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训练浅说

2010-08-15

关键词:听者文字语言

熊 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朗读训练浅说

熊 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字作品,是朗读者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作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朗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分析了朗读训练的要领等内容,以期对朗读者进行朗读训练提供一些帮助。

朗读;基本特征;基本要求;训练要领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不仅能使朗读者掌握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语言的听辨和感知能力,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同时还能增强思维、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本文阐述了朗读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和朗读训练的要领等内容,以期对朗读者进行朗读训练提供一些帮助。

一、朗读的基本特征

朗读不是简单的见字出声,它要求朗读者在分析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感受体验,然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技巧,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与精神实质。要掌握朗读的技巧,应先了解朗读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规范性包括选用规范的文字作品和使用规范的有声语言两方面。

朗读应选用典范的文字作品,特别是现代白话文著作,这对语言的规范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不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语言形式上都经过了提炼加工,语言规范,逻辑性强,是人们学习和效法的范本。

朗读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普通话语音既清越又柔和,节奏明快洒脱,韵律宛转流宕,连读起来可如行云流水,娓娓动听,也可大气磅礴,、铿锵激越,而且普通话的词汇丰富,语法精炼,能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用普通话朗读,能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并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情感的再造性

朗读是把文字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作活动。文字语言是作者的原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有声语言是朗读者对文字语言的再创作,传达出朗读者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体悟。朗读者在朗读时,不仅要尊重原作,还要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精神实质和艺术美感。比如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不仅要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语句流畅,还应深入诗的意境,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清新、幽静、恬淡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空山、秋雨、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诗人在诗的四联中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因象得趣,因景生情,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朗读者在朗读之前一定要仔细领会诗歌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味诗人的情感,用有声语言将诗歌语言里蕴含的旨趣传达给听者。

(三)声音的多变性

《吕氏春秋·音初》中写:“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朗读,是将他人作品转化为由自己所读,为别人所听的一种语言活动。朗读者通过诉诸听觉的声音化词语来表达有感于心的文字作品,所以应当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挖掘作者的“风”、“志”、“德”,并洞察作品的全貌,要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融入语音当中,使作品的内涵与自己的情绪、情感融为一体,然后再产生出音声化的朗读作品,真正打动听者的耳朵。

同时,朗读是一个“成于外而化乎内”的过程,文字作品转化成有声语言的过程相当复杂和灵活。朗读者在朗读时,不仅要对应字句,还要注意声音形式的变化。声音形式,瞬息万变,灵活多样,而且因情而异、因人而异。把握好朗读的声音性特点,有助于朗读者展现自己的个性。

二、朗读的基本要求

(一)语义清楚,声音有层次变化

朗读者面对文字作品,不论是在分析、理解作品时,还是在进行朗读时,都必须对文字词句有自己的感受。对作品语义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理解,把握全篇主题和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重点段落和重点词句,这是朗读前必须做的功课。

语义清楚,首先要做到语音规范,朗读时要口眼并用,心到口到,要忠于作品的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注意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语流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都必须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其次要注意处理好作品中具体的词句,恰当地安排停连与重音,使声音的表现富于技巧。停连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为表情达意所需要的声音的中断和停歇属于停顿;声音不中断、不停歇的地方属于连接。停连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作品语句的脉络,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内容,同时具有强调、加重情感、增强语势、突出重点等作用。重音,是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要处理好重音,必须了解作品内部词语关系的主次。朗读前应对作品做好准备和处理,理解作品含义,分清层次结构、主次关系,恰当地安排好重音,而不能望文生义,见字便读,否则读出来会有音无意、含糊一片。

(二)感情真挚,声入心随

感情是朗读再创作的核心,是朗读有声语言的生命,是朗读技巧的灵魂。朗读者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体验,会不禁地对作品产生一种亲切的情绪,这就是朗读者的感情色彩。它经过大脑等内部器官反复交错的活动和化学的、生理的变化,是朗读者感受的发展和态度的深化。“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朗读者要唤起听者的感情,使听者产生共鸣,就必须仔细体味作品内容和含义,进入作品的角色和情境中,用声音表达出作品的爱憎、悲喜等感情,使听者觉得字字句句好像是从自己心中自然流淌出来似的。

比如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我们应通过词句体会出作者的英雄气慨和爱国激情。读那些充满浩然正气的词句时,我们会对英雄岳飞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把他坚贞不屈、慷慨激昂的豪情表现出来的愿望也会逐渐强烈起来。此时,我们将词句形之于声,就会饱含激情,听者也会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三)语言规整,感染力强

朗读是一种庄重、质朴的有声语言活动,朗读的语言应是规整的,不需要过多地夸张和渲染。

语言规整,是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字音准确,词或词组的轻重格式正确,语法和逻辑关系清晰,语调起伏得体,不忽高忽低,节奏变化平稳,不忽快忽慢,音色拿捏到位,不忽尖忽粗,没有“抖音”、“滑音”等。另外,还应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中断、不颠倒、不拖腔、不重复等。但语言规整不等于呆板,朗读的语言应该是起伏变化,具有感染力的。如果朗读时语言错误多,语调变化少,单调雷同,就会使朗读显得呆板、平淡,缺乏生命力。

三、朗读训练的要领

(一)把握作品内容,领会作品主题

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透彻理解作品的含义,是作品朗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诚然,朗读中各种表达技巧的运用很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把握作品内容这个前提,那么任何表达技巧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纯粹的形式主义,朗读者也就无法真实地传情,并让听者真正地动情了。研读作品内容,要弄懂词句、弄清结构、弄明主题、弄通背景、明确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明主题。

主题是作品内容的集中和升华,是作品的实质和个性。主题是统领全篇的线索,两篇作品,即使主要内容很相似,甚至写的是同一件事情或事物,但由于角度不同,意趣不同,主题也会截然不同。朗读前应领会作品主题的具体性、特殊性和独创性,根据作品的意趣来处理朗读时的语音和语气。例如,同样是写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是咏物寓志,以清新的笔调写出梅花的傲然不屈、孤芳自赏,暗喻自己傲世雅洁的志趣,所以朗读时要表达出低沉孤高的韵味,语气不能激越。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写的是梅花的美丽积极、傲寒俊俏,体现了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所以朗读时要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语气应该激昂。

(二)把握作品基调,分清主次轻重

基调,是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总的态度感情、色彩和分量。任何作品都有统一完整的基调,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情感的综合表露,朗读前须仔细体会。把握作品基调的前提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力求对作品主题、体裁、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做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产生出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朗读者才能做到“情与意”相通——作品的思想感情成为朗读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追求“声与意”相谐——作品语言成为朗读者想要表达的话语,朗读者根据作品基调设计出整体的朗读技巧,达到有声语言与文字语言的有机融合。例如,《月光曲》一文主要表现了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和盲姑娘对音乐家的敬仰。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感情是深挚和亲切的,这就是作品的基调。根据这个基调,我们应使用亲切的语气、轻柔的声音和缓慢的语速来进行朗读。

分清作品主次,确定朗读重点,既是了解作品的需要,也是朗读的需要。朗读者应仔细揣摩那些重点段落和词句,对作品核心和那些体现作品基调的精华仔细研究。分清主次轻重,才能设计出恰当的朗读技巧。如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战斗性极强的散文诗,全诗分三层:暴风雨来临前、暴风雨迫近了和暴风雨就要来临了。作者对这三层的设计是层层推进,最后达到高潮。诗的重点在最后一层,而这一层的重点在“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些充满号召性的句子上。朗读时应重锤重敲,逐渐掀起感情的波澜。如果不确定重点,平均用力,一开始就以高音定位,然后像上了弦似的急速推进,就会给人一种声嘶力竭拼命喊叫的感觉,听起来激情有余而真情不足。

(三)切实加深内心感受

感受是理解和表达之间的桥梁,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朗读者才能激发炽热而真挚的感情。感受分为逻辑感受和形象感受两种。逻辑感受是朗读者对文章脉络、起承转合等方面的感受力,朗读者通过逻辑感受,将作品的文路化为自己的思路,并落实为言路,形成有机的语言链条。形象感受是从作品语言所包含的形象中获得的具体感受。它要求朗读者由作品语言及其包含的形象中,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了解这些事物的发展变化,见景生情,情寓于景,达到情声和谐。

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在朗读中是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二者只有相互交织、完美结合,才能为朗读打下扎实的内在基础。朗读时,朗读者要将各环节上的具体感受综合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以获得整体感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段话描写了一幅优美的荷塘图,作者将视觉、味觉、听觉描写揉和一处,流波溢彩,浑然一体。欣赏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我们可用逻辑感受,品味作者从味觉、听觉角度描写的荷塘景色和作者全身心沉醉的忘我情怀,我们要用形象感受。朗读时,应结合这两种感受,以中速、典雅、清丽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朗读。

总之,朗读不仅是一项语言活动,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使无声的书面语变成有声的口头语。用规范语音有感情地朗读不仅能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也能陶冶朗读者自身的性情。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朗读前,我们一定要了解朗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掌握一些要领,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达到完美朗读的要求。

[1]张颂.朗读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张晓燕.有声语言创作在感知中行走[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猜你喜欢

听者文字语言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语言是刀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劳工(外二首)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三人成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