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10-08-15亮,许

关键词:教学要求学分商务

董 亮,许 菁

(兰州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董 亮,许 菁

(兰州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当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的发展历史,接着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参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对比通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总结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问题,最后为进一步完善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和国际商贸活动日益频繁,我国对精通商务英语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在英语专业方面也及时作出了调整和设置,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1997教育部明确了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将其归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方向,成为与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并列的二级学科”。[1]2007年教育部首先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明确了商务英语的独立学科地位。2008到2009年又先后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15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200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的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又对商务英语专业给予了纲领性的指导。①兰州商学院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已有22年的办学历史,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4年开始在原商业经济系创办商业英语试验班;1989年成立国际贸易系,经原国内贸易部正式批准设置国际贸易(英语)本科专业;1999年将国际贸易系的英语师资并入大学外语教学部,成立商务英语系,设置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该专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英语人才,也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但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要求》有多大出入?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有多少异同?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离申办商务英语专业还有多远?本文将逐一探讨这些问题,希望藉此进步完善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的对比

首先需要明确,我校属于财经类院校,不同于其他综合类大学和外语专业院校侧重培养精通英语语言文学的人才。学校定位是“以经济和管理为主的财经类院校”,这也就决定了我校英语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即以经济和管理类为特色的专业英语,即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种。“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属 ‘外国语言文学类’,其专业代码为050249。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是外语学科下面的一个本科专业,与现有的英语(侧重于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语国家研究)专业并列,成为英语学科的一个新的专业增长点。”[2]根据这一学科性质,我校在《2009级英语专业本科生学分制培养方案中》制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经贸、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外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英语人才”。这一目标着重强调“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突出了我校培养人才的特色,但是与《教学要求》的培养目标相比就略显空泛,针对性不够明确。《教学要求》指出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个目标指出了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素质技能,明确了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指向:国际商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英语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等技能,应用型的人才规格,也就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和原则。

二、培养模式的对比

商务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边缘学科”在国内已经存在了20多年,目前大致发展出三种培养模式:第一种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的“英语商务”模式,该校组建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认为“商务英语属于经济学范畴,是应用经济学的一种,侧重于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以经济学科的理论为理论基础,学习和研究特定商务环境之下的英语语言应用语”;[3]第二种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商学专业”模式,该校将商务英语挂靠在商学院下,课程设置偏重商科专业;第三类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代表的“商务英语”模式,他们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属于英语语言学,通过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介绍商务类核心课程的框架,达到全面掌握相关基本商务知识的目的”,[3]因此将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在该校英语学院。这些不同的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各个院校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定的,并且新制定的《教学要求》初衷也只是作为教学参考文件,鼓励各学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所以没有称为“大纲”。束定芳在2004年就指出:“国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大纲作为参考性、标准性的文件,但应该允许,甚至鼓励和要求每个地区甚至学校都有一个自己的教学大纲,此大纲应该是国家标准大纲与本地、本校实际结合的产物,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由各个学校在具体的需求分析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确定。”[4]P102

我校的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的培养模式基本采纳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思路,属于“商务英语”模式,该专业方向设置在我校外语学院商务英语系,侧重于通过学习语言来构建商务类核心课程的框架,进而全面掌握相关商务知识。

三、课程设置的对比

目前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为各专业方向统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27学分)、学科基础课(4个模块,共计125学分,占总学分的76.69%;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课(18学分)和综合素质课(20学分)两个模块,前者为限选课,后者为任选课(即本专业方向的必选课,非本专业方向的任选课),共计38学分,占总学分的23.31%。其中国际商务方向限选课共开设6门: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突出了该方向的专业特色,但与《教学要求》中的4个模块,即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相比,我校商务核心课程开设门类较少,没有涵盖《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跨文化交际导论》等《教学要求》中建议的商务核心课程,而且与《教学要求》中的专业课总学时最少不低于1800学时(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规定相比,我校该专业课时总数偏低。开课时间主要安排在大三、大四年级,时间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商务英语课程学习效果不佳,使该专业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四、我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一)商务英语课程开设比例相对不足,课程设置先后顺序不理想,总体教学效果一般

我校一、二年级必修课程中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采用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开设了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泛读、听力、口语、英语语法等,其中学科基础课71个学分,专业基础课8个学分(专业基础课总计14个学分,但是里面的英美文学4个学分和英美概况的2个学分可以归结到人文素养课程中,所以这里记做8个学分)。按照《教学要求》的意见,我们设置的商务英语方向课程的总学分应为123学分,包括71学分学科基础课、14学分专业基础课、18学分专业方向课和20学分综合素质课。由此推算语言知识技能课程的比例为64.23%,与《教学要求》建议的50~60%略有超出,从而使得商务英语课程模块开设比例不足。而且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英语语言必修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不易过大,应该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的黄金阶段就开始接触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和语言特点,可以考虑将听力、口语和英语视听相互整合,适当缩减该模块的课程比例,加大商务英语课程模块的开设比例。

另外,我校部分语言知识技能课程开设时间滞后,不利于学生夯实语言基础,并且随着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基础类课程开课滞后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英语语法由第4学期调至第1或第2学期;第6、7学期的写作课也适当前提。从历年的专业四级过关率来看,我们语言能力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除去学生基础的因素外,我们认为有些不适应教学发展的课程可以适当压缩,比如听力和口语合并为英语听说;另外加强对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听说技能考核,可以采纳有些高校在基础阶段推行的“英文名篇背诵”和“语音测试”等措施,平时通过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监督、学生相互检查的方式来促进他们课外自己训练,在第2学期或者第4学期学院统一组织考试,规定学生必须通过最低要求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藉此保证前4学期的教学效果。

(二)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开设门类单一,开设时间相对滞后

高年级开设的国际商务方向6门选修课: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但与《教学要求》相比核心课程门类较少,没有涵盖国际商法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金融、跨文化交际等《教学要求》中建议的商务核心课程,无法辐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模块;6门课仅18个学分,占商务英语方向课程的14.63%,导致课时总数偏低,这都使得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学科素质能力不高。同时商务类课程开课时间滞后,影响了学生学习潜能与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掌握商务英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课程如商务英语阅读和商务英语翻译开设在第7学期,与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准备时间重叠,所以安排略显滞后,影响学习效果。

(三)师资力量不足

按照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商务英语教师应该是既精通英语又具备足够商务专业知识的“双栖”复合型教师。光精通语言不熟悉商务专业知识教不好商务英语;同样,光有商务知识背景不熟悉英语教学的老师也教不好商务英语。然而目前,我院这类“英语+商务”的双栖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出自语言教师,对语言教学一般不成问题,但是当教学涉及到商务专业知识时,难免望而却步。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制约着该专业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建议充分利用我校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学科资源,联合经济、管理和法学等专业的双语型教师,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长期来讲,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缺少商务知识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使学校的语言教师逐步掌握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渐渐培养起自己的商务英语教师梯队。

(注:本文为兰州商学院200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0106)

注 释:

① 本文凡引自《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的相关规定都出自“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国外语,2009年第4期,第4-11页”,不再一一注明。

[1]孙肇春.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兼谈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3):98.

[2]平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4):19.

[3]刘胡英.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122.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2.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学分商务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学分美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商务休闲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