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去中心化”策略的传播学探讨
2010-08-15杨文军谢商精
杨文军, 谢商精
(湖南怀化电视台,湖南怀化418000)
面对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为抢占先机、出奇制胜,电视媒体的一些有识之士明智地提出了打造“民生新闻”的改革主张,其“去中心化”传播策略的树立,使得我们现存的新闻生态悄然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深入探讨这一核心理念的内涵,精心梳理其传播学特征,客观剖析其传播学意义上可能产生的价值缺失,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民生新闻”的走向,充分挖掘“民生新闻”的潜力,使“民生新闻”的主张更加宽容和理性,“去中心化”理念的本质更加科学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生新闻”的提出与“去中心化”策略的内涵
电视“民生新闻”的提出应始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南京零距离》。早在2001年—2002年之交,该台在推出这一栏目之初,便打出了“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的口号,并恰当地提出了“民生新闻”的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强烈反响。此后不久,全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核心刊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2003年第11期《广播电视沙龙》栏目中首先开辟了“全方位感受《南京零距离》”专栏,刊发了七篇文章,对其展开了全面的讨论。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在其《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一文中则明确开始用民生新闻“概括我们的新闻”的观点。随后,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视听界》杂志于2004年第1期也围绕《南京零距离》现象和民生新闻理念展开了讨论。景志刚发表的《我们改变了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一文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民生新闻”概念。在这次讨论中有人提出,对于中国电视来说,《南京零距离》标志着民生新闻的崛起,且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当今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何谓民生新闻?“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民生在勤,勤则不溃。”这里的“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活、生计。笔者认为,民生新闻中的“民生”正是沿用了“民生”这一原意,即直接关乎百姓生存、生活、生计之事。因此,民生新闻的定义不妨这样概括,“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基本诉求为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态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简而言之,民生新闻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1]
作为“民生新闻”最核心的传播理念的“去中心化”模式,在具体的应用中则表现为:对某一文本的关注不在于其中心,而在于其边缘,以及被隐瞒、掩盖掉的部分。当电视新闻被视为媒介文本时,其“去中心化”过程就是建构那些与观众切身利益相关,但以往却处于边缘意义的过程。这一改变过程暗合了后现代的解构之风,它将原本宏大的视野转变为对人们生活及细节的关注,人们开始放弃对其终极价值的追求,转而对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生活原生态加以高度关注,使电视新闻更具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民生新闻“去中心化”策略的传播学特征
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民生新闻的“去中心化”策略具有众多明显的个性特征,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概括:
1.选材方式:由精英向平民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大多秉持“我播你看”的观念,以政治说教和宣传为主。因此,在选材方式上大多指向领导、政治精英和成功人士,普通百姓与电视几乎是无缘的。这种传者本位的选材原则完全背离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传播宗旨,使电视新闻陷入了“上传下达、高调自赏”的泥潭。而民生新闻在选材上则以反映民生内容为其首要基本原则,它所关注的对象是民众而非政坛要人和各种明星、精英,它所反映的内容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所遇、所做、所感、所想,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而非惊天动地的伟业,抑或气壮山河的壮举。因此实现了由传者本位向观众本位的转变。这种选材方式使得过去那些“硬新闻”开始减少并软化,传统新闻的严肃性开始消解。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湖南经视的《都市1时间》、怀化台的《直播怀化》等的选材方式莫不如此。
2.传播语态:由教化向沟通过渡
受传统“魔弹论”传播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新闻一贯采用的是一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播什么”由我,看不看由你。传授双方缺乏应有的相互沟通与平等交流,最终导致新闻传播目标偏离,新闻信息质无法提升。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指出,新闻传播应是一种包括信息传递、信息反馈在内的双向信息传播。二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从一个单一的新闻传播过程来看,传者传递信息给受众,只是完成了整个传播过程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受众反馈信息的传递,新闻反馈的过程就是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过程。只有反馈回路畅通,新闻流通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这就要求,传者必须以一位社会档案记录者的身份,用一种普通民众的眼光,以一个民众的平和心态去观察、体味,并记录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报道对象,同时,还应十分注重对受众感知、接受新闻信息时的心理表现及行为即“反馈信源”的分析与研究,使其主动参与传播过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富有亲和力和贴近性,进而获得与观众零距离沟通的可能。民生新闻正是以这种现代传播理论为重要原则而在传播语态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它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观众,从而赋予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其极富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就是典型的例证。《南京零距离》的节目主持人孟非既不是记者型的主持风格,也不是消遣或娱乐的艺术式主持,而是平民式主播。他的风格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是虚情假意的关怀,而是平等、友善的关注与关心,从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与社会道德感。
3.栏目包装:由庄重向娱乐靠拢
“包装的本义是指包扎商品的行为和所用的材料容器等物品,但它借用作一种电视术语,其内涵就宽泛得多,应该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大系统”。[2]它是对栏目整体形象进行定位、强化识别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是参与荧屏竞争的重要策略。栏目包装包括片头的制作、栏目标识、栏目宣传片等多种元素。
目前,民生新闻栏目的包装风格大多呈现出从原有的庄重严肃向轻松娱乐靠拢的态势,其趣味性和幽默感已明显增强。比如,一炮走红的《阿六头说新闻》的片头FLASH动画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街串巷的“阿六头”和琅琅上口的片头歌曲又进一步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三、民生新闻“去中心化”策略的传播学批判
民生新闻中的“去中心化”策略好似一把双刃剑,运用恰当,它不仅可以增添民生新闻的亲和力,还可以增强民生新闻的趣味性。但如果一味追求娱乐大众,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在吸纳“去中心化”的合理价值内核时,更应该努力避免和革除其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促进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
1.题材同质
杜骏飞、胡翼青在《深度报道原理》曾指出:“新闻事实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3]从新闻本体而言,民生新闻的选题应该是以重大的民生问题为取舍标准。然而,纵观我们现在的民生新闻,大多是以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简单的衣食住行类雷同题材来充斥节目并形成一种模式,这不仅导致了题材的同质化现象,同时也使民生新闻日趋庸俗化与琐碎化,降低了自身的品格。
那么,哪些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呢?就当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体制二元结构问题,包括下岗再就业,城市贫困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应视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我们的民生新闻只有对这类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才有可能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和更多、更广、更深的资讯视野,才能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
2.内容肤浅
新闻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追求揭示新闻事实特质的深度美,也就是说,它不能仅满足报道新闻事实本身,而应“以回答五个新闻要素的‘why’为自己最执着的天职。”[4]民生新闻也应该这样。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当下的许多民生新闻只是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注重题材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让人觉得琐碎与肤浅,不能给人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深刻的思考。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必然会走上和“民生”的精神品质相悖的道路。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能拓宽思路,挖掘同民生关系密切的多种政策法规、时政新闻等,从而扩大民生新闻的容量,增强民生一词的厚度。
3.职能错位
由于许多民生新闻的本质是社会纠纷,因此民生新闻报道常需要介入这些纠纷中,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介入民生的过程中,却时常出现职能错位,新闻越权行为,错把执行或仲裁代替监督。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仍存缺陷,职能划分不够完善;二是报道者的精英意识作祟,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百姓的一员,从而导致他们居高临下地扮演“包青天”的角色,去仲裁普通百姓的纠纷。这样做,不仅会加剧职能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健全,民生新闻中的这种越权问题必将会提到违法的高度。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宜提倡的。
[1]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谢商精.电视报道新论 [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3]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4]张建伟.深度报道浅谈 [J].新闻学刊,198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