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认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超越
2010-08-15孙银东
孙银东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论毛泽东的认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超越
孙银东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毛泽东的认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以实践为基础探讨了知行关系,不但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而且成为了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讨论了毛泽东的认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超越。
毛泽东;认识论;知行观;超越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知行关系作为认识论最根本的问题,一经提出,就成了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由此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知行观,这两种知行观的斗争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认识领域中。但是,两千多年来,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不能对知行关系作出科学的认识,只有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把知行学说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解决了知行关系问题。可以说,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观点是“中国哲学史知行问题的科学总结”。
1.中国传统知行观概述
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和近代时期,在这五个时期中,关于知与行及其关系问题,唯物主义知行观与唯心主义知行观是鲜明对立的。在唯心主义的知行观中,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不可知主义或神秘直观的知行观,以老子、庄子、王弼、郭象等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认识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认识那不变的“道”,主张“不行而知”,“不行而虑可知”,即排斥感官体验,否定感官认知,通过对道的神秘直观,从而达到无知、无欲,无为的人道合一的最高境界。一种是神学或宗教的知行观,以董仲舒和佛教各个宗派的观点为代表。董仲舒把“天”说成是宇宙的主宰,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都体现了天的意志,认识的目的是知“天意”,“法天而行”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隋唐时期先后形成的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四大佛教宗派,提出了“王位修行”、“止观并重”、“顿悟”等宗教知行观,认为宗教理论必须通过宗教实践,才能变成佛之智慧。一种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观,以孟子及宋明时期的程颐、朱熹、王守仁等的观点为代表。在知行关系上,孟子提出知先行后,根本否定人的知识是从客观实践中来,认为人的认识是天赋的,是人生而就有的。程颐、朱熹则认为知是人心固有的“天理”,“识在所行之先”,知对行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分立又相互依赖。王守仁反对程、朱二人的知行观,提出“知行合一”说,其理论基础是“心即理”,认为知行的本体只有一个,知即行,行即知,二者是“合一并进”的,“知行合一”完全是在主观意识即“心”中实现的。
在唯物主义知行观中,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知行观,以墨子、颜元、严复等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觉经验,把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基础,墨子主张“言是以复行者尚”,是说知对行只有指导作用,颜元、严复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知行观,提出“习而行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的知行观,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习行,由行致知,即真正的学问,不能光凭借书本和古人的经验,必须是由客观事实出发并经由事实的检验才能成立。一种是唯物主义唯理论的知行观,以张载、戴震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提出“知由内外之气”“血气必知”的知行观,指出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际活动。一种是辩证的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以荀子、王夫之、孙中山等的观点为代表。关于知行关系,他们认为行先知后,行高于知,人的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行是认识的基础目的,二者是相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概括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看法:首先,传统知行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断对立和斗争,使传统知行观得以发展和完善;其次,除了个别不可知论或神秘直观的知行观外,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甚至宗教知行观,在知行关系上,都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只不过各自主张的知行统一的基础是根本不同的;最后,就唯物主义知行观而言,无论是哪种知行观,他们虽然重视“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对知行的辩证关系都不能做出真正科学的阐明。
2.毛泽东的认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超越
由于社会地位,阶段立场不同,毛泽东的知行观与传统知行观存在着根本的差异,那么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根本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的知行观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这样就不能从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两个根本特点去把握和理解人的本质,因此在他们那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只是抽象的或者脱离社会实践的个人。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使之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论》中,从社会、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实践论》对知行关系的讨论,不但科学的总结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而且成为了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的认识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超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关于“知”。传统知行观脱离实践谈知,把知理解为直接来源于人的感官体验的知识,即感性经验和知识或者指与感性认识相脱离的所谓理性认识,也有的是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朴素的统一的知识。如孔子把“知”分为“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的感觉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学而知之”的间接经验。在程朱那里,知也有两种,一种是超感觉、超经验的“德性之知”,指事物的普遍原理和原则,这种知是先天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即“理”;另外一种知为“闻见之知”,相当于感性认识。孙中山把知理解为是在行中得到的认识,不仅包括伦理道德在内,也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及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知理解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知既包括直接经验也包括间接经验,人的知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2 关于“行”。传统的知行观中,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者,对行的理解都是狭义的,认为行主要指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和伦理道德行为,即践行封建的道德义理,遵守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到了孙中山那里,行的含义有所拓展,行不仅指伦理道德修养,还主要指科学观察、实验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但是,他同样不懂得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他对行的理解还是狭隘的。毛泽东准确的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点,把行理解为实践,认为实践是人们“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活动,在这里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还进一步揭示了实践是人们在主观指导之下的,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突出了实践的能动性。
2.3 关于“知行关系”。中国传统知行观,虽然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甚至对立,但在知行关系的问题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强调知行合一。传统的知行观把知行关系说成是言与行的关系,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对于行的理解都不能脱离社会伦理道德的范畴,因此他们把人的言或知直接地与伦理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认为人只有有了知,并付诸于行动、行为,作到言行一致,才能修身养性,成为君子,作到内圣外王。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行观的基础是根本不同的,因此关于知行先后、知行分合、知行轻重、知行难易等问题就有了争议。毛泽东把辩证法引入知行关系的讨论,强调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一种辨证关系:一方面“行”(实践)对“知”(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及目的,同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与传统知行学说相比,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没有提出认识与实践孰重孰轻,孰难孰易问题,因为他认为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抽象地谈论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
2.4 关于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问题是认识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人的正确思想到底从何而来?对此问题中国传统知行观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的认识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是人生来固有的,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另一种则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对此,毛泽东坚决驳斥了前一种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继承并批判了后一种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他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承认主观与客观相接触而获得感性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脱离了实践,这样对客观世界对象的理解只能是一种直观的理解,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人的感觉器官才能同外界事物相接触,客观对象才能反映到头脑中,实践是沟通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认识的来源。
2.5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和认识的来源问题是密切联系的。中国传统知行观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人先天固有的良知、理的启示或感觉经验及个人日常生活的习性实践,因此良知、天意、实事便是人的伦理道德行为的准绳,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毛泽东在阐述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时,认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是真理的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标准,这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把主观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东西,客观事物的特性及联系,在实践中得以显现,因此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也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事实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的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否正确,有效,只有通过战争实践才能得以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怎样走下去,也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并通过实践检验。
2.6 关于认识的运动过程。传统知行观认为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或是脱离感性认识的理性经验,就认识的过程而言,要么主张知先行后,以所知之知、理来指导行动,要么主张行先知后,行的结果是获得知,因此,在认识运动过程中,从知到行或从行到知,只是一种单向的运动过程。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毛泽东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的运动过程是认识与实践辨证统一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人的认识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即从“接触外界事情”开始,得到事物的外部联系,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感觉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得出事物本质的、内部的联系,再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得到真知,每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都使认识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7关于知行理论的现实意义。传统知行观中,每一位哲学家提出的知行学说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当出现一种唯心主义倾向的知行观,就会产生出批判它并与之相对的唯物主义知行观,而随着唯物主义知行观学说的形成,也会出现与之相对的唯心主义知行学说,因此,传统知行学说的意义在于为后人理论提供了基础,毛泽东的《实践论》主要针对党内的教条主义及传统的知行观,它不仅总结了传统知行观,而且指导了中国革命实践,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并为后来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事实上,《实践论》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人民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取得胜利,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在今天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存在着,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发展经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而提高认识,由此可见,《实践论》中的知行统一观还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1]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人民出版社,1982.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M].人民出版社,1984.
[3]毛泽东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1.
[4]黄辉.论毛泽东知行观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区别——兼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9).
孙银东,女,吉林白城人,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0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