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善若水——老子与水

2010-08-15靳怀堾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6期
关键词:老子万物大海

□靳怀堾

我猜,老子的身影一定常常出现在江河湖海之畔,他不是为了一饱波光水色的眼福,而是为了求证他的“水性哲学”(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自然之水便升华为老子的“哲学之水”,成为构建他思想大厦不可或缺的柱石。得衷心地感谢那位叫尹喜的关令,如果不是他执意将骑着青牛要出函谷关,将飘然而去的老子拦住,烦请老人家劳神为我们著书(“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我们也就无福沐浴在老子文化思想的光芒之中了。老子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经》),尽管如箕中豆粒般历历可数,不过区区五千字,但那可是字字珠玑啊!在简约的文字中,老子却为我们推出了一个“玄而又玄”的道的天地——把具有丰富哲学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思想都归之于一个最高范畴——“道”之下了。当我们力求把握老子之道的精髓和特点时,发现其影响至深的哲学精见竟是千古流淌的“水”。老子爱用水来比况、阐发他的道,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认为水“几于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从他所预设的道中展开的,并由此揭示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一条贯穿着天地人的大法则。《老子》书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统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道的法则包罗万象,适用于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有些地方,道作为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这个真实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它既不属于物质世界的东西,也无确切的形体和称谓,我们无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触它的存在)。当道以本体形态出现时,老子把它称为“万物之宗”;当道作用于社会人生时,它又体现出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可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参照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事实上,老子说的道,并不都是主观的想象和臆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理”,经过抽象和升华后,把它们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也就是说,老子之道源于对大千世界物象的深刻体察和思考。从地理环境来看,老子和庄子这两位道家代表人物生长和活动的主要区域为河洛、江汉之间的水泽地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称老子“深藏若虚”、“其犹龙”,这种神秘性容易使人联想到深不可测的水府。长期与水打交道,尤其是水所独具的各种形态和性质、功能,必然会深深启发老子的道机:而自然界中的水,这种普遍存在,分布广泛孕育万物,与生命存在有着紧密文化联系的物质,恰恰与老子的道有着微妙的形似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哲学正是在对水及其他社会、自然事物进行高度抽象而得到的智慧结晶。

当道以万物之宗的“本体形态”出现时,似乎与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我认为老子在设计这个“道体”时,也一定离不开感知世界的参照物。客观世界万物谁能扮演这一举足轻重的角色呢?我们还从老子对道的描绘中寻找答案吧。老子这样形容他本体的“道”:

是谓无状之状,是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子·十四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分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二十一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四章》

我反复咀嚼着老子以上论道的文字,不经意间,一个大胆的推测在脑海中诞生了:作为万物之宗的道,其“形状”与渊深不可测的大海极其相似。大海的深广,让人望不到边,看不到头,又透不到底,大海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在人的直观视觉中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恍恍惚惚,缥缥缈缈,神秘莫测。而大海之中,“其中有象”——大海本身的浩瀚就是无与伦比的大象;“其中有物”——大海中蕴藏着丰富无比的资源和财富;“其中有精”——大海中有无数生命的精灵;“其中有信”——大海的潮汐最讲诚信。“渊兮似万物之宗”——大海的渊深广大,是孕育生灵万物的摇篮。

中国古代,由于水与生命、与各种生物生长的密切关系,先民们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充满了崇拜,也产生了“水生人、水生天地万物”的观念。如春秋时的管子就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这种水生万物的观念也必然会影响到老子,而老子恍惚无形、“渊兮似万物之宗”的道正与水有着惊人相像之处。因此,有人干脆说,老子的道一个重要的原型就是水(乔清举《河流的文化生命》)。

当老子的“道”体现在自然和社会规律、准则方面时,我发现它与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反”意味着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必转化而为其反面,即“物极必反”。老子认为“弱”(“柔”、“虚”、“后”、“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弱者道之用”的最重要体现是“柔弱胜刚强”。

老子贵柔,把“柔弱”为自己哲学的重要范畴。在他的眼中,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当然,老子所谓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指的软弱无力,而是具有十足的韧性;坚忍不拔的特征。老子这样借水阐述柔弱之“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四十三章》

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人所共知的道理。的确,自然界中不乏这样神奇的现象,微不足道的水滴经过长年累月的“嘀嗒”,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柔弱的绳子不停地“摩擦”,能把硬邦邦的木头锯断。还有那一股股潺潺的溪流,柔弱而轻灵,可千万条溪水汇在一起,便成为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一旦破堤而出,便会成排山倒海之势咆哮而下,吞没农田房舍,冲毁道路桥梁,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

柔能克刚,不但是自然界的一条重要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因而老子告诫人们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二十八章》)。虽有雄健之势,却甘居于雌弱之地;虽有洁白之身,却甘处于黑暗之中;虽有光荣之誉,却甘置于卑辱之位。这种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运用于战争,老子主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对于敌人,将要使它收敛,姑且先使它扩张;将要削弱它,姑且先使它强大;将要废毁它,姑且先让它兴起;将要夺取它,姑且先给予它,以促进强大敌人尽快走向反面,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柔弱胜刚强的命题,是老子在自然之水和其他柔弱事物具有比刚强更有生命力的启示下提出的核心思想之一,这中间包含着深邃的辩证理念,它给我们的启示多多:第一,坚持就是胜利。一滴水的力量微乎其微,然而许多滴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最终会把坚硬的石头滴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取得成功。第二,事物往往是以成对的矛盾形式出现,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道”的这一原则,力求在不利的条件下争取有利的结果,即“以柔克刚”;在有利的条件下要避免向不利的方向转化,即“知雄守雌”。“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在现实社会中,柔弱胜刚强的例子俯拾即是。君不见中华太极功,素有“棉拳”、“软手”之称,其特点是舒松、轻灵、圆活、柔和,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用意不用力;动作软绵绵的,迈步如猫,动如抽丝,但在攻防格斗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屡屡上演以弱胜强的好戏。你看那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一个出身名门,力拔山兮气盖世,勇武绝伦,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一个出身布衣,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无文无武,屡战屡败,打不过就跑。但后者却深谙知雄守雌的辩证法,垓下一战,一向处于弱势的刘邦竟逼得强悍的项羽挥泪别姬,自刎乌江。 (待续)

(——转自2010年4月29日《中国水利报》)

猜你喜欢

老子万物大海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大海捞金
问大海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冬日的大海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令人兴奋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