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充满诱惑
2010-08-15张文质
◎/张文质
前几天,我在福州一所高中听课,一节是通用技术,另一节是语文。因为有人在听课,任教通用技术的年轻教师显得很紧张,课上得相当快,整堂课几乎都是在“快讲”和多媒体课件的“快闪”中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次提问,老师叫不出一个学生的名字。任教语文课的老师则显得很从容,她的肢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慢的。她总是走到每一个和她说话的学生身旁,轻松地叫出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名字。任课老师能叫出学生的名字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技术问题”,教育从来都意味着师生间的情谊相通、精神共融,要不,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现在回忆起来,第一节课的大部分内容我真的一点都记不起来了,而第二节课,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生动、耐人寻味的场面。
也许我谈及 “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教师们经常会问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我认为需要对“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课堂有一些反思,这样才能从对速度的迷恋中返回到真实的、具体的、有各种各样差异的课堂,这才是教学真正的开始。
在快速行进的课堂中,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不可能关注到学生这种状态的,一切都要等到考试来测试,但是到那个时候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已经晚了,同时他还必须独自承担所有学习的责任。所以,在这样的“速度”中,你看到的只有紧张、单调、被动,看到的只有教师对课堂的主宰、盲目和慌乱,没有交流,没有问题的提出,也不可能有意外的惊喜。
课堂节奏放慢一点,其实就是让孩子回到他真实的状态里。就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回到真实的状态。你要知道他已知什么,不知什么,知道他所期望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所以按照这种教学思路,有时候它是比较慢的,他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更多地回到孩子原初的状态。所谓原初的状态,就是每一个人都成为发现者,每一个人都成为探索者。这种状态是比较慢的,但是教育微妙的地方恰恰在这里,有时候看上去慢一点,但是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体验,更多的感触。
应试教育的特征之一也在于“速度”:足够大的信息传授容量,所有的讨论、思索、停顿和动手尝试都取消了,课后则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补充,进行强化练习,但所获得的那些可怜的知识完全与生命无关,也根本难以在每一个生命个体具体的生活上得以还原。
只有独奏没有对话的课堂不仅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对教师更是如此,首先他的教学往往很难得到学生情感的回报。教学工作的疲劳不仅是因为劳动的强度大,还因为我们在课堂中得不到即时的笑声、放光的眼神、会心的情感碰撞等的滋润。在这样的课堂,教师真的成了唯一的输出者,没有挑战,甚至也不需要“临场的智慧”,你说哪位教师长此以往能够不越教越笨?
课堂教学的境界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被动应答,老师问学生答,有时候老师问学生还不能答,有时候老师问了学生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回答。被动应答课堂往往是知识越传越少、孩子理解力受到限制。第二层是主动适应,孩子知道老师的教学习惯,他会主动适应,知道老师的状态,所以课堂上也能够有一种互动,但是“主动适应”还是以教师的问为中心,不是以孩子的理解状态、思维状态、思考状态为中心。第三层是自主生成的课堂,只有自主生成的课堂才能构成对老师的挑战,才能构成对其他同学智力的挑战,才能带动更多的同学思维的发散与觉醒。在这种课堂里面,老师的紧张,不是外在的紧张,不是有其他人在场的那种紧张,而是内在的迎接孩子智力挑战的那种紧张。只有这样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才能让教师有真正的专业发展。课堂上孩子的生命状态,也在塑造着教师的思维状态、阅读状态,包括现场的智慧状态。这就是帕克·帕尔默所说的:教师进课堂,他是带着他的全部生命进课堂的,而不仅仅是带着某一个学科知识,某一个很专门的、很狭窄的好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就感到这个课堂真的是一个诱惑,是一个期待,是一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