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家长

2010-08-15周毅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班风办公室交流

✿周毅

“请家长”是老师的“杀手锏”:学生犯错误请家长,学生违反纪律请家长,学生学习较差请家长,学生早恋更要请家长……总之,学生稍有“不是”,为了及时与父母“沟通”,老师都要请家长。倘若不请家长,似乎就是老师的失职。可在学生心里,“请家长”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伤痛”。

这是一个“问题班”,一年里已经换了两任班主任。300天,两个学期,两个班主任,请家长的频率高得惊人,几乎每天请家长两人次。学生充分“品尝”了请家长的苦处:在办公室挨训,回家挨骂,教室外挨打……可这个“问题班”依旧问题多多,没有丝毫的改观。

又要换班主任了,学生对此已习以为常,没抱任何幻想。第3任班主任是位30岁出头的女教师,姓汪,看上去慈眉善目。学生觉得她挺亲切,不过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这样的老师能震住我们吗?如此温柔的老师岂不是更会不停地请家长?

带着种种疑问,学生开始新学期的新生活。两周过去,班风依旧,看来汪老师也没什么本事。唯一让大家感到意外和欣喜的是:汪老师还没有请过家长。可好景不长,第3周,汪老师通知了七八个平素问题最多的学生,周六请他们的家长在不同的时间到办公室来“交流”一下,不能带孩子。这几个学生心里充满了“痛恨”,但又不能抗命,那样会吃更大的苦头。

周一大清早,这几个“问题学生”就聚在一块“交流”体会。结果却惊人相似:“老爸表扬我了”“老妈说我进步了。”这是怎么回事?毋庸置疑,汪老师在家长面前没有列一条“罪状”,说的全是“好话”,甚至可能还“编造”了他们的一些优点。“交流”后的最终结论是:这几个学生决定不辜负汪老师的心意,尽可能改掉身上的毛病。

一个月后,在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带动下,班风有了质的变化。不过,学生心里反倒有了个更大的问号:老师居然从没找过他们谈心,也从来没表扬过他们;难道汪老师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这个汪老师还真是有那么一点高深莫测……

有一天,进步最大的大磊实在憋不住了,就到办公室问:“您为什么不表扬我?请过家长后,我的进步可是最大的,您为什么不请家长了?”一连三问把汪老师问乐了:“你觉得有一点进步就非得得到表扬吗?你不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个好孩子吗?你觉得经常请家长不耽搁大人的宝贵时间吗?”一连3个反问把大磊同学问得哑口无言。

汪老师的高明和可贵之处在于,用信任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人与人之间不也应该这样相处和沟通吗?

猜你喜欢

班风办公室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办公室减肥日常
办公室迷惑日常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办公室搞笑日常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搞怪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