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阈境下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缺失与重构
2010-08-15吴子明
吴子明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系,福建 三明365000)
社会转型阈境下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缺失与重构
吴子明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系,福建 三明3650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转型期,社会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嬗变,基于民办高校的特点,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缺失,影响了民办高校及其教师的形象。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重构,在依靠教师自觉和自律的基础上,还必须面对现实进行理念提升和方法创新。
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缺失;重构
一、社会转型与民办高校发展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专家学者关于社会转型含义的论述,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转型期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民办高校由于在管理体制、目标诉求、师资配置、激励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使得民办高校的老师普遍缺乏归属感,没有凝聚力,积极性不高,服务意思不强。民办高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贯彻实施“以德治教”,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特殊意义。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根本和核心是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加强师德建设,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客观需要,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师德建设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高校教师本身的职业特性和角色价值决定了民办高校同样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兴趣、心理、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教书”、“育人”是同步的、一体的,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负责。为人师表,决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每位“为师者”职业要求和历史责任。
推进民办高校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建设。相对而言,民办高校更注重学生职业技巧和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试想,靠抄袭作假得到文凭、不择手段晋升职称的老师怎么能教学生讲诚信、不作弊?满口脏话、满身臭气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讲文明礼貌?向学生索贿受贿的老师怎么能教育学生清正廉洁?一个经常散布有悖社会主义的言论的老师,又怎么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打铁必须本身硬,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加强师德建设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民办高校若不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壮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谁不注重教学质量,谁不注重学生素质,谁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推向了市场,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名片。社会承不承认、接不接收某所学校的毕业生,要看你的毕业生有没有本事,讲不讲道德。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收道德素质低的学生,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分数有多高。如果某所高校的毕业生都不能正常就业,势必要被社会亮红牌,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也必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教风”与“校风”、“学风”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更谈不上良好的“校风”。“上梁不正下梁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校风学风是学校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师德建设当然也就成了学校常讲常新的经典话题。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源,也是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创造优雅的育人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转型时期师德建设的缺失
民办教育兴起和发展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民办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绝大多数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能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然而还有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学校自身存在较强的盈利动机,缺乏凝聚力,也不愿多花钱建立自己稳定的师资队伍,造成师资流动频繁,师德建设方面有些缺失,有的甚至还很严重。主要表现为:
1.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生产力及财富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民办高校在社会导向的办学思路和讲究投资收益的商人逻辑影响下,学术成果成为教师获得名利双收的最佳途径。随着知识、学术成果与个人财富的逐渐挂钩,教师的职业重心发生偏移,不再把课堂教育放在首位,一些教师甚至不惜放弃或降低教学质量去片面追求学术成果,这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重心偏移,教学责任及相关的道德要求渐渐被教师回避和淡忘。少数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发生倾斜,人生理想趋向实际的物质利益,在教育逐渐市场化的大环境背景下,部分教师丧失了职业感和对学生、家长、社会的责任,以个人利益为惟一的诉求,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也就难免虚于应付,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被经济利益所消解。
2.敬业意识淡薄。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化,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取向使少数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教育事业从神圣的事业几乎彻底地变成了谋取世俗利益的工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有的教师失去了对这一职业的敬畏感和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视了传道,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的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只注重传授知识,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而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由于受趋利原则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向实惠。甚至有些教师视教学为副业,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无心钻研业务,备课不认真,教案缺乏新意,有些甚至连教案也不编写,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教育的崇高感逐渐趋于大众化和工具化。
3.重业务轻道德。有的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忽略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在职称评审中重科研、重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列入考核范畴,无形中助长了部分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4.示范作用欠缺。教师的学问品德古人早有讨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的两翼就是学问和人格,而且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学问不断地锤炼着人格,而人格的力量使教育者的言说更有现实力量,一个教育者的言行就是他自己学问最好的体现,这里关系到一个学者对学问的真诚和执着。但现实的状况是有些教师因自身缺乏对学术的真诚和为人表率的修养,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难以起到表率作用,甚至会给学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有的教师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有的教师重言传轻身教。这些都失去了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从而使自己的言说也显得苍白无力。
5.文人相轻,难于合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做学问是一项周期较长的事业,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而且是学术梯队的合作和协助,有的教师只顾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并以此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砝码,忘记了自己承担的重要的学术责任和薪火相传的学术道德。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协作精神。一方面,影响了自己学术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大量的学术资源,造成恶劣影响,使青年学生丧失对学问的神圣感和责任感,这种情况在二、三流的高校里尤为严重。比如有的教师急功近利,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无私奉献精神。极个别教师甚至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有的教师热衷于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发展,不关心他人进步,教师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上述问题的存在,不能说很普遍,但也绝不可轻视其危害和影响。师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甚至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值得忧虑的是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重构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道德传统,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我们要从中吸取丰富的师德营养,并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古代传统的道德资源挖掘出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夯实教师的道德根基,继承、发扬优良的师德风范。一方面民办高校要转变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软环境,尊师重教内化师德转变;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硬环境,政策导向塑造师德,具体说来:
1.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转型期的师德建设,在于民办学校切合实际制订完善的政治学习、业务提高计划及标准,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基本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检查和监督,让教师自觉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2.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关键在老师。民办教育的实践证明:教育学生不能单靠灌输、说教,而更应靠老师身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师德师风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影响其一生。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与特殊需要。如自信心、进取心、毅力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更是健全教师完善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民办高校同样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深思熟虑,不冒进,不保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转型时期的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们所说的为人师表,主要是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管理手段,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3.建立民办高校师德评价机制。民办高校师德的评价不能仅仅建立在金钱上,师德评价机制要求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师德建设的目标具体化,反映教师师德观念,体现师德规范和善恶标准,民办高校可制定师德规范进行实施。师德规范内容可分为人格标准目标、职业标准目标、素质教育标准目标三个层次。师德规范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令性,用以规范教师的行为。由于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受到老师自身条件和民办高校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对民办高校教师的总体及个体的道德状况进行经常的及时的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发现师德行为的偏差和不足。也只有通过评价给师德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使教师道德的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互动互补,并把评价的结果与任职的基本条件挂钩。对教师道德表现和效果进行测量和评定,使其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并在教师晋升、晋级、评优、年终考核等方面具有一票否决权。这样,就能激励教师从外在的行为规范逐步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需求。
4.倡导奉献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受影响的因素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的现象。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民办高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金钱拜物、实惠思想、不诚信、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已经侵蚀学校肌体,侵蚀师生心灵。目前在民办高校中重物质条件攀比,轻人文精神动力的状况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又决定了教师从事工作的艰苦性,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师的劳动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和因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难以相等的。因此要引导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5.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民办高校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可以设立基金,以奖金等形式奖励师德好的,同时也要有惩罚机制。要奖优罚劣、祛邪扶正,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把激励和约束结合起来,促进广大教师对师德规范的积极认同和自觉遵守,使追求高尚师德蔚成风气。师德建设机制主要包括培训、激励、监督、评价和竞争等五种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师德培训制度和培训档案。将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对新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举办上岗培训班,培训高校的发展规划、主要规章制度及教师行为,教学工作规范及教学业务技能。同时,要推行优秀教师结对帮助扶持引导的“一帮一”机制。对在岗教师也要强化业务考核的指标体系,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刻意进取的科学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师德风范。加强师德教育和考核,建立师德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评选 “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方法,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扩大他们的影响。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同时,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学先进、创先进的良好校园文化。
6.师德建设要经常化、规范化。民办高校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更为明显,所以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显得尤为突出。师德建设,要列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长远规划,有长远打算。根据长远规划的要求做出每学年、每学期的具体安排。这样,师资队伍结构不管如何变化,各个教师都要参与师德建设之中来。师德建设要做到规范化,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民办高校高校师德建设制度,必须要有师德培训制度、实践制度、监督反馈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档案制度等。师德建设要做到规范化,必须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必须要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之中,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相对独立地进行管理,要对师德建设实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动态管理。
[1]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 (6).
[2]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J].求实,2001,(1).
[3]张高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师德散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4]杨叔子.德治·育人·人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5]刘莉萍.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几个基本要求[J].山西教育,2000,(5).
[6]王正平.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监督管理体系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