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双重向度

2010-08-15郭振香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名教哲学史逻辑

郭振香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双重向度

郭振香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双重向度包括:教学内容上历史的追溯与逻辑的演进,教学方式上诗意的契入与哲理的升华,教学目标上生命的涵咏与时代的担当。双重向度下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又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

《中国哲学史》;教学;双重向度

《中国哲学史》是我国高校哲学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解读中国历史上每一位重要哲学家的核心观点,分析主要哲学流派的逻辑演进,探寻各大哲学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中国哲学史》课程的教学中,为了避免单一的、零碎的、填鸭式的讲学,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上打开双重向度。

一、教学内容:历史之追溯逻辑之演进

中国哲学史涉及的典籍之多、人物之众是不言而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择一些标志性的典籍与代表性的人物来介绍,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纵向梳理中国哲学发展的源与流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史在发展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正如肖萐父、李锦全先生所言,“每一阶段的哲学运动,大体都有一个思想的起点和终点,由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展开,范畴的演变,争论的深入,到思想的总结,形成一个首尾相应的逻辑进程。”[1]11在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中国哲学发展每一阶段的逻辑进程,还要分析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逻辑演进。哲学的逻辑运动往往围绕着人类的核心问题而展开,因此,抓住中国哲学史上的中心话题,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哲学逻辑演进的关键。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天人关系问题是哲学争论的中心话题。夏殷之际,在天命神权的宗教意识下,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是由天帝直接向下灌注命令使然,从夏殷两代先后灭亡的教训中,周朝贵族总结出“天命靡常”的道理,强调人君只有以德配天命、体民情、得民心才能长治久安。孔子继承周代传统,一方面致力于将人性从神性意义之“天”的笼罩下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人类以道德实践与德性意义之“天”相契合。后儒虽各有特色,然而在以人类的道德实践上达天德的思路上却与孔子一脉相承。

在道家哲学中,天人关系问题集中体现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老庄明确反对以人事毁坏天然,这一精神被魏晋玄学中的竹林七贤继承和发扬。在玄学思潮中,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是众人争论的焦点,王弼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裴頠要求弃自然而任名教,郭象指出名教即自然,自然与名教关系的正、反、合体现了中国哲学在魏晋时期由起点至终点相对完整的逻辑运动过程,而魏晋时期的自然与名教之争又是先秦两汉天人关系争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接续与展开。宋明和清代时期天理与人欲关系的争论,又是对魏晋时期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新开展。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中的发展,表现为近似螺旋式的曲线,反映出人类哲学认识史的逻辑。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主线,在对中国哲学的历史追溯中,探寻和讨论这条主线的逻辑演进,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明晰地把握中国哲学的主要脉络,而且能够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辨能力。

二、教学方式:诗意之契入哲理之升华

中国哲学的特色不在于建构一套形式上完整的、严密的知识论体系,而是以直觉的形式表达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体验。在表述方式上,往往用对话、描写、隐喻、韵律诗等形式来表达思想。冯友兰先生指出:“寓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2]11根据中国哲学的特殊表述方式,我们在给同学们讲课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特殊的途径,即诗意的契入,哲理的升华。

如朱熹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教学的重点内容,澄清朱子的理气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朱熹既说“有是理然后有气”,又说“理在气中”,同学们对此很是疑惑。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从朱熹的诗文契入,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诗的字面涵义是书本大小虽如半亩方塘之有限,但其中蕴含着无限的知识。然而朱熹所要表达的并非是诗中直接所说的,从哲学思辨的角度看,此诗所阐明的是现象与本体的关系问题,即现象之所以生动清明,是因为有本体的生发不息。朱熹谓此不息的本体为净洁空阔的理世界,并认为它是一切现象的源头活水。

又如老庄“道”论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庄子的寓言入手。《庄子·养生主》所叙述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为同学们所熟知,大多数同学都由此寓言感叹庖丁技艺高超。当我们提示庖丁释刀对文惠君所说的第一句话乃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即庖丁所注重的是超越于“技”的“道”。同学们便会进而思考“技”与“道”的关系,发现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在于他所说的“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即对自然之道的依顺。同时,我们还会推动同学们思考这则寓言为什么会出现在《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有什么关系?刀比喻什么?牛比喻什么?有的同学便会回答:具有复杂结构的“牛”比喻当时黑暗的复杂的社会,“刀”比喻时刻会受到伤害的人的生命。课堂教学由同学们的回答再向前推进,便能得出庖丁解牛的寓言所暗示的哲理:身处乱世之中,因任自然之道,将会达到保养自身和解构社会的两全。

哲学是超越现象的形上学,中国哲学形上性质体现在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中国哲学具有理想化的诗意的特征,因此,由情意的体验入路,再作理性的思考,将会更好地把握中国哲学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生命之涵咏时代之担当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并非静态地灌输既有的知识,而是结合一定的经典文本,创设特定的情境场域,激发学生的生命情趣和思维活力,在与往圣先哲的历史对话中,体验圣哲的聪明睿智与生命情怀,自觉担负起时代之使命。

中国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生命的哲学,是一门探求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的学问。在孔子看来,生命之伟大,不在于神灵光环的照射,而在于自觉从现实生命中提升一光畅的德性生命,从而由对外在世界的完全依托转而挺立道德自我,成就他在。相对于世俗的功名利禄,孟子推崇的是崇高的道德境界,他为生命的价值理想确立了操之在己,求则得之的自由原则。

同学们对孔孟哲学中的担当意识、宇宙精神往往能够直观地觉察到,对于《周易》、老子哲学的理解,则容易走向“器”和“术”的层面,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则要引导学生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境域。谈到《周易》,同学们首先将它与卜筮、测算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则强调正是《易传》对《易经》的德性化诠解才使得《周易》由一本卜筮书转变成哲理书。《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谓继承天地生生之德即为“善”,成就天地创化之业即实现了人之“性”。人若不能自觉成就一阴一阳之不绝,自我限隔在天地流行之外,对宇宙大化毫无担当,则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意义。关于老子,同学们往往倾心于其“物壮则老”、“强梁者不得其死”、“柔弱胜刚强”的名言,把老子哲学的重点放在居弱守雌、立于不败之地的策术上,我们则引导学生从“道”的层面解读,指出老子用水、牝、婴儿等柔弱之体象征“道”,是为了说明“道”自然虚静、柔弱不争的特性,运用到政治层面,则是反对统治者对百姓轻率地干预和任意的搅扰,赞扬圣人以清净无为之道成就百姓生命的轻松与自由。即使是佛教哲学,其主旨亦在于放弃物我两执的负累而获得生命无滞无碍的自由。

在中国哲学史上,因为历史环境和社会主要问题的差异,不同的哲学流派所展现的生命律动各不相同,我们在讲授《中国哲学史》时,注意将中国哲学的主流价值取向渗透到同学们的生命过程中。对于时代的主题与社会的责任,同学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回应。儒家对责任的担当,道家对性情的涵咏,对同学们的生命成长的激励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将伴随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历程,这是《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持久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史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讲授《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不仅要展示中国哲学主题的发展,分析中国哲学的逻辑演进,还要弘扬中国哲学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奉献精神。双重向度下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哲学认知水平,而且可以启悟个人生命与民族生命、宇宙生命的融通。

[1] 肖箑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何玉付

Double Directions in Teaching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GUO Zhen-xiang

Double directions in teachingHistory ofChinese Philosophyincludes historical tracing back and logical evolution in teaching content,poetic integrating and philosophical sublim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life nourishing and times undertaking in teaching aim.To the students,it can improve their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and strengthen their 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er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teaching;double directions

B2,G424

A

1671-8275(2010)06-0079-02

2010-09-09

郭振香(1973-),女,安徽当涂人,安徽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儒家哲学。

猜你喜欢

名教哲学史逻辑
《企鹅哲学史》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郭象《庄子注》对真伪“名教”的辨析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谢林与黑格尔论笛卡尔——以《近代哲学史》和《哲学史讲演录》为例
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自由观”——庄子现代诠释的重要进路及其反思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个体与名教的统一——王弼名教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