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的根本路径,更是稳步推进城市化的时代要求。本文试图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已有研究进行初步梳理,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展望。

一、“新市民”教育研究的内容

考察我国现阶段有关“新市民”教育的研究状况,可以发现其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 “新市民”教育背景、“新市民”教育需求、“新市民”教育问题、“新市民”教育对策等方面。

(一)解码 “新市民”教育背景

研究“新市民”教育,首先必须厘清其兴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要求,这样才能在后续研究中有的放矢。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分别进行了论述。

1.城市化推进迫切要求。杨海燕从城市化内涵的视角,指出城市化是一种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和思想演变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努力提高“新市民”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通过教育提升“新市民”的职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公民素养,促进 “新市民”顺利市民化 (杨海燕,2008)。

2.国家政策鼎力支持。梁琪结合我国城市化现状对“新市民”教育背景进行了论述,指出各地党委和政府通过变更户籍登记、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改村为社区、兴建新居住区等多种途径,使“新市民”在社会管理和生活保障上向城镇居民全面并轨;同时,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免费职介、定向推荐,帮助“新市民”进入新的生产领域,从事二、三产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新的城市市民 (梁琪,2008)。

3.“新市民”自身境况所需。吕青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从“新市民”自身融入城市生活的角度指出,新市民在城市生活中,身份认同存在模糊性、未来归属存在不确定性、社会地位存在边缘性、社会交往存在同质性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新市民”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吕青,2006)。

(二)分析 “新市民”教育需求

“新市民”教育需求是“新市民”教育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新市民”教育意义之所在。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新市民”教育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两个方面。

1.外部需求。刘华学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指出,“新市民”教育需求最早起源于大量“新市民”的涌入增加了城市管理的困难,他们文化程度低、技术专长短缺、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低下,不少人乱摆摊设点、不遵守交通秩序、不讲究卫生和社会公德,也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刘华学,1995)。孙立平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荒”是“民工荒”的实质 (孙立平,2004)。李会娟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出发,指出人力资本是一种能带来未来收益的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加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具有共同物质装备的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比未受教育的人能创造出更多的收入 (李会娟,2006)。

2.内部需求。赵秀玲深入剖析 “新市民”的各种需求,认为对生存技能的培训需求是“新市民”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对发展技能的需求则是隐藏在 “新市民”内心深处的潜在的、不敢轻易奢求的需求 (赵秀玲,2004)。阙敏、冷文娟以吴地 “新市民”为例,指出 “新市民”群体处于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交叉地带,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文化冲突”的存在要靠城市适应性教育来缓冲和过渡 (阙敏、冷文娟,2006)。谢建社从受教育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出发,指出受教育权是连接公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与社会发展权利的桥梁和基础(谢建社,2008)。杨正喜、唐鸣的研究与其不谋而合,认为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其他相关权利的基础,“新市民”大多是没能接受基础教育或教育程度相对低下的人,这影响了他们的生存发展以及其他权利的享有 (杨正喜、唐鸣,2006)。

概括地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到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是其外部需求。“新市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技能缺乏、思想法律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等构成其内部需求。

(三)剖析 “新市民”教育问题

从 20世纪 80年代起,“新市民”教育的研究已经经过了将近 30年的历程。这 30年可以说是混沌初开的 30年,正是在这跌宕起伏之间,表露出了它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教育环境问题。欧阳忠明认为当前我国“新市民”教育是外部因素下的非自主性发展,“政府失灵”与 “市场失灵”并存 (欧阳忠明,2004)。范仲文则从宏观指出,“新市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对“新市民”教育的认识问题。包括对“新市民”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对参加教育带给 “新市民”的实惠不了解、没有把政府作为“新市民”教育的责任主体、政府对“新市民”转移教育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导致 “新市民”知晓率低等。其次,“新市民”教育组织与管理问题。“新市民”教育多部门主管,管理权限分散,缺少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完备的政策制度、长远的目标规划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再次,社会培训资源整合问题。表现在政府培训资源过于分散、社会培训资源未得到最大利用 (范仲文,2006)。

2.教育系统内部问题。赵洪波结合“新市民”教育现状,指出“新市民”教育系统内部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厚此薄彼、“新市民”教育缺乏系统安排以及现行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无法满足 “新市民”多种需求等问题 (赵洪波,2008)。江跃鱼认为 “新市民”教育过程简单,教育效果不理想;“新市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教学水平落后;“新市民”教育专业设置盲目,就业率不高;“新市民”居住地点分散,组织培训艰难 (江跃鱼,2005)。王玉霞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指出,一些“新市民”教育机构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有的培训只重视形式,不注重效果 (王玉霞,2008)。唐卫东则比较系统地分析“新市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新市民”教育的 “校本培训”与 “企业培训”失衡。第二,“新市民”教育的 “学习迁移”与“学习效能”失效。第三,“新市民”教育缺乏考核、激励机制,培训资源缺乏整合 (唐卫东,2007)。

3.“新市民”自身问题。大部分“新市民”存在 “先天不足”与“后天残缺”等问题,加上教育投入与短期收益的矛盾导致“新市民”无法顾及自身的教育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新市民”自身认识不到位,就业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培训意识薄弱,认为政府抓培训无用,也不能帮助找到合适工作,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骆建艳、周春蕾,2008)。第二,“新市民”普遍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自身缺乏非农产业从业技能,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学会学习的能力 (高嘉阳,2008)。第三,环境变化和心理背景的冲突,“新市民”身份认同存在危机感,缺乏一定的交流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新市民”小农经济意识浓厚,缺乏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的意识和观念,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缺乏面对城市生活的问题解决能力(邵艾群,2008)。第四,“新市民”认识缺乏远见,安于现状、止于惰性,多数 “新市民”客观上没有时间或缺乏资金支付昂贵的学费 (唐卫东,2007)。

总的来说,“新市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缺乏保障;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行的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无法满足“新市民”的多重需求。“新市民”主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稍差、功利性较强;客观上工作时间长、家庭负担重、生活条件苦。

(四)探求 “新市民”教育对策

进行“新市民”教育研究,归根结底是要探求有效的“新市民”教育对策,使 “新市民”教育从 “应然层面”落实到“实然层面”。对此,学术界从多学科、多角度提出了各种解决策略和具体运作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

1.加强“新市民”教育制度建设。江跃鱼结合社区教育的优势,指出应由政府组织,社区教育委员会主管,依托社区教育网络,尽快健全对“新市民”教育的信息采集机制、师资组织机制、专业培训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反馈跟踪机制、资质认证机制等 (江跃鱼,2005)。寿钰婷则指出,应加快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新市民”教育领域的门槛,形成一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 (寿钰婷,2007)。

2.建立“新市民”教育经费分摊机制。吴玉琴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指出要统筹规划,加大 “新市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用财政补助调动“新市民”的积极性(吴玉琴,2006)。陈伟等则认为要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新市民”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多元的 “新市民”教育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摊机制 (陈伟、纪爱朋,2007)。杨肃昌指出应建立 “新市民”教育投入管理机制,多部门协作共同推进 (杨肃昌,2005)。王政认为应建立“政府主导型”“新市民”教育模式,落实企业分担“新市民”教育成本的有关政策,大力提倡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广开资金筹措渠道 (王政、石铮,2007)。

3.完善“新市民”教育政策法规。部分学者则从宏观的角度认为应转变政策基点,将“新市民”问题从传统的弱势关怀转向强国关注 (赵洪波,2008)。翟庆萱从政策的角度提出了设想,指出首先应明确新市民政策的对象范围;其次要落实新市民转化为市民的户籍政策;再次应提升新市民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培育新市民就业的市场机制 (翟庆萱,2008)。吴玉琴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将“新市民”教育问题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新市民”教育提供有效保障,保障 “新市民”受教育的权利 (吴玉琴,2006)。王政等指出应完善与“新市民教育”有关的法规政策体系,通过试点完善和加快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制定提高 “新市民”素质的倾斜政策,延长“新市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王政、石铮,2007)。

总之,“新市民”教育对策应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不仅应注重宏观环境建设,如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经费分摊机制等,还应构建相宜的“新市民”教育体系,合理确立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积极整合教育资源、组建调整师资队伍、认真筛选教育内容,努力形成一个完备的“新市民”教育系统。

二、“新市民”教育研究的缺憾

从比较深入的角度分析,“新市民”教育研究的缺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发展

目前已有研究对“新市民”的内涵、特征以及融入城市生活等内容都有涉及,并进行了较为理性的分析和阐述,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早期问题,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相应地对“新市民”提出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要求。“新市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将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变化,如“新市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并在变化中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十分复杂,且几乎每一位 “新市民”都会遇到。因此必须依靠国家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才能解决。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学术界对解决 “新市民”融入城市问题的制度化途径和法律途径研究较少;对进入城市生活的巨大环境改变和文化转变给“新市民”带来的心理不适、文化冲突等深层次问题涉及不多。因此,目前 “新市民”教育理论研究尚处初级阶段,滞后于 “新市民”教育实践发展。

(二)书斋研究偏离实际操作

有关“新市民”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对 “新市民”教育背景、教育需求、教育问题和教育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研究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新市民”教育需求的研究较少涉及“新市民”自身的教育心理、教育感受以及更深层次的教育文化。其次,“新市民”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对教育机构和教育者设身处地的反思,对在教育实践环节中产生的问题缺乏切实的剖析和解读。再次,“新市民”教育对策的研究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论证较少,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具体方案的研究则十分罕见。“新市民”教育研究总体表现出书斋式定势,偏离了实际操作。

(三)临摹研究掩盖原创亮色

纵观我国“新市民”教育的研究成果,无论是 “新市民”教育背景和教育需求的研究,还是 “新市民”教育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研究,不难发现,研究者一方面往往无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只把眼光局限于教育甚至成人教育领域,从而陷入了单纯就教育谈教育的狭窄视野。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创新意识不强,在论述教育问题时,研究成果大多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研究的简单套用,对“新市民”自身的特色研究不足,“新市民”教育缺乏个性。当然,由于我国“新市民”教育研究还处于初始的起步阶段,理应借鉴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但这种借鉴是以创新为目的的,如果不加改变地照搬套用,一味临摹其他教育形式的研究成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抹杀“新市民”教育的特性,掩盖 “新市民”教育的亮色。

三、“新市民”教育研究的展望

(一)加快研究步伐,理论赶超实践

“新市民”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新市民”教育实践的现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违背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要求,急需加快理论研究步伐、充实理论研究队伍、保障理论研究经费、构建理论研究机制。一方面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进行“新市民”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认识,制定各种支持“新市民”教育理论研究的倾斜政策,营造有利于“新市民”教育研究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鼓励现有的“新市民”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和研究个体,为其扫清“新市民”教育研究的障碍、疏通 “新市民”教育研究的渠道、广开“新市民”教育研究的方便之门,解决“新市民”教育研究者的后顾之忧,让其全心全意、专心致力于“新市民”教育研究工作,从而形成理论研究赶超实践的良好局面。

(二)破解书斋瓶颈,深入生活实际

“新市民”从农村进入城市,面临着由于政治环境改变、经济模式变更、文化类型变迁等整体生存环境急遽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重重困难,加上城市对其 “经济性接纳,制度性排斥”,大多数“新市民”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新市民”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不能仅仅固囿于书斋式的理论研究,而要注重实践层面的总结和反思,尤其应深入“新市民”生活实际,从他们现实的生存境遇入手,加大“新市民”教育推进策略的研究力度。通过分析影响我国 “新市民”教育的障碍因素,兼顾“新市民”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需求,结合具体国情和“新市民”教育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新市民”教育策略,力争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肯定,从而使“新市民”教育成为切切实实替“新市民”谋福利的教育形式。

(三)清空临摹痕迹,增添原创亮色

一方面,“新市民”教育与社会以及人的各种存在范畴有着极其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因此,“新市民”教育必须放弃简单演绎教育学概念的做法,而要更多地深入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术领域,以宽阔的学科视角去洞察、诠释鲜活的“新市民”生活田园,以多样的研究途径去探寻 “新市民”教育实践及其学科发展的方法和话语。另一方面,“新市民”教育虽然隶属于教育这一大的学科范畴,但鉴于“新市民”自身特色和生存境遇,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普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新市民”教育必须立足于“新市民”主体,清空临摹其他教育形式的痕迹,通过建立一支专业的“新市民”教育研究队伍,运用多种多样的“新市民”教育研究方法,增添“新市民”教育的原创亮色。

[1]曹 诚 .社区:培育 “新市民”的重要载体 [J].成人教育,2008(4):48-49.

[2]崔民初,范先佐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J].教育科学,2003(1):1-4.

[3]李祝明 .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 “新市民”教育 [J].中国农林教育,2005(1):71-72.

[4]项贤明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教育问题 [J].教育评论,1995(5):11-13.

[5]梁 琪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化进程中的 “新市民”群体 [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109-111.

[6]周 贇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J].市场周刊 (研究版),2005(9):121-122.

[7]吕世辰,薛成水 .新市民经济及其健康发展 [J].理论探索,2008(1):103-104.

[8]翟庆萱 .如何让新市民融入城市 [J].科学决策月刊,2008(2):34-36.

[9]张 敏 .新市民就业心理研究 [J].湖南农机,2007(1):74-76.

[10]聂洪辉 .社会化视野中的城市化新市民 [J].桂海论丛,2004(5):53-55.

G725

A

1008-6471(2010)01-0037-03

2009-11-15

邱平 (1984-),女,湖南娄底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专业 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城市化市民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意义”的问题所在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