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守灵魂的天真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生命美”

2010-08-15王莉莉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顺顺翠翠边城

王莉莉

(解放军炮兵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

信守灵魂的天真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生命美”

王莉莉

(解放军炮兵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

沈从文以他古朴、雅洁、随心而又明澈似水的笔致,以诗化和散文化的小说体势,展示了一个遥远亲切而带点神秘色彩的山间水上世界,展示一片纯朴强健而未被都市文化污染的自然人性的天地。本文将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入手,通过对湘西边民的人性人情、风景民俗的探讨,研究蕴藏于其中的“生命美”的深层内涵。

生命美;湘西小说;人性;民俗民风

在沈从文的文艺美学思想中,他提出了“美在‘生命’”[1](P18)的论断。也体现了他对于“生命”自由的衷爱这一人生价值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给我们呈现的正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那里,自然的人性,和谐的人伦关系,古朴的民风民俗建构起沈从文的社会理想,一切都保持着自然的原生态。透过湘西世界人性人情、风景民俗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到积淀为民族无意识的最优秀的精神品质。

一、自然的人性[2](P56)

在湘西世界中,处处可以看到作家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的人道精神。在原始、野性、浪漫的性爱描写中,作家要张扬的是一种旺盛、强健的生命力;一种粗犷、野性的力量;一种健全的人性。不仅如此,在湘西小说中,作家还描绘了三类原型人物,挖掘他们人性中传承的优良品质,在小说中,他们是作为象征而存在的。

第一类是“美男”原型。勇敢刚毅、谦逊豁达,是充满神性的完美的男子汉的化身,和沈从文笔下都市男子“阉寺人”的病态精神、体质形成鲜明对照。作家把他们比作狮子、豹子。这类原型凸现在沈从文的浪漫传奇小说中,如龙朱、豹子、神巫。到象征抒情小说中,这类原型变成了傩送、天保、会明、贵生。《边城》中的傩送、天保两兄弟,小说中称他们“结实如小公牛”,他们既学得了做人的勇气与义气,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见了老年男子,他们必称“伯伯”,兄弟间产生了矛盾,也能泰然处之。小说中写兄弟俩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孙女儿翠翠。他们既没有因为二人是兄弟而拱手相让,也没有因为是情敌而相互厮杀,而是以歌为媒,公平竞争,成人之美。通过这类原型人物,作家意在补救都市男子刚性的不足。

第二类是“美女”原型。她们美丽、善良、纯洁、忠贞,是充满灵性的神女的化身。在浪漫传奇小说中,她们是黄牛寨主的三女儿《龙朱》)、媚金(《媚金·豹子与那羊》)。到了象征抒情小说中,这类原型成了翠翠、三三、夭夭、阿黑。她们温柔美丽、天真纯洁、谦和多情。对爱情的忠贞也是这类原型的一个显著特征。《媚金·豹子与那羊》写媚金和豹子相爱,相约在山洞中相会,豹子因为找羊耽误了时间,等到他赶到洞中时,媚金已殉情自杀。这类人物是沈从文有感于都市女子虚伪、浮艳、狡黠、堕落的品性勾画的,意在匡正都市女子道德的缺陷和人格的畸变。

第三类是地方德隆望尊的“长者”原型,他们正直无私、重义轻利、尊礼尚德和都市人虚伪狡诈、见利忘义形成强烈反差。这类人物有《边城》中的船总顺顺、老船夫、杨马兵,《长河》中的藤长顺、满满,《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中的“野人们”。如《边城》中的顺顺:“但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为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一面从水上赚来钱,一面就这样洒脱散去。……走路难得其平,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因此无人对他的年龄怀疑。”

在顺顺的为人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淀在民族心理中的慷慨、厚道、仗义等优秀品质,由此可见沈从文匡扶社会道德的理想。

二、和谐的人伦关系[3](P57)

在人性的返朴归真中寻找民族优秀道德品质的同时,沈从文也在原生态的简单、和谐的人伦关系中发掘我们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热情诚恳、慷慨无私。湘西边民对人总是热情、慷慨的,不论是对亲戚同乡、朋友熟人,还是对外乡的陌生人都是这样。如《边城》中的老船工“豪放豁达”,喜欢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弄得好,掏出心子来给人也很慷慨作去;弄不好,亲舅舅也必一是一,二是二。”他摆渡,不辞劳苦,随叫随渡,从不额外收人送的钱,实在推辞不脱,便将此钱买回茶叶和烟草,煮茶水供过渡人解渴,或把一捆烟草塞到过客手里,供他爬山困乏时抽用,提神。湘西的男人慷慨、豪爽、好义,他们胸怀宽敞,没有绅士的虚伪、奸商的狡诈、官兵的凶残。

二是见义勇为、济弱扶贫、乐于助人。《边城》的后半部写到翠翠因为祖父去世,孤苦无依。船总顺顺得知消息后,派人找了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嘴撑去,城中杨马兵同一个老军人,砍了几根大毛竹,用葛藤编作筏子,充作临时渡船……到后来,帮忙的人来了,顺顺也来了,跟来的人还扛了一口袋米,一大腿猪肉。顺顺安慰翠翠,“你不要发愁,一切有我”。在顺顺、杨马兵、箍桶匠、老道士等人的帮助下,老船夫的后事料理得妥妥贴贴。杨马兵主动担负起照顾翠翠的任务,顺顺也提出把翠翠接到自已家去。在道义的驱使下,边城人人都急公好义,济人危难,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爱。

三是重亲情、尚礼俗。湘西世界中,年青人对老年人总是以礼相待,表现出谦虚和尊敬,如《边城》中的傩送、天保见了老船夫总要叫“伯伯”。老年人对年青人则表现出关心、爱护和信任:老船夫对翠翠是既疼爱,又体贴;顺顺对儿子的婚姻既关心重视,又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兄弟姊妹之间,讲究谦和相让。兄弟相让如《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姊妹之间友好相处如《长河》中的夭夭姐妹。众乡邻之间也是平等相待,不仗势欺人,在这方面,《边城》中的顺顺,《长河》中的藤长顺可称典范。就连当地的军队和百姓也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以至“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外,其余兵士仿佛并不存在。”(《边城》)人们的行为交际受传统礼俗支配,关系融洽。

湘西世界的温暖、和谐、重情有它真实的一面,它的现实基础就是湘西原生态的单纯、和谐的人伦关系。透过对湘西世界人们交往过程中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湘西边民内化为无意识的优秀品质,沈从文人伦关系重造的愿望,就基于此。

三、古朴的民风民俗[4](P23)

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的小说带有湘西边地人民特有的淳厚质朴的品格,带有那个地方特有的色彩、气息和声响,他的根是深深扎在民间的,他常以一种眷恋和颂扬的心态来讴歌湘西人民的民俗美。所以当他进行艺术创作时,很自然的在笔端就溶进了对湘西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游艺民俗、岁时节令民俗、婚姻民俗等的描写。

(一)口头语言民俗。沈从文的家乡流传着许多民歌,并盛行唱山歌的风俗,在他的作品中真切地表现了这一民俗事象。《长河》、《三三》、《萧萧》、《秋》、《雨后》等作品中都较多地反映了当地唱民歌的风俗,使人一进入这些作品,就如同到了歌乡,领悟到一种特殊的边地风情。《雨后》中,四狗唱道:“大姐走路笑笑底,一对奶子翘翘底,心想用手摸一摸,心子只是跳跳底。”这首民歌,看似轻佻,但它却是发自那个被压抑的年代的年轻人的心灵深处,是一种生命力的搏动。《边城》中,翠翠在祖父进城,自己渡口守船时所唱的那首充满稚气的民歌更是令人难忘:“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这首不完整的民歌,恰恰在无所谓、不完整中给人一种“残缺美”,这种无意识的轻歌曼叹,唱出了翠翠面对贫富差别的现实不满,唱出了她的忧郁和愤懑。

这些作品中溶入民歌成分后,使得作者要极力渲染的那种边地人民的心灵美、人情美、民俗美更加浓郁了。

(二)岁时节令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也没有放过对这一民俗事象的描写,而是极力描摹,使其成为自己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在小说《边城》中,作者就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从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那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浆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那红火得近似疯狂的抢鸭子的场面,甚至还没有尽兴的赛手们在月光下玩上个半夜,这一切痴狂的场面,古老而健康的风俗,正反映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湘西沅水一带特有的地方风情,湘西人民的粗犷放达的性格和心理,不都在这龙舟竞渡的民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吗?

(三)婚时民俗。沈从文对湘西人民淳朴的民俗表现了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态,这些同样在他的湘西题材的作品中有较多的表现。这可用婚时民俗来加以说明,婚时民俗是指人们在举行婚礼时的民俗,这种民俗各地不尽相同,自然湘西也就有它与其它地方不同的婚时民俗。在小说《雪晴》中,作者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出打猎的青年,偶然闯入了一个正在办喜事的人家,因此,他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照理说,主人晚上完全可以拒绝他的留宿,可是主人不仅安排他住下,而且还在他的枕头下放了一包寸金糖。原来这是主人怕客人醒来时,有所见闻,而不知忌讳信口胡说,所以用这甜甜的寸金糖来封住了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何其浓郁的湘西婚俗画,这样一种习俗又是多么令人心往。

纵观以上三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在创作他的湘西小说时,始终从一个乡下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将纯朴的乡村与摩登的大都市相对照,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湘西世界”——半封闭半原始状态下的人性美好,以及沈从文自身对于那种古朴半开化的生活产生的刻骨铭心的依恋,还有其通过描写古朴的民风民情,通过回归自然,去赞美和回忆那种健全的人格的目的所在——立足于自然的“生命之美”。

[1]马丝蒂.略谈沈从文的文艺美学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1999(5).

[2][3]沈远川.沈从文湘西小说文化意蕴初探[J].渝西学院学报,2003(2).

[4]李旗.徜徉于沅水流域的畅想——略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民俗特色[J].世纪中国,2003(1).

王莉莉,女,解放军炮兵学院助教。

2010-01-08

猜你喜欢

顺顺翠翠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那一刻,我感到愤怒
蟹蝴蝶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极边城暖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融资额:1800万美元一夜成名的顺顺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