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标记语在电视访谈中的语境顺应性

2010-08-15李欣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格兰仕语料受访者

李欣芳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话语标记语在电视访谈中的语境顺应性

李欣芳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话语标记语是电视访谈会话中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语言现象。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工具分析电视访谈中的话语标记语,可发现它们在顺应语境的过程中主要发挥了四种语用功能,即表明个人态度、阐发前述信息、推进言谈、语用缓和。这些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在语言选择过程中顺应语境条件的标记,也是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的反映。

话语标记语; 电视访谈; 语境顺应; 语用功能; 元语用意识

Abstract:Discourse markers are frequently used in TV interview interactions.Under the framework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is to address the contextual adaptabilityof discourse markers in TV interviews.Four major typesof pragmatic functionsof discourse markers are identified in the data collected.It is found that the discourse markers can serve to convey speakers'personal attitudes,rephrase aforementioned information,facilitate ongoing conversations and mitigate unwelcome communication effects.They are the results of the speakers'adaptation to the contextual conditions in their linguistic choice and reflect their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in the proces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discourse markers; TV interviews; contextual adaptation; pragmatic functions;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一、引言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语言成分,它们不影响句子的真值,仅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或步骤意义。[1]话语标记语的核心意义在于为话语理解提供方向,以引导听话者对前后关系的识别与理解。[2]话语标记语包括部分感叹词、连词、某些短语以及小句。近年来,我国的语言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探讨并分析了部分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及功能。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或讨论具体某个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如“吧”[3]和“那么”[4]等;或从关联理论出发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认知语用诠释;[5]或从功能主义角度分析话语标记语的语篇功能;[6]或探讨元语用意识与话语标记语的关系。[7]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限于在普遍、抽象的层面上探讨其语用功能,又或者只关注具体词语的语用特点。除了极少数对庭审类机构性 (institutional)话语中的话语标记语的研究,[8]其他研究的语料均为零散、孤立的句子,或是摘自文学作品的对话,这些语料并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互动,因此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具体语境对于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交际总是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进行的,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9](P157)。可见,语言的理解不能孤立于具体、真实的语境之外而存在。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在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以来源于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为语料,以访谈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话语标记语在访谈会话中的语境顺应性。

二、顺应论与话语标记语

Verschuere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从社会、心理、文化等多维度出发,为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者不但对各个结构层面的语言形式作出选择,同时也在选择语言使用的策略。语言在选择与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交际者等多种语境因素相互作用,因此这一过程具有可变性、商榷性和顺应性。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者要顺应语境因素作出语言选择。所有交际者在作出顺应、选择语言的过程中,总带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反应,即元语用意识(matapragmatic awareness)。话语标记语正是说话人在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下进行语言选择的一种手段。[10]本研究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下,从真实语料出发,分析话语标记语在访谈会话语境中的动态顺应性。

三、话语标记语顺应语境的语用功能

访谈会话不但表现出日常会话的特征,也具有类似于新闻采访的机构性话语的特点,这种会话属于半机构性 (semi-institutional)的言语交际。访谈节目提供信息,但其客观性弱于新闻采访,同时又兼具娱乐性,对公众的观点有较大的影响力。[9]结合语境条件对所选择的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语料中的交际者为了达到各自的交际目的,在选择语言时对于社会规范、身份角色、机构权力、心理动机等广义语境因素做出了动态的顺应,并可归纳出话语标记语在访谈类的半机构性会话中常见的四种语用功能。

1.表明个人态度

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交际者使用某些话语标记语的目的在于表明说话人对于指定命题所持的态度,使“存在于说话人的意识中的对命题内容的认识状态通过语言得到外显”[7](P18)。例如:

(1)主持人:我们先来看第一种类型,请放短片。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

占才强:“学生乞丐”,准确地说应该是假扮学生的乞丐。因为从我们体验的这段时间,这一类乞丐我们没有碰到一个真的。……(“我在马路边”,《实话实说》电视节目)

以上例子中的“准确地说”反映了交际者企图传达他对所述话语的态度这种元语用意识,属于元语言的类别。考虑到自己的话语将会面向大众,访谈节目中的说话人往往小心选择措辞,力求在忠实地传达自己的意图的同时,尽量表现合作的态度。例中的受访者运用这个话语标记语来对自己的回答下定义,表明了表述的严谨性,避免听话人把“学生乞丐”误解为“兼具学生身份的乞丐”。

此外,如“据说”、“听……说”、“就我所知”等一些话语标记语可以表明所述话语的来源或出处。透过它们,说话者可以反映人们认识状态中的信息来源,增添话语的实据性(evidentiality)[7]。访谈会话中,这种话语标记语的出现频率很高。

(2)主持人:听说《庐山恋》这部电影当时在放样片的时候你就在场是吗?

男工作人员:和张瑜郭凯敏见面最多就算我们。(“张瑜郭凯敏做客”,《艺术人生》节目)

访谈的目的在于向大众提供信息,因此采访者或主持人会尽力摆脱抛开自己的主观意见的影响,努力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就是采访者,在多数情况下也兼具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因此“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姿态,以提高言谈内容的可接受性”[9](P157)。可见,主持人借助“听说”一词表明所述信息来自第三方,维护了自己的客观立场,从而也可避免为信息的真实性而负责。这种话语标记语既展现了说话人的认识状态,也反映了说话人尽力使话语的命题内容听起来更客观的元语用意识。

2.阐发前述信息

有一些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与其前述话语有紧密联系,是对于前述话语的命题内容进一步作出确认的语言标志,例如“也就是说”,“看样子”,“你是说”等[7]。然而通过对访谈语料的观察,可发现它们的作用不仅限于确认或核实信息。

(3)主持人:比如我们的生活中碰到一个乞丐,比如我们下班碰见一个乞丐,你想给他点钱,然后跟他聊两句,他会跟你说真话吗?

占才强:他会跟你说话,但是他肯定不会说真话。从我们的了解来看,比如他本来是安徽的,他会告诉你他是河南的。你问他是什么时候来的……

高汉明:一般都说是今天刚来的。

主持人:那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间,如果你想去跟他们接近了解一下,一般你是听不到真话的。

高汉明:对,了解不到真相的。(“我在马路边”,《实话实说》电视节目)

主持人借助“那就是说”用自己的语言对受访者的话语信息进行了概括,并从受访者处得到了确认,保持了自己的客观态度。胡桂丽认为诸如“就是说”,“我的/你的意思是”这类标记语的作用是对前面提及的内容作重述,或者换用其他更简明易懂的方式来陈述。[8]也就是说,它们标示了说话人要确认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前述话语这样的元语用意识,同时也引出对目前话题的进一步阐述。事实上,受访者也常借助类似的话语标记语来阐发自己前述话语的内容,如:

(4)主持人:你怎么跟他们说?

邱文林:一个是我的亲身感受,另外呢,像我们老年人在一块也常议论这个事儿。就是说呢,现在人们都是,像我这个年龄不怕死,就怕受罪。所谓受罪,这个疼痛是个很主要的东西。那会儿没有死的可能,要是有死的可能,我那会儿真是同意安乐死,可是安乐死在咱们国家又没有实行。(“谁疼谁知道”,《实话实说》电视节目)

上例中受访人先使用话语标记语“就是说呢”解释之前提到的老年人常议论的内容,接着又用“所谓”来重复提及“受罪”这一概念,并试图详细说明疼痛折磨人的程度,使主持人与听众都进一步了解其危害。具有同样功能的话语标记语还有“其实”、“看来”、“那么”等。

3.推进言谈

李海辉、贺文丽、赵秀琴等注意到“那么”一词既能用来发起新的话题或进行话题转换,又可以明示话题的结束。[4]

(5)主持人:那时候我们格兰仕到底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您能跟我们说说吗?

梁昭贤:确实当时整个经济出现了问题,……

主持人:好,那么其实我听说后来李克强副总理又到了格兰仕,那么这一次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梁昭贤:确实每个时期最关键的时候,领导对我们都很关怀,昨天,李克强副总理到格兰仕视察,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主持人:我也想请您再谈谈2009年我们格兰仕取得了哪些优秀的成绩?

梁昭贤:格兰仕2009年确实通过金融危机最大的收获是格兰仕人受到一个很好的锻炼,……(“CCTV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格兰仕总裁梁昭贤”,《访谈》电视节目)

其实,通过对访谈语料的观察,可发现例子中除了“那么”,还有其他话语标记语也具有类似的作用。第一个话轮中,主持人与受访者谈论的话题是格兰仕企业在经济危机中遭遇困难,在受访者详细列举了种种困难后,主持人用“好”先结束了这一话题,然后才借助“那么”转移到李克强副总理到访的话题。在受访者作答后,主持人又通过“我也想”引入了关于格兰仕所取得成绩的新话题。主持人运用这三个话语标记语来完成了不同话题之间的过渡,不断推进言谈,体现了话语的连贯性,在访谈节目的有限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交际任务。再看:

(6)张瑜:到后来我就觉得,怎么说,我觉得这个婚姻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主持人:那我想打断你一下,既然你经常在梦里回到自己的故土,在梦里回到自己的家园,并且在梦里会经常见到你心怡的丈夫,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你依然还要留在美国,宁可抛弃你梦中的一切?

张瑜:我觉得我一定要完成我的学业。(“张瑜郭凯敏做客”,《艺术人生》节目)

在例 (6)的前一个话轮,主持人曾问受访者为什么出国了就非要离婚,受访者非常详尽地叙述自己与丈夫的经历及两人的情感心理变化,但并没有直接回答主持人的问题。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负有组织、主导、操控节目的责任[9],所以他运用“那”引导受访者重新回到与原话题有关的问题,即离开丈夫的原因。利用话语标记语的手段,可减低打断他人并转换话题的唐突性,较容易令人接受,使谈话按照主持人的原计划顺利推进。可见这一类的话题标记语反映了说话人发起、转换或结束话题的元语用意识。在访谈的语境下,主持人使用这类话语标记语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受访者,这是对于身份所赋的机构权力作出顺应的结果。

4.语用缓和

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具有协商性,表现为说话人的话语形式、语气和策略选择。语用上的协商性即给交际对象留有一定的反馈、反应和选择余地,这就体现了交际中存在的缓和性 (mitigation)。缓和语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密切联系,指一系列与元语用意识有关的策略,在交际中这些策略的目的在于减少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使“以言行事”更加有效。缓和语是礼貌的特殊形式。[3]

缓和型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减轻或弱化话语的力度,使话语具有较大的可商榷性,从而易于为听话者所接受,达到给对方或自己留有面子的作用。这些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是言语交际顺应的标记,表明说话人希望缓和对面子的威胁,从而调节人际关系,是其元语用意识在言语互动中留下的痕迹。

(7)女员工:这上面有个庐山美庐镜。

郭凯敏:要不我替庐山送给朱军,他虽然还有很多,但是送给他,他两个镜子都可以照嘛,一个照他自己,一个照他太太。

主持人:我不要。

郭凯敏:这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了。

主持人:不是,我实在是不敢要,你想啊,这部电影在庐山放了23年了。有众达庐山这一百多万的观众,看了这部影片,而庐山电影院的员工把这一百多万观众的情意凝聚成了一个镜子来送给我们的嘉宾,我哪儿敢要啊,您还是好好收着吧。(“张瑜郭凯敏做客”,《艺术人生》节目)

此例中受访者一再表示要把有特殊意义的镜子赠与主持人,但后者均予以拒绝,给受访者带来了积极面子上的威胁。因此主持人马上又借助“你想啊”解释自己拒绝的理由,引起了自己与听话者的“共情”,减弱了前述的拒绝的语势,话语体现了与对方商榷的语气,显得比较礼貌。

(8)主持人:……放一个短片给大家看一下。一个小女孩,这是真的 [乞丐]吧?

占才强:这是真的。但是怎么说呢,从某个角度讲她又是假的。(“我在马路边”,《实话实说》电视节目)

例 (8)中受访者对于主持人的问题先是作了肯定的回答,但马上又否定,似有自相矛盾之嫌。但“怎么说呢”起了缓和作用,受访者使其否定观点具有含糊性,减低了交际内容的绝对性,使之更容易为听话者所接受。可见,说话人选择这一类话语标记语乃是出于交际顺应的需要。缓和话语标记语有助于说话人在访谈中维护自己或听话人的面子,使访谈会话能在和谐、友好、合作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话语标记语是日常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境顺应性的角度分析了电视访谈中的话语标记语。在电视访谈这种半机构性质的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顺应了社会规范、机构权力、交际人身份等多种语境因素而选择的语言形式。它们主要发挥了表明个人态度、阐发前述信息、推进言谈、语用缓和等四种语用功能,有助于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命题内容以外的话语信息。语言的选择与使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交际者的元语用意识指导及调控,话语标记语作为标示元语用意识的一种语言手段,也体现了说话人在访谈过程中的自我反应意识。

[1]Jucker,A.&Yale Ziv.Discourse Markers:Descriptions and Theory [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

[2]Fraser,Bruce.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7):931-952.

[3]冉永平.言语交际中“吧”的语用功能及其语境顺应性特征[J].现代外语,2004,(4):340-349.

[4]李海辉,贺文丽,赵秀琴等.元语言的语用分析 [A].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3 -146.

[5]王扬.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诠释 [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3):44-48.

[6]周棋丰,皮曼曼.浅析话语标记在语篇中的功能 [J].怀化学院学报,2007,(2):102-103.

[7]吴亚欣,于国栋.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分析 [J].外语教学, 2003,(4):16-19.

[8]胡桂丽.刑事审判话语之标记语探究 [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7-130.

[9]冉永平,李欣芳,薛媛.非信息探询疑问句的语用分析 [A].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7-169.

[10]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Contextual Adaptability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TV Interviews

LI Xin-fa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Guangzhou,Guangdong 510507)

H030

A

1671-9743(2010)07-0096-03

2010-06-03

李欣芳 (1981-),女,广东四会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从事语用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格兰仕语料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格兰仕并购美日百年巨头
归来,格兰仕
梁昭贤:面向全球市场,做好“国民家电”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