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大学生信仰吸引力问题浅探

2010-08-15盛丽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信仰校园文化

盛丽梅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200)

加强高校大学生信仰吸引力问题浅探

盛丽梅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200)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头脑开放,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在现代社会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他们的信仰、价值取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有指向性的参照系,加强对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培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信仰吸引力;信仰培育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活动,是精神家园的脊梁和支柱,为个人发展明确目标,为民族进步凝聚力量。”[1]信仰蕴涵着人们对自己和世界及其关系的认识和体悟。从本质上说,信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精神,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都根源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是有信仰的,是积极向上的,对未来的社会、职业、生活充满着向往。”[2]大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信仰心态大多是科学、合理、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观念较差等问题。其中一部分人的社会责任心、正义感削弱和淡化,诚信意识弱化,急功近利,崇拜偶像明星,金钱意识、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等较明显。

一、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较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心态,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有指向性的参照系,在 2008年 2月,就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我院做了《高校信仰调查问卷》的调查分析工作。

共有 2 320名学生参与了调查问卷。在对于个人信仰的问题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有 985人,占全体答卷学生的42.5%,信仰“宗教”的有 178人,占7.7%,而选择“无信仰“的为1 044人,占 45%;在对信仰宗教的态度上,选择“赞成并信仰某种宗教”的为 184人,占全体答卷学生的7.9%,持“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有1 374人,占59.2%,明确表示反对的为 46人,占 2%;就了解相关宗教知识的问题上,回答“了解”的有 500人,占全体答卷学生的21.6%,回答“不了解”的有 1 821人 ,占 78.5%。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学生的信仰心态和对信仰的态度,2008年 10月 31日,系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通过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想都比较积极,都能够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很多学生都有入党的愿望,并且都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另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较明显,平时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教育,能够对宗教和迷信有正确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学生对宗教认识及宗教信仰问题模糊,有认识上的误区,把过节的一些风俗或随父母到庙宇进行的一些纪念活动也认为是宗教活动。一部分学生认为风水、算命等不属于迷信,但是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利用算命等活动图财害命的现象深恶痛绝,是非观念较明确。

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宗教知识匮乏的现象。此次调查统计显示,在我院学生中有一些人已经信奉某种宗教,所选人数最多的为佛教。也有的学生虽然不信教,但不反对同学、亲朋信教。

因此,今后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信仰的培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大学生信仰吸引力问题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信仰吸引力问题不仅是学生管理人员及思想政治课的任务,高校各科教师和教学、教育活动都是大学生信仰培育的引路人和重要渠道。全方位、全动员、全投入地营造信仰培育氛围,是加强大学生信仰吸引力问题的关键,这需要得到高校全体教师对信仰重要性的认同,愿意并努力践行,把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等两课教学,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强教学改革。而在高校实际教学中,“一些‘两课’教师自身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缺乏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甚至有的本身信仰就不坚定,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有理讲不清,讲理讲不透,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3]因此,两课教师自身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完善和充实两课理论本身的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贴近国家和社会的实际。不断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并经常研究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学生对人生价值、理想信仰的基本认识以及他们的思想需求和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理论教育,帮助他们化解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矛盾。

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头脑开放,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在现代社会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他们的信仰、价值取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高校可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制有神论思想,从源头上杜绝宗教思想的占领。也可考虑在大学生中开设有关宗教知识的选修课,澄清学生对宗教的一些模糊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

2.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共产主义信仰培育

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在 2009年 11月 4日全省普通高校学生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4]13。

一直以来,我院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以重大纪念日、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评比、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历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学生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人文情怀,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与信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此外,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和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及宣传工作。如以“纪念长征 70周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老红军秦华礼的主题报告会,“缅怀一代伟人——邓小平”优秀青年学生座谈会,学习十六大会议精神座谈会,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原教育局局长王新生同志现场报告会等,把党提倡的革命道理和优良传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成长道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加强共产主义信仰的培育。

3.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贯穿共产主义信仰培育

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成教育的环境,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更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六个基本意识’,这就是爱党爱国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感恩奉献意识”[4]1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焕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豪情,不断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

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培育大学精神为重点,突出科学、民主、创新的内涵,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5]。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优良的思想教育氛围,把共产主义信仰培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不仅可以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而且能使大学生在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刊、黑板报等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的媒介,组织专场报告会、座谈会、朗诵或演讲比赛、写读书心得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信仰得到升华。

4.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信仰培育

信仰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随着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呈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状态。因此,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注意两个特点,一是要关注大学生普遍的生理、心理特点。大学生中存在着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自我认知失调、情感和恋爱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要从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培育。

二是应注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状况采用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例如,大学一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来讲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波动大,以情带教效果可能会更好;而高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迅速,思想较成熟,因此,理性的阐述加之以情感的感染,培育效果会更好。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人际沟通是面对面的交流,是用感情来唤起人的共鸣的交流方式,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用感情来唤起当代大学生的共鸣,信仰培育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5.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加强信仰吸引力

加强大学生的信仰吸引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大问题都会导致无效甚至失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信仰,不仅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中心,更需要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

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高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信仰吸引力的强大合力。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信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吸引力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国度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始终如一地大力进行共产主义信仰培育,这不仅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是整个社会都必须努力的事情。

[1]李正军.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1):36-38.

[2]马金龙.对新时期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探析 [J].平原大学学报,2005,(4):75-77.

[3]胡钦太.加强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坚定性的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59-61.

[4]沈健.在全省普通高校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9-11-04.

[5]胡金波.立足新的起点 着力提升水平——在 2009全省普通高校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9-11-04(19).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of the new era have an activemind and awide range of knowledge.They are open2minded and quick to accept new things.Influenced bypluralistic ideologies and interests inmodern society,their beliefs and valueswill change accordingly.Therefore,it is urgent to understand college studentsπattitudes towards beliefs,to further provide a directional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2 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belief in communism,though this is a long-ter m and arduous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belief appeal;belief education

(责任编辑:侯秀梅)

On Strengthen ing College StudentsπInterest in Belief

SHENG Li2mei
(Su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uzhou 215200,China)

G641

A

1001-7836(2010)12-0069-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2.029

2010-05-07

盛丽梅 (1971-),女,江苏苏州人,学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信仰校园文化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