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凤凰县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2010-08-15陈芳
陈 芳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凤凰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有苗族、土家族、汉族,其中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73.26%,汉族10.75万人,占27.74%。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和汉族杂居其间。凤凰县民族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苗族文化与农耕文化、楚巫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衬托,形成了奇异诡秘、独特丰富、民风浓郁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凤凰县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从2001年到2006年,凤凰旅游人数从57万人次上升到35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7 400万元上升到11亿元。在游客需求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凤凰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更增加了凤凰旅游产业的魅力,也为做大做强“天下凤凰”旅游品牌,推动凤凰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凤凰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资源
凤凰拥有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凤凰自南而北斜贯过黔、湘、渝、鄂四个省市边境,地处云贵高原边界,地势由东至西逐渐升高,山峦叠嶂,绿树葱葱,加之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以岩溶峡谷、峰林、溶洞、瀑布构造形成的综合地质遗迹景观。二是独特的民族风情。凤凰少数民族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苗族的“赶边边场”、“赶秋节”、“四月八”、“六月六”、婚嫁习俗以及古老而神秘的宗教祭祀活动等等。三是独特的民间艺术。凤凰的蜡染、扎染、苗家的绣花、剪纸、银饰、苗家花鼓舞等民间艺术深受游客的喜爱。四是独特的建筑风格。诗情画意的吊脚楼、石块砌的石头屋……都是流露凤凰的浪漫与谦卑。五是独特的饮食习惯。苗家的酸菜鱼,血耙鸭,农家腊味等菜品,清香可口,延年益寿。这些资源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二、凤凰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大为增加,乡村旅游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兴起的。所谓乡村旅游,就是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自从凤凰县发展旅游业开始,凤凰的乡村利用其自身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自然风貌越来越吸引游客的眼球。到2008年止,凤凰县经政府批准经营的乡村旅游景点共12个,其中有岩旯窠苗寨,沟良苗寨,天龙峡景区,乌龙山景区等等,这些乡村景点接待游客数量在逐年增加。这些景点大多围绕当地的自然风貌、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开展的文化旅游,如赶边边场、椎牛、喝拦门酒等民间习俗,以及上刀梯,踩犁口,吃碳火等这些民间绝技成为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与旅游产品。
这些旅游产品备受游客的青睐。特别是每逢苗乡赶集,很多游客都会去那里亲身体验一番苗乡的独有的风情,所以现在苗乡的集市上多了许多都市人的身影,他们尽情的享受着苗乡那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使当地的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
(一)乡村旅游的开发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以前大部分苗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路。现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起来了,需要更多年轻人去组织、经营,于是很多年轻人都留在本村加入到景点的开发中来,有的人做起了景点的管理者,有的人做起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的讲解员,有的人当起了演员。总之,使这些年轻人不出家门就可以挣钱了。以沟良村为例,沟良村地处凤凰西北部,隶属凤凰县落潮井乡,是一个苗族聚居地,沟良村人口约1 800人左右,苗族占据95%以上。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约300人,占全村人口的16.67%,年人均收入850元;到2008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约200人,占全村人口的11.11%,年人均收入1 402元,年人均收入两年来提高了1.65倍,其中旅游收入是沟良村年人均收入增加的主要源泉。
(二)由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的进入,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新的信息,使他们了解了更多外面的新鲜事物,加强了与外界的沟通。
(三)乡村旅游加速了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着重提出了要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如今发展乡村旅游便是农村发展的一条绝好途径。农民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自身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来展示他们独特的生活风貌,而这些是在大城市无法体会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景点,使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贫困农村地区的早日脱贫致富,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在没发展乡村旅游之前,沟良村是身处苗区,信息相对闭塞的一个苗族原始村落,村子里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都不会讲汉话,因此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就比较困难,经济也相对落后。如今,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他们不但会说凤凰土话,而且很多人会说普通话,能够与游客自由交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能说上一些简单的英语。这些改变都是乡村旅游带来的结果。
三、凤凰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一些旅游经营者将乡村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破坏乡村原有的文化内涵,出现文化变异。这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无奈。这些乡村旅游的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正在危及乡村旅游的魅力。
1.族际文化互动过程中的涵化关系。在乡村旅游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汉文化而言,是相对弱小的民族,在于汉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民族势力非对等的涵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大多是相对落后的社会习得发达社会的先进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况十分少见。对于旅游者来说,他们是带来的是相对强势文化,他们同当地人的接触时间短,接触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是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而且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是持续不断前来访问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由于涵化的作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从而影响了本民族文化的稳定性,使本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往往极易使旅游文化资源所在地区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与外来的客体文化发生趋同性。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特色加以保护,文化渗透造成的传统文化变异将是无法修复的。
2.现代文化的冲击,是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当旅游者来到乡村地区时,不仅仅带来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同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可能会动摇旅游地居民长期存在的基本观念,彻底改变当地的社会习惯。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社会价值观逐步发生改变。红事白事新事新办,使民族习俗日渐消停;传统的土、木结构住房改建成了水泥房,使民族村落面目全非;电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从而在各方面进行盲目模仿,导致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日益缩小。殊不知正式那些看似原始落后的东西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乡村出现的这种城镇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使得最受游客青睐的原生态乡村风貌和野趣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3.迎合心理使乡村文化丧失本来面貌。乡村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与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属于族际间文化互动,文化互动的结果是最终达到文化间的制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消灭文化差异的作用。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极易使他们走向文化趋同的路,丧失乡村文化的魅力。另外,旅游者需要一种文化快餐,能够一睹当地文化风貌,以体验当地民族文化习俗,于是产生了文艺表演。当地村民为了使表演能迎合旅游者的兴趣,表演的内容被压缩和改良,节奏也明显加快失去了文化的本来面貌,而且很多地区的民族风情表演都商业化,缺乏本民族的特色。比如表演所用的服饰,凤凰县当地苗族的传统服饰是男女均打绑腿,缠头帕,颜色以蓝色为主。但现在的民族节目表演的服饰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失去了苗族服饰的本来面貌。虽然文化表演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作为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表演更要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真正体验到的当地民族原汁原味的文化风情。所以这种商业化的迎合非但没有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可能最终导致特有传统文化的逐渐丧失。
4.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的锐减,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层。2007年8月,湘西州政府公布的凤凰县11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部是65岁以上的民间艺人。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工艺和技术的一般都比较繁琐复杂,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去学习钻研。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民间文化、工艺等制作过程一般都是保密的,这些民间艺人一般不会轻易传授给其他人,这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一道障碍。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随着掌握其工艺和技术的艺人去世,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工艺等面临消亡的危机。如果这个断层不能尽快修复,那么多年以后,我们很难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文化。
四、凤凰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应对策略
原生态乡村既是乡村旅游者所向往和追求的对象,也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所提供的“旅游商品”,它是乡村旅游景点发展的灵魂所在,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旨归。营造和保持真实的乡村产品和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如下五个方面是值得思考的。
一是以文化为本,突出民族性与地方性特点
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重与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突出旅游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一旦民族文化失去特色,则其作为旅游资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或不同地区的同一少数民族之间,他们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能都会有差异,这些差异正是我们开发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因此我们在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中一定要注重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灵魂所在。我们分析游客的心理也可知道,游客花钱来欣赏的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如果各个地区的文化都是雷同的,那么我们拿什么去吸引游客呢?因此,深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
二是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发展当地旅游业,以期实现经济效益。我们既不能盲目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规模而片面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能为了片面强调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考虑文化的传承性和环境的承载力,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利用独具特色的苗族婚丧习俗、民族民间工艺、鼓舞等,整合周边乡镇民族文化资源,组织建立苗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传统集中展示区、苗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集散区、苗族部落传统建筑文化集中区和苗族鼓舞艺术表演区,通过中心的示范效应,使文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推动民族传承人才的培养和群众参与,激活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互动共赢。
三是加强政府工作能力,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
政府要通过制定“先抢救、后保护”等相关政策,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并要加快建立相关保护机制:一要建立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文化的快速更新给当地民族带来了一些直接利益的同时,很容易务实民族文化更新需要与地球生命体系的演替保持协调。文化的快速演替一旦与地球生命体系的自然演替脱节,就会必然导致相关生物资源的超额利用,使人类社会在无意识中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法律法规手段,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办法与经验,采取多层次保护网络,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二要建立民族文化保护机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乡村普查全县民族文化资源底蕴,及时发现抢救面临消失的民族文化遗产,建立民族文化遗产图文信息库,实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三要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利用民族节庆以及政府组织各类活动等,加大民族文化精品宣传,全面提升民族文化品牌,促使民族传统艺术得到认同,巩固其在本民族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使民族文化后继有人。
四是实行乡村文化和环境的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是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地方风土人情,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互制衡,达到和谐相处的文化现象。当前,就总体而言,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还是乡村原生态环境中传存的乡村民族传统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神秘和独特的魅力。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脱离了这个生态环境,它的文化也就失去了依存空间。生态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当地民族文化的改变。所以,传统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达到文化适应。
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路上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要看到乡村旅游景点的发展前景仍是一片光明。对于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城里人来说,高楼大厦已是司空见惯,泡茶楼、泡酒吧已成生活时尚,山珍海味已成家常便饭。而乡村的原生态文化的淳朴与至善,能让他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的享受回归大自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乡村旅游对都市的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既要坚信乡村旅游的发展的潜力所在,同时也要把旅游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相结合,达到互惠共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