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问题
2010-08-15叶木桂
叶木桂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问题
叶木桂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37)
文艺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形成的新型边缘学科文艺人类学正处于形成和发展中。厘清学科名称与概念、学科地位与构成、研究对象与范畴、学科品格和学科价值等基础性学科问题,对该学科体系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艺人类学;学科名称与概念;学科地位与构成;研究对象与范畴;学科品格;学科价值
近年来,建立在文艺学与人类学交叉结合基础之上的新型边缘学科——文艺人类学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文艺人类学的“文艺”包括了“文学”和“艺术”,其巨大的学科包容性衍生出文学人类学等学科分支,它像萧兵先生所说的“像帝国主义”一样入侵各个学科,其研究疆域不断地拓展。以文艺学家的“文艺人类学派”和人类学家的“文艺人类学派”为主的两大阵营构成了文艺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一批著名的学者,如朱狄、叶舒宪、萧兵、徐新建、彭兆荣、王列生、郑元者、王杰、程金城等在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文化诗学、文学人类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展文艺人类学的研究,复旦大学设置了“艺术人类学”博士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四川大学设置了“文学人类学”博士点,中山大学开设了中国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兰州大学在2006年成立了文艺人类学研究所,明确把“文艺人类学”设置为文艺学研究生的招生专业。文艺人类学的学术研究点在中国逐渐生长起来,其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该学科前景一片光明。
作为新型边缘学科,文艺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常受到各方面的非议和质疑,即使是文艺人类学学界对这个学科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彭兆荣先生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上建议年轻学者们不要对文学人类学这一门还处于实践反思阶段的新型学科进行过早的界定,而与会的叶舒宪先生则认为文学人类学“名与实”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对于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文艺人类学来说,厘清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基础性学科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为该学科体系建构提供建设性的启示。
一、名称与概念
在各种论著里常见到的是“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名称。尽管这些名称叫法不同,其所指向的学科内涵就是文艺人类学的学科内涵,其所进行的研究就是文艺人类学的研究。在国内,首先使用“文艺人类学”名称的是何龙先生,他在1986年《广州日报》上发表的《呼唤文艺人类学的诞生:对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及其争论的论辩》中,提出建立文学人类学的必要性。明确提出“文艺人类学”学科名称,并对这个学科的名称概念、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和理论框架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的是王列生先生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发表的《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他并于2008年以《文艺人类学》一著作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论。同样使用“文艺人类学”一词并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的是程金城先生在《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发表的《论中国西部独特艺术的文艺人类学价值》,他并于2007年以《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该学科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本文综合学界各方面意见把该学科概念初步定为:文艺人类学是一门建立在文艺学和人类学交叉结合基础之上的新型边缘学科,它从文艺与人类生活的必然逻辑关系和历史命运出发,以整合人类文艺经验培养世界性公民为目的,运用文化人类学和文艺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文艺进行破学科研究,勾勒文艺发生、发展和演变轨迹,着重研究文艺发生机制及其原始形态,实现文艺本质的人类学还原,揭示文艺终极本质和规律,探讨文艺人类普遍价值及其基本实现方式,审视人类文艺生活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全面影响。①本概念综合过以下论著的观点:Ⅰ.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Ⅱ.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Ⅲ.王列生:《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4(4);《文艺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Ⅳ.程金城:《论中国西部独特艺术的文艺人类学价值》,载《甘肃社会科学》,2005(3);《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
二、地位与构成
对文艺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其一,把文艺人类学纳入文化人类学学科范围内,看作是文化人类学的衍生学科,与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并列为文化人类学的子学科。
其二,把文艺人类学视为文艺学的一个子结构或分支学科,是文艺学的延伸学科,与文艺学门下的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等等量齐观。
其三,把文艺人类学划归为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使之与艺术心理学、艺术经济学和艺术考古学等一起成为艺术学的子学科。
其四,把文艺人类学看作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拥有自身的学科内涵和学科理论体系等独立要素。本文赞同此观点,认为该学科的学科地位可理解为:“建构文艺学与人类学的有效粘接模式,使文艺人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形成知识合力和新知增长点,并以崭新的学术视野内涵扩张性地审视人类的文艺,以及外延性地审视文艺的人类。这样一种知识整合或者学科规整行为,不仅不与前此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影视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一系列学科命名发生称谓紧张以及实际研究过程中的语用矛盾冲突,而且还紧紧地相拥一起汲取每一种研究所取得的知识精华。”[1]
文艺人类学的学科内容由三大板块构成:文艺人类学基本原理,包括文艺本质、文艺规律、文艺人类学批评和文艺人类学方法论等。文艺人类学史,包括文艺人类学学科史、文艺人类学民族史、文艺人类学专题史。文艺人类学分支学科,包括文学人类学、美术人类学、音乐人类学、舞蹈人类学、戏剧人类学、影视人类学、建筑人类学。
三、研究对象与范畴
文艺人类学研究对象实际上也就是学科的构成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文艺人类学研究范畴重在以下两个维度:
一为时间之维。文艺人类学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原始主义倾向,关注萌芽期艺术、史前史艺术和新旧石器时期艺术和现代原始艺术这些考古学意义的原始文艺以及遗留在现代社会中的“原始”文艺。
二为空间之维。1.族群空间。关注原始部落和少数民族等所谓“第四世界”[2]族群有“地方性知识”价值的原生态文艺资源。2.地域空间。留布克说过:“原始艺术,人类的这种普遍语言,是用一模样的纪念物布满了地球,这些纪念物的遗迹在广阔的地区,从太平洋各岛屿到密西西比河岸,从波罗的海到希腊群岛,都可以找到。”[3]98原始艺术地域分布广阔,但这些地域是有选择性的。从小范围看,关注相对偏远落后地区,如中国西部艺术、乡村艺术等;从大范围看,关注土著居住地区,如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从文明区域看,关注像中国、埃及和印度等的区域。3.社会空间。关注与“大传统”精英文化相对的非主流文艺、亚文艺和民间文艺等“小传统”文化。[4]94.载体空间。突破注重书面性和物质性文艺研究传统,关注口传性、展演性和技艺性的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学科品格
相对于实证性学科特性明显的文化人类学来说,文艺人类学的理论性品格则相对凸显。文艺人类学以追问文艺价值意义和实现文艺人类学的人类学本质还原为己任,理论的阐释和建构是其终极目标所在。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不仅对本学科理论建构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为文艺审美活动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引,这与格罗塞的“文艺理论无用论”明显不一致。文艺人类学的理论思考包括:
第一,提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研究目的和意义何在”、“试图要发现什么”、“研究的具体操作可行性”等。
第二,提出假设。包括对一切文艺和文化的价值差异、文化相对主义以及普遍人性等的考虑,这些假设是进行文艺人类学研究的基础和导向。
第三,开出方法。开出方法论“清单”,包括具体方法技术操作、方法特点和方法适用性等。
第四,寻找证据。理论的阐释需要证据的支撑,证据是回答文艺人类学提出问题的现实依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降,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应运而生,反对传统的纯思辨学科研究,主张学科研究应由先验主义走向经验主义,提倡从人类的现实出发,强调人类的文艺实践和审美经验,主张进行具体现实研究。具有强烈实证精神的文化人类学由书斋走向田野,以田野作业实践获取了重要的人类学资源,其中包括丰富的文艺素材。这样,人类学与文艺学找到了相遇结合的共振点。文艺人类学超越传统逻辑演绎方法研究文艺的做法,以现实存在的依据描绘、分析、归纳、阐释各种具体文艺事象,为其学理阐释提供坚实的现实依据。“实证主义”是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精神,也是该学科颇具特色的研究范式。因此,文艺人类学是一门“自下而上”的实践型学科。
理论与事实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逻辑统一性。对此,美国人类学学家亚当斯指出:“显然,孔德关于实证主义的思想主要是作为形而上学哲学的一种相反的理论。”该理论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命题:“(1)事实就是事实,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得到无可争议的证实(参看第二章)。(2)除非联系某种理论,否则就不会有事实的存在。(3)实证主义方法的构成首先是确定的事实,其次才是那些提出的规则。”[5]319-320所谓“事实”是与研究有关的田野调查数据;所谓“理论”包括解释性命题以及研究模式、分类、方法、概括等能够与事实相吻合的思想框架;所谓“规则”指描述性和界定性的整个可以观察以及可以归纳的过程。亚氏的话暗含人类学理论与实证相统一之意。另外,所谓:“无阐则不仅会影响总体性和终极性的逼近效果,而且会使文艺人类学跌入文化人类学分支的陷阱;无证则不仅无法汲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优势和方法特长,而且会使一切新学科的能给出的命题或推论缺乏人类境况的真实问题域。”[1]表明了“阐”与“证”既关涉到本学科的独立性问题,又关联到本学科研究的存在价值问题,“阐”与“证”的统一体彰显了文艺人类学理论性和实证性统一的鲜明学科品格。
五、学科价值
文艺人类学具有内在的人类学意义价值与外在的学科方法论两重学科价值。
1.实现文艺本质的人类学还原。“所谓艺术本质的人类还原,即是说,要通过对艺术原始形态的描述和对艺术发生机制的考察,揭示出艺术之最初因而有可能是最内在和最本质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又恰恰是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被遗忘了的,或者是被某些现象掩盖了的,甚至也许是被形形色色似是而非的理论、学说、常识和成见所歪曲了的,因此应该进行‘还原’。”[6]19-20文艺本质的人类学还原,即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和研究成果重构复原文艺起源的原型图景,返回原初文艺本真时代,回到文艺本身,切近文艺创造过程蕴含的创造动机、审美意识、心理状态、文艺思维、文艺天性和文艺因子的本原。文艺本质的人类学还原具有文艺发生学和文艺本体论意义,并由此扩展出文艺形态学价值、审美价值、文艺原创性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等价值向度。格罗塞说:“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7]26在实现文艺本质的人类学还原的同时,也实现文艺本质的文化性还原,将文艺重置初创文化语境之下,探求文艺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化本源性依据。卡西尔说:“艺术作品的静谧﹙calmness﹚乃是动态的静谧而非静态的静谧。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我们在艺术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种单纯的或单一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状态过程,是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间的持续摆动过程。”[8]180文艺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审美形式,更是一种凝结着人类灵动生命状态过程的动态载体,文艺是“艺术”的作品,更是人类“本身”的作品,解读初民创造的既原始、拙稚而又不落后、不简单的文艺,实质是在解读文艺何以产生的最根本性的人类生命动因。这种“还原”背后蕴含着深层的人类学动机,实质是一种“人的还原”,通过“文化遗留物”——原始文艺,让人返回文化的原始之点,追溯童年人类天性与文艺之间深刻的生命关系,观照与文化同生共在的人在文化摄控之下如何进行自我塑造。这种以文艺和文化之“根”“还原”实现人的“还原”,有助于深化对文艺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重新审视人的本质和属性提供新的契机。
2.为实现人的精神自由解放提供潜在的可能。①“实现人的精神自由解放是文艺人类学的逻辑起点”,此论题参见拙文《:论文艺人类学的逻辑起点》,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5)。文艺人类学以“人类的视野”考察文艺,透析文艺的人类性要素,为实现人的精神自由解放提供潜在的可能。今天的人类迷失在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人本文化”异化时代②参见任永堂《: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载《求实学刊》,1995﹙5﹚,转引自程金城《: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72页。,看似无所不能的科技并没有使人类精神永恒性匮乏的生命困境得到根本性克服,人类精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解放。舒斯特曼说:“在一个其他各方面都是冷冰冰的物质主义和法则规定的世界里,审美经验成了一个自由、美和理想意义的孤岛;它不但是最高愉快的惟一所在,而且是精神皈依和超越的一种方式;相应地,它成为解释自身变得日益自律和从物质与实践的主流中孤立出来的艺术独特品性及其价值的核心概念。”[9]20文艺是最具有魅力、具体化的和最富有创造性的自由精神表现形式,成为精神贫乏的物质主义世界精神超越的途径。文艺创作以想像力为前提,构设虚拟性艺术情景,勾描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特殊“认知图绘”,将人类置于自己所栖居的象征和想像的意义空间,并通过高级的艺术体验实现。在诗性世界之中,人类将现实的缺失和精神需求投射到文艺幻境中,跨时空驰骋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给过去以回忆,给现在以观照,给未来以憧憬,以此作为心理压抑的宣泄和心灵创伤的补偿,消除精神匮乏感。今人在重新体验童年人类神秘、纯真、古朴的想像力和幻想力所带来的精神性自由、神奇和激动过程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以图臻于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审美艺术化圆满境界。
3.促进多元文化主义。斯洛文尼亚美学家艾尔雅维茨说:“在这方面,古典的、近代的、现代主义的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虽然在达到它们的艺术效果的方式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就其艺术效果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此外,对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比较会发现,推动艺术车轮的诗性冲动也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10]265-267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内驱力“诗性冲动”作为人类普遍本性,是人类能够“读懂”各民族不同时空文艺的深层原因。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中的大量实例证明了人类心智“同心或一致性”,文化具有类似性和相通性。文艺是文化意义表达的媒介,研究文艺即是阐释文化语言代码,生存在自己编织的文化意义之网上的人“读懂”了彼此的文艺,实际上也就“读懂”了彼此的文化。文艺人类学的多重证据法与跨文化阐释,用人类文艺的“世界语”寻找人类文化的“普同性”,会通和整合人类学经验形成全人类的文化观和全球化的文化身份认同感,促进人类的对话互融。文艺人类学采用复数文化概念(cultures),关注异域、少数族裔和边缘性“他者”文艺,让文化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得到“展演”,消解单一文化霸权主义,力主多元文化主义,促使各种文化和谐共存。叶舒宪先生说:“本土话语与世界话语的关系呈现为动态的相互作用之中。我们一方面需要透过本土话语去获得人类学家所说的‘地方特有的学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此种‘地方特有的学识’放置到人类知识的整体框架中加以定位和评价,这就意味着本土话语和外来话语的调适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这种对译、沟通、再阐释的往复过程,世界话语的胚胎才能在多元对话的边缘空间中诞生。”[11]256消除二元对立文化观,让世界文化话语与本土文化话语共融互阐,催生出新的文化生长点,化解文化全球一体化或同质化带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危机。
4.建构中国文艺人类学方法论话语系统。文艺人类学的出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的产物,当今知识学科打破传统封闭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变革、重组成为“世界文化”语境下新的知识体系。人类学与文艺学的相遇,为知识界带来了学术发展的新契机。以新型边缘学科姿态出场的文艺人类学之所以在不长时间里取得了属于自己的学科话语权,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界限的人类学与富有想像力的文艺学交叉结合形成”的新学科面貌给一度沉闷乃至似乎逐渐走向死胡同的国内文艺研究局面带来了一股清新剂,更重要的在于人类学与文艺学交叉结合形成的新方法论革新了往昔观念陈旧、手法单调的传统文艺研究方法,在中西学话语对话中培育出充满生命力的新的学术生长点。对此,乐黛云教授说:“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长期以来限于单一范围内的传统训诂——文献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又借文化人类学的普遍模式的演绎功能使传统考据学所不能彻底认知的远古文化’密码’在跨文化的比较分析和透视下得到破解;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研究和诠释中,很可能逐渐会产生既非传统的西方话语,亦非传统的东方话语的新的话语,从而能在人类共同建造的思维基础上相互沟通,共同前进。”[12]170方法论①此问题笔者曾作过初步探讨:《文艺人类学方法论》,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在文艺人类学学科建制中占据重要位置,方法论体系建构对该学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扩展和加深文艺人类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文艺人类学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泊来之物”,属于西方方法如何诠释中国学术问题,中国文艺人类学如何建构起自己的方法论话语系统是该学科题中应有之义,这还需要文艺人类学学界的持续努力。
[1] 王列生.论文艺人类学的学科目标、知识边界及理论框架[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2] 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J].文艺研究,2006(4).
[3] 留布克.艺术史1892,1[M]//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三联书店,1973.
[4]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M].黄剑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易中天.艺术人类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9] 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1]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and art and anthropology,a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which is forming and developing.There is a positive effec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by clarifying the basic issues of discipline,such as the denomination and concept of the discipline,the academic statu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discipline,the object and scope of study,the character and value of academic discipline etc.
Key Words: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denomination and concept of the discipline;academic statu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discipline;object and scope of study;discipline character;discipline value
On Discipline Problems of Anthropology of Literature and Art
Ye Mugui
(School of Basic Education,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524037,China)
C912.4
A
1671-2544(2010)04-0055-05
2010-04-03
叶木桂(1981— ),男,广东肇庆人,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教师,文学硕士。
(责任编辑:余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