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方位属性对尊卑传统的影响(上)

2010-08-15孙占林

关键词:尊卑礼记配位

孙占林

(上海市中国中学,上海 200235)

自然方位属性对尊卑传统的影响(上)

孙占林

(上海市中国中学,上海 200235)

古人自然方位尊卑的主要特征是崇阳。在君位之下,现实世界的朝堂礼仪场景以东为尊;神灵世界和室内场景以西为尊;在面位过滤的作用下,自然方位的阴阳因素投射是形成左右尊卑的基础因素,自身位的性质是影响左右尊卑意义演变的重要因素。

自然方位;面位;配位;左右;尊卑

关于尊左尊右孰是孰非的争论由来已久,古今皆然。今人的结论,大致有这么四类:

1.古代尊左和尊右的文化习俗都是普遍存在的,它是历时变化在共时平面上的反映,不足为奇。[1-2]或者说,这种尊卑意识的转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智睿,这是一种灵活变通的观物态度[3]。

2.先秦时期尚左、尚右观念错杂流行,后发展为普遍流行的尚右观念。[4]因此,尊右是汉民族文化中的一条主线,古今一致,贯穿在各个方面。尊左是一种有条件的偏离现象。语言和文化中的尊右也是多种语言和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现象[5]。

3.秦朝军功爵是尊右,秦朝官制是尊左,以官制中的事例来论证官制中的尊卑更为贴切准确[6]。

4.从阴阳观念出发,中国古人尊左卑右;从权力崇拜出发,中国古人尊右卑左[7]。

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般不涉及面位和特定场景中的配位格局,也不分析左右的性质特点,仅就字面上的带有“左右”的例句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拟从自然位、面位、配位和自身位等几个不同角度对左右尊卑中的自然方位投射的影响做一些分析研究,以求得到一些比较接近实际的解释。

一、自然位

自然位指带有特定文化属性的自然方位,本文中的自然方位一般指东南西北。文化属性包含的内容很多,为分析研究方便起见,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不带有明显尊卑意味的属性,如阴阳、五行、吉凶等;二是有明显尊卑意义的身份属性,这在配位系统中体现最为明确,如君王坐北朝南、臣民立南朝北、宾左主右等等。

我们在分析自然位对左右的投射作用时,强调的文化属性一般指的是前者。自然位的书面表现形式为:东、南、西、北或×方、×边、×侧。

二、面位

面位指的是以自己的视点方向为基准的朝向方位。面位在书面的表现形式为:×面、×向(乡)。面位由基础位和朝向位构成,基础位是对象自身所处的自然方位,朝向位是对象面部视点所对应的自然方位。基础位和朝向位在具体的自然方位上相反。面位规定了左右所投射的具体自然方位,是判断左右尊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面位研究中,重要的关注点有二个:北面位和面位相对。

(一)北面位

君臣位南北面是古代礼仪的固定格式。在行文中,常用的是北面位,很多情况下,即便不注明面位,也往往都是北面位。北面位的确认,对正确理解左右的尊卑意义极其重要。

1.堂礼

《礼记·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者,辞毕,乃稽首谢过受谏也。‘北面’者,在堂礼也。故《乡饮酒礼》宾主皆北面拜。”《仪礼·特性馈食礼》:“[疏]则知凡堂下,虽不见面位者,皆北面拜可知。云凡宾以下,至於私人拜受送,皆北面,故云‘凡’也。”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一》:“凡门外之拜皆东西面,堂上之拜皆北面。……盖堂上以南乡为尊,故拜以北面为敬。”北面位的右是东。

2.书写格式

古人书写时,在竹简或纸张上的方位是北面位。《礼记·曲礼上》[疏]云:“‘献粟者执右契’者,粟,粱稻之属也。契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郑注此云:‘契,券要也,右为尊。’以先书为尊故也。”就行而言,右边要先书。名录排位在上的必然要写在右边,依次从右往左。如果位次下移,在书写上必然从右往左移,因此,职位下迁为左,地位低下也为左。《史记·灌夫传》:“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索隐王劭按:董勋答礼曰:‘职高者名录在上,於人为右;职卑者名录在下,於人为左,是以谓下迁为左’。正义:秦汉以前用右为上。”君王尊东,“於人为右”是北面位,右为东,所以,君王拜蔺相如为上卿,位次在廉颇之右。在书写格式上,位次第一的写在右边。既然排名第一写在最右边,那么,没人超过他,也就“无出其右”了。

如果换成南面位,如《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这儿的“虚左”是以信陵君为主视,采南面位,左为东,为尊。

综上分析,“位在廉颇之右”、“无出其右”和“虚左”,其“左”、“右”所投射的自然方位都是东方,关键在于南北面位的转换,与其说尊左尊右,还不如说是尊东。而“左迁”的“左”所投射的自然方位是“西”,从东往西迁移则暗喻着“贬官”之意。“虚左”和“左迁”的“左”,字是一个,但其所投射的自然方位,前者指东,后者指西。这就是“虚左”、“左迁”与“无出其右”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并行不悖的原因之一。

(二)面位相对

《礼记·玉藻》:“凡侍於君,……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疏]正义曰:“此一节论人臣侍君及被君召之仪。‘凡侍於君’者,谓臣侍君法也。凡者,臣无贵贱皆然也。……听上,谓听尊者语宜谛听,故仰头而面乡上以听之也。……‘听乡任左’者,此解‘听上’也。庾云:‘听上’及‘听乡任左’,皆备君教使也。”郑注《少仪》曰:“‘立者尊右,则坐者尊左也。’侍君之时君坐,故侍者在右。是以‘听乡’皆以左为任也。此谓臣以左耳近君,故云‘任左’。”立者与坐者面位相对,尊者南面而坐,左为东;臣北面而立,右为东。“坐者尊左”指君王以左为尊。“立者尊右”指臣以右为尊,以东为上,即统于君。坐者和立者所尊的“左”和“右”都是东边。有学者[8]将此例中的左右作为对立的例证,显然是不辨面位所致。

三、配位

(一)配位的基本性质

配位指在特定场景中,多人并列排位时,取某一端的自然方位为尊的方位格局。它们具有突出的尊卑意义。配位的书面表现形式为:×上。配位以组的方式出现,每组配位均由两个自然方位组成。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为主配,其余的为次配。如北上与东上、西上与北上、西上与南上等等。

配位与社会生活场景密切相关。不同的场景必须采用相应的配位组,以体现规定的方位尊卑格局。如《礼记·曲礼上》:“古者地敷横席而容四人,四人则推长者居席端。”席端的尊贵来自身份、地位、属性的归属,即“所统”,古人称之为“配位”。如:“奇龄又谓北郊既改从北向,则配位即统於所赂。地道尚右,配位当以东为上,东乃北向之右也。今考《仪礼·大射仪》曰:‘诸公阼阶西,北面东上。’《燕礼》曰:‘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则北郊北向,配位以东为上,与《仪礼》北面东上义例全通。”如果混淆了规定的场景及相应的配位组,势必会造成左右尊卑理解上的矛盾。此前的许多学者无法解释一些字面上的矛盾现象,其原因有三:要么不知道何谓配位,要么把配位中的“上”理解为动作方向,要么混淆了配位组的场景类型。

(二)配位的基本类型

配位有三种基本类型,对应着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三类基本生活状态。

1.现实世界:君王坐北朝南,北方为尊,南面为尊。它是君臣朝拜活动场景,简称南面位。南面位分为两个层次:其一为君王之位,坐北朝南;其二君王以其左为尊,即以东为尊,东是阼位(帝位)。臣的尊卑取向也有两个层次:首先取北的朝向位为尊,这是统于君;其次以东为尊,即以右为尊,这是统于主。

南面位有两个主要变体:南变1(宾主位),南变2 (夫妇位)。

2.神灵世界:太祖坐西朝东,西方为尊,东面为尊。它是祭祀神灵活动场景,简称东面位。由此,规定了室内的尊卑方位。“凡室中房中拜以西面为敬,……室中以东乡为尊,故拜以西面为敬。房中则统于室,亦以西面为敬欤。”(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一)

东面位有三个主要变体:东变1(宾主位),东变2 (父子位),东变3(师徒位)。

3.平常家居:坐阳尚左,坐阴尚右。西方为尊,东面为尊。它是平常家居生活场景,这是家居位。它的基本性质来自神灵世界的东面位,即在室内以西方为尊,但配位与东面位有差别。神灵世界东面位的配位为西上和北上,平常家居为室内平常布席之位,其配位为西上和南上。

(三)基本类型的内在关系

在祭祀礼仪中,有两种方位格局:一是朝践之事;二是朝献之事。如《礼记·礼运》:“[疏]案《逸礼》云:‘毁庙之主,昭共一牢,穆共一牢,於是行朝践之事,尸出於室。太祖之尸,坐於尸西南面,其主在右,昭在东,穆在西,相对坐,主各在其右。’故郑注《祭统》云:‘天子诸侯之祭,朝事延尸於户外,是以有北面事尸之礼。’……乃后延主入室,大祖东面,昭在南面,穆在北面,徙堂上之馔於室内坐前,祝以斝爵酌奠於馔南。……郑云:‘变朝践云朝献,尊相因也。’朝献,谓此王酳尸因朝践之尊也。”

朝践之事在室外,其方位尊卑格局遵循现实世界的朝堂礼仪,太祖南面。朝献之事在室内,方位尊卑格局遵循神灵世界的礼仪,太祖东面。《礼记·礼运》:“[疏]郑云:‘变朝践云朝献,尊相因也。’”神灵世界的方位尊卑格局因袭了现实世界朝堂礼仪的尊卑等级,而这种变化来自“尊相因”。又南面位与东面位的朝向方位之门均为国门。如《礼记·玉藻》:“东门、南门,皆谓国门也。”所以崇阳是其核心特征。

这两个配位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古代社会方位尊卑的重要基础。“室中以东向为尊,堂上以南向为尊。”(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一)而平常家居的方位格局则来自神灵世界的东面位,其主要区别则为正式礼仪与否。

(四)三种场景中的配位

1.南面位

配位为“北上”和“东上”。北上为“统于君”,东上为“统于主”。

坐北朝南是传统文化尊卑方位系统的最尊位置。因此,在配位系统中,“北上”就成为一个首要的、最尊贵的方位坐标,与此同时,“东上”也成为尊贵的方位标志之一。因为“阼,主阶也”,天子即位时践阼升殿,因称帝位为阼。

《礼记·明堂位》:“‘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朝位之上,上近主位,尊也。’[疏]三公则东上,侯尊於伯,故在东。子尊於男,亦在东,是‘上近主位,尊也’。”这些位次的排列均按照由东到西的次序进行。即东尊于西。接近主位的方位是北和东。

1)南变1(宾主位)

⑴主位的性质

《礼记·乡饮酒义》:“主人必居东方。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也。主人者造之,产万物者也。言礼之所共,由主人出也。”由此可见,主人位之尊是不言而喻的。

《礼记·乡饮酒义》:“[疏]宾者接人以义,言宾故以成主人之惠。……今以宾敬接待之,事其尊敬,学习术道,身得成就而有令名。‘是故圣人务焉’者,以上宾主德义之事於礼最重,故圣人务行焉。”

⑵宾位的性质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恭在貌也,而敬又在心。[疏]正义曰:恭在貌,敬在心。宾客轻,故主恭。祭祀重,故主敬。”因此,主对宾的“尊”更侧重于表面态度的“恭”。“乡食之礼,君亲为主,故以宾为宾,尊宾也。君与臣燕,则宰夫为献主,故不以宾为宾,而以为苟敬,亦尊宾也。”[9]《仪礼·聘礼》:“从诸公之席,命为苟敬。苟敬者,主人所以小敬也。”

⑶宾与主的身份轻重

宾主的身份轻重有三种类型:宾重于主,宾敌于主,宾轻于主。

《礼记·燕义》:“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公卿尊矣,复以为宾,则尊与君大相近。”[疏]云:“公卿,朝臣之尊;宾又敌主之义。……云‘尊与君大相近’,言公卿在朝,位与君相近。今若使为宾,被君所敬,则其尊与君大相逼近,故经云‘以大夫为宾’,为其疑故也。”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明主人是尊的,非主人则次之。如果要把非主人的地位提高,则把他作为宾,这样宾就具备了与主人对等的地位,因为“宾又敌主之义”。二是说明公卿本来的地位就很高,仅在君之下,或者说低一个等级。如果把公卿作为宾,则提高了一个等级,就使得公卿与君平等了。“公卿尊矣,复以为宾,则尊与君大相近。”三是说明宾不管多么尊,不能与君平等,即使“大相近”也不行,所以就以大夫为宾。大夫本来就低公卿一个等级,即便为宾,也只是提高了一个等级,还是无法与君相对等。此外,在很多场合中,临时任命一个献主(宰夫),也是为了在饮酒之礼中方便行主宾之礼,以成全君王的德义之事。这也说明宾之尊是虚的。

⑷宾主位的左右关系

《仪礼·有司彻》:“南面於其右,主人之位恒左人。[疏]云:‘南面於其右,主人之位恒左人’者,谓人在主人左,若《乡饮酒》、《乡射》之等,於西阶上北面,主人在东,宾在西。此南面,则主在西,宾在东,故云恒左人也。”北面位时,主的位置在东,宾的位置在西;南面位时,宾的位置在东,主的位置在西,但宾仍在主的左边。所以,以主人为基准来确定宾客的左右位置。“主人之位恒左人”就是强调主和宾在同一朝向时,左边的位置一直是宾的,其中的内涵是“尊左”。此时,左边所投射的自然方位则可以是任何方位。这是“左右”尊卑含义演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即由阴阳属性定位发展到尊卑意义投射,再固定为自身器官肢体的定位,许多以“左”为尊的词语往往都和这个变化的影响有关。

⑸宾主格局中的配位

该场景中的配位,“北上”为统于君,“东上”为统于主,“西上”为统于宾,但“西上”只是限于宾客的、少数人的临时的配位规则。从该场景的整体情况看,仍是遵从北上、东上的配位规则。

如《仪礼·有司彻》:“[疏]注‘东上统於其席’。释曰:尸在门外北面西上,统於宾客,至此升堂,亦应西上,故决之。云‘东上,统於其席’,以其宾席以东为上故也。”

因为尸、侑统于宾客,在门外应该遵循“西上”,但到入席,则应“东上”,因为“以其宾席以东为上故也”。这说明,“西上”在宾主方位格局中,是统于宾的、临时的、局部的配位规则,一旦入了席,则应该服从于“席以东上”的上位规则。

⑹宾主位与南面位的层次关系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尊敬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尸,主也,为祭主也。大学之礼,虽诏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尊师重道焉,不使处臣位也。武王践阼,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疏]正义曰:“此一节论师德至善,虽天子以下,必须尊师。‘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者,二,谓当其为尸及师,则不臣也。此文义在於师,并言尸者,欲见尊师与尸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者,若不当其时,则臣之。……虽天子至尊,当告授之时,天子不使师北面,所以尊师故也。……云‘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者,皇氏云:‘王在宾位,师尚父主位,故西面。’王庭之位,若寻常师徒之教,则师东面,弟子西面,与此异也。”

吴王践阼例有以下几层意思:

①君王对其臣不以臣待之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当他作为祭主时;二是当他作为老师时。如果不当其时,则仍作为臣,这说明“尸”与“师”的身份是临时的,其尊也是临时的。如以虚实而喻,宾之尊为虚尊,主之尊为实尊。

②南面位与宾主位处于两个层次。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因此,不能以臣之道待师,武王只能下堂来,由君臣的南面位换成宾主方位格局,同时为了表示对师的尊敬,让师尚父居于主位,这说明主位尊于宾位,否则无尊师之说。这两种方位格局的选择顺序及其尊位的方位正好也反映了南面位场景中配位的性质层次。

③在朝堂之上,师徒之教的方位,则以老师东面,弟子西面。“与此异也”则强调说明武王下堂来,请师尚父站立在东方,取的是第二层次(宾主位)中的尊位——主人位,而不是第三层次(师徒之教)的弟子位。

2)南变2(夫妇位)

夫妇并列时均为北面位,即妇左(西)夫右(东),这是夫妇之正位。“布卧席,则夫东妇西,从男女之正位也。”[9]我们熟知的“男左女右”,那是南面位的结果,两者的阴阳关系一致。

但在特定场景中,两者的位置会有变化,但这只是临时的、有特定含义的规矩。如《礼记·昏义》:“[疏]‘妇至,壻揖妇以入者’,谓妇至壻之寝门,壻揖以妇入,则稍西避之。故《魏诗》云‘宛然左辟’,谓此时也。‘共牢而食’者,在夫之寝,壻东面,妇西面。”婿与妇进入寝室,进门时,婿稍微向西让一点,也就是往自己的左边再让一点。“左辟”就是往左边让,以示尊敬。进门时,左为西,右为东。又《仪礼·士昏礼》:“[疏]若然,前布同牢席,夫在西,妇在东,今乃夫在东,妇在西,易处者,前者示有阴阳交会有渐,故男西女东,今取阳往就阴,故男女各於其方也。”夫东妇西是正位,先前位置的临时变化,是为了表示“阴阳交会有渐”。

又《礼记·曾子问》:“[疏]正义曰:‘就道右者,行相左也’者,‘就道右’者,以道东为右也。”“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的相对位置关系就由此而来,它和夫妇北面位时的左右关系是一致的。

2.东面位

该场景的配位组为:西上、北上。

《礼记·王制》:“[疏]始祖之主於西方东面,始祖之子为昭,北方南面,始祖之孙为穆,南方北面。自此以下皆然。从西为上,禘则太王、王季以上迁主,祭於后稷之庙,其坐位乃与祫相似。”

1)东变1(宾主位)

君子在家,东面为尊。《礼记·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乡明。”其“当户乡明”的位置在居室内的西北角。《仪礼·特性馈食礼》:“[疏]郑注云:‘当室之白,谓西北隅得户之明者也。’凡言‘厌’者,谓无尸直厌饫神,故郑云‘则尸未入之前为阴厌矣’,谓祭于奥中,不得户明,故名阴厌。对尸谡之后,改馔於西北隅为阳厌,以向户明,故为阳厌也。”阴厌是神坐,是子事父道的父位。阳厌以向户明,是君子在家居之位。如果在堂上,向明则为南面,如《礼记·曲礼上》:“[疏]正义曰:‘俱南面’,解‘乡与客并’也。言於堂上俱南面,是向明故也。若不於堂上,则未必南面,当随时便而俱向明。”

又《礼记·曲礼上》:“[疏]非饮食客,谓来讲问者。布席,谓舒之令相对。……若讲问之客,布席相对,须讲说指画,使相见也。……相对者,唯讲说之客耳。不在牖前,或在於室。……‘主人跪正席’者,客虽来讲问,而主人宜敬,故跪而正席,示亲客之来也。虽来讲问,犹以客礼待之,异於弟子也。”因为在室内,主人在西(东面),对来讲问者,尽管其位在东(西面),不能等同于弟子,要以客礼待之。此为室内的宾主之位。

2)东变2(父子位)

在宗庙里,君王以子礼事尸。《礼记·礼运》:“[疏]王在宗庙,以子礼事尸。”子事父之道,有两个面位:一是在户外,《仪礼·特牲馈食礼》:“[疏]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天子诸侯之祭,朝事延尸於户外,是以有北面事尸之礼”;二是在室内,《仪礼·士虞礼》:“[疏]西面向尸,尸东面”。因此,室内的父子之位,父东面,子西面。以父位为尊。

3)东变3(师徒位)

《礼记·学记》:“[疏]云‘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者,皇氏云:‘王在宾位,师尚父主位,故西面。’王庭之位,若寻常师徒之教,则师东面,弟子西面,与此异也。”又《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师徒之位,同于父子之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3.平常家居

平常家居的主要特征是室内的非正式礼仪。遵循“坐阳则尚左”、“坐阴则尚右”的尊卑规则。其配位为:西上、南上。即,以西为上尊,以南为次尊。最尊的位置在“奥”,即西南角,即“席东面近南”。

《礼记·曲礼》:“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布席无常,此其顺之也。上,谓席端也。坐在阳则上左,坐在阴则上右。[疏]‘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者,谓东西设席,南乡北乡,则以西方为上头也。所以然者,凡坐随於阴阳,若坐在阳则贵左,坐在阴则贵右,南坐是阳,其左在西,北坐是阴,其右亦在西也,俱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者,谓南北设席,皆以南方为上者。坐在东方西乡,是在阳,以南方为上。坐若在西方东乡,是在阴,亦以南方为上,亦是坐在阳则上左,坐在阴则上右。此据平常布席如此,若礼席则不然。”

《礼记·曲礼》:“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疏]:“‘居不主奥’者,主犹坐也。奥者,室内西南隅也。室乡南户,近东南角,则西南隅隐奥无事,故呼其名为奥。常推尊者于闲乐无事之处,故尊者居必主奥也。既是尊者所居,则人子不宜处之也。”

(五)三个场景之间的配位组关系

三个场景中,配位有无“北上”是区分官方礼仪场合与平常家居场合的重要标志。在官方礼仪场合中,“北上”为尊君,“东上”为近主,均表示尊;“西上”为尊神;局部的、临时的“西上”为尊宾。家居中的“西上”为尊尊、尊亲,它以“西上”、“南上”与官方礼仪场合的“北上”、“东上”形成相对。由于场景的配位格局不同,左右所投射的尊卑意义也就不同,如堂上的宾主位,以东为尊,(北面位)右为尊;室内的宾主位,以西为尊,(北面位)左为尊。就实质而言,都是以主人为尊。

[1] 杨豪.我国古代尊右卑左制俗与衣著左右衽[J].岭南文史,2003(1):19-21.

[2] 李斌.古代“左右”与“尊卑”关系考据[J].现代语文,2007(4):7.

[3] 梁宁森.方位座次中的文化含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17.

[4] 张景贤.中国古代的尚左与尚右观念[J].历史教学,2000(9):15-18.

[5] 王希杰.就左和右说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复杂性[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25-130.

[6] 姚国旺.秦朝官制尊左卑右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39-43.

[7] 谭学纯.“左、右/东、西”:尊卑意识及其文化蕴含[J].社会科学战线,1994(5):259-266.

[8] 常林炎.尊右、尊左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5):23-27.

[9] 黄淦.仪礼精义·士昏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41-406.

The I 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s on the Evolution of Superiors and I nferiors

SUN Zhanlin

(Zhongguo High School,Shanghai 200235)

In ancient times,whether a geographic position is superior or inferior depends on whether it orientates towards the sun.Under the imperialpower,in naturalworld the direction of east is honored in official ceremonieswhile in spiritworld and homesteads,the direction of west is venerated;restricted by the direction a person or an object faces,Yin and Yang of geographic positions form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determining whether left or right side is superior or inferior;besides,whether a person or object is on the left-hand side or right-hand side also influences the implication of left and right side or superiors and inferiors in their course of evolution.

geographic positions;the direction a person or an object faces;Patterns for position arrangements;left and right side;superior and inferior

G02

A

1671-7422(2010)01-0028-05

2009-10-28

孙占林(1952— ),男,上海市人,副教授,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定兴)

猜你喜欢

尊卑礼记配位
SOUNDS OF THE VILLAGE
[Zn(Hcpic)·(H2O)]n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性能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倪进明
德不配位 必有灾殃
平淡之中时见波澜
文明
关于汉语,维吾尔语方位词“左,右”的尊卑观念及互译
两个具stp三维拓扑构型的稀土配位聚合物{[Ln2(pda)3(H2O)2]·2H2O}n(Ln=Nd,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