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俗文化的流行与嬗变

2010-08-15陆万胜

潍坊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通俗文化

陆万胜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通俗文化的流行与嬗变

陆万胜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当代中国,通俗文化的流行是不争的事实。何谓通俗文化以及通俗文化流行的原因,如何通过对通俗文化的评判与引导,使其向先进文化乃至于经典文化嬗变,本文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阐述。引领先进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在理论上、实践中正确认识通俗文化流行与嬗变的规律,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俗文化;经典文化;嬗变

一、关于通俗文化

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文化发展的今天,“文化”一词几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有人认为:文化即社会,即人的创造,人的生存环境;也有人对“文化”作这样的诠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即人化或社会化,因此,广义的文化又可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仅仅指精神文化,包括精神领域中的一切东西。人们经常使用的“文化”的概念,如“社会的三大构成要素是:政治、经济、文化”,这里所用的就是“文化”狭义的概念。

通俗文化是对精英文化、经典文化而言的。在众多的关于通俗文化的论述中,对通俗文化的描述也是见仁见智,众说不一。在西方,通俗文化也被称作大众文化,因为这种文化的接受者是人民大众,故称作大众文化。早期的大众文化具有贬义的色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曾兴起一股文化批判思潮,当时象法兰克富学派及其它一些学派组织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当时谈不上说理与研究,而是偏激式的否定。所以,在一般人们的认识中,通俗文化仅仅是时代的“亚文化”,成为社会精英们不屑一顾的文化现象。

通俗文化除了接受者的“大众性”外,还具有明显的受商业利益驱动的特点,特别是在大众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通俗文化的商业特点更是明显。也正是因为通俗文化对商业利益的追逐,通俗文化产品的娱乐性也特别强烈。

但是,通俗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尽管在人们的认识中将通俗文化置于文化的低下层面,但通俗文化的发展却汹涌澎湃,几乎成了当代文化的主流。在当代社会,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着、发展着,而且成为令社会关注的文化产业的支柱,它不仅给社会带来滚滚的商业利润,同时,通俗文化在社会道德重建、信仰重建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表现为对精神文明的促进,有时表现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消解。

审视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内涵,通俗文化确实包括了一些低俗的、粗糙的、或正待要进行加工、改造、提升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了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能为大众提供真、善、美精神享受的文化产品。所以,通俗文化有资格向高雅文化要求同等的社会待遇。因此,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已经开始或正在开始反客为主,一跃成为背后有政府推动的主流文化。我们有必要理清通俗文化流行的原因,把握通俗文化的嬗变规律,使之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现象,这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二、通俗文化流行的原因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以经济领域的改革为先导,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作为受经济基础决定或制约的文化领域,也受到剧烈的震荡。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从“文革”的错误的泥沼中挣脱出来,认真总结了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审时度势,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集中起来的土地重新分到了农民个体手中。在其他产业领域,外商独资,个体企业,合资企业以及股份制所有制形式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国有、集体所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多元文化产生的新局面。

我们可以当时文学事业的发展现状看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文学艺术从来就是文化发展的表征,一个民族的一定时代的文化时尚、文化品位,往往首先通过这个民族的一定时代的文学艺术表现出来。在文学艺术领域,通俗文学得到迅速发展,这些文学作品多以反映名人遗事,生活热点,人物隐私,社会黑幕,稗史杂闻等为主要内容,这些记实性的文学样式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中。当时的社会商品经济大潮几乎冲决了计划经济的旧体制,绝大多数国民通过参与社会改革,了解了社会,适应了社会的新形势,国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具有了参与社会改革的强烈欲望。通俗的记实文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当时的文坛还吹来一股闲适、无聊的风气,这类作品的作者,大多属于中国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还有一部分人充当了富裕阶层需求的供应商,他们不去反映正在改革开放的主流社会,不去反映人民创业的艰辛和民生的疾苦,而着力反映闺房的脂粉传奇,玩味生活中所谓的雅趣,或刻画杯中的波澜,或感叹无病的呻吟,这类作品的内容,除对风花雪月的吟咏外,便是酒足饭饱后的闲适情绪的宣泄。譬如抒写岁月流失,容颜败退的无奈,写对旧情人的怀念,写丈夫久出不归的情感失落,写与小狗小猫的无聊调笑等,如被称为“小女人”、“小男人”散文某些作品,成为20世纪末文化风景中的一片秋叶,成为通俗文学的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叶,经济改革的大潮荡涤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引发了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政治上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宽松,中国人开拓了扬眉吐气的生活。但是,任何事物在他的产生和发展中都显示了它的两重性,我们在赞美新生活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开始流行,甚至表现性与暴力的文化现象频频出现。另外,带有明显商业广告色彩的有偿报告文学,企业文学、行业文学也随处可见。在这类作品中,为了达到利用文化形式促销的目的,作者不得不迎合绝大多数人的品位。艺术领域的通俗化倾向更为明显。80年代初,港台的流行歌曲开始进入大陆,之后,中国大陆也有了自己的流行歌曲的歌手,当然,大陆歌手的演唱与创作不能不受到港台的影响。因此港台歌曲更是蜂拥而至,占据了流行歌坛的主导地位。流行歌曲之所以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年的热爱,这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首先,港台地区早已是商业化社会,人们生活比较富裕,这一切,令中国大陆的许多人羡慕不已,于是,很容易把来自港台的东西看作“新潮”,成为人们崇拜摹仿的对象,其中青年人又富有好奇心理,追逐时髦,以及在新形势下,人们信仰淡化,对自己的命运把握不住,于是,他们从流行歌曲中找到了寄托。从流行歌曲自身的节奏来说,流行歌曲旋律简单,犹如人的诉说,哭泣,或者是人在歇斯底里时发出的狂呼乱叫,因此,对嗓音条件要求较低,这就为流行歌曲在人们中普及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在其它艺术门类中,通俗化倾向也异常明显。从海外涌进的迪斯科、霹雳舞以及交谊舞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世界经典舞蹈,民族舞蹈受到了冷落,在各类剧种中,人们对大众趣味极浓的小品情有独钟,莎士比亚、曹禺、老舍等中外著名剧作家的作品演出却剧场冷落。在绘画欣赏中,人们已不再青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些印刷精美的美人头,俗不可耐的人体照走进千家万户。

出版界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典文化名著的出版数量明显减少,而通俗性的作品以上百万册的天文数字广泛传播,登载关于“少女失踪”、“分尸惨案”等内容的报刊充斥文化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像制品迅速普及,比其印刷制品,音像制品更具色彩艳丽,画面逼真,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近十几年来,盗版的具有淫秽内容的光盘靠低廉的价格占领了市场。据新闻媒体报道,仅广东省在一个月内,就查获了40多条光盘生产线。以此可见,盗版光盘在民间传播的数量之巨。

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化的通俗化倾向也十分令人深思。唯物论、无神论思想在取得彻底胜利以后,人们又重新面临唯心论、有神论、封建迷信的挑战,甚至连大学生、硕士、博士、教授等高级知识阶层的人也修炼起了功法,相信起了命运,供奉起了弥勒佛、菩萨、耶稣等,在市民居住区、大学校园甚至某些机关,扑克牌、麻将耗费着人们大量的时间,还有那些已经抛至历史垃圾箱的皇历、风水之类,在20世纪80年代,又成为指导某些人出行、交际的依据。

通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人们还不能给通俗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给予“通俗”和“非通俗”以明确的界定,但在通俗文化的流行中,人们似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通俗文化具有大众性、商业性、娱乐性等特点。

通俗性与大众性是一脉相承的,通俗文化首先要适合绝大多数社会大众的口味,通俗文化的需求层面,既包括社会上层的某些成员,也包括大量的文化层次较为低下的大众接受者。通俗文化的娱乐功能也极为明显,通俗文化的作品往往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或以便捷、易懂的方式,能直接刺激接受者的感官,造成接受者心理上的愉悦。通俗文化还具有商品化的特点,通俗文化的作品一般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进入文化市场的,所以,通俗文化作品特别强调它的经济价值。通俗文化的商品化和娱乐性决定了通俗文化的大众性。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自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通俗文化现象,也必须从当代经济基础的变革上,探索通俗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P217)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必然要形成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并产生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文化,它的产生、生存和它的性质,都不能从它的本身得到说明,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寻找解释”。[1](P118)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变革,一种是经济基础的变革,一种是政治制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革,前者不能以后者为依据,而后者却必须以前者为依据,去说明一切问题。对于考察变革时代的文化现象也应如此。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在一定时代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时代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文化现象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文化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为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P118)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精神生活包括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只有指出文化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从文化现象与物质条件的联系中,了解到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是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包括文化现象在内的意识形态也是不断变化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1](P217)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为我们唯物地、历史地考察和研究通俗文化现象提供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走过了坎坷的发展道路。首先,从经济基础的所有制形式看,新中国承袭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破败、落后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低下。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刚刚从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走出来,还来不及考虑、筹划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蓝图,还来不及建立与新中国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基础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当时所急于作的是对生产资料进行了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迅速建立起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城市,通过对私有工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发生了不相适应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又迅速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新中国经济很快就表现出了僵滞呆板的弊端。

在上层建筑领域,政治首先反映了这种统得过死的经济体制,在一般情况下,作为构成上层建筑环节的政治、法律等属于制度结构的部分,应该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发展,当时在我国经济高度集中统一,这样,势必出现高度集中的政治。政治与经济基础的严重错位,反映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必然出现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缺失,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性、积极性遭到压制,“文革”悲剧的酿成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的直接恶果。文化也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同样具有高度集中、一元化的特点,在文艺、宗教、哲学等领域中,往往是根据上级的文件去写作、去编造、去诠释,甚至出现了“文革”中,全国八亿人口共赏、共唱由当时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的人亲自改定的几出样板戏和几曲革命歌曲的怪现象。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曾分析上层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指出它们之间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它们彼此变化的情况也并不相同,常常是或隐或显,或快或慢,因而便产生了他们之间变革和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但是,这仍不能否定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二十几年间,人们奉行着这样一条原则,即政治统帅一切,这样,上层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实际上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歪曲了政治与上层建筑中其他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抹杀了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基本规律。所以,作为当时政治化了的文化不可能出现多元化的繁荣局面。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全面纠正了“左”的错误,对经济基础进行了全面调整,并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有制的改造,所有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个人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个体经济更是如同雨后春笋,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改革后的所有制形式有外商独资、外商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也有国人办的个体企业、个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一改过去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展开公平的竞争,生产力得到发展。

从中国经济基础的生产资料所有者所占份额的比例看,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到1996年,中国共实际利用国外资金2845亿美元,1996年内外资投入为5527亿美元,占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总额比重的近百分之二十。由于个体企业的长足发展,个人所占生产资料的份额不断上升,据国内传媒报道,国内的亿万富翁已近百名,在国内某些地方,个体企业上缴利税已占当地税收的一半以上。这充分说明,多元化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

在中国全面实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势力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新形势下,政治化、一元化的文化必然要走向大众化、多元化,在这种情势下,以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为基本特征的通俗文学得以流行就势所必然了。

通俗文化的流行取决于当今经济领域发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时,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文化市场形成了具有强大统摄力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不仅支配着通俗文化,经典文化也受到大众传媒的强大统摄力的影响。

大众传媒一般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等领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普及率高,覆盖面广,并具有重复性和模拟性。当今世界,通俗文化正是借助于几种传媒的强有力的传播,大量的复制模拟,才有可能进入大众文化的市场,通俗文化才有可能迅速地发展以至普及。

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几大媒介,各具优势,组成了世界文化传播的格局,并以其声势浩大的攻势,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近几年来,报刊的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各类书刊成了寻常百姓坐车旅行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在商品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各书刊报主办机构想方设法地扩大发行范围。增加了大众性、娱乐性的内容。广播、电视也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播映着通俗的广播剧、电视剧以及明星的演唱。互联网上更是异彩纷呈,明星专页、网上文艺、网吧聊天等,几乎将大千社会浓缩到显示器上。总之,几大媒介在传播、复制文化信息方面向着更迅速、更逼真、覆盖面更广大、内容更具娱乐性的趋向发展。因而,媒介对人们的干预和渗透在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在传媒的渗透中发生着改变。

在源源不断地创造、传播各类艺术产品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确实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民族文化结构及审美品位。要真正理解通俗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就必须看到:占人口多数的趣味群体,是通俗文化的最大的消费者群。这样,无论是西方商品经济的社会,还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市场的价值规律,决定了大众传播媒介在运作时,不可能拒绝对通俗文化的传播。

总之,大众传播媒介的蓬勃发展,极为有力地推动了通俗文化的流行;大众传媒也通过传播通俗文化作品,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商品经济的规律不容置疑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应当说明的是,通俗文化的流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通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只有通过极力张扬先进文化,努力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使通俗文化得以净化和提升,消解其中的消极因素,使文化积极、主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通俗文化的嬗变

(一)通俗文化和与之相对的经典文化,从发生学的观点考察,它们的产生,都是人们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与人或自然进行交流、对话甚至斗争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生活这一长河孕育的文化成果。

通俗文化在传播、复制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通俗文化作品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消费者的品味也会不断提高。传播文化制品的过程,就是文化作品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初产生于民间的通俗文化作品,会由粗糙变得细致,由低俗变得文雅,有的甚至可以列入优秀文化之殿堂,成为经典的文化作品。

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文学艺术为例,说明通俗文学向经典嬗变的过程。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就是大众的文学。换句话说,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2]

综观中国文学的发展,通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像小说、戏曲、弹词、话本等均应属于俗文学的范围。俗文学与同时代的正统的、经典的文学相比,后者的范围和领域越显其小。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诗与散文是最早列入中国正统的、经典的文学样式,然而,诗与散文的发展,也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相传孔子编纂的诗集《诗经》,其中大部分是民间流传的民歌、民谣,后来出现的五言、七言格律诗也是在民间诗歌的基础上形成的,考察汉代的乐府诗,六朝的新乐府,唐五代的词,元朝的曲,宋代的诸宫调,都可找出民间文学的基因。

当民间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当时社会的学士大夫们由于社会地位所形成的偏见,可能对这些新的文化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不屑一顾,但每个时代,毕竟会涌现一批有眼光、有勇气的文人,他们能敏锐地察觉这些新的文化现象的生命力和价值,他们不仅大胆地采用这些文化现象,而且不断加以完善和改造,使这些文化现象臻于完美。可以这样说,没有当时大量的民歌,就不可能出现伟大的诗人屈原。没有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就不可能出现诸子散文以及以后的唐宋八大家。没有宋代说书人及他们创作的平话本,就不可能产生《三国演义》《水浒传》及罗贯中、施耐庵这样的大文豪。诸如曹雪芹的世界级经典《红楼梦》,更是历代民间文学滋养、文化传承及个人天才创造的结果。

在文学发展史上,类似上述的材料多如繁星,举不胜数,它们共同证明着这样一个观点:不管是通俗文化,还是经典文化,它们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经典文化只是经过历代文化精英的锤锻和改造,融进了精英们的学识和精神。

理清了通俗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形成、发展脉络,我们会更清楚地认识到,通俗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夹杂着泥沙,难免裹挟着侵蚀人们健康的消极因素,甚至难免在某些方面粗糙与幼稚!所以,我们在接受通俗文化时,要有一个时代的评判标准,对通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要加以剔除,引导通俗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通俗文化进行评判、改造、引导,使之成为先进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先进文化,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它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绝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

任何社会的形态的先进文化,应该是体现着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一定时代的先进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与支撑,而且包含着对先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一定时代的先进文化,不仅评判社会的价值支撑是什麽,这种价值支撑是否与社会发展相吻合,同时,先进文化也体现着社会“应该如何”的价值观念。若按此标准衡量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各种文化现象,便可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西方社会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生在西方社会中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随后的新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文化就属先进文化的范畴,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化,极力批判现行的封建制度,否定封建制度下的种种丑恶现象,为新制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对当代文化现象,尤其是对通俗文化,要仔细考察分析,分清优劣,加强引导,使社会文化沿着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个国家和政党,如果不能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那麽,社会将会出现低迷或骚动,甚至会出现动乱或倒退。在中国的十七、十八世纪,满清封建统治者实行压制知识分子的政策,迫使大量的知识分子归隐避世,并大搞“文字狱”,使大批文人以文获罪,造成当时知识分子思想僵固,并以封建的腐朽文化,极力抵制西方先进思想文化观念的传播,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此时的满清王朝,尽管自我吹嘘出现过“康雍乾盛世”,但实质上已病入膏肓,适值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也只不过是人死前的回光返照,改变不了灭亡的命运。满清封建王朝的“盛世”,依然挽回不了灭亡的定局,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盛世”,缺乏先进文化的支撑。

人民群众永远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精英应该是文化建设的中坚骨干。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坚持文化繁荣为前提,努力引导通俗文化向先进文化的转变。灿烂的东方文化,必将支撑起社会主义中国的新天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1.

责任编辑:徐隆彬

2010-04-05

陆万胜(1950-),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0)03-0028-05

猜你喜欢

通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谁远谁近?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