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2010-08-15欧高财郑和斌罗莉娅
欧高财,郑和斌,罗莉娅
(1.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湖南 长沙 410005;2.湖南省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力争在三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这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指标性要求。而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建立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双层经营中“统”的功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组织形式
现阶段湖南省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具有政府公共职能的各级植保植检站或中心。二是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包括农药生产经营者、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植保技术协会、公司+植保协会+农户等几种形式。
1.2 地位和作用
具有公益职能的县以上植保植检站占有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区域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组织开展大面积病虫害应急防治、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及对各种植保服务公司和人员进行培训的任务。各种专业化防治服务合作组织是基础,植保服务化龙头企业是骨干,农药生产或经营者和农业金融组织是补充,他们担负着对广大农民进行农药(械)经销服务、病虫专业防治服务、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服务、小额贷款的作用。
1.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年湖南省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全省植保植检机构设置比较杂乱,很大一部分市、县采取挂靠农技中心或与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合署办公的方式,没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和独立财务。二是保障机制脆弱。各地植保植检工作经费投入普遍不足,甚至部分地区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工资福利待遇和下乡补助难以得到保障,有些地方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险至今没有解决等问题影响了植保人员的工作热忱。三是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植保社会化服务面向农业,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但配备的人员却不足,甚至严重不足。全省县以上植保植检站5人以下的占50%以上,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植保员。湖南省县级及以上植保人员共1 136人,却担负着近86 666 km2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工作,摊到每人高达76 km2。此外,较普遍地存在着“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人员年龄老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人员配备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培训机制不健全,因而很难适应植保新形势要求。四是运行机制不适应。湖南省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由于还处在一种边摸索边推广阶段,有的服务组织运行机制还不成熟,管理还不到位,服务水平还不高。五是服务方式不全面。体现在专业化服务太单一,没有表现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的特点。
2 发展目标
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构建起政府公共性植物保护机构为主导,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研、教育、专业化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
2.1 政府公共性服务植保机构的发展目标
用2~3 a时间,建立完善植保服务机构,重点是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植物保护站,形成以省级为中心、县级为骨干、乡镇级为基础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重大病虫监控应急防治体系、完善的农药安全保障体系和农资监管体系。
2.2 专业化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的发展目标
逐步建立以全程承包为主的病虫专业防治服务为主导,农药(械)经销服务、植保技术指导服务为补充的生产经营性服务体制,重点培育专业化防治服务龙头企业,拓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的范围,提供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割等一系列全程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降低专业化防治风险。创新农业金融服务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为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农资经营服务商提供小额融资。
3 对策建议
要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模式,明确职能、理顺体制、精干队伍、创新机制、强化服务。
3.1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植保公共服务的主体作用
把组建和完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要实行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植保部门组织的领导机制。通过加强组织协调,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植保社会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预报,对重大农作物病虫灾害及时组织防治,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2 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植保公益性服务体系
植保公益性的服务体系是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和主体,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生产发展、农民满意、服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的原则,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一是要创新服务模式。必须对现有植保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全面推广县级主管部门派出制。推行县级主管部门派出制,明确乡镇级植保人员和植保资产由县级植保机构管理。二是要配足岗位落实经费。要改革用人制度,把具有服务意识、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选拔到植保公共服务的岗位上来,积极探索植保技术人员“有进有出、进出有序”的机制。要在确保县市本级农业财政预算经费逐年增加基础上,足额落实上级项目经费,不断提高植保人员的工资及待遇水平,解决培训经费、新技术试验经费和科技示范推广经费。三是要健全管理体制。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把各级植保项目资金用到实处。加强对植保服务人员管理,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科学确定服务项目和资金补助标准,签订好服务合同,严格考核考评。四是要加强乡镇综合站建设。搞好农业公益性科技服务必须把乡镇综合站建设好,做到服务人员有住房、办公有地点、培训有场所、试验示范有基地、推广有设备。五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植保服务人员单一的包乡、联村服务方式,逐渐转变成实行抓示范区,办培训班等多手段多途径服务,努力提高全程化、全方位服务能力。
3.3 大力扶持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的发展
3.3.1 争取政策扶持 抓住中央增加对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植保药械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争取把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保险和专业化防治人员生产安全保险列入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积极申报专业化防治项目,建立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专项补贴资金,逐步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尤其是龙头企业的专项扶持。
3.3.2 加大宣传培训,营造发展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的重要意义,通过现场推进,群众观摩,防效评估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自觉自愿的参加病虫专业化服务。加强对专业化组织培训,提高专业化组织的服务水平。开展相关法律培训及新政策宣传活动,增强专业化服务组织人员的法制意识。开展有关病虫害防治知识,植保器械使用及维修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
3.3.3 抓好示范带动 把建设好病虫防治示范区作为推动湖南省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更多农民按农业技术部门的要求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并吸纳更多农民自主自愿接受合作组织的服务。同时借助粮食高产增效创建项目,推动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要将每个项目点建设成为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样板区,形成千亩、万亩示范区,扩大病虫专业化服务的影响度。
3.3.4 规范运作机制 制度化管理县、乡、村级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到有服务标牌、有服务基地、有防治示范区,有防治规章制度和信息档案。村级专业防治组织做到有专业防治人员、有先进植保器械、有防治信息档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日常工作制度等切实维护服务和被服务双方的利益。建立监督机制,对病虫专业化服务的过程和行为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服务行为,确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健全防效认定机制,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效果进行评估。
3.3.5 拓展服务内容 病虫专业化防治季节性强,服务期短,全年经济收益低。为此,要积极引导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内容,要以病虫专业化服务为依托,延伸服务链,结合水稻育秧、机插服务,向开展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等综合性服务拓展,提高服务组织效益回报率。
[1]蔡立湘,彭新德,纪雄辉,等.南方丘陵区循环农业发展问题探讨 [J].湖南农业科学,2010,(3):147-151.
[2]黄守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8-10-23.
[3]王贵生,阚清松,肖红波.对构建乡村级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08,(1):35-36.
[4]周早弘.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7):14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