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篇教学中西方“时间”文化的认知性辨析
——以大学英语语篇个案为例

2010-08-15王永全

关键词:时间潜意识视域

王永全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英语语篇教学中西方“时间”文化的认知性辨析
——以大学英语语篇个案为例

王永全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英语语篇中的多数“时间”不是指普遍理解的具体的物理时间与心理学上的无意识等,而是指西方哲学中意向性和视域性的意识。正确理解 time一词,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篇章中语言的语义功能和主题的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接近西方人的思维,全面科学地习得地道的英语。

“时间”;意识;潜意识;视域;英语篇章

英语中的“时间”涉及现代西方哲学、西方文论等领域,是西方文明的一大精髓。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正确理解“时间”和与其相关联的“自我”、“意识”、“潜意识”、“存在”等词的哲学本源意义,对于把握语境和文章的主题,对于培养学生地道的英语思维至关重要。

一、作为意识的“时间”

在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并非世俗的时间,而是世界“时间”,他认为这种“时间”没有过去,只有现在。黑格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念,使之更加抽象化并沦为世俗的时间。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胡塞尔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时间”的概念。他认为“时间”是一种意向性的意识流动,任何意象源于先验的原初的主体意识,任何意象都是前意象的滞留,任何前意象都是后意象的前摄,它们在回指先验主体的同时,自身得以自由的创造。这时,他者的躯体变为身体,这是一个不断的主体间性的动态过程。自我和他者相互作用,他者的视域和我的视域相遇,他者的出现更加扩大了我的视域,这样世界视域不断扩大。“时间”视域是构造出来的,并非固定的、现成的。它并非物理空间和心理学的时间,其特点在于自由性、创造性和无休止的流动性。

海德格尔从胡塞尔的理论中受到启发,但他认为胡塞尔的“时间”是关于认识论的,并未真正摆脱主客二分的窠臼。海德格尔接受了康德的关于在意识合成中先验想象力的重要作用。他所说的“时间”不是物理上也不是心理上的时间,它是一种缘在,是“一种有限而无界的牵挂境遇,它的界限就如同‘自己的死亡’无法被现成化,但却活生生地构成着、塑造着人生世界”[8]136。“时间性”作为缘在,既构成将来的世界,也是一切构成的终极,因此,它无法被超越。由于自我、他人和世界视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人的在世状态诸如怕、畏惧、焦虑都必然是向死存在。法国哲学家萨特继承与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他承认“时间”的历史性,认为人的存在处境不仅是在无数个人和他人的流动组合中而且是在相互间自为的虚无化中被构成的。从人的自为、虚无到他人的世界、自我世界,这些基本的“时间”概念比较有效地和生动地诠释了意向性意识的自由性,以及在综合性地构成世界视域的过程中它们各自被构建的历史性的进程。他人与我都是自由的,因为只有在原初的世界构成中自为虚无化,他者才能产生。

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潮都受到了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但是它们与后者具有一定的分歧,尤其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较为突出。德里达认为,存在主义最终并未打破主客二元对立,应以延异的形式重新界定“时间”意识。他指出,延异“即差异的实现或发生,实现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差异作用的时间延缓和时间积蓄和时间化”[3]85。他与其他后学代表人物罗兰·巴特等一起以文本为切入点,把互文性、文字游戏、多声部、大杂烩、无序性等概念看做是文本的特征,其中传统不但已经失去权威,而且“作者已死”。这些思潮把“时间”意识中的自由性无疑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体现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

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后学观点中的“时间”早已经存在于西方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影响着我国的外语教育。众所周知,中国人学习外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中西文化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它们在英语语篇中的渗透势必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境的理解和对英语语言的习得。因此,正确地理解“时间”对外语教学至关重要。

二、以大学英语语篇为例看“时间”的哲学内涵

在《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 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12月第 1版)的第 3单元 Text A中,文章的标题为 CopingW ith Crisis(应对精神危机)。课文的第 1段阐明了主题:精神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都须勇敢地面对;第 2段论述了在与他人相处并发生矛盾时,应善于原谅对方;第 3—4段指出控制自身对危机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否则它会导致肉体上的疾病;第 5—6段说明必须克服自恋与悲恸;第 7—9段是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自然地与文章的第 1段主题合拢。其中第 5段有几个句子学生很费解。

I believe in blind faith.I have known people who have suffered deep personal tragedies,and this faith has helped them.But I also believe in the efficacy of positive action to overcome grief.Time is a healer,but those who help time by using itwisely and wellmake a more rapid adjus tment.(我相信盲目的信仰。我结识了许多人,他们曾遭受过重重的个人灾难,而这一信仰曾经帮助过他们。但我也相信他们曾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战胜了悲痛。时间是良药,但是,只有明智地有效地利用时间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才能更快地自我调整。)

在猜测 time的含义时,学生皆认为其意指物理上的时间,很难与语境结合起来。即便有的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但还是不能理解时间的语境意义。然而,在本文中 time实际意为流动的意识流,只有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help time),只有不断地否定与改进自我,通过和他人的相互沟通,才能持续地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态,从而使得自己的世界视域不断扩大。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3月第 1版)的第 8单元Section A的Birth ofBright Ideas(奇思妙想的产生)一文,论述了潜意识 (unconsciousness)在奇思妙想产生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无论是从词典上还是从课文来看,学生大多认定 unconsciousness应是心理学上的无意识。可是,学生并不知道无意识的真正内涵。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来自于过去的生活事件,其中主要是儿童期性发育过程中的创伤性经验,如儿童恋母情感受创而郁结的病例情结,所有这些被压抑的心理都有十分强烈的要求出路的愿望,企图得到发泄和表现。于是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都成了这种发泄和表现”[9]108。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文化价值观念引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动力来自宗族中祖先的神话原型。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并完全控制作者的意识,使之沦为“艺术的工具”[9]126。显然,心理学上的无意识只能扼杀艺术家的创造力,并无什么奇思妙想可言。法国哲学家拉康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并把结构主义的无意识推进到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高度。他提出的以他者话语为基本结构的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意识”的性质,因为自我的一切欲望不仅是为了潜在的他者而且因为他者对自我主体的解构而产生焦虑。本文中的 unconsciousness并非指无意识而是指哲学上的富有自由性的时间潜意识。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观点,潜意识是“沉睡中的联想”、“彰显意识的类比”,是原初的世界视域的显现与构成。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所说的他人实际是指另类思想,我有我的本己思想,两者分别是自由的主体,但它们通过主体间性相互否定,他我世界和自我世界不断作用并显现为持续变大的世界视域。萨特特别指出,他人与我在原初的互动中通过各自自为的虚无化和共在不断地形成创新的思想。

课文的第 1—3段提出论题,即大多数奇思妙想来自潜意识;第 4段以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在睡梦中所产生的奇迹作为例证。

Falling into a sleeplike condition,he suddenly felt as though he was sinking in a mighty flood of water, and the rush and roar soon took musical shape within his brain…the conscious mind at the moment of creation knew nothing of the actual processes by which the solution was found.(他进入了似睡非睡的朦胧状态,骤然间感到自己仿佛掉进了滔滔洪水中,不断地下沉,很快洪水的冲击声和咆哮声以音乐的形式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久存于心中,却始终未能谱写成的《莱茵河的黄金》管弦乐前奏曲终于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在这个事例中,意识在创作的时候对发现答案的实际过程一无所知)。

许多学生对这一事例甚感困惑,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把这个问题表面化和课文的结尾相互矛盾。可是,这里关于意识的“一无所知”指在视域融合中自为的虚无化,是潜意识,并非真的一无所知。

第 5段又用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发现福克斯函数的故事来论证潜意识的巨大作用。他长期以来对这一数学问题苦思冥想,但终没有任何结果。一天晚上,在辗转难眠中发生了奇迹,因为“意识一直注视着在潜意识中形成的新数列组合”。学生在此又陷入迷惑,因为他们误认为意识和潜意识不仅是截然不同没有任何关联的概念,而且亨利的失眠怎能比得上瓦格纳的酣梦呢?然而,我的视域和他人的视域以共在的形式不断地相互碰撞,相互构成,永远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意识,任何人的意识都会被他人超越。瓦格纳和亨利的体验是潜意识的两种表现,尽管它们看似不同,但不能把其截然分开,否则这会与课文的语境以及篇章主题相悖。

第 6段再次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例来论证潜意识在创造性思维中的独特效用。笛卡儿长期致力于对必然性的探索,但均劳而无功。1619年 11月20日的一次梦想却使他突发奇想。从此,他认定“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英译为:I think; therefore I exist.)”。许多学生认为,我的存在意指我的肉体没有死亡,无论如何,他们不容易把它和主题联系起来。因此,弄清楚这一哲学术语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我思意味着我不断进入时间的视域,同时在自在中我既自为又虚无化;在我思的基础上我存在,即我的意识和他人的意识不断合成并变化为新的自我意识。

末段是全文的结论,其中末句是关键。

Butin creative thoughtthe unconsciou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w organized forms from relatively disorganized elements.(然而,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正是潜意识使得相对无序的成分变成新的有序形式)。

这里的“无序”指思维原初的混沌的存在状态,而“有序”指意识在视域中的综合合成与共在。

另外,大学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的 self一词具有深刻的哲学寓意,并非纯粹的肉体。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 9单元的Major Questions ofMajors(专业选择之大困惑)一文的末段有这样一句:“Involve yourself in those things that interest you…(你要参加你感兴趣的活动……)”,其中的 yourself暗指每个学生都不应对专业课的选择过分担忧,而应改变自我心态,因为未来的工作往往与自己规划的专业不符。在第 10单元的 Being Honest and Open(做个诚实正直的人)一文的第12—13段中有两个短语:“…in order to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来保持良好的自我感受)与So be yourself…(因此要表现出真正的自我……)。”这两个短语暗示正直产生于自我的内涵 (inner value),包括自尊 (self-respect)和良知 (conscience),而不是外在的,如容貌与地位 (looks and status)这样的东西。这些例句中的 self不仅表示意向性的返指,而且在“时间”视域中是本原的自身意识,即“单个自我的‘本己意识’,更确切地说,自我本身作为在世界中存在着的自我的意识”。这基本上相当于萨特所说的自身意识。[7](433)

最后,英语语篇中出现了某些解构性的语言。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3月第 1版)的第 9单元的 TextA中有一句:

Should you ask successful students around you, you will discovermore tips.(如果你问一下周围表现优异的同学,你会发现更多的实用小建议)。

这一句前半句是虚拟语气,特点是将 if省略should提前,但后半句不是虚拟语气。在虚拟语气中,非真实条件产生非真实结果,但在此句中,非真实条件却产生真实结果。这意味着无论是真实条件还是非真实条件结论都是真实的,这听起来有些不合逻辑。此句在语法中极少见,属于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的互文游戏,是一种解构性的语言,打破了虚拟语气的传统模式,强调凡是与众不同的学生必有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你只要向他们请教就必然会受益,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结语

“时间”作为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文化元素在英语语篇中已经广泛存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时间”以及与其相关的哲学概念,并对其科学区分,势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篇章的语境洞察力,有助于理解和迅速掌握地道的英语,有助于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1]HeideggerMartin.Poetry,Language,Thought[M].Translated byAlbert Hofstadter.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2]Huaaerl Edmind.Ideas: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onology[M].Translated by W.R.Boyce Gibson.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3]〔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M].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法〕让—保尔·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8]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9]胡经之,王岳川,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第二版) (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The Cogn i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W estern Culture of"Time"in English Textual Teaching——Taking Certain Cases of College English Textual Teaching i n China as Example

WANG Yong-quan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Zhengzhou451191,China)

In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time"cultures are mostly not referred to as the commonly-existing time in physics and unconsciousness and so on in psychology,but as a kind of intentional and horizontal consciousness in theWestern philosophy.Not only does it involve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of"time",but also is helpful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mantic functions of language and the subject in a text.Distinguishing"time" issues correctl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udents’approaching the Westerners’mentality effectively and acquiring pure English fully and scientifically.

"time";consciousness;unconsciousness;horizon;English text

H319

A

1674-3318(2010)03-0083-04

2010-03-18

王永全 (1968-),男,河南灵宝人,河南工程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时间潜意识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