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文化心理与翻译探析

2010-08-15彭艳华王玉静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英汉汉语

彭艳华 王玉静

(1.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2.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英汉文化心理与翻译探析

彭艳华1王玉静2

(1.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2.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英汉民族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各自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因素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这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各自民族的情感表达,言语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跨文化交际上的隔阂和语言翻译上的障碍。本文主要从文化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英汉不同的文化心理及其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和翻译方法。

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心理;翻译

英汉民族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受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影响。这些文化心理因素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这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各自民族的情感表达,言语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跨文化交际上的隔阂和语言翻译上的障碍。本文主要从文化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英汉不同的文化心理及其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和翻译方法。

一、英汉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译者的思维方式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着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表达形式。

具体来说,东方民族习惯于具体思维,综合性思维,本题型思维和顺向思维,而西方民族见长与抽象思维,分析行思维,客体型思维和逆向性思维,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东方民族的思维特点,促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则不然: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形成“数杈形”的句式结构。

因此翻译时应考虑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通过调整句子结构和句子重心,变换句子视点等方式适应不同思维方式的读者。

1.调整句子结构。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孙家晋曾说过,“西文像树上分出枝桠,中文如铜钿串在一起。”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印欧语言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有人称之为线性的语言,其句法以主谓结构为中轴线;如果有宾语或补语成分,可在主线上延伸;定语及状语成分则以枝桠的形式构成分支线,并通过关联词与主轴线相接。这种树状结构由于主谓结构形成了对“全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挈性结构主轴”。(刘宓庆,1992)汉语则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Fowler把汉语描述成流水型环性的语言:“犹如海浪向前推进,浪峰浪谷似分似和,彼此相象,又各不相同;隐含着某些规律,但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或表述;这些规律规范着波浪与波浪、波浪与大海、词组与词组、词组与语段之间的各种关系。”(连淑能,1993:45)汉语句子以主题为统率进行铺排,“话题——说明”(topic-comment)的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组合自由,无主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句与分句之间、句与句之间少见逻辑关系词或是句子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是隐性的。这种逻辑关联词的缺失使汉语有更多种可能的理解,因而可以表示更为广延的逻辑关系,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语意模糊。

总之,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这就表现为汉语长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句意相连但断句不严。英语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相应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下面就举例说明:

这当然是实话,并且吹牛也要有相当的训练,第一要不红脸,你虽从来没有著过一本半本的书,单不妨咬紧牙根说:“我的著作等身,只可恨被一把野火烧掉了!”

And to be good at bragging,you also ne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raining. You should first of all be thick-skinned. For instance,although you have never authored a single book,you can nevertheless brazenly declare,“I've published a great many books,but unfortunately they've all been destroyed by a big fire!”(张培基,2003:96-99)

译文根据原文内在的逻辑语义,将七个短句译为三个内在关联的句子。既完整的表达出原句的含义又更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再如:

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

We should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the higher and newer the technologies are,the better,and the more delighted we shall be--and not just we,but the entire people and the state.(包惠南,2004:42)

原文是三个存在递进关系的短句。由于语义上内在的逻辑联系,原文三句并成一句,行文流畅,逻辑严密。

2.调整句子重心。由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思维习惯,句子重心在句中的位置和表达形式也不相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进行必要调整。汉英语句中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受“从众归一”思维方式影响,汉语倾向于把句子重心放在句子末尾;英语恰好相反,语义重心多放在句子开头。例如:

嗳,嗳,这样的一个海淹不死、山压不死的人,他活着到底做什么的?

Ai,I wonder if life has any meaning to such a creature,though he is not drowned in the sea,nor buried in the pit.(乔萍,2002:226-227)

原句的句子重心落在句尾,英译文将语义重心提至句首,以更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再如: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佣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My aunt was the only one who still spoke of Xianglin'Wife. This was because most of the maids taken on afterwards turned out to be lazy or greedy,or both,none of them giving satisfaction.

原文与译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因果语序的不同。汉语在表示因果关系时习惯将原因至于句首,而英语却习惯先提出结果后说明原因。

3.变换句子视点。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不同的思维视角倾向。习惯于本体思维的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事件时,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为句子的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语态句使用频繁;而习惯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和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相当广泛。汉译英时,要根据语境相应的调整主语及谓语动词的语态。

二、价值观念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套完整的辨别是非、指导人们为人处事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给处于这个社会的人们传达了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盼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唾弃的,应该爱什么,恨什么;什么是美,是好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等等观念。我们把这套系统称之为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

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成为他们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左右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表达。对于译者来说,一方面要以读者主体的身份对新知的信息内容结合大脑中已有的图示进行意象塑造;同时要在两种语言、文化、审美等不同模式中进行对比选择。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有可能由于译者的价值观的不同,最终导致翻译出来的译文与原文意义相差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具体对于英汉两个民族来说,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而东方民族则更注重集体的观念。如individualism,其汉语对等语是“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相连,是贬义词,但在西方,个人主义不仅在中世纪的人与神权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在翻译individualism时,就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指称直译,而应该充分考虑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差别。再如: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译文把“和尚”译为 boy。因为中国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和尚”是人们熟悉的形象,而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对和尚的形象比较陌生,通过形象的变化,有利于英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

三、审美心理对翻译的影响

审美心理是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节奏韵律、词汇选择 句型结构、修辞技巧、篇章布局乃至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形象刻画、心理描述等方面的接受或排斥、认可或否定、爱好或拒绝、欣赏或反对的心理趋向。既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差异,适当调整语句结构已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

总体来说,汉语喜欢重复,喜欢对称,喜用四子结构而英语崇尚简洁,这是汉英民族审美心理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审美标准。因此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重复与四字结构的翻译。例如:花言巧语译为fine words;捕风捉影译为to catch at shadows;水深火热译为in deep water。这些成语语义对称,英译汉时往往只需译出其中一组,以避免重复。再如: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速公孙举目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By this time Miss la had changed out of her ceremonial dress into an ordinary gown,and then Gongsun looked at her closely,he saw that her beauty woul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

此句把,“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合译为一个“her beauty woul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一句话,这样调整句子结构更符合英语这种译入语的习惯。

总之,翻译作为以双语的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两国之间文化心理方面的内容。因此译者必须除了应具有训练有素的语言文字驾驭水平外,还应了解交际双方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文化心理。只有当译者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心理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义冲突的文化因素,并且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才能真正实现两种语言的沟通与移植。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4.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6]乔萍,瞿淑蓉,宋宏玮.散文佳作108篇[M].译林出版社,2002.

[7]王兴武.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王欣.纵横:文化与翻译之间[M].外文出版社,2008.

[9]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formed unique cultural psychology respectively, of which the elements include: ways of thinking, values and aesthetical psychology. It is those elements that determine the two nations have different emotional expressions, speech habits and modes of behavior,which in turn hinde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ural psychology over the trans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kills.

cultural psychology; way of thinking; values; aesthetical psychology;translation

彭艳华(1983-),女,河南新乡人;王玉静(1982-),女,河南安阳人,二者皆为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外语系助教。

2010-01-16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英汉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混血家庭的悲剧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