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的播报方式
——说新闻
2010-08-15李旸
李 旸
(哈尔滨电视台,哈尔滨 150001)
浅谈新型的播报方式
——说新闻
李 旸
(哈尔滨电视台,哈尔滨 150001)
“说”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播报方式,要求主持人用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它对主持人的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应避免走进一些误区,才能把新闻“说”好,以适应快节奏生活环境的要求。
说新闻;播报;分寸感
一、“说”新闻的产生
20世纪 8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拉瑟接替克朗凯特主持 CBS《晚间新闻》节目后,确立了一条“后院篱笆原则”。所谓后院篱笆原则,拉瑟是这么解释的:“20世纪 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么三件事: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去报道新生小王子!设想一天结束时,两个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的小王子”。这就是对后院篱笆原则最为形象的注解,也就是拉瑟所认定的那样,我们做电视新闻的人必须把新闻价值建立在我们认为受众最感兴趣的话题上。”
新闻播音的创新要体现在风格化上,这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要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努力把新闻原则的刚性与语言表达的弹性融为一体,使我们的播音作品共性和个性兼而有之。新闻播音的正统表达方式是“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缀、语势平稳、节奏明快、新鲜感强、基调各异、分寸恰切、语流畅达”。
从新闻板块的出现,到专业的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新闻的播讲方式也在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而发生着变化,近几年,“说新闻”在各地的电视广播新闻节目中纷纷出现,“说者”有记者、编辑,也有播音员,虽然说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决不是在“播”,而且在专业的节目主持人的评奖活动中,“说新闻”被定位为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参评节目。
说新闻是时代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精神物质的极大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巨大变化,新闻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从国家大事到市井百态,从明星事件到茶米油盐,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百姓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说百姓关心的事成为现今社会的需要,新闻面向人民、面向社会,新闻传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现今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有句话叫做内容决定形式,说新闻以平实的语调、贴近生活的表达,极好地表现了新闻的这一特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媒体的竞争也不例外,人们需要大量的信息,媒体作为提供信息的主渠道,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新闻节目当然是各家媒体的重头戏。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新闻传播只有求新、求快、求活,才会有竞争力,说新闻以快节奏、多变化的特点顺应了这一要求。
二、如何看待“说”新闻
说新闻在我国虽然是刚刚起步,但是不能否认,它是一种新的传播新闻的方式,是一种新的新闻体裁,它既服从于新闻的特性,又服从于受众听觉认知规律,还服从于口语表达的规律,是主持人用说话的形式去描述新闻。
在英文中,播音员可以翻译成 News Reader(读新闻的人),而主持人可以翻译成 News Presenter(描述新闻的人)或NewsAnchor(现场新闻报道的人)。News Anchor是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最高级,他应是采编播的全才,要指挥其他工种为他服务。目前,我国说新闻的主持人只是描述新闻的人,像《凤凰早班车》的鲁豫,她只是编辑和主持,不做责编。描述与复述如同“说”与“播”,是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因此,说新闻的表现形式大大区别于播读式,从编写到主持都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所以,要主持好说新闻节目,就必须编写好说的新闻,这是说新闻的前提,而主持人也要具备采、编、播的综合技能。
(一 )主体定位
播报新闻突出的是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淡化的是“我”。说新闻强调的是主持人和观众两个人之间的小范围人际交流,突出的是“我”。这样一个不同,就把主持人推向了前台。
(二 )距离定位
1.与新闻信息的距离定位
播报,播报者的心态是转述者的心态,与事件保持距离,讲求由距离感产生的客观性。叙述语言上大多为照本宣科的方式。说新闻,信息是通过主持人这个特定的媒介被体验、感受、传达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主持人与新闻事件无距离。它追求零距离产生的新闻的感性。
2.与受众的距离定位
播报,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传播方式,讲求距离感产生的权威性。说新闻,主持人和观众是一对一的谈话,由此,冲淡了紧张感,消除了距离感。主持人不仅仅是信息的发布者,而且是受众感官的一部分,他代表和引导受众去听去看,“我”认真地和你一起思考,“我”诚恳地和你一起商讨。
“说”一般求其鲜活,求其出其不意。“说”比较平和,可以优化传播环境,提高传播效率,易于与受众融合。因此,“说”一步入新闻传播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我们不难发现,“说新闻”的出现是有着与社会时代发展背景紧密相关的原因的:
(1)长久以来沿用的“宣传腔”浓烈的播报形式,让受众产生了一种排斥、逆反心理,希望能够出现新形式。
(2)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浮躁心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驱使受众追求播报形式的“亲和力”。
(3)新闻报道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革,也是“说新闻”这一播报形式出现的催化剂。
三、“说”新闻出现的误区
打开电视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电视新闻节目,特别是地方台的节目已经开始对新闻的播报方式进行调整。随意化、个人化和庸俗化也时常发生在一些不正规的节目当中。其主要表现为:被夸张过度的“口语化”,随意的调侃甚至跑题,这是不可取的。“说新闻”的信息加工、语言加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从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帮助观众开阔视野,做到每条新闻都有“切入点”,补充有关的背景资料,加上自己必要的议论,设计出新的导语和串联词,但不应离开新闻“真实、客观”的本质特征。
另一方面以自己对消息的把握和便于受众接受的方式,重新组织语句,用有书卷特色的精练而生动的口语“讲述”消息内容。这样做,语言量比原稿有所增加,要注意控制话语的冗余度。只在必须提供背景、增强贴近性时融入有关的信息,谨防啰唆累赘。
“说”新闻目前已经占据了各档新闻类节目的重要位置,同时也出现了一种趋势:认为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改革的唯一出路就是“说新闻”。我们不能完全赞同这种观点,“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播讲方式的一种创新,但并不是最佳的方式,对于新闻类节目更不能一“说”了之。说新闻,应注意语言结构是否严谨。目前我们看到的“说”新闻,一般“说”不到新闻的本质上,在导语和串词上说个没完,真正到了新闻主体的时候又改回了播。我们追求的是接近灵活、庄重大方、严谨工整的语言风貌。在这方面“说”“播”结合提供了可能。“说”与“播”的区别,关键是一个无稿一个有稿。一个是照着稿子念,一个是用自己的理解说。“说”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文本依据的,属于口语范畴,对语境的依赖性非常强。而“播”并不是人际交流中的语言传播样式。在人际交流中找不到“播”的痕迹。“播”是大众传播的产物,但在人际传播中的“念”和“读”是存在的。“念”和“读”有一个重要特质——以文本为依据,使它们和“说”既在同一个语言传播样式中而又各有各的领地。所以说“播”和“说”本是同出一辙。
1.“说新闻”可以凸显主播的个性化色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当前受众的需求。
“说新闻”在寻找新形式的突破口时选择了“主播个性色彩的突出以及播讲方式口语化、生活化”这两点,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新闻工作者不能忘记自己传媒人的身份,同时也应该成为广大受众的朋友,这是对播音员,尤其是新闻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更好的要求。语言要适度,既不能逾越代言人的身份,同时又必须播出个性,让受众满意。有效运用口语,主播常常会加入一些起缓解调节或者承接转折的词语,必要时还会加入一些议论,带有极强的人际传播的色彩。但就电视这个大众传媒而言,有声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不应该完全等同于日常的人际传播,它还承担着大众传播的责任。
2.新闻的节目过分强调“亲切、随和、生活化、口语化、不要有距离感”,这实际上是违背受众的基本接受原则的。
有声语言的创作应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新闻类节目中也是如此。这种美的享受不仅仅来自于对播讲方式的认可与接受,同时还表现在对新闻的可信度与权威性的认同上。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距离产生美”,因此在新闻播讲的过程中产生“适当的距离感”是符合审美规律的。和受众沟通也要把握度,有些“说”新闻的节目过分追求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就逐渐失去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分寸与距离”,只是单一地迎合观众会直接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信息总汇的严肃性、权威性。
3.近来观看某些“说”新闻的节目,发现主播调侃的味道越来越浓,对信息的评点也越来越随意,给人一种“为了表现”的感觉,这实际上是对“说”新闻的曲解。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表现自我个性”,错误地将随意性等同于个人风格的体现。新闻类节目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可信,如果任由这种调侃和随意的评点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就会导致观众对主播所说的新闻失去信任,失去兴趣。
在目前不少以“说”为主的新闻类节目中,主播对播音基本功的掌握与运用还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在目前新闻类节目中无论是“播”新闻还是“说”新闻都必须十分强调播音基本功。部分受众对“播报新闻”产生厌倦心理是因为长期以来有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没有按照播音表达规律,播音缺乏变化,而并非是因为“播”新闻的形式缺乏变化。恰恰相反,播音基本表达技巧中对新闻类节目有“变化”的要求,要达到新闻类节目播报的变化自如必须以扎实的基本功作保证。
(责任编辑:陈 树)
G222
A
1001-7836(2010)12-0097-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39
2010-06-24
李旸 (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从事编辑和记者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