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
2010-08-15石柏胜
石柏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后现代主义与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
石柏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后现代主义以“否定”、“破坏”、“消解”和“颠覆”现存一切观念、价值和制度,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和“非连续性”等为特征的思想观念,与我国新时期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强烈否定意识有着极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两者各有其特定的生成、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鲜明的不同。对两者的正确辨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我国新时期小说的本质和特色。
后现代主义 ;新时期小说 ;否定意识 ;关系
后现代主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传人我国以来,曾以暴风骤雨式的速度大规模席卷我国社会各文化领域,一时间“后现代主义热”风靡全国,喧嚣一时,人们纷纷以操“后学”而自诩,对之趋之若骛。于是乎一些“后学”研究者们则断言曰:后现代主义社会在我国已经存在,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时代已经降临,并以新时期以来小说领域充满揭露与控诉、斥责与批判、荒诞与解构、混乱与消解等反传统、反社会、反理性的显著否定意识为佐证。但是,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许多文艺理论者的质疑和批评。其实,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虽具有与后现代主义极为相似的许多特性,但它并非是真正属于后现代主义,两者之间既有密切的相似性,又有鲜明的相异性。我们只有正确地辨析清楚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新时期小说的本质和特色。
一
后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传统哲学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它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结果。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直接契机是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在经历了60年代的革命冲动的失败后的逃避性意识形态的需要。这正如特里·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一书中所指出的当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造失败后,他们就以取消“总体性”概念的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来寻找战胜它的“替代性革命”,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推崇的主要原因。后现代主义思潮得以形成的另一个政治历史性因素还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展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雄厚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运营,民主宪政的实施,资本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扩张等显著特征而成为“第一世界”、“最发达社会”。但是,当这个“发达的后工业社会”在创造着惊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同时却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经济增长问题、政治认同问题、多民族融合问题、移民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等。这些都成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得以生成和阐发的基础。当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生成和发展更与当代西方思想界对以源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批判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对于启蒙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在西方迅速崛起,进而风靡全球。
其实,就本质而言,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反理性主义。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性和合理性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尊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和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传统的理性主义对理性的绝对性、先验性的信念就受到了巨大打击。于是这些新的科学理论很快就被后现代主义所吸收和利用,进而演绎出以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为特征的核心内容。不仅如此,我们知道传统的理性主义者是深信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历史进步的必然性,但是理性启蒙的资本主义世界并未实现人们期盼已久的美好理想;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和诸多弊端,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沉重的灾难和上个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六、七十年代所发生的社会危机与社会动荡,遂使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又生发出以“否定”、“破坏”、“消解”和“颠覆”现存一切观念、价值、制度为核心的思想观点。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生成、发展及其本质特征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
二
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起于对一个时代的控诉与批判,它在突破和超越17年小说的基础上,既上接“五四”文学革命老传统,又广引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技法,从而开创了我国小说创作的新时代。
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发轫于“文革”结束之时。十年浩劫,群魔乱舞,人妖颠倒。它不仅给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灾难,而且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幕幕历史悲剧。于是文革结束后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革命浪潮中,伤痕小说就以其怀疑性的否证和批判性的揭露,通过写人的悲剧和心灵的伤痕来对文革进行政治上的暴露、批判和道德上的谴责、控诉,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意识。如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及王蒙的《最可宝贵的》等为代表的、一批深刻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的创伤的作品。但是伤痕小说的否定意识仅仅是从历史的悲剧来指认悲剧的危害性,没有触及到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因而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情感判断上。继伤痕小说之后而起的反思小说则突破了这一局限,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首先反思了我国根深蒂固的极“左”思想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接着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都对历史事实作了深入地回顾和思考。反思小说把笔触一直深入到五、六十年代乃至更遥远的时期,通过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深重灾难及历史悲剧的深刻剖析,揭示出极左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其给我国当代社会造成的场场灾难,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否定。显然,其否定意识已越过情感判断的浅层次而上升到以价值判断为主的较高层次。与反思小说同时兴起的改革小说如《陈奂生上城》、《乔厂长上任记》等作品,着重描写了当前社会变革中两种文明的冲突,以及社会变革引起的人们心理、现实和行为的变化。这种二元对立的内容使得改革小说的主题出现了肯定意识与否定意识并存现象,肯定意识是对代表现代文明的改革意识和改革行为进行确认与赞同,否定意识是对阻碍改革的愚昧落后、封建保守等旧思想现象的批判与鞭挞。新时期小说使否定意识穿越现实和历史一般层面而直入文化深层结构的是寻根小说派。寻根小说如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等,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和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1]它们直面社会改革遇到的阻力和困惑,从反省中国文化传统入手,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探索中国文化的构成特性,其中解剖、批判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劣根性是最重要的主题。寻根小说一面在孜孜不倦地苦苦寻根,一面又在冷酷无情地否弃传统性的劣根,因而有着极强的否定意识。可以说,寻根小说的否定意识是伤痕小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高扬的否定意识的集中表现。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开始确立,一些新型的社会里力量开始出现。这些新的力量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一方面又消解着旧的意识形态权威。此外,大量涌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化思潮强化了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加快了其对传统、现实存在以及精神、意义的拆解,于是以解构著称的后现代性的先锋小说因此产生。先锋小说的否定意识采取极端的形式,恣意狂放地对传统、现实和秩序进行颠覆,毫无顾忌地去解构一切、否定一切。它“极力拆除深度模式,否定权威话语,解构意识形态,消解中心、意义、秩序和确定性,削平价值而抵达无深度的平面,使作品走向无中心化、不确定性、边缘性,以自己无价值的毁灭展示世界的荒诞与存在的无意义”。[2]就在先锋小说以“世纪末情绪”对传统、现实、价值和意义进行毁灭性、疯狂性地否定和拆解的同时,带着“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新写实小说也默然加入了否定行列。它以标榜的“原生态”描写和“情感零度介入”为特征,将先锋小说激进猛烈、狂风暴雨式的否定模式悄然转换为平淡冷漠、冷嘲热讽式的否定模式。新写实小说通过平缓冷静地叙述历史和现实中的凡夫俗子的灰色人生、无奈生活和抑郁情绪来反讽、否定和消解价值、意义、秩序等,其否定意识与先锋小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
如前所述,后现代主义生成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阶段,是由西方现代主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而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具体社会环境中演变而来,它的生成和发展既有思想政治上的原因,又有社会历史的因素,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痼疾和现阶段发达经济所带来的急性病症纠缠交错于一起而引发的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虚无和精神心态的萎靡的反映。它以诸如不确定性、零散性、无我性和非原则性等众多鲜明特征表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否定和消解,因而作为对于西方启蒙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其最初表现了整理西方思想的批判色彩。就这一点来说,后现代主义对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顽固坚守的“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批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受后现代主义“真理”中所固有的谬误逻辑的严重影响,它对于启蒙和理性的批判迅速走向了对一切“理性”和“启蒙”的否定,因而它带着激进的色彩滑入了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否定主义的深泽泥潭。
与其不同,我国新时期小说否定意识的生成发展是与我国当代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密切相连。它生成于对文革十年进行批判和否弃的伤痕小说,几经发展直至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其否定意识形态始终在不断地变化。根据王达敏教授的观点,这种否定意识形态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1978-1986前后,即从伤痕小说至寻根小说,其否定意识基本上在怀疑、批判与建构性思考的层面运作,其建构意向明确;1987-1996前后,即从先锋小说至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其否定意识在怀疑、批判和解构性思考的层面运行,表现出解构的向性。对于“建构性”的否定意识小说而言,正如前文所析,虽然具有怀疑、批判和否证等强烈的否定意识,但它基于通过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启蒙来倡导思想解放,改造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这一鲜明的建构色彩,因而明显区别于后现代主义特色。就以2003年的小说而言,除了刘震云的《手机》和阎连科的《受活》震动一时,好评如潮外,文艺理论家们对该年度的其它作品也大都予以热情地称赞,如白烨评许春樵的《放下武器》:“作品在解疑答惑中完成故事的讲述,让人们看到了进入官场秩序之后的郑天良如何难以自抑地由好变坏,由‘清’变‘贪’。”;雷达评李佩甫的《城的灯》:“李佩甫道德理想主义的充分发挥,表达了他对历史、都市、贪欲碾碎了道德之花的义愤。”;白烨评韩东的《扎根》:“以极其细腻的个人感觉,状描极其琐细的生活细节,把‘下放’、‘扎根’这样的人生迁徙过程,还原到最民间、最原始和最日常的状态。”[3]这些作品本着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的忧思和关注,以强烈持久的怀疑、批判精神,把否定意识的触角探寻到历史和现实的深处,从而谴责、抨击愚昧与腐败,歌颂、赞美正义与光明,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启迪。这正如一位学人所指出——解读2003年的小说会使我们体会到“明亮和温暖的精神内涵”[4]。它们曾经并正在以其持守的思想启蒙、人文关怀和理想精神给我们以永久的感悟、慰藉和激励。关于“解构性”的否定意识小说,由于其诞生之时就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严重影响,特别是强调中心的拆毁、意义的消解、人的取消和阐释的不可能等主旨,因而其一部分明显走上了虚无主义的“解构一切”的道路,深深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但它并非主流,也并非停滞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那些能肩负历史使命、有责任感、讲严肃性的作家们的影响和感召下,一些“解构主义”者们必能突破“解构性”之圈而向“建构性”迈进。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与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各有其特定的生成、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两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鲜明的不同。因此,对两者的正确辨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我国新时期小说的本质和特征,深刻厘清后现代主义与我国新时期小说否定意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6).
[2] 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9.
[3] 阎晶明.市场背景下的2003年长篇小说[EB/OL]. 2005-12-12.http://www.literature.net.cn.
[4] 贺绍俊.体会明亮和温暖的精神内涵——我国2003年小说的一种解读[J].南方文坛,2004(1).
[5]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 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 2000(1).
On the Pre-modernism and the Negative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s of the new Era in China
SHI Bai-sheng
Because of“negation”,“destruction”,“digestion”and“subversion”of modern conception,value and syetem,and because of emphasizing the notion of“uncertainty”,“noncentrality”,“non-entirety”and“discontinuity”,pre-modernism has great similarity with the negative consciousness of vanguard novels and new realistic novels in the new era in China.But both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production,development law and the essential character.They both have close ties and clear-cu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Discriminating them correctly will help us grasp the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s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pre2modernism;novels in the new era;negative consciousness;relationship
I206.7
A
1671-8275(2010)04-0073-03
2010-05-12
石柏胜(1970-),男,安徽淮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大工作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之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