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海蟳埔社区民俗旅游开发初探
2010-08-15杨琳珩
杨琳珩
(1.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2.泉州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东海蟳埔社区民俗旅游开发初探
杨琳珩
(1.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2.泉州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东海蟳埔社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民俗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介绍了蟳埔社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对策。
民俗旅游;开发;蟳埔社区
1 .民俗与民俗旅游
1.1 民俗
民俗是“民间习俗”的简称,是指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它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
1.2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99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995年,学者刘印其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民间艺术表演、民俗展览、节庆活动、风味食品、旧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话,就是到民间去旅游,到民俗氛围里去切身体验。”[1]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游客在欣赏的过程中具体感受到异族异域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特质,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2 .蟳埔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蟳埔社区地处泉州中心市区东南部、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背依鹧鸪山,三面临海,属丰泽区东海办事处辖区。因其雄踞泉州地理之要,扼晋江海口,曾是古刺桐港辖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延伸后,是番船商舶聚集之地,所以其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对外经济开放渔村。由于蟳埔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闽越古俗之遗踪,便构成了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观,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2.1 发饰与服饰
蟳埔女头戴“簪花围”,耳佩“丁香钩”,身穿“大裾衫、宽脚裤”,成为闽南沿海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蟳埔的妇女梳头时把头发盘在脑后,绾成一圈圆髻,再横着插上发簪,然后用串好的花环固定围在发髻上。除了头饰,蟳埔女的服饰也颇具特色,是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俗称“大裾衫”,衣的下沿呈弧形;一般用棉布或宁麻做成,颜色以青色或浅蓝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裤则以黑、兰色为主,裤腰二尺四,裤脚一尺二,俗称“宽筒裤”。 这种服饰特征主要方便闽南渔女的劳作需要,凸显其实用性。蟳埔女的耳饰也独具一格:未婚女孩佩戴丁香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则戴加耳坠的丁勾耳环称“丁香坠”;做奶奶后改戴“老妈丁香坠”的耳环。蟳埔女戴何种耳环成为不同辈份的区分,成为外人区分蟳埔女辈份的重要标志。
2.2 民居建筑
蟳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这里必然留下不少海洋文化的痕迹。蚵壳厝就是这古渔村的历史见证。蚵壳厝又称蚝壳厝,是蟳埔让人赞叹的建筑奇观。灰白色大蚵壳砌成的古墙与暗红色砖瓦砌成的厝脊,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又富有美感的图案。蚵壳厝整座建筑体现白色蚵壳墙体,下配花岗石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夺目。由于蚵壳有天然的气孔,用蚵壳砌的墙具有抗风防暑、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等特点,很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在蟳埔社区,蚵壳厝历尽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遗留下来的已不足百座。
2.3 节日庆典
蟳埔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习俗,其中妈祖信仰最为独特。村里有一座顺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地方。每年的三月廿三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忌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祈活动。当天,蟳埔社区男女老少3000多人组成“巡香”队伍进行祭祀活动,女的头戴“簪花围”,身着“大裾衫”,男的穿着节日盛装,抬着妈祖神像,前面响锣开道,后面舞龙舞狮、火鼎公婆、踩高跷、拍胸舞随行,全村成了一个盛大的民俗表演舞台。
2.4 婚俗习惯
蟳埔女的婚俗,从沿村大道送“订婚礼”到结婚时浩浩荡荡的送“嫁妆盘担下”队伍及至分赠全村鲜花以及新娘“入门黑”、“换肠肚”、“焗干家”等习俗特色颇浓。婚礼的时间也与众不同。新娘结婚当天不能在夫家过夜,只能在第二天凌晨趁天色未亮,带着一把伞,由媒人伴随到夫家,据说这是避邪避冲之缘故。
2.5 饮食习俗
蟳埔三面临海,滩涂多,又是海水与江水咸淡水相交之处,海产品丰富。尤其是蟳埔蚝更是声名远扬。这里的蚝肥硕鲜美,是烹煮闽南特色“蚝仔煎”的上好原料;蚝壳又是一味中药材,民间传方“牡蛎龙骨汤”便是治疗肝炎的良药。
3 .蟳埔社区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
3.1 传承文化,开拓旅游空间
泉州一直以多元文化著称,蟳埔由于其非同寻常的地域性特征,历史文化积淀丰富,蚵壳厝、蟳埔女头饰和服饰、蟳埔女的勤劳拼搏等民风民俗浓厚。发展蟳埔民俗旅游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还可以开拓泉州市的旅游空间,吸引游客,满足对民俗旅游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3.2 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由于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所起的相关带动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它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来抓,旅游新产品不断出现,旅游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2]泉州作为历史名城,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并不多,很多游客来泉州都只是一日游,甚至仅仅把历史名城作为厦门的后花园,如此一来,泉州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便大受影响。要想在市场竞争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以增强市场竞争力。[2]民俗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以其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旅游者。蟳埔社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具有发展民俗旅游的天独厚的条件。
3.3 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泉州的旅游产品结构以观光型为主,观光型旅游产品具有游客停留时间短、花费少、重游率低的特点,经济效益较差。民俗旅游以休闲、体验为主,虽然游客花费少,但停留时间长,重游率较高。随着泉州市区东扩,以海为生的蟳埔居民不得不面临失地失海的局面,发展蟳埔社区民俗旅游不仅可以拉动蟳埔社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失地失海渔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4 .蟳埔社区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开发现状
蟳埔社区民俗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摸索的起步阶段,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体验等市场需求。虽然其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和较大的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但现在仍停留在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4.2 存在问题
4.2.1 政府重视的实际力度不够
虽然自2004年以来,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泉州相关主管部门日益重视蟳埔传统民俗的保护,并于2007年把蟳埔的蚵壳厝、蟳埔女服饰一起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政府对蟳埔的民俗旅游开发重视的实际力度不够,不但其民俗旅游资源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吃、住、交通方面等配套设施也不完善,直至目前仍未有商业性的旅游开发。
4.2.2 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
蟳埔的民俗旅游丰富,但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却与旅游资源不对称。资源优势尚未很好地转化成产品优势,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不够鲜明;二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价值很高、特色很强,但缺乏载体,分布分散,容量较小,市场面窄;三是民俗旅游资源规模偏小或缺乏合理开发和有效整合。
4.2.3 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逐渐被外界同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改革的展开,城市化的进程,“蚵壳厝”和“蟳埔女”的头饰、服饰或逐渐消失或被外界同化。1999年的旧村改造,大片的“蚵壳厝”被拆除,改革开放以后,村民富了,“蚵壳厝”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正如村民说,“地这么少,不拆掉旧房,怎么盖新房?”而年轻的“蟳埔女”已大多不装戴传统的头饰、服饰,她们的观念在发生变化,对传统服饰已不以不然,认为太土了,跟不上时代,因而留着时髦发式,甚至烫发、染发,身穿各式衣裙,已失去蟳埔女头饰的特征。
5 .蟳埔社区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5.1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因此,开发民俗旅游无疑于对各民族、各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如果利用不得当,必然会对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1],所以,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其原始形态不受破坏,体现它的“原汁原味”。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时刻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民俗文化如何保护,笔者比较赞同“保留”这一提法。例如对待“蚵壳厝”,我们不要求蟳埔居民的后代世代住在“蚵壳厝”内,但我们可以把先辈留下的“蚵壳厝”好好保存下来。一方面通过记述等形式保留下来,作为一代历史见证;另一方面,对“蚵壳厝”进行保护、修缮和开发,并提倡和鼓励居民在新的建筑上继续装饰“蚵壳”,发掘其文化内涵,再展其古风。
5.2 策划旅游形象,树立民俗旅游品牌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和社会公众对某一地区旅游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它既是客观存在的,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塑造。[3]笔者认为“蟳埔女”和“蚵壳厝”可以很好地代表蟳埔民俗旅游形象,并打造“蟳埔女”品牌。因为“蟳埔女”的服饰、头饰及简略的日常行为方式可以彰显其外在的美感特性;“蟳埔女”生存的历史沿革、婚嫁趣闻、民俗风情等等可以挖掘其积淀深厚的文化品质。通过政府行为如策划举办各种学术文化节、媒介宣传攻势等方式来提升蟳埔女品牌知名度。
5.3 统一规划,一体化开发,提高民俗旅游的品位
对蟳埔社区的民俗旅游开发要进行统一的规划。目前政府已拟定了对东海蟳埔传统街区保护规划。按此规划,未来的蟳埔社区会像一个小海岛,分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围合水系三个区域,而三个区域也将发挥观光、安置村民、休闲娱乐不同的功能。如在核心保护区内,“妈祖宫”和“蚵壳厝”是旅客观光的好去处。在保护建设时,妈祖宫庙前还可以建成一个广场和戏台,用于民俗表演、蟳埔民俗文化展示。妈祖宫后,保留旧村落原貌,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修整现存的60多幢“蚵壳厝”及其他古大厝建筑,并适当整治村中道路,形成小路弯弯、曲径通幽的小渔村意境;在风貌协调区,可以建设与闽南古大厝风格相协调的安置房及相关配套生活设施,就地就近安置蟳埔社区居民,保护和营造蟳埔生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开发一批“蚵壳厝”旅馆,并且让游客跟着当地居民体验蟳埔女出海劳作和撬海蛎的生活,让游客参与体验民俗旅游,体会其中的乐趣及其文化内涵;在围合水系带,可以建设水边集市供旅客购物,另外也可以建造独具特色的船舫建筑作为餐饮、休闲场所,解决旅客的饮食和娱乐需求,如增设垂钓、开蚵、烧烤、游艇等旅游项目。如此一来,逐步形成蟳埔渔家乐或蟳埔度假村,并以此作为推介“蟳埔女”的集饮食、购物、娱乐、观光和住宿为一体的旅游基地景区。
[1]陈景辉,成艳彬.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9):137-142.
[2]汪侠,梅虎,田穗文,连漪.桂林民俗宗教旅游开发[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4):234-239.
[3]黄安民,程华宁.泉州市滨海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 2006,(3):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