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观与办学形式读解
2010-08-15田圣会
田圣会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观与办学形式读解
田圣会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8)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观及其办学形式的主要特点为:“治才”的培养与选拔,学而优则仕的目标观;官学与私学并存,相得益彰的办学形式。治才培养与选拔的目标观,强化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淡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忽略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官、私学并存的办学形式,弥补了古代官学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上“重儒经教育,轻专业教育”、“重诵读识记,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缺陷性。该目标观及其办学形式,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启示。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育人观
“高等教育是一种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知识再生产活动。”[1]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可贵的育人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而丰厚的“育人观”。读解其特点,挖掘其精华,反思其不足,对于当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正如有学者提出:“历史是人类社会活动轨迹的记载,是人类发展进步宝贵的精神动力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善于借鉴历史经验,充分发掘历史智慧,对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高等教育“育人观”是指人们在观念层面上形成的对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认识和看法。它涉及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观、办学观、内容观、方法观,等等。鉴于篇幅限制的原因,本文仅读解我国古代不同历史进时期高等教育“育人”目标观和办学形式的主流观念和一般看法。概括其主要特点,并据此反思其精华与不足,提出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我国古代高等教育“育人”的目标观与办学形式
“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有三个阶段:自传说五帝至清朝末年为“人文”阶段,近百年来为“科学”阶段,正在发展为‘人文?科学’阶段。”[3](P1)其中人文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夏、商、西周经春秋战国到汉初,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完全从国家政权机构和学派的政治活动中分化出来,但已经确立了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了固定师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制度,高等教育的观念已经形成。第二,汉武帝始建太学起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与完善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确定了为统治者及国家政权培养所需的各级行政官吏和业务官的主要任务;建立了以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书院、私人讲学、私学经馆为主要教育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和与高等教育密切结合的选官制度。[4](P152)纵观我国古代高等教育“育人”目标观和办学形式,其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治才的培养与选拔,学而优则仕:我国古代高等教育“育人”的目标观
《大学》开章明义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培养人才,首先要求学习者要“明德”,其次要求“亲民”,最后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其根本含义,‘明德’和‘亲民’,正如孟子说的,学校教育‘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明人伦’就是‘明德’。‘德’的含义,如《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必须达到‘智、仁、勇’三种品德的要求。‘亲民’就是按‘人伦’的标准要求,去实现几种合理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亦如《中庸》所说‘达道’的五项要求:‘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如果人们在自身很好地接受教育,认真地加强修养而能‘明德’的基础上,在维护以上的几种关系上达到了理想境界,做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样也就达到了‘至善’的最高目标了。”[5](P339)为了实现大学教育这三大目标 (三纲),《大学》明确指出了八个基本步骤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前五条是“修己”,后三条是“治人”。也就是上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统治者及其国家政权培养所需的“治才”,即为国家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统治管理人才。大学这一人才培养的宗旨,始终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历朝各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人才选拔制度。
夏代的文教政策以重武为主要特征,提出“以射造士”、“以射选士”培养人才和选用人才的思想;商代强调“神道设教”、“以乐造士”,施以“典册”之教,“治术人才培养”的思想。西周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学在官府、官师合一”的办学体制,开创了我国古代“吏学”、“宦学”思想之先河。“宦学事师”(《礼记·曲礼上》)即求学要入仕途,就教于官府,边仕边学,学为官之术。国外将这种制度称之为职官教育。孔颖达疏引熊安生曰:“官 (宦),谓学仕官之事;学,谓习学六艺。”西周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教育主导思想,以“彝教”为规范,“制礼作乐”,开“六艺”教育思想之先河;提倡“尊贤礼士”,“主张“修德”、“节性”,以加强人的修养。[5](P2)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达,养士之风日渐盛行,“尚贤”人才观出现。这一社会现象奠定了私学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培养治才的特殊地位。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子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其意思是说:“通过文化教育将孝悌之风气影响到卿相大臣中去,也就是参与政治,何必一定要直接从政。”[4](P17)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实行“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讲学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他心目中“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人才——“士”君子,最终使他们“学而优则仕”(《论语·为政》),实现“施于有政是以为政”的教育目的。[4](P18)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高等教育目的论,他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
秦朝培养官吏,延续了西周“官师合一”的“吏学”制度,实施“以法不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这一制度可以从秦律规定:“非吏于殴 (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6](P12)中看出。其意思为,不是吏的弟子,不得在专门训练吏的学室中学习。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书传》)的建议。从汉武帝下诏:“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里之化,以厉贤材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汉书·武帝纪》)可以知道汉代太学办学目的:一是崇教化,二是培育贤才。也说明了太学是博士官的发展,太学制是博士制的发展。[3](P112)“博士弟子到太常入学学习一年,都要经过考试和考察。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考得高等成绩,可以为‘郎中’,太常造名册奏与皇帝,以备重用。”[3](P113)汉代是荐举选官制的开始,在人才选拔方面,汉代设立了察举选官制度,即由主管官员负责按规定来考察士人,向朝廷荐举。[7](P462)
魏晋南北朝选士,除了沿袭两汉察举选士选官制外,还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是指各州、郡的中正官按九等来品评本地人士,并以其品状上报朝廷,作为吏部授官重要依据的一种取士选官制度。据史书记载,“延康元年,尚书陈群以为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考一》)
隋文帝提出国家办大学的两大任务:其一在于培养官吏,“升之于朝,任之以职”、“赞理时务”。(《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其二在于树立风范,教化百姓,“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在取士选官上,隋炀帝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设“进士科”,实行国家考试取士。[4](P80)这一制度,改变了汉代以来察举制和九品正中制以荐举为特征的选官制度,开创了以考试为特征的科举选官制之先河。肇始于隋代,确立于唐代,中经宋、元、明,一直到清末被废除,科举取士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我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官学与私学并存,相得益彰:我国古代高等教育“育人”的办学形式
我国古代各朝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治才”的培养目标,是借助于不同的教育办学形式来实现的。一种是官学,另一种就是私学,前者是由政府举办,后者是由私人举办。官学与私学都承担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任务。具体来说,承担高等教育任务的官学在历朝各代主要是太学、国子学或国子监等,私学和书院主要承担高等教育任务。
五帝时代和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萌发和官学初创与建制时代。“据董仲舒传说,五帝大学曰成均,‘成均’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名称。”[3](P1)据古籍记载,夏、商时期不仅设立了学校,而且有小学和大学之分。“夏曰校,殿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瞽宗,殷学也。” (《礼记·明堂位》)“瞽宗就是商代的大学。”[8](P4)西周时期,实施“学在官府、官师一体、政教合一”的官学办学形式。官学有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之分。中央官学称国学,有小学和大学之分。大学大致有两类:“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礼记·王制》)地方官学即“乡学”,指设在王都郊外乡一级行政区中的官学。“西周民间没有私学,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学中才有可能。”[7](P60)西周官学设置,开创了我国古代官学建制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私人办学的肇始。春秋时期,社会动荡,教育巨变,西周形成的“学在官府”办学体制走上了穷途末路,学术开始挣脱官府的藩篱,逐渐向民间扩散。出现了“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春秋左传》)的局面。这一时期,各家兴起办私学,聚徒讲学的高潮。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据《史记》记载:孔子私学学生有三千人,掌握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除儒家之外,设立私学规模较大者还有墨家的墨子。儒家与墨家在当时并称显学。孔墨二家“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吕氏春秋·当染篇》)。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各诸侯大开招贤纳士之门,社会形成了养士之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稷下学宫是当时最著名的私学各流派名家汇集自由议论的地方,齐威王视其为礼贤下士、招贤纳才,培养治才的最高学府。
两汉时期,官学和私学都得到大发展。汉武帝元朔五年,在中央创办了高等学府——太学。“汉代官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宫学就循着它的形式与格员继续完善、发展。”[6](P71)汉代中央官学除太学外,还有官邸学和鸿都门学。官邸学是专门为皇室贵戚子弟举办的官学,鸿都门学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创办的从事书法词赋教育的高等专门学校。据古文献载:“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姑云。”《汉书·循吏传》涂又光教授称这是地方办高等教育的开始,他说:“文翁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官,其水平和质量够得上高等学校,实际上是‘郡立大学’,是地方办高等学校的开端。”[3](P137)汉代地方官学按地方行政建制,相应设立各级学校:“郡国曰学,县、道、邑、侯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人。”(《汉书·平帝纪》)涂又光教授对这一套教育建制是这样评价的:“照这一套建制看,都够不上高等学校。当时由王莽执政,他的部署是,太学为大学,学、校为中学,庠、序为小学,全国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最高学府即太学。”[3](P137)秦朝实施“焚书禁学”等文教政策,使儒学遭到严重摧残。不过,这期间私学却并未完全被禁绝,一批名儒生学者隐匿民间继续保留私人讲学的传统。到西汉初实施道家“黄老之治”的文教政策,使民间私学教学活动又逐渐得以恢复。[6](P103)特别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后,私学迅速发展起来,到东汉私学更是达到鼎盛。汉代私学,有三种形式,一是书馆形式的蒙学教育,二是“乡塾”形式的一般经书教育,三是“精舍”或“精庐”私学经馆,进行专经高等教育。
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私学繁荣昌盛。沿袭汉代官学设置办法,太学为中央官学为最高学府,但与汉代相比显得底气不足。西晋时期,中央官学还设置了国子学,专门用于贵族子弟的教育。国子学的设置,开创了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高等教育的双轨制。四门学是北魏孝文帝时设置的附属于太学的高等学府,据文献记载:“太和二十年,发敕立四门博士,于四门置学。” (《魏书·刘芳传》)涂又光教授说:“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下令‘立四门博士,于四门置学’,这是‘四门学’的开始。”[3](P159)南朝宋文帝开设了“四学馆”,其中儒学馆学习儒学,史学馆专研史学,玄学馆研究佛老之学,文学馆研究词章。[4](P74)四门学、四学馆的建立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自汉代立官学以来高等教育专习儒经的格局,促使了教育内容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这一时期,私学繁荣昌盛局面表现在:兴起了绵延不绝的私人讲学之风,形成了多元格局的私学办学形式,造就了一大批私学大师。[9](P105-117)当时私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收徒讲学,另一类是家传私学。
隋唐时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官学教育体制更趋完整,私学教育依然发挥重要的互补作用。“隋朝在教育教育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央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经学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了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科教育体系。”[9](P240)特别是唐代,“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各级各类的官学,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教育体系。”[6](P472)据《旧唐书》、《新唐书》、《唐大诏令集》等文献记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祟玄馆、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历学、畜牧兽医学等高等学府。在地方官学设有:州学、县学、医学、玄学,等等。私学教育,在隋朝一代,仍然是当时社会教育的主流,起着官学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唐代私学,随着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变革,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转化。从武德初到天宝末的唐前朝,官学教育兴旺发达,书生士弟皆以入官学为荣,私学处于附从地位。武周时期以后至五代十国,政治酷烈也摧残了教育事业,使大批书生士子与硕学鸿儒隐遁山林,或读书,或开办私学,招徒授经。
宋元明清时期,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基本上沿袭唐制,但比唐代更趋完善。宋代“官学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除各类中央官学外,地方官学更普遍地建立;私学教育始终不衰,名师硕儒讲学于民间,成绩卓著。”[10](P15)辽、金、元在学校教育制度上,大量借鉴和吸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办学经验,又创造出一些适合本民族特点并且效果更好的教育形式,特别是元朝学校教育制度上有了突出发展,后来的明清各朝基本上都不曾改变元朝学制的模式。[10](P292)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发轫于唐代的官方藏书之地,起源于五代的私人讲学馆,勃兴于宋代,发展于明清,后来成为我国新式中学的前身。书院产生初期是由私人开办和主持的,具有私学性质,从元代开始逐步被“官学化”,到明清时期进一步被官学化。
二、对我国古代高等教育“育人”目标观与办学形式的反思
(一)治才培养与选拔的高等教育目标观,强化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淡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忽略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它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支柱。概括地说,儒学文化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仁政”与“德治”。高等教育“治才”培养与选拔的目标观,就是在这一文化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影响下确定的。高等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在这一培养目标中得到了强化。不过,这一培养目标却淡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忽略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表现为:在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各级行政官吏和硕学鸿儒的人文国学大师的同时,却淹没了科技人才培养的范围,限制了科技精英施展才华的空间,从而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科技发展进前的强劲步伐。在这些代表儒学文化思想精英“治才”的教化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安分守己、忠贞不渝的中国封建社会公民。从而加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制统治,成就了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中华封建王朝的尖峰时代。同时,由于科学精英不受重视,导致我国古代科学教育发展滞后,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国人的片面性发展,表现为国民科技素养不高,理性思维落后,竞争意识不强,主体性缺乏,创造性不足等。这一恶果为中华民族在封建社会后期和近代社会走向衰落埋下了灾难性的伏笔。这一伏笔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当时以农业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在以我国为代表性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比较起来还处于强势地位之时,还很难为统治者所觉察。甚至,统治者还为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中华文明而自居。但是,到了近代以工业为主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世界人才竞争的历史舞台上中华民族国民素质劣势地位,就昭昭了。清朝后期,就尝到了这一苦果。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官学与私学并存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客观上弥补了官学高等教育在内容、方法和对象上“重儒经教育,轻专业教育”“重诵读识记,轻学术研究”“重王侯贵族,轻庶民百姓”等方面的缺陷性
官学是政府的一种自为行为,在我国古代高教育占主导地位,肩负着为封建统治者培养“治才”的重要任务,承担着传承和培养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脊梁”的角色。但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官学存在:教育目标以培养“治才”为主,具有厚重的政教合一色彩;教育内容以儒学为主,知识来源单一;教育方法重诵读识记,欠学术研究自由;教育对象王侯贵族化倾向严重,平民化不足等现象。从而使官学高等教育存在一系列致命的缺陷:不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科学教育的发展;不利于高深学问研究与多化文化创新;不利于教育普及等。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质量上存在缺陷,而且在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历代封建王朝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涂又光教授如是评价:“学、馆出的人才太少,尽管如此,并无损于学、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人文意义。表现在:学馆有大师,有图书,向全国人民释放人文精神,扩散人文精神,深化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精神,成为‘教化之本原’”。[3](P164)私学则是民间学者或家传需要的一种自发行为,对官学发挥着无法替代的补充作用。自从私学兴起以后,政教开始分离,教师可以自由讲学,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方法更为灵活,平民子弟有了入学机会。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学高等教育存在的致命缺陷。我国古代私学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使私学不仅成为了硕学鸿儒、科学精英培养与成长的摇篮,高深学问研究、学术派别与文化创新的基地,中华文化播种与传衍的阵地,而且承担着扩大教育对象、满足不同层次人才不同需要等为社会服务的角色。高等教育功能,在私学这一块方地上,光芒得到了相当程度地绽放。
三、我国古代高等教育“育人”目标观和办学形式对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的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新视觉来重读儒学理念下的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观和办学形式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要形成正确认识和采纳适宜的行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与否,将直接影响不同高校人才培养整体素质的高与低,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兴与衰;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互补作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的发展需要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方面的内在关系,要充分发挥高校优秀人才培养与选拔、高深学问研究与创新、文化传播种与传衍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要努力寻找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等不同教育形式的最佳融合点,充分发挥它们在培养全面发展优秀人才中的作用。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效寻找学校育人与选才功能的平衡点,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主渠道作用。要树立“科学育人、校校可以育才、人人可以成才”的新观念,强化优秀人才培养、选拔的责任意识。要形成“人才开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的整体意识,制定好优秀人才培养短中长期规划。要创设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冒尖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1]陈学飞,展立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 [J].高等教育研究,2009,(8):2.
[2]刘川生,王炳林.学习历史资政育人 [J].求是,2007, (3):58.
[3]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4]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6]毛锐礼,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2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7]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9]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2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0]毛锐礼,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3卷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Interpretation on the Concept of Ancien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Running
TIAN Sheng-hui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Educational aim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main features of educational running in the form: “ruler”the training and selection,learning and the excellent viewof the official target;G overnmental and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coexist,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runningform.The educational aim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played dow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gnor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unctions,and the coexist higher educational running made up the ancient Offici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nt,methods“emphasize the Confucian Classics education,light professional education”,“emphasize read memorizing,light academic research”and other aspects of defective,Which brought a lot of inspiration.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educational concept
G640
A
1671-9743(2010)10-0115-04
2010-10-08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X JK06AG D003。
田圣会 (1970-),男,瑶族,湖南辰溪人,怀化学院讲师,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