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五河民歌的艺术特征

2010-08-15张永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五河民歌音乐

张永芳

(安徽省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安徽蚌埠 233030)

论五河民歌的艺术特征

张永芳

(安徽省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安徽蚌埠 233030)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五河民歌;音乐特征;歌词审美

每种民间艺术的产生,都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人们的劳动生活及知识水平的需求相适应。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由于民族性、地域性和社会历史演进不尽相同,其文化传统亦不尽相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文精神特别突出的文化事象,总体上具有根深蒂固的人民性和民间性[1]34,作为淮河流域音乐文化杰出代表的五河民歌也不例外。五河民歌是五河儿女在生活及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用他们淳朴的声音诉说他们的精神与追求。本文试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审美等方面进行粗浅的解析。

一、五河民歌地理的环境

五河县是淮河岸边的一个璀璨明珠,建县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史悠久,素有“泽国”之称,现隶属蚌埠市。《宋史·地理志》释五河县名:“有浍潼沱漴淮五河,故名”。全县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15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37个行政村。因其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中游、上游地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种丰富。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流,沱湖、香涧湖、天井湖三湖相连。东距县城5公里的大巩山、浮山、樵子涧景区,绿草如茵,青山如黛,碧水如镜,是人间仙境。曾吸引了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留连吟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游浮山后曾留下“更无俗物当人眼,只有清泉洗客心。最爱晚庭东望好,大湖烟水绿沉沉”的美丽诗句。这里就是五河民歌的摇篮与传播地,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土地,是五河民歌蕴孕的土壤。“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摘石榴》参加华东地区会演获奖的影响而得名。五河民歌是淮河中下游地区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2006年被安徽省政府列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五河民歌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二、五河民歌的历史概况

据考证,3万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文明,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五河民歌在明代洪武3年(1370年)就已形成,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五河、蚌埠为核心,播布皖苏两省十几个县市的广大地区。

追溯五河民歌源头,有史而载五河民歌的盛行,最早的是见于明代天顺二年所修县志,《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 ……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

五河民歌不仅志有所述,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精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 ……东沟鱼唱西坝农歌”。从现有的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遍及村市。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五河、蚌埠为核心,播布皖苏两省十几个县市的广大地区。

三、五河民歌的音乐特征

(一)分类及演唱形式

五河民歌种类多,曲目丰富。据初步普查统计有180余首,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独唱居多,领和结合的形式主要出现在秧号子以及部分舞歌,在关于男女爱情的小调中,基本的形式是男女对唱,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二)音乐特征

1.调式、音阶特征

五河民歌的音调具有五声性,音组织的核心是由一个大二度和一个小三度构成的三音小组,调式以此三音为基础。从已出版的《五河民歌选》所收集的60首民歌分析,五河民歌音阶最常见的是五声音阶和五声性(即以五声为基础)六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在调式上,呈多种调式并存的格局。以徵调式为主(561235),宫调式次之(123561),商(235612)、羽调式(612356)再次之,角调式(356123)最少。也有少量的民歌的调式,在旋律进行中相互交替。如:《四季颂淮北》开始是宫调式,后来转入徵调式,但最后一句结束在羽音上,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新鲜感。使人觉得意犹未尽、意味深长。为形成特殊的韵味,在部分民歌中有半音阶的出现,如《摘石榴》升do和升fa,《十恨》中的升fa等,这种丰富的调式特性音色彩,在五河民歌中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2.节拍、节奏特征

五河民歌在节拍方面大多以2/4、4/4拍为主,但有少量的劳动号子由于演唱内容和形式的需要,特别是许多衬词穿插其间时,便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变化拍子。如《起秧号子》中拍子由4/4、3/4、2/4拍构成,《牛号子》拍子由1/4、2/4、3/4、4/4拍子构成的。在节奏方面,民歌多用四分、八分、附点、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等常见音符时值构成基本节奏型态,间有南方民歌匀称、规整和北方民歌的自由豪放的特点。

3.旋法特征与润腔

五河民歌的旋律起伏小,基本音域在十度左右,整个歌曲常常有三音列、四音列、及五音列构成。很多反映男女爱情的小调,旋律进行以二度、三度的平稳进行为主,纯四、五度跳进为辅,主旋律线上多由装饰音符,如倚音和波音的出现,这种音的装饰与五河一带方言的声调调值十分接近。在其代表性民歌《摘石榴》和《打菜苔》中,很多字的旋律以上下二度波动进行,这与当地地方语音的趋势相吻合,旋律与语言相互润饰,形成了既有抒情性又有贴近当地人生活的曲调,当地民歌手在演唱每个字、每个音符都有细致而考究的润腔,使其更加娓娓动听。

此外,五河地区因其地处淮北边缘,部分民歌旋律中又包含着北方民歌豪放的元素。七度音程的大跳、七度音程的出现,对音乐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十分平稳的旋律进行中,听到一声七度的大跳的歌唱,会使歌者和听者产生一种兴奋感、乐观感和风趣感。在《送郎》、《长谈》、《十二月调情》等很多小调中,不时的出现,从而形成了五河民歌在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音乐性格。

4.曲体特征

五河民歌的曲体多以起、承、转、合的四句式为主,以三、五句、六、七及多句式为辅,呈现出多种句式并存的格局。规模较小,结构精练,多数有衬词、衬腔。

四、五河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

五河民歌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赞美劳动

反映劳动生产的民歌内容主要关涉劳动场面、过程以及收获的喜悦。如《金山银海收到家》:“哥在那秧田把秧插,妹在那棉田打棉杈,汗水啊换来丰收果,金山啊那个银海收到家。”歌词生动描绘了五河人民劳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的田园风景图,歌颂了沿淮人民爱生活、爱劳动精神风貌。其他如《打石歌》:“家住南山坡呀,一片石头窝呀,兄妹二人上山来,唱个打石歌,叫声我的哥呀,出力才出活,要盖新房加油干不拍冷和热……幸福生活靠双手,改造南山坡。”也是描绘淮畔人民劳动生活情状的名篇,表现不怕吃苦,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歌颂爱情

爱情是艺术的永恒的主题。在民歌中,情歌所占比重较大。如《摘石榴》: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我一砖”……,是反映当地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细节的民间小调,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当地艺术团团长霍锦堂老人改编而成的一出反抗农村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二人小戏,后经整理改变成民歌,受到百姓喜爱。民歌借“摘石榴”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件为缘起,充分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他如《打菜苔》、《五只小船》等在表达爱情方面也很成功。这一首首优美生动、感人至深的情歌,折射出淮河儿女率真的性格特征和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求。

(三)点评时政

歌中有不少歌颂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和改革开放成就的作品,如《钱杆舞》中有“淮河儿女心向党,勤劳勇敢显身手,四化建设献力量;招商引资搞建设,开放搞活大市场,富过江南鱼米乡”句。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溢于言表。又如《如今农村新事多》:“正月要唱正月歌,如今农村新事多。老汉驾起拖拉机,姑娘登上摩托车;张家盖起大瓦房,离家又建新楼阁;钢琴进了农民家,庄稼汉吹起了铜管乐;乘坐飞机去旅游,锦绣河山装心窝;农民生活甜如蜜,老太婆也跳起了迪斯科;农村新事多又多,感谢党的好政策。”这是对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及其所带来的累累硕果的热情礼赞。

(四)描绘景物

五河人民不仅从生产劳动中获取灵感,也有对自然界中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景物的描写。如《四季颂淮北》:“春到淮北暖洋洋,桃红柳绿百花香,风吹麦苗翻波浪,一片绿海洋。夏季荷花满池塘风送荷花满园香;秋季里来菊花黄千里淮北稻花香,黄黄谷穗闪金光;冬季里来雪花扬,家家户户修渠忙,千里沟河连成网。”运用现实的手法,将一连串的景物——“桃柳”、“麦苗”、“荷花”、“菊花”、“谷穗”组合成有机的艺术整体,描绘出五河地区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抒发淮河儿女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品质。《五河五条河》和不少“小调”,也是景物表情达意的名作。

(五)叙述历史

民歌内容里从不同角度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记录的同时,也对事件进行歌颂与批判。如《保卫苏皖边》:“日本强盗太凶残,疯狂进攻苏皖边;苏皖边区老百姓斗志坚,为国为民保家园”。描写当时抗日战争时期,苏皖边地区的老百姓自觉抗日、保家为国的决心。又如《骂蒋匪》:“蒋匪做事瞎胡闹,拿着和平二字开玩笑,仗着美国鬼子做后台呀,对着人民挥屠刀啊,人民反抗浪涛汹啊,毛主席就领导我们打它个无处逃。”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五河民歌反映五河人民赖以生存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的各个层面,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少量的游戏逗趣的风俗歌等,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意象鲜活,画面生动,地域性的特征也很鲜明。

结束语

民歌,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五河民歌也不例外,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它是五河劳动人民生活历练的沉淀,其久远、质朴和鲜活,对于生活在当代的人们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伟大的哲学家丹纳曾说过:“一个民族永远留着它乡土的痕迹!”[3]23-24而如今民歌这种“乡土的痕迹”,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其存活的形态而言,需要更多给予关注与保护。因为它既是淮河儿女固有的传统文化特质所在,它又是创造、发展其它文化环境的根基,它是“中华民族的母源文化”。

[1] 伍国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J].人民音乐, 2006(1).

[2] 五河县人民政府网 http://www.wuhe.gov.cn/ DocHtml/1/2009/5/12/557261432036.html.

[3] 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23224.

A Brief Analysis of Wuhe Folk Songs’Art Characteristics

ZHAN G Yong-fang

Wuhe folk songs are one of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ons of Huaihe musical culture.They, together with other folk arts,reflect Wuhe people’s specific spiritual pursuit and best wishes for happy life.So far,Wuhe folk songs have been prosperous and popular continuously for hundreds of years in the areas along the Huaihe river.And their beautiful melodies,rich contents in appreciating beauty,and special flavour mirror the producing and living styles,local culture as well as intelligence of Wuhe people.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aborate and analyze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of Wuhe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folk song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historical development,musical features and lyrics appreciation.

Wuhe folk songs;musical features;lyrics appreciation

J607

A

1671-8275(2010)04-0044-03

2009-04-20

张永芳(19722)女,安徽寿县人,安徽省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讲师,音乐学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及民间音乐。

责任编辑:之 者

猜你喜欢

五河民歌音乐
祝贺五河创建诗词之乡动员大会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五河小调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音乐
穿花衣 唱民歌
高压喷射灌浆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以江西省五河及潘阳湖重点圩堤工程为例
北京市通州区被明确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立碑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