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干流上游河道特征和整治方向
2010-08-15王建武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王建武(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
淮河现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流经信阳、正阳、罗山、息县、淮滨、固始等市县,在固始县三河尖以东的陈村流入安徽省,经江苏省洪泽湖入长江。干流河长1050km,流域总面积27万km2(含沂沭泗流域),占国土总面积的3%,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河南省境淮河干流长417km,淮河流域面积8.8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3%,占全省总面积的53%,涉及11个省辖市,耕地431.5万hm2,人口5885万人,是河南主要的农业、能源、工业基地。研究淮河干流的发生发展规律,可以为淮河干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淮河的历史演变
古代,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为“四渎”,人口稠密,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治水英雄大禹在此留下遗迹,古代先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淮河流域物产丰富,素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广为流传。12世纪以前,淮河是一条从云梯关独流入海的河流,河道深而宽阔,水流通畅,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航运畅通,两岸的灌溉便利,灾害较少。那个时期的洪泽湖面积也很小,基本不成大湖形。
从12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淮河是一条800多年没有独立入海水道的“口袋河”,洪涝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河水从泗水分流入淮,从此开始了淮河的灾难史。1194年黄河完成了又一次大迁徙,黄水全部夺淮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境内向北决口,经山东利津入渤海,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基本形成。在1194~1855年的黄河夺淮期间,黄河还多次从南岸决口,黄水从淮河北岸支流涡河、颍河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时期才形成较稳定的淮河河道。1938年,黄河南堤在郑州花园口附近再次被人为炸决,黄河主流自颍河入淮,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复止,黄河又泛滥达9年之久,淮河北岸支流又一次普遍遭到破坏。黄河的洪流携带数以万亿吨的泥沙注入淮河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了约50km,淮河下游河床逐步抬高,原淮河河道淤成了今天的地理分水岭——沙岗。淮河故道淤塞后,迫使淮河在洪泽湖南冲开高邮湖、宝应湖,并经此连串湖泊水道,在扬州附近冲开一条河道流入长江,淮河成为中国唯一一条没有出海口的大河。
二、淮河干流的特征
(一)地理地貌特殊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介于长江、黄河之间。从12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黄河多次侵淮夺淮,改变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系,形成了现在的淮河流域状况。淮河干流的纵剖面就像一个“汤匙”,尾端高高翘起,山高坡陡;中部凹陷低洼,两岸地面与河滩持平甚至更低;前端微微抬高,出口很小。这些特征注定了淮河的洪水来势凶猛,下泄缓慢。
淮河干流山区到平原过渡地带短,从“淮源”到王家坝,总长约占淮河的1/3,落差有200多米,几乎占淮河总落差的90%;而自王家坝到入海干流约800km长河段,落差仅22m。其地势是两头翘,中间低,中游的大面积洼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锅底”。淮河流域上游山区为伏牛山、大别山山脉,地势陡峻,河道比降大,洪水形成快,来势猛,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淮河流域中下游为广袤的平原,河道比降平缓,排水不畅,特别是黄河泛滥夺淮后,造成河道淤塞严重,洪水壅滞难下,在平原易四处漫溢,淹没田地村舍,使淮河“三年一大灾、两年一小灾”成为常态。
(二)气候条件特殊
淮河流域地处北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意义上的南北方分界线,即气象专家概况的“三个接合部”: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的接合部;北半球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接合部;沿海和内地的接合部。
秦岭就像横亘在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一座“挡风墙”,拦截北部寒冷气流南下,阻止南方暖湿气流北上,淮河正是发源于秦岭的东端余脉——桐柏山和大别山。淮河流域的平面形状又像一个充气的“气球”,夏秋季节台风等天气系统从东南沿海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充入“气球”并缓慢向西行进,在地形的抬升和来自西北方寒冷气流的共同作用下,气流紊乱多变,极易在“挡风墙”前端形成锋面、切变线、涡流等强对流天气系统。这些特征注定了淮河干流气候变化复杂多变,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旱涝转变急剧。
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造成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南部大别山最大约1400mm,北部最小仅有650mm,汛期6~9月份降水量往往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际、年内变化大,呈明显的丰枯变化,经常出现冬春旱、夏秋涝和年际间旱涝交替的情况。淮河流域汛期受低空急流、切变线和低涡影响,易产生持续时间长、范围大的降雨,形成暴雨洪水。我省的伏牛山东侧沙、颍河上游的鲁山-鸡冢一带和大别山北坡淮南新县-朱冲一带是我省著名的暴雨中心。
(三)人水矛盾突出
沿淮河干流两岸人口密度约615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多,居我国七大江河人口密度之首,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7%,人们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河南省淮河干流两岸人口密度约666人/km2,和整个淮干沿岸人口密度大体一致。由于人多地少,人、水、地之间的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侵河占湖围垦现象严重,减少了洪水滞蓄场所,缩小了干流洪水通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矛盾突出。
(四)洪涝灾害频发
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表明,类似接合部都是典型的孕灾地带,水旱灾害频繁的特点在淮河表现得尤为突出。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至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35次,14、15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从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灾害年占整个统计年的90%以上,不少年洪涝旱灾并存,往往一年内涝了又旱,有时则先旱后涝。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经常出现。近百年历史中,发生了1921、1931、1954、1991、2003、2007年等几次流域性大洪水,上游区还发生了1957、1975、1982年等创纪录的大洪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频频出现,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
三、淮河干流现状和今后整治方向
(一)淮河干流治理历程及效益
淮河的特征注定了该地区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人民饱经沧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劳动人民就开始了治淮工作,由于历史条件制约,收效甚微。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950年,淮河灾情很重,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当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治淮会议,从此掀起了新中国治淮高潮。其后的10年左右时间内在淮河流域修建了35座大型水库,开辟了数十座滞洪区,疏浚了主要河道,修筑了大量堤防和引、排、蓄水建筑物,1959年修建了淠史杭灌区,1961年开工修建淮北大堤等,后期因“文革”中断。直到1981年,国务院才召开第二次治淮会议,1985年召开第三次治淮会议,这期间是巩固和恢复“文革”前治淮工程。
1991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第四次治淮会议,确定以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治淮工程建设,涉及河南省有12项,开始了新时期治淮高潮。2003年淮河流域又发生了较大洪水,国务院及时召开第五次治淮会议,明确提出到2007年要全面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这标志着淮河治理进入新的建设高潮。在此期间,河南省在洪汝河上游复建了板桥、石漫滩水库,在沙颍河上游新建了燕山水库,对流域内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加高加固了沿淮圩区堤防,铲除了建安、童元、黄郢、陈族湾和大港口5个圩区,扩大了淮干行洪通道,汾泉河、沙颍河、涡河、洪汝河下游等重要支流得到了治理,进行了老王坡、泥河洼等滞洪区安全建设。骨干工程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河南省淮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淮河上游山丘区洪水得到有效控制,淮干中小洪水通道基本打开。
新时期治淮的成效显而易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经初步分析,1950~2008年的近60年间,河南省淮河流域累计投入490亿元(当年价),产生的经济效益达2654亿元(当年价),效益费用比达5.4,而且未计入其对中下游产生的防洪效益,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以金钱衡量。
(二)存在问题
虽然治淮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历次淮河流域大洪水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值得深思和认真研究。
由于受黄河侵淮夺淮的影响,淮河干流几经变迁,虽经不断治理,但与我国其他大江大河相比,水利基础设施仍显薄弱,淮河干流防洪标准仍严重偏低,极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严重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淮河流域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中经济发展最为缓慢的地区。尤其是淮河干流上中游,目前大部分河段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对于我国七大流域的干流河道而言是绝无仅有的。沿淮河干流地面低洼,排水不畅,因洪致涝现象严重。
主要问题:一是干流及其支流上游山丘区缺乏洪水控制工程,洪水控制面积小;二是山丘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建设滞后,汇流时间短,洪峰形成快;三是沿淮支流防洪除涝标准低,涝灾损失大。
(三)整治方向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淮河时指出:“继续实施治淮工程”,“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2007年汛期,温家宝总理在淮河抗洪一线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既要对已建成的治淮骨干工程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又要针对“淮河水灾比较频繁”的特点,“还需要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淮河的问题”。这为我们下一步治淮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今后河南省淮河干流的治理应继续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按照“一提高、四加强、一调整”的思路,加快淮干工程建设,充分体现民生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理念。
所谓“一提高”就是要提高淮干自身的抗洪减灾能力。目前,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上淮干堤防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堤防普遍存在着堤身填筑质量差,堤基存在强透水层,两侧护堤地坑塘多,堤顶未硬化,穿堤建筑物老化失修、河道险工多等隐患,且这些堤防大多以圩区为单位修建,两岸均不连续,洪水期间不能及时通行,给防汛巡查和抢险带来巨大困难,大大增加了防汛成本,严重影响区域防洪安全。因此,亟待提高淮干堤防防洪标准,进行堤防标准化整治,排除病险,使其两岸堤防连续,确保在发生标准内洪水时两岸的防洪安全,改善这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分析,河南省境需治理河道长143.80km,堤防长211km;需堤身灌浆35段49km,填塘压渗52处51km,险工护岸31处19km,重建或维修加固穿堤涵闸22座,修建防汛道路262km。
所谓“四加强”就是要加强淮干上游及支流山丘区洪水控制能力的建设,加强淮干上游及支流山丘区涵养水土能力的建设,加强蓄滞洪区滞蓄洪水的能力建设,加强沿淮两岸低洼易涝地排涝能力建设。整治淮干虽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自身的防洪抗灾能力,但整体防洪标准的提高还要加强上述工程的同步建设。
尽快实施淮河干流出山店水库,可使淮河干流息县~三河尖的河道防洪标准由现在的近10年一遇提高到近20年一遇,并可减少濛洼滞洪区的进洪几率;加快实施北汝河前坪水库,可使沙河干流襄城~界首的河道防洪标准由现在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并可减少泥河洼滞洪区的进洪几率,同时减轻淮干的防洪压力;分期实施淮南支流上规划的张湾、百雀园等大型水库和部分中型水库,可使淮干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时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河南省淮河上游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有近7000km2,集中分布在淮干上游的桐柏和大别山区、洪汝河和沙颍河上游的伏牛山区,应加快治理步伐,增加山丘区涵养水土的能力。不仅具有较强的削峰拦砂作用,提高淮干的防洪标准,而且可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区域气候,加强河道生态修复能力,保护现有水利工程。
河南省现有老王坡、泥河洼、杨庄、蛟停湖、大逍遥等滞洪区,由于主体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加之配套安全设施不完善,其滞洪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继续加大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其蓄滞洪水的能力,减轻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对提高淮干的防洪标准、加强其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淮干两岸低洼易涝耕地面积11.44万hm2,沿淮两岸水系复杂,地理环境复杂,为因洪致涝的常发区和重灾区。骨干排水河道防洪除涝标准低,河道淤塞,排水不畅,要加快整治步伐;固始县、淮滨县、潢川县、罗山县及息县等地已建成的圩区排涝闸站,过去设计排涝标准低,加之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年久失修,排涝能力大大降低,要加快更新改造和扩建步伐。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这一地区的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使之在标准洪水内涝水能及时排出,为该地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所谓“一调整”就调整行洪区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思路,解决人水矛盾问题。要按照“科学治淮、人水和谐”的思路,按照“因地制宜,宜移则移”的原则,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我省淮干行洪滩区内居住在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居民,宜整体搬迁,使他们永远摆脱洪水困扰;蓄滞洪区的居民,按照符合民意的要求,采取就地建安全设施或迁移安置,给人以生存空间,给洪水以出路,使他们安居乐业;对宿鸭湖水库库区部分居民,采取就地建安全设施或迁移安置等措施,既可增加调洪库容,最大限度发挥该水库的防洪作用,又能让库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保障。
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总结了以往治淮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安排部署了新一轮治淮工作,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笔者提及的上述整治方向已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实施条件已基本成熟,应加快实施步伐。以期经过5~10年的建设,使淮干上中游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1]陈吉余.《中国自然地理·历史时期江苏海岸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赵世龙.《再来十年治淮可解淮河洪患》[N].《羊城晚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