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

2010-08-15王庆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孝子戏曲

王庆芳

(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

王庆芳

(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主持人语:

本期“中国孝文化研究”栏目以“文学与孝”为主题组织了一组文章,我认为这是很好的,这有助于中华孝文化研究的深入。孝在中华文化中不仅有其渊源深厚博大的理论,而且是实践第一德,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文学是人学,中国文学必然要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就理所当然地在古典文学的各种形式和诸多文本中记录了中国人的孝行,发展了中国孝文化的观念和实践内涵。本期六篇文章,有一篇文章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研究梳理,有三篇文章分别选取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三个重要文本《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道思想、孝行实践,难能可贵。《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孝道”书写》一文,则是以详实的资料,对现代中国不同时期“非孝”与“扬孝”的矛盾态度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分析,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论“孝”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以〈喜福会〉和〈荣誉与责任〉为例》一文,研究了华裔美国文学中所体现的华人移民在新的生存环境里传统孝道与现代性追求的矛盾冲突和内在超越,这种选题更是值得肯定。

(主持人肖群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古代文学与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与孝相关的议论性散文主要侧重对孝进行理论性诠释,揭示了什么是孝和怎样行孝的问题。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这两类孝子形象对孝的文学性诠释都异曲同工地与古代议论性散文对孝的理论性诠释相吻合,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文学;孝;理论性诠释;文学性诠释

第一,阐释了什么是“孝”。

《尔雅》曰:“享,孝也。”“善父母为孝。”《墨子》曰:“孝,利亲也。”《论语》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也。”《礼记》曰:“为人子,止于孝。”“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孟子》曰:“不孝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苏轼曰:“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贼,而足以为孝矣。”

以上引述基本上都是对什么是“孝”的诠释,概括起来,有两个层面的重要含义。第一个层面的含义是:“孝”所涉及的对象是指家庭中的一种伦理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指出了正确处理好这种伦理关系的准则就是儿女对父母要“善”、“利”、“养”,最终使父母能“享”,这就是孝。正是因为“孝”在最初阶段的含义是表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关系准则,所以也就产生了以“老”与“子”结合的会意字“孝”。许慎的《说文解字》、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康殷的《文学源流浅说》等在解说“孝”字时,都谈到“孝”就是“老”与“子”的结合体,而且是“老”上、“子”下结构,即“子”承“老”,子要侍奉老,这就是“孝”的原生态意义——标示一种家庭伦理关系准则。第二个层面的含义是:“孝”最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关系准则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演进,孝又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之本。诚如《孝经》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春秋左传》也说:“孝,礼之始也。”可见,孝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本源,也是中华道德文明之肇始。

第二,阐释了怎样行孝。

上面我们谈到,孝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标示着一种家庭伦理关系的准则——子女要孝父母。那么,怎样才算是孝父母呢?不少文学作品对此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首先,行孝要做到“顺”,即子女要顺从父母,故有孝顺一说。

《礼记》曰:“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向,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这就是说要孝,就要“顺”。子女的行为不能违背父母之意愿,对此,《论语》中有颇多论述。《论语》曰:“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孔子认为,所谓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无违”,要顺从不可违背。《论语》又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人只有讲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此篇中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所谓“无改”,简而言之,即子承父业,不可轻易改动,这是一种氏族传统的要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不仅强调了“子”对“父”的顺从,更重要的是强调“子”要“顺从”、沿袭“父”所代表的氏族生存经验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与价值。清代李毓秀《弟子规》中对孝之“顺”强调得更具体、明确:“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返必面……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都是说行孝要“顺”。

在充分肯定行孝一定要顺的前提下,《论语·里仁》进而指出,孝顺亦不可盲从:“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意思是说,子女在孝顺父母的同时,对父母的错误也该婉言善谏。对此,《孝经》也明确指出:“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也是说子女面对父母的不义,就要敢于规劝,否则,怎么能叫做孝呢?

其次,行孝还要“敬”,即子女要尊重与敬爱父母,故又有孝敬一说。

怎样才算孝敬呢?古代文学作品从理论上对此有较全面、深刻的揭示。

其一,要做到孝敬,先要做到养父母。《孟子》曰:“不孝有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论语》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都是说,只有真心实意,全心全意赡养父母,才能算孝敬父母。《礼记》曰:“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只有尊敬,并赡养父母,才算孝敬父母。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所说的“孝”的三种表现其中就包括“能养”。《孝经》中更明确地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这都是告诉我们怎样赡养父母尽孝。赡养父母,在客观上要顺从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各尽所宜,在主观上要注意行为谨慎,勤俭节约。《孝经》还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只有父母生活快乐了,才算孝敬了父母。《论语》要求为人子者要做到“父母在,不远游”,这也是强调子女只有“不远游”,才能养父母尽孝,因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其二,要做到孝敬父母,还要做到“祭”,即子女在父母死后能祭祀父母。《论语·为政》道:“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说子女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好好赡养,父母死后,要按礼仪安葬和祭祀,这才是孝敬。南朝释僧佑在《弘明集》中曰:“周礼之教,以孝为首。……故子之事亲,生则致其养,没则奉其祀。”中国自古就有三孝之说,对此,《礼记》中说得很清楚:“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者,孝子之行也。”这里强调祭祀时一定要“哀”和“敬”,祭祀时要恭恭敬敬,真心实意,要做到“祭如在”,即祭祀时要感觉父母仿佛就在自己的面前。如果“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意思是说祭祀时假若没有悲伤的感情,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孔子在这里就是强调祭祀父母一定要真心实意,因为祭祀表达的是对父母的追思和敬重,是以“敬”为特征的孝。

与此相类,《弟子规》也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文中所言也是说子女在父母死后要按礼仪丧葬,葬后祭要诚心诚意,要像父母活着一样来侍奉。

其三,要做到孝敬父母,还要注意“色”,即子女平时在容颜和神色上要体现对父母的敬。《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告诉子夏,子女侍奉父母时,保持和颜悦色是一件很难的事。也就是说,子女要给父母一种很开心的外在表情,让父母看着高兴。《礼记》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也是说,真正孝敬父母的子女一定会在父母面前和颜悦色,让父母看到一副很温馨和顺的面容,从中得到一种快乐、幸福的精神慰藉。如果说孝之“养”更多是从物质层面上表达对父母孝敬的话,那么,孝之“色”和“祭”则着重于从精神层面上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为人子者,只有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层面上都做好了,才算是孝敬父母。

第三,诠释了孝的作用与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从孝顺和孝敬两个方面诠释了怎样行孝的问题之后,接着从理论上更深刻地诠释了孝的作用与意义。此类古代文学作品仍然主要集中在政论性散文中。探究这些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孝的核心价值无不集中在以孝安家、治国、平天下之上。

孔子主张以仁治天下,那么“仁”是什么?《论语》曰:“孝悌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指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也是治国安天下的根本。《周礼》曰:“师氏掌以微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礼记》:“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民入孝悌,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以上引述都强调使孝成为一种对“民”的教化,这样国就可安。《吕氏春秋·孝行览》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不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曾为一代宰辅的吕不韦更是把孝的作用推向了极致,在他看来,自三皇五帝始,孝就是治国的根本,是处世的纲领。有了孝,君主会诚服天下,臣子会忠心事君,官吏会廉明效国,士民会努力耕战,天下就会和谐。西晋李密在《陈情表》中称颂当世圣上的功德时也明确提及“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圣朝以孝治天下,使“故老”受到关怀、养育,这是李密所认定值得推崇的当朝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宋王应麟曰:“孝则生福,治身莫先于孝。”这是强调孝有“治身”、“生福”的作用。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更指出孝“亦可动天地,感鬼神”之超凡脱俗的功用。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更力推“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在他看来,只要有仁孝之心,人们就不会忍心去做那些坏事、错事。

范晔在《后汉书·延笃传》中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孝的重要作用:“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本根也。”他认为孝对社会、对家庭的重要作用,就好比是心脏对身体,根系对于草木的作用一样,没有心脏身体就不会存活,没有根系草木就不可能生长。对此,黄宗羲也有相同的论述:“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枝叶然后去种根。”正因为孝如此重要,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了以孝治天下的为政根本。他们不仅以孝作为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而且还以孝作为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来选拔官吏。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从汉代开始就实行以孝道为标准来选官拔吏,汉文帝推行“选吏举孝廉”,汉武帝文光元年“令郡国举贤廉各一人”(《汉书·武帝本纪》)。直至汉宣帝、汉哀帝时,仍然还有单独举“孝悌”的选举科目。汉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对孝的重视,从汉元帝始以孝为谥,对此,唐颜师古解释曰:“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谥,自惠帝以皆称孝也。”(《汉书·惠帝纪》)另外,汉代帝王还身先士卒,以身示范,大力倡导学习、讲授《孝经》。凡此种种都表明,他们力图实施以孝德治国的理念。汉代倡导的“举孝廉”一制,后代君王也不乏借鉴。如苏轼曾在《乞擢用程遵彦状元》这篇推举奏状中说明自己向朝廷推举程遵彦的理由就是因为程遵彦“事母孝谨,有绝人者”。苏轼在奏状中还说:“伏望圣慈特赐采察,量材录用,非独广搜贤之路,亦以敦厉孝悌,激扬风俗。若后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谨录奏闻,伏候敕旨。”这篇奏章就给我们透露了宋代虽然广行科举制,但同时仍在实行“举孝廉”的用人制度,孝在宋代仍旧被统治者摆在治国安邦之策的重要位置上。统治者的倡导,仁人志士的推举与力行,传统的孝道才得以世代沿袭,弘扬光大,从而积淀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形象化诠释

中国古代与孝相关的文学作品,除上述对孝的理论性诠释之外,还有一部分通过文学形象来诠释孝。理论性的诠释主要是论辩说理,侧重于以理服人;形象化的诠释主要是写人叙事,侧重于以形象感人,以情动人。从文学体裁来看,理论性诠释主要是出自议论性散文,形象化诠释主要出自记叙性散文、历代笔记、诗歌、小说、戏曲等。这些文学作品究竟是怎样用形象来诠释孝的呢?检索一下此类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史实为根据描写的形象,另一类则是纯虚构的形象。前一类形象来自于生活的真实再现,后一类形象则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形象尽管有着以上区别,但是根据其形象特征,皆可称为孝子形象,作品通过他们所诠释的孝的基本内涵可谓异曲同工,何其相似。下面具体解读一下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这两种类型的孝子形象。

其一,以史实为据所描写的孝子形象。这类孝子形象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史籍中对其孝子事迹有明确记载,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历代的传记、正史;另外,部分诗歌、戏曲、说唱作品中也描写了这类形象。

最早见之文学作品中的源于生活真实的孝子形象拟为《论语》中记载被孔子所推荐的闵子骞、孟庄子,这两个孝子形象分别见于《论语·先进第十一》、《论语·子张第十九》中。另据《孟子·告子章句下》篇可知,孔子还向其弟子推崇了孝子舜,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春秋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中也记叙了伍尚和伍员兄弟俩以身救父伍奢的孝道故事。

自汉以降,见诸典籍中源于生活真实的孝子形象就更多。汉刘向《说苑》中描写的孝子形象有曾子、闵子骞、韩伯瑜等,刘珍等《东观汉记》中描写了孝子黄香,韩婴《韩谕列传》中记叙了皋鱼辞归养亲和齐田稷子归田孝母的故事。孔鲋在《孔子家语》中描写孝子仲由的故事。

东晋陶渊明在《陶渊明文集》卷七中,对前代的著名孝子进行分类,并为其写下了“孝传赞”,他分类列举的源于真实生活的孝子包括:“天子孝传赞”中的虞舜、夏禹、殷高宗、周文王;“诸侯孝传赞”中的周公旦、鲁孝公、河间壹王;“卿大夫孝传赞”中的孔子、孟庄子、颖考叔;“庶人孝传赞”中的江革、廉范、汝郁、殷陶。

在南朝,范晔《后汉书》中有描写孝子的《江革传》、《刘平传》、《蔡邕传》,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记叙了孝子孟宗哭竹的故事,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记载着北齐孝昭帝侍娄太后疾的孝道故事。

在唐代,房玄龄之《晋书》中有描写孝子的《殷仲堪传》、《赵至传》,魏征等的《隋书》中有描写孝子的《李德饶传》等等,《李太白全集》(三十六)之《比干碑》中描写了“事母纯孝”的溧阳黄山里史氏之女——贞义女,还有“理贯于孝道”的曹娥。

在宋代,李昉之《太平广记》中记叙了武公干、贺氏等孝男、孝女的故事,司马光在《家范》中列举了老莱子、江革、何子平、郭原平等孝子的故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载有孝子《崔瑛传》。

在元代,郭居敬在前代典籍中所记载的许多孝子人物的基础上,辑成了《二十四孝》,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孝子专著的翘楚之作。至此,古代二十四孝子故事也得以更广泛、深入地在华夏大地久久流传。

在明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叙了孝感越枫桥里孝女丁氏,还有孝子陶明元的故事,郎瑛《七修类稿》中记叙了王祥、王延、袁安卧冰求鱼孝母的故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据史志所载,隋朝曾有诸家的《孝子传》问世,尤以晋宋之间为多,孝子事迹曾是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杂传创作的热门题材之一。唐代还出现了敦煌变文的《孝子传》写本。据《敦煌变文集》的校录者王庆菽先生校记,“敦煌变文”的《孝子传》原卷共5个卷子,分别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和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本来,原卷中的故事均无标题,“孝子传”标题乃校录者后来据各故事内容拟定。敦煌写本被拟题为《孝子传》者,共辑写26则故事,其中有18则故事写入了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

唐五代以降,诸家《孝子传》因诸多原因渐趋亡佚,但是不少孝子的事迹仍在里巷村坊间流传,传中的断言片语或遗文残句也因他书的引录而存世,故前人曾摘引若干佚文编成辑本。影响较大的有:元代陶宗仪撰丛书《说郛》中就存有晋人徐广的《孝子传》,清代有茆泮林、黄奭、王仁俊、陶方琦四家辑隋前诸家《孝子经》佚文,其中以茆泮林《十种古逸书》本《古孝子传》可谓佳本。该本共辑得隋前九家署名《孝子经》佚文百余则,还有佚名《孝子经》佚文数十则,陶方琦则专门辑录了晋代萧广济之《孝子传》佚文。

以上是散文作品中所描写的源于生活真实的孝子形象。除散文外有些诗歌也歌咏到这类源于真实生活的孝子形象。现传中国古代诗歌中,最早歌咏孝子形象的作品拟为三国时曹植的《灵芝篇》: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旭,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嚣,尽孝于田垅,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如亲,慈母笞不痛,虡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曹植的这首五言诗以史实为据,运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歌咏了虞舜、韩伯瑜、丁兰、暴子、董永等五个孝子的形象。曹植之后,歌咏孝子的诗歌代表作主要有唐张籍的《江陵·孝女》: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这首诗所咏赞的孝女虽没有具体名姓,但是,根据诗中之意,肯定是作者耳闻目见的真实生活,是一位出现于楚地江陵的孝女。与此类似,白居易在《蜀路石妇》一诗中歌咏了一位蜀地的孝女: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阴,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诗中所咏乃作者在去蜀之路上见到一座孝妇的石雕,随即颂赞了她“为妇孝且贞”的事迹。由诗中“传是此乡女”可知此孝女也是源自真实生活的。无独有偶,元代杨维桢的《铁崖乐府》中也有一首《金溪孝女歌》:

金溪石,石生根。凿石石有尽,银令无时磷。昨夜银官下,山头点银户。

葛家户,无丁惟二女,葛家父苦楚,苦楚与死邻。二女痛父关一身,骈首跳冶裂焰闇,裂焰焚身不焚二女心。

天惨惨,神森森,化作双白金。双白金,盛龙锦,愿作万寿卮,发奉天子饮。一饮银鬼泣,再饮银令寝。这首诗以金溪葛家二女的孝行素材,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金溪葛家二女焚身救父复仇后“化作双白金”的感人孝行事迹。

说到古代诗歌中描写的孝女形象,影响最深远的无疑非《乐府诗集·木兰诗》中所塑造的花木兰莫属。尽管在学术考证上对花木兰其人的真实性众说纷纭,但是,花木兰面对“可汗大点兵”毅然决然“万里赴戎机”、“从此替爷征”的孝行壮举早已作为一个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植入广大受众的心田。

董永、黄香、孟宗是《二十四孝》中出自孝感的孝子。明清诗歌中与他们相关的作品有近十首之多,代表作有:(明)罗勉的《董墓春云》:“佣身葬父孝名存,马鬣犹封汉代坟。冉冉春云长不散,曾迎织女到天门。”(清)魏文征的《孟司空宗》:“笋苗无意得,鱼鲊有心还。心愿称儿孝,愿人称母贤。”(清)张开东的《过黄香墓》:“汉代黄香葬此邦,北南孺子亦心降;尚书千古传安陆,乡祀如今遍楚江。高冢路旁仍自并,令名天下本无双;我来凭吊停车望,细雨斜阳度野冈。”以上诗章分别收录在《孝感县志》和《云梦县志》中,诗中不仅分别赞颂了三位孝子“天下本无双”的孝行功德,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凭吊之情。

除此之外,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还有少数作品是作者通过抒发自己的思亲之情,来表达其孝心。如晋代潘岳的《家风诗》和束皙的《补亡诗》,元代许衡的《七月望日思亲》、陈高的《思亲词》、陈孚的《太常引》词,明朱元璋的《思亲》,清黄仲则的《别老母》等皆为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限于篇幅,恕不详析。

下面再说说小说中以真实生活为原型的孝子形象的塑造。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作为我国古代小说雏形的文本,其中以真实生活原型为基础描写的孝子形象计有6位之多:被孔子称誉的“曾参之孝,情感万里”,“性仁慈,少至孝”的周畅,卧冰求鲤孝继母的王祥、王延,为母治愈双目失明的孝子盛彦,“名震天下”的孝子郭巨,“天大寒,常以身自温席”,“事母性至孝”的罗威等。《搜神记》中描写的这些孝子形象大多都见诸前代史籍,少数虽未见诸史籍,但是从所描写的故事分析,也是有生活原型依据的。这些作品描写的孝子形象与散文、诗歌中描写的孝子形象最大的不同就是,《搜神记》在描写了这些孝子的孝行之后,都有一个以浪漫手法所虚构的好人得好报的喜剧结局,即孝子的孝行感天动地,神灵赋予他们或大难不死,或大获珠宝金银,或享高官厚禄,或得图像其形而树碑立传以显后世等等。

遗憾的是在《搜神记》之后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再很难见到以史实为据来塑造孝子形象的作品。

最后谈谈戏曲中以生活真实为原型的孝子形象的塑造。

钩稽中国古代戏曲中塑造孝子形象的作品竟近80部之多,其中元代戏曲约30部,明代戏曲约20部,清代戏曲约30部。而以史籍为据塑造孝子形象的戏曲也近40部,以《二十四孝》中的孝子为原型创作的作品近30部,具体为:写王祥的戏曲有宋元南戏《王祥卧冰》,元杂剧《感天地王祥卧冰》;写老莱子的戏曲有宋元南戏《老莱子》,明杂剧《老莱子》,清杂剧《寇莱公思亲罢晏》;写闵子骞的戏曲有宋元南戏《闵子骞单衣记》,明传奇《芦花记》,清杂剧《芦花絮》;写杨香的戏曲有宋元南戏《杨香跨虎》,元杂剧《杨香跨虎》;写陆绩的戏曲有元杂剧《作宾客陆绩怀桔》;写郭巨的戏曲有元杂剧《行孝道郭巨埋儿》;写孟宗的戏曲有元杂剧《孟宗哭竹》,明杂剧《孟宗泣竹》;写蔡顺的戏曲有元杂剧《行孝道蔡顺分椹》,《降桑葚蔡顺奉母》;写姜诗的戏曲有明杂剧《姜诗跃鲤记》、《跃鲤记》;写董永的戏曲有宋元南戏《董秀才》,明传奇《遇仙记》和《织锦记》,明代地方戏《槐荫记》,清杂剧《董永》,湖南辰河高腔《上天梯》,湖北麻城高腔《卖身葬父》,楚剧《百日缘》,柳子戏《孝感天姬》,福建莆仙戏《董永》,清代杂剧中还有一部综合写二十四孝子的戏曲《二十四孝》。

另外,在中国古代戏曲中除了以《二十四孝》为据塑造孝子形象的作品外,还有少数作品是以“二十四孝”之外生活中的孝子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如元杂剧中有《伯瑜泣杖》和《曹娥泣江》。前者以汉代的韩伯瑜泣杖孝亲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后者以汉朝浙江上虞14岁少女曹娥投江救父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现在上虞还有一条江叫曹娥江。明传奇中有张凤翼的《祝发记》,该剧以南北朝时梁代朝臣徐孝克与妻卖身救母的故事为据而创作。清代夏纶的《杏花村》(又名《阐孝传奇》),剧本写武义孝子王世名为报父仇,绝粒而死的故事,清修《明史·孝烈传》中载有此事,明朝还曾下诏褒扬王世名夫妻,赐王家“孝烈”名号,并修立牌坊,清代有些笔记中亦载有此事。

以上剧本虽然大多无完本传世,但是有些也留下了断文残曲,有关文献中亦不乏对这些作品相关资料的记载。因此,我们通过这些即使是只言片语的史料,仍然可对上述作品一斑窥豹,略知其孝子形象创作的一二缘由。

其二,虚构的孝子文学形象。这类孝子形象并非有真实的生活原型,而是通过虚构手法所塑造的。与上面不同的是,虚构的孝子形象在散文、诗歌中很少见,主要出现在戏曲和小说的创作中。

中国古代戏曲中虚构孝子形象的著名作品首先要数元杂剧《窦娥冤》和南戏《琵琶记》,两剧分别塑造了孝妇窦娥和赵五娘的形象。窦娥为了替夫尽孝,甘愿含冤招认,不惜屈死在梼杌的屠刀之下。赵五娘在丈夫蔡伯喈赴京应试,功名及第重婚牛府后,精心在家侍奉年迈多病的公公婆婆,并竭尽全力做到了“生则致其养,没则奉其祀”,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践行了伦理道德中的“三孝”。

另外,自古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两个包含孝道内容的神话故事——“沉香劈山救母”和“目连救母”也相继被搬上了戏曲舞台。早在元代戏曲中就有《刘锡沉香太子》的南戏,元杂剧中也有顾仲清作的《沉香太子劈华山》。这两部作品虽均不传,但是在后代仍然出现了根据此题材所改编的曲艺戏曲作品,如清代的《沉香宝卷》,近代的戏曲《宝莲灯》等。时至今日,各种文艺形式的“宝莲灯”作品仍老少咸宜。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曰:“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在记载明清时期晋东南地区赛社活动程序的《礼节传薄》和《唐乐星图》中,就记录着当时当地赛社活动时演孝子剧的情况。如《礼节传薄》的第三部分“亢金龙”值日一轮第五盏有《送米》(《跃鲤记》中姜诗的故事),“鬼金羊”一轮有《五娘官粮》(《琵琶记》中赵五娘的故事),“轸水蚓”一轮有《目连救母》的演出等等。从以上文献记载可知,从宋代开始,戏曲舞台上就一直在演“目连救母”的故事。查勘古代留存剧目可知,金代有《目连救母》院本,元代有《行孝道目连救母》杂剧,明代有郑元珍的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计三卷共一百出,清代有张照的长达十本二百四十出的《劝善金科》传奇,一直到传统京剧中仍有《目连救母》、《目连僧救母》等多种剧目。《沉香救母》和《目连救母》写的都是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救母逃出苦难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之所以一直以来成为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神话故事之一,就是因为故事本身所歌颂的儿子孝顺母亲的伦理道德主题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彰显着一种美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相比戏曲而言,中国古代小说中虚构孝子形象的作品就相形见绌了。短篇小说中虽然也出现了以孝道为主题的作品,但那只是凤毛麟角,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据笔者所知,其代表性作品仅有“三言”中的《念亲恩孝女藏儿》,《聊斋志异》中的《孝子》与《珊瑚》等,三篇作品都是写的儿女孝亲的故事。长篇小说中基本不见孝道主题的作品,只是在有些长篇小说中出现了儿女孝亲的专门章节。如作为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代表作的《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就标目为“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这一回就是描写农家子弟匡超人在穷苦磨难之中竭尽全力,侍奉年迈多病的父母,其孝道行为在众乡邻里有口皆碑,最后还得到乐清县知县的举荐,因而获取了科举功名。又如作为我国古代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峰巅的代表作《红楼梦》第一百十六回的回目为“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写的是贾政与贾琏一起商议怎样送老太太的灵柩回南方祖籍安葬的故事。这时的贾府因为朝廷的抄没,已经处在“忽喇喇如大厦倾”,“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境地。贾政与贾琏商议,虽然家道衰败,但是人子之孝不可丢,老太太的灵柩无论如何也该送回老家安葬,以全儿孙孝道。但是苦于没有盘缠,怎么办?两人最后决定变卖仅有的房产,以此将老太太送回故里安葬。由此可见,贾府的政治支柱与经济支柱虽然坍塌了,但是,作为贾府主子们精神支柱之一的“孝道”却仍然尚存,而且这种精神力量还支撑着他们去努力实行自我道德的完善。另外,有些著名长篇小说在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也与孝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如《水浒传》在描写主人公宋江时,就在不少的情节中表现了他的“孝义”特征,“假李逵剪迳却单身,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描写了李逵的孝母之举。又如《三国演义》在第三十六回至三十七回中,集中描写了著名谋臣徐庶弃官,以孝母为第一选择的人生价值取向。还有《说岳全传》中描写的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其中也不乏孝的描写。岳飞英勇抗金,几至天下无敌,其力量来源于什么?笔者认为昔日岳母刺字应该是一种很重要的力量来源,岳飞时刻不忘母亲的刺字,以此鼓励自己抗金报国,也是为报答母亲的良苦用心,真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虽然没有以孝为主题的作品,也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孝子形象的塑造,但是,孝仍然存在于许多长篇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链接之中,也成为某个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因此,我们仍旧不可忽视。但是,有两个奇怪的现象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是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以史载的生活原型为依据塑造孝子形象的小说作品基本上只出现在作为我国小说雏形的志人志怪小说中,其后的小说创作基本没有出现此类作品。二是在魏晋之后,只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以孝道为主题的作品,而几乎没有出现一部以孝道为主题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中虽然写到孝道内容,但那只是极少数章节而已,并非作品主题所在。而在同时期,同样作为通俗文学形式的戏曲,以孝道为主题的作品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一个值得可持续研讨的问题。

绾结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形象化诠释,无论是以古代二十四孝为原型的孝子形象塑造,还是虚构的孝子形象刻画,二者所诠释的孝的内涵,可谓异曲同工。首先,这些作品在描写与孝相关的人物关系时都体现了子女事亲的家庭伦理关系,形象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其次,这些作品都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孝敬孝顺的动人画卷,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去孝。可以说,前面所述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理论性诠释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孝的道理,后面所言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形象化诠释使我们懂得怎样去行孝的实践。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经典、完美的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值得永远珍视与弘扬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李泽厚.论语今谈[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 颜师古.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8] 苏轼选集[M].王水照,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 古本戏曲丛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Ab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filial piety.The ancient Chinese commentary prose associated with filial piety often gave some theoretical annotations about filial piety,explaining what filial piety was and how to perform one’s filial piety.The ancient Chinese poems,novels,dramas,and some narrative prose associated with filial piety often gave some literary annotations about filial piety by creating some filial characters,some based on historical facts,and some on imagination.The literary annotations given by these two kinds of filial characters all,though in different ways,conform with the theoretical annotations about filial piety give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ommentary prose.Their combination constitutes the perfect explanation of the filial piet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and this explanation leaves a valuable non-material heritage to us.

Key Words:ancient literature;filial piety;theoretical annotation;literary annotation

A Probe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ial Piety

Wang Qingf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Xiaogan 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I206.2

A

1671-2544(2010)04-0005-08

一、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理论性诠释

2010-04-29

王庆芳(1949— ),男,湖北汉川人,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祝春娥)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瀚海,有一朵朵孝文学的浪花颇堪采撷。然而,作为孝文化一种重要载体的孝文学却至今未见一个较完整的辑本,这实乃一件憾事。近来钩古稽沉,始见中国古代孝文学的冰山一角,由衷折服于先贤耆宿为孝文学所留下的无数瑰宝家珍。中国古代文学中与孝相关的文学从体裁来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诸类;从内容上说,包含了对孝的理论阐释和形象昭示;从风格上说,既有骚人墨客雅致的情韵,也有村坊俚巷通俗的风情。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代孝文学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形式上,在整个中国古代的文苑中都不失为一束奇葩异卉。本文拟就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诠释聊作宏观的解读,以求对后续的探究能有抛砖之益。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浏览,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与孝相关的文学中,散文的数量颇丰。从时间上来讲,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散文中都有涉及孝的作品,对孝的理论性诠释又成为这些作品一个极为重要的主旨。除散文外,在一部分诗歌作品中也涉及到对孝的理论性诠释。概括而言,这些作品对孝的理论性诠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猜你喜欢

孝子戏曲
TOUGH LOVE
久病为何无“孝子”?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孝顺的定义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圣立义海》孝子故事史源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