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基底细胞肿瘤一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10-08-15刘健红吴云飞金曙蕾乔曼莉
刘健红,吴云飞,金曙蕾,乔曼莉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前列腺基底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1974年首先由 Frankel[1]提出,当时称腺样囊腺癌。此后,国内有不少的文献报道[2]。本文报道 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并结合文献及免疫标记,探讨其发生、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09年 11月因“尿潴留 2 d”入院,78岁,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和夜尿增多十年余,间歇性肉眼血尿 3年余。检测血PSA升高,尿脱落细胞(-)。直肠指检:前列腺Ⅲ°肿大,右叶明显提高,质地偏硬,中央沟浅。B超示:前列腺 3.8 cm×4.9 cm×5.3 cm,内部回声不均匀,最大径 0.8 cm,低回声结节,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手术中见前列腺增生,有结节感,质地中等,包膜完整。
1.2 病理检查
1.2.1 巨检 前列腺组织一块,4 cm×5 cm×5.6 cm,包膜完整。切面部分区域灰白色微黄,见多个微囊。部分区域淡褐色夹灰白,质地中等。边缘见一淡黄色结节,直径 0.9 cm,界欠清,周边组织灰白,质偏硬。
1.2.2 光镜观察 该病例以小的实性巢伴巢周围细胞栅栏状排列为主要构型。部分区域可见腺样囊样构型及大片实性巢,并见明显促纤维间质和黏液样间质。瘤细胞体积大,核分裂相易见,核仁明显增大。
1.2.3 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 P63核强阳性,膜34βE12强阳性,PSA阳性。周围前列腺腺体基底细胞增生区基底细胞 P63核强阳性,膜 34βE12强阳性,PSA阳性,腺腔分泌上皮 PSA阳性,P504S阴性。
1.2.4 临床病理诊断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
2 讨 论
关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已知与前列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家族、内分泌、生活方式和少数遗传易感基因的突变等。75%的前列腺癌均发生于 65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并随年龄的增长,危险性急剧升高[3]。正常前列腺组织由于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血循环间存在几层细胞及基底膜构成的屏障,绝大多数 PSA只能通过导管分泌到前列腺腺泡中。当前列腺癌变时,分泌性上皮细胞的极性和上述屏障会遭到破坏,大量的 PSA渗透到血液中导致 PSA水平升高,因此 PSA是检测前列腺癌发生的特异性标志物。但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作为前列腺癌的特殊类型,其十分少见,加上血清学检测无特异性标志物,其确切的生物学行为尚不能肯定。因此,对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诊断尤为重要。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最初称腺样囊腺癌,后又称基底样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列腺基底细胞癌。WHO(2004)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将形态似基底细胞癌和腺样囊腺癌的恶性基底细胞肿瘤统称为基底细胞癌[4]。患者出现尿路梗阻症状或鲜血尿,少数患者有疼痛[5]。
2.1 病理特征 基底细胞癌大体呈灰白色鱼肉样[5],肉眼很难与前列腺增生症区分。组织学上,基底细胞癌由大的基底细胞样细胞巢组成,其外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些肿瘤则以典型的基底细胞增生,也可呈微囊型结构。基底细胞体积大,核浆比例失调,显著核仁,核分裂相增多。基底细胞癌 P63核强阳性,膜 34βE12强阳性,P504S阴性。PSA部分病例阳性,部分病例阴性。本例肿瘤表现为实性巢结构,瘤细胞灶性浸润生长,伴纤维组织增生。肿瘤细胞 p63核强阳性,膜 34βE12强阳性,PSA阳性。符合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特性。
2.2 组织发生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和前列腺基底细胞癌起源于正常的前列腺基底细胞。前列腺有两种不同来源的基底细胞[4]:一种来自前列腺管泡状腺的基底细胞 ,34βE12、PSA、P63染色均强阳性;另一种来自前列腺尿道或大道管移行上皮基底细胞,34βE12、P63染色均强阳性,PSA阴性。本例肿瘤细胞,34βE12、PSA、P63染色均强阳性,支持肿瘤细胞来自于前列腺管泡状腺的基底细胞的说法。
2.3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肿瘤组织学结构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确定肿瘤起源,根据细胞异型性和浸润特点,即可明确诊断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但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主要应与以下病变鉴别:(1)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性病变。目前该病变分为 6型,分别为前列腺基底细胞灶性增生(BCFH),前列腺基底细胞非典型性灶性增生(BCAFH),前列腺基底细胞腺瘤样增生(BCAH),前列腺基底细胞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BCAAH),腺样基底细胞瘤(ABCT)和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CC)。根据基底细胞组织结构、基底细胞增生程度、核的异型性、核仁的显著性、核分裂相及是否间质浸润、神经周围浸润、前列腺外蔓延、细胞组织坏死和间质纤维增生[6-7],可加以区分。(2)前列腺低分化腺癌。其癌细胞可呈实性巢状,但其不表达 34βE12、PSA、P504S强阳性。(3)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尽管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可能起源与前列腺尿道上皮、尿道周围前列腺道管移行上皮、前列腺腺泡的基底细胞或前列腺体的多潜能干细胞,免疫标记和基底细胞有一定的交叉反应,但是鳞状细胞癌自身具有典型组织学特点,如上皮有角化、明显的细胞间桥、无腺泡及腺样结构。
2.4 临床特征与转归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与普通前列腺癌无特殊差别,均以下尿道路梗阻或血尿等症状为主。B超或 CT无异于一般前列腺癌[8],确诊依靠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起源于前列腺尿道或大导管移行上皮基底细胞的基底细胞癌与前列腺癌的唯一不同的特征是血清 PSA不高,因此早期不易发现。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以局部浸润为主,较晚发生淋巴道和血行转移[9],如早期病变,则行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根治术。行前列腺摘取手术病理检查后偶然发现该病患者,采取抗雄激素治疗,但其效果目前尚无大宗病例报告。有作者认为,由于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为非分泌细胞肿瘤,去势治疗可能无效。有报道称其侵袭力强,根治手术后伴发生转移[10]。由于前列腺基底细胞癌少见,其确切生物学行为有待进一步探讨。
[1] Frankel K,Craig JR.Adenoid cystic cancinoma of the prostate.Report of a case[J].Am J clin pathol,1974,62(5)∶639-645.
[2] 黄志勇,章宜芬,等.前列腺基底细胞癌[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9,15(2)∶119-120.
[3] 蒋智铭.前列腺诊断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33-39.
[4] Tan PH,Billis 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and genetics.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M].Lyon:IARCPress,2004∶206.
[5] Mastropasqua MG,Pruneri G,Renne G,et al.Basaloid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J].Virchows Arch,2003,443(6)∶787-791.
[6] Devaraj LT,bostwick DG.Atypical hasal cell hyperplasia of the prostate[J].Am Jsurg pathol,1993,17∶945-959.
[7] Epscen JL,Armas OA.Atypical hasal cell hyperplasia of the prostate[J].Am J surg pathol,1992,16∶1 205-1 214.
[8] 彭杰青,余 俐.26例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及肿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17(5)∶282-285.
[9] Mckenney JK,Amin MB,Srigley JR,et al.Basal cell proliferations of the p rostate other than usual basal cell hyperplasia[J].Am J Surg Pathol,2004,28(10)∶1 289.
[10]Schmid HP,Semjonow A,Eltze E,et al.Late recurrence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of theprostate[J].Scand j Urol Nephrol,2002,36(2)∶158-159.